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就是缘起的,但是“缘起”这个名词在各各经论上翻译的很多,或者说“缘起”、“缘生”,或者叫“因缘”、“缘聚”都可以,名词不同,但涵义都是一样,一切法所依赖的东西是什么?是缘起。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看见的一切现象,只要是眼睛能见得到的,耳朵能闻得到的,舌头能尝得到的,身体所能接触到的,意念所能想得到的,全是缘起的。
在〈俱舍论〉上讲,种种因缘的和合,能令诸法聚集生起,这就是缘起;而因缘和合的,能令一切的形、色,所看得到的、所能理解得到的,都集聚而生起,这就是缘起义。缘起的意思就是种种条件和合而成的种种现象,你所看到的一切现象,全是因缘和合的,就是缘起和合。
在《解深密经》中是说依他起,一切诸法都是因缘起的,叫依他起性,这就是缘起的基本原理。
在《阿含经》里头,这是最基本的教义了,多处经文说到“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种涵义就是说,此若有彼也有,就是因缘生,此要是无彼也无。缘起的大意是这样子,但是条件要是没有了,缘要是没有了,就灭了。缘能生,缘能灭,缘起能生,缘去又灭,这就是形容一切的事事物物没有自己的体性,仅仅是缘生而已。
在《杂阿含经》第十二卷,佛说:“缘起不是我所做的,亦非愚人做。”缘起不是哪个人做成的,不是创造出来的,不论佛出世或者未出世,缘起永远如是,这就是缘起义。“由缘有故有,由缘无故灭。”这个法则是不变的法则,这就是佛教最了义的定义,是不能转变的,不论佛有说、没说,前佛、后佛,一切都如是。
又有一部经叫《分别缘起殊胜法门经》,依这个缘起,是没有造作意的,不是谁造作的,一共有十二义。有的是因生,有的是离有情,有的是依他起,有的是无动作,有的是性无常,有的是刹那灭,因果相续无间断,种种因果、种种类别。在《分别缘起殊胜法门经》所解释这个缘起义,是依照这十二种的道理来解释的。 “缘起”的意思大致是这个样子。
华严宗四祖澄观大师,也就是造〈华严疏钞〉的清凉国师,他在〈疏钞〉里也说“缘起法”的涵义。他认为缘起诸法,必具诸缘的条件,依着这个诸缘的条件,互遍相执,这一缘执着那一缘,那一缘执着这一缘,这个缘也存在,那个缘也存在,具存无碍。所有的异体,异体就是不同的体,“异体相入,异体相即,体用双用,同体相用,同体相即,具入无碍。”这个涵义是华严的境界,我是引证华严的缘起义,把清凉国师注的这段文念给大家知道。
我们一般认为《阿含经》是小乘,《华严经》是最究竟的大乘,可是不论大乘、小乘,缘起之义是相通的。我们现前的生活以及所接触的事物,那就是“异体相入”,我们的体不同,互相入,我即是他,他即是我,都是缘起的,这也就是“缘起义”。
“同体”,说我们同是人,算是“同体”,我刚才说人和**就是“异体”,“同体”、“异体”,可以作多种的解释,这都是因缘所生的法,因缘所生的法没有自体可言的,没有体性的,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繁琐。《华严经》就是这个涵义,地球上的一个微尘,就可以包括地球上所有的微尘,这就是“同体”和“异体”的玄义,也就是“以简示繁”,运用很简单的事物来表达很复杂和繁琐的义理。从任何一个原理、规律或者角度来看问题都是一样的。
从缘起法看缘起的一切法则,大略的依四种涵义来解说。澄观大师的四种涵义是很深的,我用我的意思概括一下,把它简略了,使大家也能懂。
在〈俱舍论〉上讲,种种因缘的和合,能令诸法聚集生起,这就是缘起;而因缘和合的,能令一切的形、色,所看得到的、所能理解得到的,都集聚而生起,这就是缘起义。缘起的意思就是种种条件和合而成的种种现象,你所看到的一切现象,全是因缘和合的,就是缘起和合。
在《解深密经》中是说依他起,一切诸法都是因缘起的,叫依他起性,这就是缘起的基本原理。
在《阿含经》里头,这是最基本的教义了,多处经文说到“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种涵义就是说,此若有彼也有,就是因缘生,此要是无彼也无。缘起的大意是这样子,但是条件要是没有了,缘要是没有了,就灭了。缘能生,缘能灭,缘起能生,缘去又灭,这就是形容一切的事事物物没有自己的体性,仅仅是缘生而已。
在《杂阿含经》第十二卷,佛说:“缘起不是我所做的,亦非愚人做。”缘起不是哪个人做成的,不是创造出来的,不论佛出世或者未出世,缘起永远如是,这就是缘起义。“由缘有故有,由缘无故灭。”这个法则是不变的法则,这就是佛教最了义的定义,是不能转变的,不论佛有说、没说,前佛、后佛,一切都如是。
又有一部经叫《分别缘起殊胜法门经》,依这个缘起,是没有造作意的,不是谁造作的,一共有十二义。有的是因生,有的是离有情,有的是依他起,有的是无动作,有的是性无常,有的是刹那灭,因果相续无间断,种种因果、种种类别。在《分别缘起殊胜法门经》所解释这个缘起义,是依照这十二种的道理来解释的。 “缘起”的意思大致是这个样子。
华严宗四祖澄观大师,也就是造〈华严疏钞〉的清凉国师,他在〈疏钞〉里也说“缘起法”的涵义。他认为缘起诸法,必具诸缘的条件,依着这个诸缘的条件,互遍相执,这一缘执着那一缘,那一缘执着这一缘,这个缘也存在,那个缘也存在,具存无碍。所有的异体,异体就是不同的体,“异体相入,异体相即,体用双用,同体相用,同体相即,具入无碍。”这个涵义是华严的境界,我是引证华严的缘起义,把清凉国师注的这段文念给大家知道。
我们一般认为《阿含经》是小乘,《华严经》是最究竟的大乘,可是不论大乘、小乘,缘起之义是相通的。我们现前的生活以及所接触的事物,那就是“异体相入”,我们的体不同,互相入,我即是他,他即是我,都是缘起的,这也就是“缘起义”。
“同体”,说我们同是人,算是“同体”,我刚才说人和**就是“异体”,“同体”、“异体”,可以作多种的解释,这都是因缘所生的法,因缘所生的法没有自体可言的,没有体性的,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繁琐。《华严经》就是这个涵义,地球上的一个微尘,就可以包括地球上所有的微尘,这就是“同体”和“异体”的玄义,也就是“以简示繁”,运用很简单的事物来表达很复杂和繁琐的义理。从任何一个原理、规律或者角度来看问题都是一样的。
从缘起法看缘起的一切法则,大略的依四种涵义来解说。澄观大师的四种涵义是很深的,我用我的意思概括一下,把它简略了,使大家也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