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三年,龙应台重回北京。深秋街头低矮的青砖灰瓦的老房子、斑驳的树影,让她心底里那个浸淫在唐诗宋词间的中国醒转。
继《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之后,龙应台的“人生三书”中的第三部《目送》,日前由三联书店出版。10月24日,三联书店举办的《目送》读者见面会现场,龙应台开门见山谈论关于北京的印象,“在北京的街上走着的时候,只要看到那些树,感觉到空气……我们在台湾成长的这一代人,所不知不觉地渗透到心灵里面的唐诗、宋词的中国,随着树和阳光的摇晃又进来了,很熟悉,又很陌生,很奇特的感觉。”
“硬与软”、“大与小”
从上世纪80年代金戈铁马的《野火集》,到而今温婉的小女人笔致,龙应台似乎绕不开这样一些问题:“龙应台怎么越写越小了?”、“她为什么不再愤怒、不再凶狠了?”
发布会现场,龙应台坦承,《野火集》是一次复仇,是威权时代下的人面对社会、文化作出的反应、质疑和思考。《亲爱的安德烈》则是一个受伤笔记,为了与长大成人的儿子重新建立某种连接,重新认识彼此而以书信方式进行的对话。而《目送》则不能谈,只能朗诵,“这是一种有如‘暗夜行山路’的情感,需要在一个人的隐私的空间里来读。”
白衬衫、黑羊绒背心、同色马裤,浓密的短发,眼前的龙应台离那个近乎被固化了的剑拔弩张的形象相去甚远。现场朗诵间隙,龙应台甚至带领在场者合唱《恰似你的温柔》,合唱声中,仿佛时光流转,远远近近几代人的形象呼之欲出,而这些形象进入《目送》的叙述,愈发生动:她写为母亲染指甲,写私爱的黄金耳环,也写父亲、写前行者沈君山、老朋友蔡琴、儿子安德烈……不同时代的人物,纷纷出场,把时代的虚线“描实”。在她看来,“硬与软”、“大与小”是自我本真相反相成的两面,“一个人,横眉冷对的时候,往往出于对怀中婴儿的爱。”她说。
不断变化的叙述策略
如果,写作根植于来自历史、现实、文化、记忆的个体的经验,是写作者为解决个体深处的困惑作出的努力,那么,对龙应台而言,所面对的问题只是以何种角度叙述,让文字能够接续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龙应台坦言,几乎每一本书的写作,都在为选择何种叙述角度不断尝试:写《野火集》为了让普通人也读懂灌注其中的强烈社会意识,而“《大江大河1949》则是为了避免我父母那一代人意气风发的记忆,在下一代人的记忆中流失”,“无论如何,我想‘诱骗’下一代人来读。”龙应台说。
龙应台谈到了留在大陆的哥哥。“当时,如果带着这个只有一岁大的孩子走,很可能在火车里面被挤死了,比较安全的做法是把他放在了衡山乡下,跟奶奶住一段时间,等内战结束后,再把他接走。”龙应台说。
写书之前,龙应台去了衡山火车站,想起在火车站上的某一刻:“火车都要动了,孩子哭,母亲在最后一刹那做的决定是——好吧,留在乡下吧。”今年1月,龙应台在湘江的一条船上“采访”了哥哥。
龙应台问哥哥:“你后来怎么想妈妈?”
哥哥说,他的脑海里就有那一幕:有一列火车,在动的火车,有一个短头发、卷发的女人在火车的车窗里,那一幕在他心目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于是,他小的时候,只要一听到火车加速、慢慢往前开的声音,就从家里跑出来,沿着田埂拼命地追着火车跑,而任何一个车窗里面短头发的女人就是妈妈。
也许,“任何一个一刹那的决定,你如果刚好是在乱世的话,那就是一辈子了。”龙应台淡淡地说。
继《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之后,龙应台的“人生三书”中的第三部《目送》,日前由三联书店出版。10月24日,三联书店举办的《目送》读者见面会现场,龙应台开门见山谈论关于北京的印象,“在北京的街上走着的时候,只要看到那些树,感觉到空气……我们在台湾成长的这一代人,所不知不觉地渗透到心灵里面的唐诗、宋词的中国,随着树和阳光的摇晃又进来了,很熟悉,又很陌生,很奇特的感觉。”
“硬与软”、“大与小”
从上世纪80年代金戈铁马的《野火集》,到而今温婉的小女人笔致,龙应台似乎绕不开这样一些问题:“龙应台怎么越写越小了?”、“她为什么不再愤怒、不再凶狠了?”
发布会现场,龙应台坦承,《野火集》是一次复仇,是威权时代下的人面对社会、文化作出的反应、质疑和思考。《亲爱的安德烈》则是一个受伤笔记,为了与长大成人的儿子重新建立某种连接,重新认识彼此而以书信方式进行的对话。而《目送》则不能谈,只能朗诵,“这是一种有如‘暗夜行山路’的情感,需要在一个人的隐私的空间里来读。”
白衬衫、黑羊绒背心、同色马裤,浓密的短发,眼前的龙应台离那个近乎被固化了的剑拔弩张的形象相去甚远。现场朗诵间隙,龙应台甚至带领在场者合唱《恰似你的温柔》,合唱声中,仿佛时光流转,远远近近几代人的形象呼之欲出,而这些形象进入《目送》的叙述,愈发生动:她写为母亲染指甲,写私爱的黄金耳环,也写父亲、写前行者沈君山、老朋友蔡琴、儿子安德烈……不同时代的人物,纷纷出场,把时代的虚线“描实”。在她看来,“硬与软”、“大与小”是自我本真相反相成的两面,“一个人,横眉冷对的时候,往往出于对怀中婴儿的爱。”她说。
不断变化的叙述策略
如果,写作根植于来自历史、现实、文化、记忆的个体的经验,是写作者为解决个体深处的困惑作出的努力,那么,对龙应台而言,所面对的问题只是以何种角度叙述,让文字能够接续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龙应台坦言,几乎每一本书的写作,都在为选择何种叙述角度不断尝试:写《野火集》为了让普通人也读懂灌注其中的强烈社会意识,而“《大江大河1949》则是为了避免我父母那一代人意气风发的记忆,在下一代人的记忆中流失”,“无论如何,我想‘诱骗’下一代人来读。”龙应台说。
龙应台谈到了留在大陆的哥哥。“当时,如果带着这个只有一岁大的孩子走,很可能在火车里面被挤死了,比较安全的做法是把他放在了衡山乡下,跟奶奶住一段时间,等内战结束后,再把他接走。”龙应台说。
写书之前,龙应台去了衡山火车站,想起在火车站上的某一刻:“火车都要动了,孩子哭,母亲在最后一刹那做的决定是——好吧,留在乡下吧。”今年1月,龙应台在湘江的一条船上“采访”了哥哥。
龙应台问哥哥:“你后来怎么想妈妈?”
哥哥说,他的脑海里就有那一幕:有一列火车,在动的火车,有一个短头发、卷发的女人在火车的车窗里,那一幕在他心目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于是,他小的时候,只要一听到火车加速、慢慢往前开的声音,就从家里跑出来,沿着田埂拼命地追着火车跑,而任何一个车窗里面短头发的女人就是妈妈。
也许,“任何一个一刹那的决定,你如果刚好是在乱世的话,那就是一辈子了。”龙应台淡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