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视疏肝汤吧 关注:35贴子:2,253

益视疏肝汤!打开视神经萎缩关闭的心灵之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20-04-09 20:06回复
    视神经萎缩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症状,病程时间长,病情进展缓慢,患者发生之后没有引起重视,会导致视网膜神经节出现萎缩,慢慢的失去功能、视神经损伤严重,最终导致失明。


    3楼2020-04-09 20:07
    回复
      视神经萎缩并不是治不好的病,只不过要讲究初期治疗。也就是在病发初期的时候及时治疗,还是有很大希望可以恢复的。哪怕只要还有一点光明也不要轻言放弃,毕竟一片漆黑是很可怕的。
      西医的治疗通常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以及血管扩张剂来进行治疗。


      4楼2020-04-09 20:07
      回复
        祖国医学认为,视神经萎缩属于中医学的视瞻昏渺和青盲范畴。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情志抑郁,气机不畅,肝经郁结,久郁生热,热邪上犯于目,损气伤津。或郁肝日久,玄府郁闭,脉络阻遏,气滞血瘀。或邪热未尽,郁结脉道,灼津耗液,气血两亏不能上濡于目,以致目暗不明。或久郁致虚,肝肾阴亏,源枯而流尽。所以说虚实夹杂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


        5楼2020-04-09 20:08
        回复
          中医辩证:
          1 肝气郁结,玄府闭塞 肝为怒伤,则气机郁滞。五脏六腑之精上注于目,有赖肝之疏泄,肝气郁结,脉道阻闭,津精不能上荣于目,目失濡养而为青盲。


          6楼2020-04-09 20:08
          回复
            2 肝肾阴亏,清血不足 肝藏血,目得血而通用视;肾藏精,精血充沛则目能视万物。肝属木,肾属水,水能生木,故有已癸同源。若素体弱,或房劳不节,可致肝肾阴亏,清血不足,而致神光无根,目无所见。


            7楼2020-04-09 20:08
            回复
              3 气血两虚,目无所养 多见于重病久耗精血,或外伤气血,或手术后创伤尚未复原,而致气血两虚,目无所养,而成青盲。


              8楼2020-04-09 20:08
              回复
                4 肾阳不足,神光衰废 神光乃目中自然视物之精华,神光源于命门,通于胆,发于心。若因禀赋薄弱,素体阳虚,或久病不愈,伤及肾阳,致肾中命门真火衰微,不能温煦脏腑,致神光衰废,目盲而不见。


                9楼2020-04-09 20:08
                回复
                  不管是西医与中医气血濡养都是导致视神经萎缩的主要原因,究竟与气血又怎样的关系?


                  10楼2020-04-09 20:09
                  回复
                    一、眼与气的关系
                    气是维持眼的生理活动的基本物质。《太平圣惠方·眼内障论》说:“眼通五脏,气贯五轮”。如果眼的组织缺乏气的贯注,或气失和调,则会导致眼病发生。气对眼的主要作用,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11楼2020-04-09 20:09
                    回复
                      (一)温养作用眼受五脏六腑上输之精气温煦和濡养,才能维持眼内外各种组织的正常功能。其中瞳神“乃先天之气所生,后天之气所成”(《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所受精气尤其充足,故独能视物辨色。


                      12楼2020-04-09 20:09
                      回复
                        (二)推动作用由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不息,才能推动精、血、津液等源源不断地运行上头,人目养窍。王肯堂谓之“目之经络中往来生用之气”为真气。真气冲和流畅,则目视精明;若有亏滞,则能引起眼病。不过,目中真气的运动又与肾气的盛衰、脾气的升降、心气的推动、肝气的疏泄、肺气的敷布密切相关,不可孤立地看待。


                        13楼2020-04-09 20:09
                        回复
                          (三)固摄作用真气充足,固摄有力,则血行脉中,不得外溢;目内所含津液,亦不致干枯。此外,气的固摄作用还关系到瞳神的聚散。古人认为瞳神为水火之精华,由肾精胆汁升腾于中,元阳真气聚敛于外而成,故倪维德《原机启微》说:“神水(指瞳神)亦气聚也。”顾锡《银海指南》也说:“气不裹精”则“瞳神散大”。


                          14楼2020-04-10 21:15
                          回复
                            总而言之,气之于眼,作用甚大,一有亏滞,则会影响其功能,甚至发生病变。如《灵枢·决气》谓:“气脱者,目不明”,即指气虚所致视力模糊。


                            15楼2020-04-10 21:15
                            回复
                              二、眼与血的关系血富营养,亦是眼部赖以维持生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刘河间《素问宣明论方。眼目门,眼科总论》说:“目得血而能视”。流注于眼中之血液,古代医家称之为“真血”。《审视瑶函》说:“真血者,即肝中升运于目,轻清之血,乃滋目经络之血也。”而且还说:“夫目之有血,为养目之源,充和则有发生长养之功,而目不病;少有亏滞,目病生矣。”指出了眼部供血不足或血行瘀滞均可致病。


                              16楼2020-04-10 21: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