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仪表吧 关注:13,444贴子:66,903
  • 0回复贴,共1

关于设备仪器的管理制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设备仪器的维护与操作管理也是使用中的一部分。在这里欧可分享一下关于设备仪器的管理制度。
  一、设备、仪器使用、维护规程的制订、修改与执行
  设备、仪器的使用、维护规程是根据设备使用、维护说明书和生产工艺要求制定,用来指导正确操作使用和维护设备的法规。各大公司所属厂矿、公司都必须建立、健全设备使用规程和维护规程。
  规程制定与修改的要求
  1.先要按照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规定的原则,正确划分设备类型,并按照设备在生产中的地位、结构复杂程度以及使用、维护难度,将设备划分为:重要设备、主要设备、一般设备三个级别,以便于规程的编制和设备的分级管理。
  2.凡是在用的设备、仪器,必须做到台台都有完整的使用、维护规程。
  3.对新投产的设备,要负责在设备投产前制订出使用、维护规程,并下发执行。
  4.当生产准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时,在改变工艺前10天,要根据设备新的使用、维护要求对原有规程进行修改,以保证规程的有效性。
  5.岗位在执行规程中,发现规程内容不完善时要逐级及时反映,规程管理专业人员应立即到现场核实情况,对规程内容进行增补或修改。
  6.新编写或修改后的规程,都要按专业管理承包制的有关规定分别进行审批。
  7.对使用多年,内容修改较多的规程,三年要通过群众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组织重新修订、印发,并同时通知原有规程作废。
  8.当设备发生严重缺陷,又不能立即停产修复时,必须制定可靠的措施和临时性使用、维护规程,由领导批准执行。缺陷消除后临时规程作废。
  □ 设备、仪器使用、维护规程必须包括的内容
  (一)设备使用规程必须包括的内容:
  1.设备技术性能和允许的极限参数,如大负荷、压力、温度、电压、电流等;
  2.设备交接使用的规定,岗位人员交接班时必须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交接,内容包括:设备运转的异常情况,原有缺陷变化,运行参数的变化,故障及处理情况等;
  3.操作设备的步骤,包括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和操作顺序;
  4.紧急情况处理的规定;
  5.设备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非本岗位操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操作本机,任何人不得随意拆掉或放宽安全保护装置等;
  6.设备运行中故障的排除。
  (二)设备维护规程应包括的内容:
  1.设备传动示意图和电气原理图;
  4.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各项检查要求,包括路线、部位、内容、标准状况参数、周期(时间)、检查人等;
  5.运行中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6.设备主要易损件的报废标准;
  7.安全注意事项。


IP属地:广东1楼2020-04-14 15:5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