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吧 关注:1,203贴子:3,480
  • 4回复贴,共1

蓄水证是太阳之邪循经入腑,热与水结在膀胱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蓄水证是太阳之邪循经入腑,热与水结在膀胱吗?
太阳病蓄水证是指71条至74条的五苓散证说的。对于这几条的解释,从前就有不少注家称之为太阳腑证,认为是太阳之邪循经入腑,以致热与水互结在膀胱所致。尤其是现代以来,从各地出版的《伤寒论》讲义、教材来看,对上述意见,几乎全部一致起来,未见有谁提出异议。蓄水证是太阳病中几个重点病变之一,太阳之邪如何循经入腑,又如何使热与水互结在膀胱,是很难让人理解的。
蓄水证,就是水的代谢异常,主要是水的排泄问题。因此,研究一下水在正常情况下是怎样运行的?在太阳病中又是什么原因影响水的正常运行?对于解决上述问题是会有帮助的。
《素问·经脉别论篇》:“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就是人体内正常水代谢过程的简要叙述。“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是代的过程,"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是谢的过程。这里讨论的是蓄水,其主要矛盾在"谢"的方面,所以重点在于"水道"和膀胱的作用,以及儿者的相互关系。
《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这说明三焦是行水之道,膀胱是贮水之器。水的排泄是通过上、中、下三焦,最后进入膀胱贮存起来,到一定程度再排出体外。从而可以推知:如果三焦不利,水道不畅,水就不仅会郁在下焦,而且还会郁滞在人体上、中、下各部组织内,使上焦不能如雾,中焦不能如沤,下焦也不能如渎。如果不是三焦不利,而仅仅是膀胱不能排泄,那就会形成尿潴留,出现小便难,小腹满等症状。尤其是小腹满这一症状,膀胱蓄水时必然存在。而在三焦水道不畅的情况下,其水下输膀胱的功能迟滞,是不能或很少可能形成小腹满的。
明白了上述道理,我们再看看太阳病蓄水证是怎样的一些症状。71条是"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74条是"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这两条都是典型的蓄水证,但是这些症状中并没有"小腹满",而"消渴"这一症状,恰好就是水饮停蓄,致使正津不布,也就是上焦不能如雾的表现。由此可见,把蓄水证的病理看做是三焦不利比看做是蓄水于膀胱更有说服力。
再看蓄水证是如何形成的。71条是"太阳病,发汗后,大汉出",72条是"发汗已",73条是"伤寒汗出而渴",74条是"中风发热六七日"。太阳中风本来就是"汗自出",所以把这几条合起来可以看出,蓄水证是出现在太阳病发汗之后,或者自汗出之后。为什么这样呢?《灵枢·本藏》云:"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原来人体内的水液,由三焦外出皮肤腠理就是汗,由三焦下输膀胱就是尿,汗和尿虽然出路不同,名称各异,但是在人体内时却是来源一致,不能分家,而且都与三焦、膀胱有关。因此,汗多者尿必少,汗少者尿必多,。太阳病的发热,脉浮,水液本来就有升向体表准备作汗的趋势,表虚自汗者自不必说,即使是无汗表实证,也可因发汗而使水液乘势外泛,尤其是平素三焦气化不足的患者,一经大汗,或者中风汗出延至六七日,水液由于外应皮毛,其下输膀胱的功能就会减弱,但其上行外泛之水,又不能尽出于体外,就势必留滞于三焦,这就形成了小便不利,消渴的蓄水证。有的注家认为蓄水证是太阳之邪循经入腑,岂有由于发汗竟把经邪引入太阳之腑的道理!注家之所以把蓄水证解释为循经入腑,是根据经络与脏腑的关系,撇开临床,又加以想象得出来的。经络和脏腑之间,肯定是有关系的,但经络不是水的通道,因此把蓄水证说成是循经入腑是讲不通的。
有人说,水虽然不能循经入腑,但是太阳经中之热是可以循经入腑,与膀胱中的水相结合的。这一说法,正好就是所谓"热与水结"的理论根据。因此,有必要分析一下,蓄水证的病理是否是水因热结,这样,就连是否循经入腑,也可以不辩自明了。
治疗太阳蓄水证的主方是五苓散,请看五苓散是否有利水并兼清热的作用。
五苓散中的利水药是猪苓、茯苓、泽泻,其中只有泽泻味咸微寒,稍有清热的作用,而猪苓、茯苓都是味甘性平,只能利水,不能除热。尤其是方中的桂枝和白术,一属辛温,一属甘温,一味微寒的泽泻加入两味温性的药中,硬要说本方能解热利水,实在是太勉强了。真正热与水结致成小便不利是有的,譬如猪苓汤证就是这样。但是猪苓汤证并不是热邪循经入腑,方中也不用桂枝和白术,而是除猪苓、茯苓、泽泻之外,更为重要的是用阿胶养阴,用滑石甘寒利窍。
习惯势力、传统观念总是不容易改变的。就以这几条蓄水证而论,本来并不是难以分析的问题,只是由于从前有些注家是这样说的,于是总有人为这些注解找论据、做辩护。他们除了引用经络和脏腑的关系以证明"循经入腑"之外,还常引用《伤寒论》原文以证明蓄水证必小腹硬。如125条云:"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小腹满,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他们说,这就是太阳病蓄水和蓄血两大腑证的鉴别。其之所以需要鉴别,就是因为蓄水证也有小腹满。还有人由于临床应用五苓散治疗膀胱尿潴留确实行之有效,因而也认为这几条蓄水证就是水蓄在膀胱。这些说法,都是片面地看问题。我们当然知道小便不利又加小腹满是蓄水证,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蓄水证都有小腹满。五苓散可以治疗膀胱尿潴留,但是也有针对性,而不是能治疗所有的尿潴留;更不是凡用五苓散都是为了治疗尿潴留。尤其是125条的"身黄、脉沉结、小腹硬、小便不利者",这虽然也算蓄水,但这是茵陈蒿汤证,予以茵陈蒿汤,就能"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它和这几条五苓散证,根本没有对比的价值。
辩者会说,名家旧注就是这样说的。但是翻阅旧注,各家意见并不一致。譬如张隐庵就说:"大汗出而渴者,乃津液之不能上输,用五苓散主之以助脾。"没有说水蓄在膀胱。尤其是柯韵伯解释水逆证云:"邪水凝于内,水饮拒绝于外,既不能外输于玄府,又不能上输于口舌,亦不能下输于膀胱",是三焦不利,不是膀胱蓄水,三焦不利导致水停于三焦,而不是水停膀胱(水停三焦当然包括水停膀胱,但却不仅仅是水停膀胱)。而三焦不利的原因又是因为三焦气不化水而导致水饮内停于三焦,而这又和五苓散用桂枝、白术气化三焦的功能正好完全相符,方证对应!不过这些说法还是少数,所以未被人们重视。但是要知道,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本楼欢迎以中医为业有丰富临床经验者评论,要求有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不欢迎信口开河、想当然、蜻蜓点水式的评论,望有自知之明!做专业有深度的中医理论探讨,破除似是而非的谬误流传!!!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4-11 18:50回复
    药不错。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4-18 19:06
    回复
      写在不错。大部分注家还是对水液通道和气化通道不明白才有这样错误的认识的。太阳经是往上升气的,水怎么能进入太阳经?


      IP属地:河南3楼2020-05-14 22:15
      回复
        赞同你的观点,说是水热互结其实就是一个记忆的方便法门,为了做对比用,翻一下五苓散医案很多并不是治疗下焦蓄水,全身水液不化都能用的上。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3-12 21:38
        回复
          马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1-28 06: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