积木一战二战吧 关注:8,366贴子:465,090

回复:【MOC合集】风雨兼程————苏联冷门坦克合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开♂后门,可以看到车组成员们正在坚守自己的岗位
好像没图了


IP属地:云南16楼2020-03-29 01:23
回复
    总结:B-4榴弹炮没能更加大放光彩的直接原因就是机动问题。如果当时科京同志真的将这款坦克从图纸里拉到现实,那将是对其作战性能的一次飞跃性的提升(虽然KV也很重罢了)


    IP属地:云南17楼2020-03-29 01:2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二战悄然间走向了结束。苏联的工程师们在1944年底,为了提高突击炮的生产工艺和防弹性能,基于IS-3重型坦克的底盘和ISU-152(1943年在IS-2底盘上研制的152mm突击炮)的设计,制造出了一种新型突击炮,并作为704工程(object.704)上报。1945年2月造出第一辆样车,随后共有5辆样车投入奥得河战役。实战表现,object.704具有比ISU-122/152更好的防弹外形、更快的速度和更强大的火炮,但由于和IS系列存在同样的传动系统问题,所以object.704并未被批准批量生产,704工程遂胎死腹中



      IP属地:云南18楼2020-03-29 01:30
      回复




        IP属地:云南19楼2020-03-29 01:32
        回复
          侧面解剖,并不算大的空间及动力系统一览



          IP属地:云南20楼2020-03-29 01:36
          回复
            补20楼,操纵杆 发动机 变速及传动器一样不少


            IP属地:云南21楼2020-03-29 01:38
            回复
              令我震惊的是,在{错误//请返回至14楼查看第一句话}
              红/橙/黄/绿/青/蓝分别对应车长/炮手/通讯兵/装填手/装填手/驾驶员(躺着很舒服-------才怪!!)


              IP属地:云南22楼2020-03-29 01:41
              回复
                高射小机枪,也可以拿来扫扫德国鬼子



                IP属地:云南23楼2020-03-29 01:4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出现了!大名鼎鼎的季老师!众所周知,BL-10 主炮有着严重的恋足..(划掉)
                  一旦不恋足或是犁地,那么对面就要见识一下血条消失术了


                  IP属地:云南24楼2020-03-29 01:48
                  回复
                    总结:不错的防弹外形,优越的机动性和恋足恋足恋足恋足.......


                    IP属地:云南25楼2020-03-29 01:50
                    回复
                      此贴最后一位主角------279工程。279工程的创意来自50年代初人类对核战争这一新型厮杀方式的探索。1953年苏军进行了多次核试验,同时在爆心放置了很多经过改装的坦克。1954年9月在多茨科耶地区进行了一次有步兵参加的特种核试验,军方发现靠近核爆中心的坦克全部被冲击波掀翻,这显然不合当时领导人大打核战争的想法。于是由天才科学家L·S·托洛亚诺夫领导的小组开始研制“战术核爆区用试验性车辆结构279工程”,它也被当作和“277工程”竞争下一代重型坦克的样品。托洛亚诺夫面临着对抗核子风暴的难题,他在设计图上尽量加大履带接地面并考虑了一种完全不合规范的可以防止暴风侵害乘员的车体形状。 由于四条履带集中并且均匀分布60吨重的车身以及炮塔,以致于279坦克的接地压力居然不可思议地“不超过每平方厘米0.6公斤”(M1艾布兰坦克的接地压力还高达每平方厘米1.06公斤)就连沼泽也能陷而不溺。甚至不要说是树桩,就连类似齐格菲防线上的“龙牙桩”也能如履平地般地辗过。于是“279工程”装备了4条履带,这本不是什么新鲜事-英国早在1916年就研制过4条履带的“飞象”超重型坦克。但是“279工程”采用了当时很难想象的油压悬挂,使得在核爆来临时整车可以象螃蟹一样趴在地上以使自己不至于倾覆。接地面的面积增加则使整车的重心更低,每侧2条履带的给油是从车体中部的主油箱连接。车体呈椭圆型,铸造车体平均厚度达到269毫米。使用1000hp的12筒柴油发动机,可以使60吨的坦克达到50公里的时速,这是相当了不起的!它使用和“277工程”一样的炮塔但炮弹减少到24枚。“279工程”于1957年造出了样车。这辆“外星坦克”在试验场顺利通过了技术审查,但是由于结构复杂造价昂贵,没有投产。另外加之赫鲁小夫认为未来的战争只需要导弹和核武器,重型坦克应该被“扔进垃圾堆再跺跺平”,于是“279工程”于1960年被下令停止研制。(当年7月22日,赫鲁小夫取消了一切超过37吨的重型坦克计划,苏联重型坦克发展戛然而止。)它现在保存在库宾卡博物馆,虽然作为一种坦克它没能登上战争的舞台,但其惊人的创造性让人赞叹不已。


                      IP属地:云南26楼2020-03-29 01:56
                      回复


                        丢几张图就跑


                        IP属地:云南27楼2020-03-29 01:58
                        回复




                          IP属地:云南28楼2020-03-29 01:59
                          回复
                            很遗憾的是,这辆坦克的内内构图是在我完成外形轮廓后才发现的,没有为其做出任何改动,所以并没有内饰。不过车内在设计之初还是预留了较为充裕的空间,所以内构化的279估计在我空闲之余就可以发出来了


                            IP属地:云南29楼2020-03-29 02:0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液压悬挂可以使得其在面对核爆冲击波的时候有较高的稳定性,当然如果你在核爆中心的话这个东西唯一的用途就是陪你一同化为灰烬(随后就被别人给扬了)



                              IP属地:云南30楼2020-03-29 02: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