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首歌这样定义
《阿么》——是一个虚拟的化身。
阿么是一个虚拟的人物,一个化身,有点神经分裂的感觉。我知道大家都猜这个名字怎么来的,有什么意义,但其实我自己真的没想那么多。当时在创作旋律的时候,听自己录下来乱哼的调调,发现很奇怪,那几句的结尾发音永远是MO,后来我就想,好吧,索性就叫阿么。MO这个音是有尾音的,唱出来挺有感觉。
中间走那几步是我事先留出音乐的,写的时候已经想好了。排舞时,老师一开始把走路的部分排到别的地方,也不是现在这个走法。我第一次打断他,说我的想法是怎样的,然后他又再设计。我以前学舞,都是他教我,我说我能不能完成,这样参与还是第一次。
我想是因为《阿么》这首歌要表达的东西,我很清晰,脑子里有画面。包括MV的脚本也是我自己做,都是想好的。但还是头痛,因为我先做了一版脚本,但现在的技术达不到,后来只好改的简单一些。我一个人分饰两角,是为了表现分裂的感觉。我的确有一点分裂,我知道有人说《一点一点》和《小宇宙》不相信是同一个人写的。嗯,因为是一个分裂的人写的,哈哈。
这首歌和以往的歌比如《我的王国》不同,以前都是“我的”什么、“我要”怎样。这首歌并不是要表达一种态度,这是一个选择题。我只是在问你:如果你是阿么,在“尘世硝烟”中,你会怎么选,“左右逢源”还是“瞄准视线”,你自己选。而不是我告诉你,我会怎么选。
《活该》——是一派不在乎的态度。
和《阿么》不同,这是一首比较“态度”的歌,表达的是一种不在乎的态度。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问题,一些阻碍,这首歌就是我的态度。
这首歌,我还是为现场表演设计的。“我为你而来……我为你而爱……”这几句想在现场留给歌迷唱。前面我唱,后面歌迷接,我想的是把音乐瞬间拉掉的,只剩下人声……这个再看大家现场的配合吧。
这首歌的创作也有点波折,前期别人写了词,写的全部是国语发音的,和老外的曲搭起来觉得有点怪,之前还有人填成情歌,我怎么都觉得……不搭。用粤语是在《十月围城》片场想到的,还记得是和任达华对戏的一场,休息时我一直在听耳机想这个,别人也不敢打搅我。想到用粤语写那几句以后,再写就变得很顺了。
粤语是跟剧组的武行还有帮我化妆的人学的,我会先听他们粤语里面这种三个字的词都怎么讲,因为也许有的是我自己想出来,但粤语里实际没有这种说法。我不会直接问怎么讲,而是绕着弯子问,比如我会说:“今天我的脸涂这么黑,那粤语里的黑乎乎怎么讲?黑不黑又怎么讲?”哈哈,因为我担心每天问:黑不黑、假不假……怎么讲?别人会觉得我有病。
这次专辑里的歌名大家觉得有点意思,但其实没特别设计。对了,在《下个,路口,见》写出来之前,我写的歌,名字都没有超过4个字的,我还曾开玩笑对同事说:以后请叫我“2-3”。这首歌的名字《活该》,有人觉得太狠了,但我没有改,因为感觉就应该是这个。
《常旅客》——是一首有些经历的人会听懂和喜欢的情歌。
这是第一首写出来的,之前只写了一段,在飞机上手写的。有人向我指出登机牌上有这3个字,我觉得这个素材很好。“常旅客”这3个字最开始进入脑海,我觉得这简单的3个字里,包含的内容和意味却很多——有一些历程,有一些寂寞,有一些无可奈何。
“有时候阳光彩虹一抹,有时候冷静月亮陪我”,这句是在飞机上写的,我记得很清楚,是坐晚班机回北京,那天晚上的月亮特别亮,特别圆,我就想出这一句。在我写这首歌的时候,很多熟悉的画面会自动出现。
《阿么》——是一个虚拟的化身。
阿么是一个虚拟的人物,一个化身,有点神经分裂的感觉。我知道大家都猜这个名字怎么来的,有什么意义,但其实我自己真的没想那么多。当时在创作旋律的时候,听自己录下来乱哼的调调,发现很奇怪,那几句的结尾发音永远是MO,后来我就想,好吧,索性就叫阿么。MO这个音是有尾音的,唱出来挺有感觉。
中间走那几步是我事先留出音乐的,写的时候已经想好了。排舞时,老师一开始把走路的部分排到别的地方,也不是现在这个走法。我第一次打断他,说我的想法是怎样的,然后他又再设计。我以前学舞,都是他教我,我说我能不能完成,这样参与还是第一次。
我想是因为《阿么》这首歌要表达的东西,我很清晰,脑子里有画面。包括MV的脚本也是我自己做,都是想好的。但还是头痛,因为我先做了一版脚本,但现在的技术达不到,后来只好改的简单一些。我一个人分饰两角,是为了表现分裂的感觉。我的确有一点分裂,我知道有人说《一点一点》和《小宇宙》不相信是同一个人写的。嗯,因为是一个分裂的人写的,哈哈。
这首歌和以往的歌比如《我的王国》不同,以前都是“我的”什么、“我要”怎样。这首歌并不是要表达一种态度,这是一个选择题。我只是在问你:如果你是阿么,在“尘世硝烟”中,你会怎么选,“左右逢源”还是“瞄准视线”,你自己选。而不是我告诉你,我会怎么选。
《活该》——是一派不在乎的态度。
和《阿么》不同,这是一首比较“态度”的歌,表达的是一种不在乎的态度。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问题,一些阻碍,这首歌就是我的态度。
这首歌,我还是为现场表演设计的。“我为你而来……我为你而爱……”这几句想在现场留给歌迷唱。前面我唱,后面歌迷接,我想的是把音乐瞬间拉掉的,只剩下人声……这个再看大家现场的配合吧。
这首歌的创作也有点波折,前期别人写了词,写的全部是国语发音的,和老外的曲搭起来觉得有点怪,之前还有人填成情歌,我怎么都觉得……不搭。用粤语是在《十月围城》片场想到的,还记得是和任达华对戏的一场,休息时我一直在听耳机想这个,别人也不敢打搅我。想到用粤语写那几句以后,再写就变得很顺了。
粤语是跟剧组的武行还有帮我化妆的人学的,我会先听他们粤语里面这种三个字的词都怎么讲,因为也许有的是我自己想出来,但粤语里实际没有这种说法。我不会直接问怎么讲,而是绕着弯子问,比如我会说:“今天我的脸涂这么黑,那粤语里的黑乎乎怎么讲?黑不黑又怎么讲?”哈哈,因为我担心每天问:黑不黑、假不假……怎么讲?别人会觉得我有病。
这次专辑里的歌名大家觉得有点意思,但其实没特别设计。对了,在《下个,路口,见》写出来之前,我写的歌,名字都没有超过4个字的,我还曾开玩笑对同事说:以后请叫我“2-3”。这首歌的名字《活该》,有人觉得太狠了,但我没有改,因为感觉就应该是这个。
《常旅客》——是一首有些经历的人会听懂和喜欢的情歌。
这是第一首写出来的,之前只写了一段,在飞机上手写的。有人向我指出登机牌上有这3个字,我觉得这个素材很好。“常旅客”这3个字最开始进入脑海,我觉得这简单的3个字里,包含的内容和意味却很多——有一些历程,有一些寂寞,有一些无可奈何。
“有时候阳光彩虹一抹,有时候冷静月亮陪我”,这句是在飞机上写的,我记得很清楚,是坐晚班机回北京,那天晚上的月亮特别亮,特别圆,我就想出这一句。在我写这首歌的时候,很多熟悉的画面会自动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