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机巡洋舰吧 关注:6,675贴子:57,476
  • 5回复贴,共1

重吧的搬运科普图贴:关于动能穿甲弹弹芯的气动加热与末端温度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重吧的搬运科普图贴:关于动能穿甲弹弹芯的气动加热与末端温度
搬运工:@第五适合者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4-06 14:33回复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4-06 14:33
    回复
      2025-05-20 10:32:20
      广告
      搬运文:目前可供参考的数据不多,我找到一个美国佬的数值模拟,直接放图了
      (BJERKE, T. W. 2001. On the Aerodynamic Heating of a KE Pentrator-Conductive Material Heating and Thermal Gradients Prior to Transient Impact Loading. DTIC Document.)【图一】因为贫铀合金的热导率远低于钨合金,所以贫铀合金沿着穿甲体的轴向上有一个比较大的温度梯度(热量堆积在表面散不出去);而钨合金,这个温度梯度就平缓的许多。
      可以看出,在发射后三秒(也就是说差不多飞出4公里啦):
      WHA:表面温升300度,中心温升260度
      DU:表面温升400度,中心温升140度
      不过呢,这些玩意其实也证明不了啥,毕竟,穿甲体的出膛温度未知。。。恕我无能,找不到呀
      =====================================================
      在一些不那么严谨的国产资料中,提到了动能穿甲弹在弹道末端可能会达到2500K(~2200摄氏度)的高温,私以为这数儿不太靠谱,因为不论是钨合金,合适贫铀合金,这都已经超过他们的熔点了,按道理来说,他们应该在空中解体才对。【图二】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4-06 14:34
      回复
        网友:国内资料提到的也许只是驻点的最高温度,驻点温度和一般表面的温度相差特别远
        驻点就是气动压力最大,空气流速为零的点,一般这个地方气动加热温度最高,风帽和尾翼前缘都是驻点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4-06 14:35
        回复
          网友:看了一下,他研究的主要是弹杆的热传导模型,推了一堆热力学方程(俺的热力学学的太次,看不懂),而边界条件他是用了别人的结果。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4-06 14:36
          回复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5-05 22: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