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吧 关注:104,032贴子:443,848
  • 2回复贴,共1

起点新作《赊刀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个市井少年,一把黑刀,一本账簿,走上修真之旅!
当得知自己所做一切都是被人安排好的,他会如何?
当明白修炼资源都被修真势力瓜分掌控,他会如何?
当面对跌落凡尘的天道肩负回天重担时,他会如何?
天若有情天亦老,红颜老去和天道回归,如何选择?


IP属地:山东1楼2020-04-10 14:57回复
    第一章 赊刀人不赊刀
      已是傍晚时分,小镇上炊烟袅袅,贩夫走卒结束一天的营生,劳累一天,无论是颇有进项亦或是两袖空空,俱是倦鸟归巢,只看脚下路,不管路旁人。
      街尾巷口,还是有气无力的响着刺耳的铁刀磨石的声音,由远及近,惹人生厌。
      “锵锵”
      “赊刀赊刀!”
      “锵锵”
      “只赊不卖!”
      突然刺耳的声音戛然而止,一块碎青砖从半掩的门里飞向面黄肌瘦,蓬头垢面,背着个硕大破竹篓的小人儿。
      “小**,滚远点,老远听着就起鸡皮疙瘩,耽误老娘做生意!”
      “哎呦!老**你失心疯了!?若打伤了我,你那点儿卖肉钱能赔得起医药费么!”
      “嘭!”又是一块碎砖飞出,小人儿赶紧缩腰低头,佝偻跑远,嘴里尤是不干不净。竹篓歪歪晃晃,传出一阵金铁交击的声音……
      “师父说的果然不错,我们这行与娼妓相克!”跑远的小人儿,嘴里嘀嘀咕咕,眼睛还不时望向身后,生怕那一直看他不顺眼的“半掩门儿”罗娘子追打出来。
      小人儿名唤余钱,听那个整日神神叨叨的便宜师父说,是在棵一抱粗的大榆树下捡的他,名姓生辰无从知晓,因正是春花烂漫,榆钱满梢头的阳春三月,故给起了个闻者莞尔的名字:余钱,谐音榆钱儿,应景喜庆嘛。
      等余钱懂事后,为了这名字还跟便宜师父怄了半个月的气,可没办法,腌臜老头死不松口给他改名,说是人这辈子的名字不能轻易更改,因为起名之初就定了一辈子的运势。
      屁的运势!还不是不识字!老头子一辈子只跟刀打交道,走街串巷闲暇时,除了给余钱叨叨一些赊刀人的刻板规矩,就没说一句振聋发聩的书上道理。


    IP属地:山东2楼2020-04-10 14:58
    回复
      余钱就余钱吧,人得认命,谁让自己是老头子捡的呢。活命之恩,不可或忘。
        老头子自称赊刀人,就是把刀赊给那些买不起刀的穷苦人,或是纯粹怀着“有便宜不占***”准备有来无回心思的有钱人,然后定下时间,到时再来收刀钱。这个时间定的有长有短,十天半个月的有,几十年的也不少,更有甚者,隔上几代人再来收钱。
        为防对方耍赖不认账,赊下刀后往往留下几句警语谶言。到时若甚事没有,自然是一了百了。若一语成谶,便想着能镇住对方,乖乖还钱。毕竟这人啊,无论穷富善恶,大多相信头顶三尺有神明。如若这都不能让赊刀的人乖乖还钱,那便考验赊刀人的胆魄手段了。
        所以干这行就需要有胆魄,有眼光,更要有运气。有胆魄,才敢赊刀收钱;有眼光,才能审时度势,预判将来,得以一语成谶;至于运气,那便是虚无缥缈,无从言说,时势罢了。
        老头子自然是三者皆无,要不然也不会一辈子穷困潦倒,最后病死途中,落下个草草收尸的境地。毕竟三者皆有的人,哪个不是人中龙凤,犄角峥嵘之辈,谁又会去做那有上顿没下顿的赊刀人?
        老头子手上有本代代赊刀人薪火相传的账簿。上面记载着不知何时、不知何地、更不知何人的赊刀记录以及赊刀人留下的谶言。
        比如账本最后一项,“乙亥年五月十三日,南浃洲出云国伏虎山崔原,赊灵器纯阳剑,山倾赤水,收灵石百万”。这里面南浃洲出云国伏虎山是何处,闻所未闻,让人如何找寻?谶语“山倾赤水”更是无稽之谈,照此收账,岂不是血本无归?灵石是何物,能当钱花?
        可账本里都是这样的奇言怪语,莫名其妙。
        临死前,老头子不停跟余钱念叨代代赊刀人口头相传的规矩。“宁赊家贫如洗三餐不继,不赊腰缠万贯无根浮萍”。“黑刀是根,账本是命”。其他片言只语也无。
        前一句,老头子给余钱解释多次,余钱也懂,就是怕把刀赊给那些没有跟脚的人收不回刀钱呗。至于后一句,余钱就当个笑话听,嗤之以鼻。
        一把黑不溜秋不知啥材质的破刀,除了硬没别的优点,着急了可以当撬棍用的玩意儿。劈石砍柴,剁骨切菜,没见老头子磨过。
        那账本倒是听老头子嘀咕了几回,可一听就知道是无甚用处的烂账,除了撕了当厕纸估计没甚鸟用,等哪天余钱识得账上字句了,估计能气笑了。
        余钱用老头留下的银钱买了付薄皮木棺,让老头子好歹入土为安。除了那把还有点用处的黑刀,其他菜刀、柴刀、剪刀乱七八糟的刀,大都让余钱贱卖给了铁器铺子换做米钱。剩余的便是竹篓里那些了。
        至于那本账簿,权且留着,毕竟是个念想儿不是。
        背负竹篓,腰别黑刀,怀揣不知所谓的账本,余钱心想着今天看样子还是要卖刀换米了。
        赊刀人不赊刀了,还算赊刀人么?
        可是这般小小的一个人儿,肩不能扛,手不能抬,不卖刀难道去做那野狗一般的乞丐么?先不说余钱愿不愿去做,即便去做了那伸手乞讨的小乞丐,最后不也是成了被人打断手脚的乞讨工具?
        赶在铁铺关门,把背篓里所有的刀全都卖掉,又去米铺买了米,剩下的钱还能支撑小半个月。回到老头子留下的小院,烧火做饭,饱餐一顿,收拾停当。
        天色渐黑,余钱躺在床上,思绪纷乱。
        今日铁器铺子老板看余钱卖光了刀,大概想到他今后再无收入,便跟他说起了一件事。小镇每隔十年,就会来一些飞来飞去的仙人,寻访十岁以下身具灵根的男女幼童,去那山上修仙问道,寻求长生,不过却从未听说谁家孩子能够选中。
        “今年又是十年之期,那些仙人如果再来,余钱你不妨去试上一试,说不定就能被选中。如若有幸选中,既能解决吃饭问题,又能做那山上仙人,即便不能长生,想来一生衣食无忧问题不大。”
        “灵根……那是什么东西,我有么?”
        “那我就不知了,你我都是凡夫俗子,想来是看不出什么。”
        ……
        铁铺老板的话,让师父死后一直浑噩度日的余钱再次升起希望。要是能拜入仙门,不求那长生不死,能解决吃饭问题就是极好。
        至于便宜师父临终托付的赊刀生意,那便无所谓了。但凡赊刀能糊口度日,余钱也不会卖刀换米。再说了,难道神仙就不用刀了?把刀赊给神仙也是一样嘛。
        前后想完,便心安理得的迷糊睡去。


      IP属地:山东3楼2020-04-10 14: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