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herine小依吧 关注:7贴子:1,680
  • 6回复贴,共1

★★★★★★ 穿越人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给小度度


1楼2009-10-27 16:42回复
    2楼2009-10-27 16:47
    回复
      幸运的夜晚  
      寂静在四处蔓延  
      当风啸穿越过夜的心灵  
      你的火焰,如同正午阳光  
      照耀我渴望的地方  
      从黎明到黄昏吧  
      从暮到晓  
      芬芳的花瓣,露水  
      颤栗的轻盈的  
      珠泪般滑落  
      夕阳的窗口,呼吸  
      蜿蜒的甜蜜的  
      溪流般清澄  
      黑暗中时光静止  
      梦幻抚摩着我的头发  
      深切暧昧的情怀  
      刺透了我的血液  
      我浑身酥麻  
      仿佛心儿停止了跳动  
      无法书写  
      只是停了这乐音  
      而夜莺与玫瑰依旧  
      晶莹缠绕,留恋迷醉  
      我忽然  
      害怕你流淌的妩媚  
      直到把欲望埋进  
      百合  
      这个幸运又不幸的夜晚  
      你,穿越的不是  
      人海,是我  
      再不能勉强再不能掩饰的  
      虚弱,心上你回旋的  
      悠扬,第一次  
      无从言表的笨拙  
      流稚嫩柔软的泪  
      我最亲爱的  
      你再也不是那个小孩子  
      我也再无法  
      轻易的呼出你的名字  
      即便  
      在你的身后  
      是水中等待的艾可  
      你穿越我心  
      刻下仰望  
      当夕阳的娇艳融入大地的苍茫,  
      从遥远的天际漫过淡紫色的思念,  
      柔韧的风划过肌肤的温度,  
      恰似甜蜜的孤寂用沉没的姿态把心儿揉碎搅拌,  
      在透明滚烫的玻璃上一次次升腾降落,  
      无法计量的浓度,  
      又只在瞬间飘逝成渴望的空虚,  
      昼夜的循环  
      曲调和词句仍无法记忆  
      无法离开的是这样的煎熬  
      在冰火之间  
      在无人的空间  
      在黑暗把泪水流干  
      在沉梦不再苏醒的时间  
      。。。。  
      小杰小杰,say-hi    
         
          
       作者:zjmm是真的名字


      6楼2009-10-27 16:54
      回复
        听了很多遍, 终于明白为什么穿越人海是红色的了。这首歌初听起来很悲凉,催人泪下,像是蓝色的。 越听越觉得有一种炙热的深情,如同红色的火焰,俞烧越烈。只是有了曾经桑海的豁达,这炙热的情感化作屡屡柔情,含蓄的,丝丝柔柔的渐渐表达出来,直到最后一段副歌,歌者再也不想压抑自己的情感了,再也不想“自己骗自己”了,压抑许久的思念喷薄而出。最后这段的和声非常震撼,有火山喷发的能量。这歌像一种自言自语,思念的一点点堆积,直到最后的爆发。宣泄之后, 有时心境难得的明朗轻松,于是有了后面轻轻的和声 “哦哦。。。” 
        这是多重的一份情,穿越人海,越听越温暖。  
         
          
         作者:sure424


        9楼2009-10-27 17:04
        回复
          桌上一杯微凉的咖啡和没吃的面点
          一屋子无声无息的空间
          穿上外衣却想起没有洗去的污点
          记得那是一支桔子味的冰点
          茫茫的人海和往常一样装满了思念
          是否当初我们也 一样缠绵
          已经泛红的夕阳有这 往常一样的鲜艳
          可如今 却有少 几件关于爱的时间
          SAY   HI  YE  但你离我而去
          SAY   HI  YE  我依然看着你
          SAY   HI  YE  我自己问自己
          穿越人海  在你耳边轻轻说爱别走远
          一阵阵秋风吹着脸 天有些凉了
          你的围巾还围在 脖子下面
          已经有些旧了 却 不舍的丢掉 那是为何   
          从前的你 把我的手 疼爱的放在它的里面
          SAY   HI  YE  但你离我而去
          SAY   HI  YE  我依然看着你
          SAY   HI  YE  我自己问自己
          穿越人海  在你耳边轻轻说爱别走远
          SAY   HI  YE  但你离我而去
          SAY   HI  YE  我依然爱着你
          SAY   HI  YE  你自己骗自己
          穿越人海  在你耳边轻轻说爱别走远


          11楼2009-10-27 17:12
          回复
            再说穿越人海,私下认为,这是张杰的一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歌,是杰式情歌的典范。听了这么多天,每次听都有不同的感受,出彩的地方太多了,写下来, 给自己备个份。 
            关于歌词 
            隔着太平洋,向词作者致敬, 如果也是曲世聪的话, 我算服了他。 还没听歌的时候,先看了歌词,居然有些小失望,觉得太简单,甚至有点俗,怎么又是咖啡,又是面条的。没想到听完歌后,我的观点彻底改变了。这歌词是平凡中蕴含深情,细读起来有暗流涌动,非常值得推敲。 
            开篇 “桌上一杯微凉的咖啡和没吃的面点,一屋子无声无息的空间"  短短两句,营造了一种宁静有些落寞的氛围, 很有画面感。这样的氛围特别适合怀旧,“穿上外衣却想起没有洗去的污点”, 怀的是什么旧呢,原来是思念。 从小小的一个污点切入到思念,巧妙而充满灵性。“记得那是一支桔子味的冰点”,本来灰色的静静的画面突然有了色彩和动感。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一对热恋中的情侣分享一支冰点,俏皮的你争我抢的温情画面,当时的欢声笑语,亲昵缠绵,如今只剩下外衣上的一个污点,每次想起都能触碰到内心深处温柔的一个角落。这样轻盈的睹物思人,恐怕是每颗曾经爱过的,敏感的心灵都会有的经历。 
            思念的匣子一经打开,就不可收拾,从茫茫的人海到泛红的夕阳再到微凉的秋风,思念无处不在,令人无处遁形。从外衣上的一个污点到久久不舍得丢掉的一条围巾,不难看出,思念的感觉是层层推进,从脑海中不经意闪过的一个温馨瞬间,到刻骨铭心缠绵致死的一个桥段。开始只是丝丝缕缕有些恼人的念想,渐渐地停不住的想念,占据整颗心,不能自拔,连呼吸都变得困难。非常非常喜欢关于围巾的那一段,秋凉更衬托出温暖,疼爱更是点睛之笔,往日温柔谴卷,此刻尽在不言中。 
            副歌部分看似简单,也暗藏杀机。同样也是层层推进的构思。从“我依然看着你”(我一直听成是“我依然喊着你”,汗啊)的不确定,含蓄羞怯,到“我依然爱着你” 的不顾一切,直抒胸臆, 是很自然的情感升华。开始歌者只是自己问自己,有些不太确定。就好像有些感情在内心深处埋藏的太久,太熟悉了,反而模糊了,我对你的柔情一直都在, 太久了,太深沉了,以致我可以远远的看着你,很平静很豁达。到了副歌的第三段,含蓄的思念终于变得浓烈,我再也不想“自己骗自己“了 (原文是“你自己骗自己”,可我始终固执地认为那个“你”指的其实是歌者“我”), 我要大声喊出“我依然爱着你”。这个“爱”字一出,有力拔千钧的气势。走题的说一句,时下小情小调爱来爱去,连老鼠都要爱大米,说爱字,实在已经不值钱了。可是在穿越人海里,竟还有振聋发聩的力道,这就是功力啊。 
            细细体会副歌的这些变化,我更加确定,这是歌者的自言自语,内心独白 (或者说是歌者分裂了,自己说服自己的过程)。歌者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真诚地呈现出来,感人至深,也引发了听者的共鸣。 
            最后的这句“穿越人海 在你耳边轻轻说爱别走远”实在是超有画面感,很穿越,很惊悚。情感深沉炙热如此,表达依然是含蓄的,“在耳边轻轻说”,多么勾魂蚀骨的感觉, 一句轻描淡写的“爱别走远”却蕴含着火山喷发的能量。 
            很喜欢这样简单而有力量的诉求,用情至深,却不咄咄逼人。最不喜死缠烂打,怨天尤人,无病呻吟,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情歌。心目中的杰式情歌决不应该是那样的。穿越人海给出了最令人满意的答案。 
            这次的穿越三部曲以红白蓝来定义,其实单单是这一首歌已经有很丰富的色彩了,房间是灰色的,外衣上的污点是橘红色的,夕阳是鲜艳的红色,秋天也是红色的。 整首歌随着感情渐浓,色彩也越来越浓烈。这首初听起来有些伤感的歌,却不是蓝色的。因为它蕴含的感情是热烈的,它所传达的情绪是温暖的。如同美酒一样,愈久愈醇。历经沧海,少年痴情不再,发酵过的浓情深沉有力,分明是炙热的红色。 
            


            13楼2009-10-28 16:11
            回复
              up


              15楼2009-10-30 17: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