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吧 关注:86贴子:316
  • 1回复贴,共1

因果就是缘起的,但是“缘起”这个名词在各各经论上翻译的很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因果就是缘起的,但是“缘起”这个名词在各各经论上翻译的很多,或者说“缘起”、“缘生”,或者叫“因缘”、“缘聚”都可以,名词不同,但涵义都是一样,一切法所依赖的东西是什么?是缘起。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看见的一切现象,只要是眼睛能见得到的,耳朵能闻得到的,舌头能尝得到的,身体所能接触到的,意念所能想得到的,全是缘起的。
  在〈俱舍论〉上讲,种种因缘的和合,能令诸法聚集生起,这就是缘起;而因缘和合的,能令一切的形、色,所看得到的、所能理解得到的,都集聚而生起,这就是缘起义。缘起的意思就是种种条件和合而成的种种现象,你所看到的一切现象,全是因缘和合的,就是缘起和合。
  在《解深密经》中是说依他起,一切诸法都是因缘起的,叫依他起性,这就是缘起的基本原理。
  在《阿含经》里头,这是最基本的教义了,多处经文说到“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种涵义就是说,此若有彼也有,就是因缘生,此要是无彼也无。缘起的大意是这样子,但是条件要是没有了,缘要是没有了,就灭了。缘能生,缘能灭,缘起能生,缘去又灭,这就是形容一切的事事物物没有自己的体性,仅仅是缘生而已。
  在《杂阿含经》第十二卷,佛说:“缘起不是我所做的,亦非愚人做。”缘起不是哪个人做成的,不是创造出来的,不论佛出世或者未出世,缘起永远如是,这就是缘起义。“由缘有故有,由缘无故灭。”这个法则是不变的法则,这就是佛教最了义的定义,是不能转变的,不论佛有说、没说,前佛、后佛,一切都如是。
  又有一部经叫《分别缘起殊胜法门经》,依这个缘起,是没有造作意的,不是谁造作的,一共有十二义。有的是因生,有的是离有情,有的是依他起,有的是无动作,有的是性无常,有的是刹那灭,因果相续无间断,种种因果、种种类别。在《分别缘起殊胜法门经》所解释这个缘起义,是依照这十二种的道理来解释的。 “缘起”的意思大致是这个样子。
华严宗四祖澄观大师,也就是造〈华严疏钞〉的清凉国师,他在〈疏钞〉里也说“缘起法”的涵义。他认为缘起诸法,必具诸缘的条件,依着这个诸缘的条件,互遍相执,这一缘执着那一缘,那一缘执着这一缘,这个缘也存在,那个缘也存在,具存无碍。所有的异体,异体就是不同的体,“异体相入,异体相即,体用双用,同体相用,同体相即,具入无碍。”这个涵义是华严的境界,我是引证华严的缘起义,把清凉国师注的这段文念给大家知道。
  我们一般认为《阿含经》是小乘,《华严经》是最究竟的大乘,可是不论大乘、小乘,缘起之义是相通的。我们现前的生活以及所接触的事物,那就是“异体相入”,我们的体不同,互相入,我即是他,他即是我,都是缘起的,这也就是“缘起义”。
  “同体”,说我们同是人,算是“同体”,我刚才说人和**就是“异体”,“同体”、“异体”,可以作多种的解释,这都是因缘所生的法,因缘所生的法没有自体可言的,没有体性的,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繁琐。《华严经》就是这个涵义,地球上的一个微尘,就可以包括地球上所有的微尘,这就是“同体”和“异体”的玄义,也就是“以简示繁”,运用很简单的事物来表达很复杂和繁琐的义理。从任何一个原理、规律或者角度来看问题都是一样的。
  从缘起法看缘起的一切法则,大略的依四种涵义来解说。澄观大师的四种涵义是很深的,我用我的意思概括一下,把它简略了,使大家也能懂。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4-06 12:33回复
      第一是因缘和合的生诸法义,因缘和合了,才有一切的世出世间法。世出世间法在此地来讲,出世间法也是生灭的,除了性体之外全属于生灭的;生灭的就属于有,不生灭的法性就属于无。但是这种涵义非常的深刻,就是因缘和合而生一切之法,但是生起一切诸法的又是什么道理?因缘和合了,这只是现象,这些现象是怎么发生的?什么原因?依什么条件生起的?就是这个涵义。像我们人类就要具足很多条件才会有的,不只是因为父母生了我,在缘起的意思不是这样讲,因为你是地、水、火、风四大所组合的。
      在《楞严经》上,则是由地、水、火、风、空、根、识七大缘成,才会有一个人!父母是缘,不是能生的,父母只能够助成,不是生起,这一切现象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因缘和条件。“因”,就是生起的根本,就是内在的条件。“缘”,是辅助的、外边的条件。内外和合了,内里的作用跟外边的作用结合在一起,就成功了,就生起了。内里的条件消失或是外边的条件消失,就没有了。哪一个力量强就为因,哪一个力量弱就为缘,当内外因缘集合起来所需要的条件具备的时候,一切诸法就生起;若因缘不具备,这一法就生不起来。
      所以“因”跟“缘”要是变灭了,这个事物也就随之消失了,这是一切万事万物所共同具有的最根本的性质。一切万事万物都如是,这就是一切的现象、一切的物质普遍遵循的决定的规律,不是假造作的,是本源的规律。
      这个法是有为法。有为法的意思,就是造作义,假造作而成的,它有所依待,依什么?待什么缘才能成立?它所成立生出来的事物,都是处于生住异灭当中。
    佛教的法相宗,就用五位百法来说明,学过佛教教义的道友就知道了,心法有八,心所有五十一,色法十一,二十四个不相应,六个无为,合起来是百法。这一百法是简略说的,一百法就是说你的心理和现象,心法是心理,其它的都是现象,像我们的贪瞋癡烦恼、恼怒、瞋忿!这些都是心所有。“贪瞋癡慢疑”,“身边戒见邪”,这些都是名词,这些都是现象,不是本质,因此这是属于物质,心法跟心所有法,心所有法,就是我们的意念,就是我们的思想,也就是我们的精神。
      刚才我说的当中含有不相应法,不相应法不属于这些法,心跟色法不相应,是属于不相应法。实际上人类认识的方式,所认识的一切现象,从我们自己本身来说,就是我们的身心,外头就属于世界。我们内在的身心、外在的世界,这一切现象都是缘生的,缘既能生,缘亦能灭,就是因缘生起,因缘消失。
      举个例子,一切物质都是依着原料与人工做成的,比如说大家看到的汽车,或者自行车,它是集合人工,把好多的配件组成的,如果少一个配件,那辆汽车或者自行车可能就不转动了。因此随你捻一物,随你取哪一法,小到微尘,大到天地、大地,它都是依一定的条件而生存的,就是说以因缘和合而生,生起一切现象,生起诸法。
      就拿我们这个人身来说,我刚才说过,父母是条件,我们的本身当体就是各种条件。“地大”就是我们的骨头,我们这些骨头就属于“地大”。没有冷暖,没有暖气,没有“火大”,如果没有“火大”,人也不能生存了。没有“风”,没法运转了,我们相信腹部里头都是空的,要不是空的,肠子跟胃就粘在一起了,中间要有空间,要有气体。所以说“地、水、火、风”四大假合,再加上父母是个缘,都是依着这些条件和合而成的。所以诸法是当体,我们随便取哪一法,当体都是好多东西和合而成的,不是单一的,是诸法和合而成的,除了因缘之外没有一法。
      在《楞伽经》上这样说的:“因缘生世间,佛不如是说,因缘即世间,如干达婆城。”大家要注意,“因缘生世间,佛不如是说。”我们讲的是因缘生世间法,可是《楞伽经》上怎么会这样说呢?因缘不是生世间,因缘是即世间,“因缘生世间,佛不如是说。”佛是怎么说的呢?“因缘即世间”,因缘就是世间,世间就是因缘,大家要观想一下,你的身体不是因缘生而是即因缘,身体就是因缘,诸法所生起的,各各的不同,但是各自有各自的条件。
      总的来说,一般有为法的生起,必须得具备“因缘、缘缘、次第缘、增上缘”这四种缘。在〈中论〉里头有句偈颂:“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四缘生诸法,更无第五缘。”“因缘”就是因,因缘能办成它自己的果,有了“因缘”必然产生相应的果报,所以当我们讲果报的时候,这就是果报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什么?唯识宗讲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含藏了一切种子,又叫种子识,这就是“因缘”。
    “次第缘”就是“等无间缘”,从时间上来看,因果相续,因成了果,果马上又成了因,因又成了果,也就是因果相续不断。“等无间”就是中间没有一点空隙,不间隔的意思,就是“等无间”,就是形容这个缘一点都不间断。好比人的肉体灭了,灭了好像间断了、没有了,它处马上就又生了。当时的气一咽,他又在另一个世界出现了,这就说明了无间,无间就是“等无间缘”。
      “缘缘”,还可以说“所缘缘”。“缘缘”就是从内缘缘到外缘,就是外在的“缘缘”,“所缘缘”就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4-06 12: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