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技术讨论吧 关注:105贴子:172
  • 0回复贴,共1

倪秀华老师发起讨论:学校开设翻译技术课程情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倪秀华老师发起讨论:
不大清楚群内老师的所在学校是否都已开设翻译技术课程。在我们学院,计算机辅助翻译这门课,虽然这几年的教学大纲中都有列出,但主要因师资问题一直未能开设。在我校引进人才难,但翻译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亚历山大),通过在职教师自我提升或接受相关培训等实现自救,是否可行?(毕竟学海无涯,严重缺乏自信苦笑中)。由这个问题说开去,也想请教群里各位专家和老师,结合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讨论并分享一下1)若要开设翻译技术课程,一般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或者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在这些方面的准备,要做到何种程度才可开设课程?是否存在普遍认可的标准?2)在开设翻译技术课程的准备过程和起始阶段,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是如何得到解决或哪些仍未解决的?记得见面会中,张嘉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开课情况,欢迎大家一起分享和讨论哦。
谭敏老师分享:
我们学校的情况吧。我们15年第一次面向13级大三的学生开设了CAT课程。13级是我们第一届翻译专业本科生,因为CAT是课程设置里的必修课所以必须开,也就赶鸭子上架了。当时我们有两门课程涉及CAT,一个是《翻译职业导论》,我来上,主要介绍语言服务行业的概况课,翻译技术是其中的一个单元;另一个是《计算机辅助翻译》由我的同事@璐村惂鐢ㄦ埛_005RQN7馃惥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老师上,跟我们这个培训班的内容密切相关。15年这两门课都是第一次开,开之前我俩已经在Coursera上学习了北大俞敬松老师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原理与实践》那门慕课,对教学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当时市面上的教材还不是很多,而且基本上都是面向MTI 的学生的,所以我记得第一次开课我们没有选择特定教材,而是根据我们上的那门慕课,以及学生的情况,定制的课程内容。后来16年我们参加了中国译协组织的10天的翻译技术培训,那一次培训可以说非常系统,大咖云集,大大提升和改进了我们后来的课程内容。之前张嘉老师提到的疑惑,我们在课程初期也遇到过,就是如何来解决正版软件的问题。我们当时是用的试用版,就是很多软件的试用版是15-30天,所以学习一个软件基本上够了。但是如果想继续使用的话,我们当时建议学生换一个邮箱继续注册使用。后来,在开课的第2年我们学校购买了正版的sdl trados软件,后续还买了他们的服务器,学生终于结束了打游击式的每30天换一个账号的使用过程。 从16年开始我们参加了很多培训有CAT的也有技术写作的,去年暑假王华树老师组织的在广外的翻译技术和语料库的培训也是干货满满,收获巨大。现在我们的课程设置中除了上述的两门课,还在每学年增开了翻译实务课,从大二开始带学生做翻译项目,从简单的语料加工逐步过度到复杂的翻译项目,我们的团队也从之前的俩人增加到了四人,这一路走得艰难,但挺值得的。
肖志清老师分享:
1.既有BTI又有MTI的学校至少要有2位翻译技术老师,保持师资队伍的阶梯性和连续性,不然如果遇到出国访学等问题课就没人上了。
2.院领导要提前规划从年轻老师当中物色人选去参加翻译技术师资培训。我们13年开设翻译专业本科,15年开设翻译硕士。目前有两位老师负责翻译技术的教学。另外其他所有的MTI教师都接受了中国翻译协会和上海科技翻译协会主办的技术培训。
王晓艺老师分享:
我刚整理一下我们学校开翻译技术课程情况,跟您分享一下。开课准备:
硬件保证:是否有实训室,机房的网络是否稳定,机位是否够用,机房电脑的内存一般至少要4G以上。
师资:看看所在学校有没有对翻译技术感兴趣的老师,如果没有,可以培养本、硕、博阶段学过类似课程的老师教授这个课程。
教学准备:根据职场需求,开课前可以初步设计几大模块,模块具体内容可以参考一些教材,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及自己学校的特色,组合一下模块下的具体授课内容,备课时准备好相应模块的案例素材。每年可以去参加师资培训班,参加师资培训班是非常有收获的,可以掌握行内最新动态,主流软件的操作,还能跟同行交流学习,一般都有线上讨论群,今后上课中有问题也可以跟同行切磋。在师资培训班上也可以认识一些机辅软件公司技术人员,在自己教学过程中,CAT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给我提供了很多支持。观看翻译技术课程的慕课。北大俞劲松,北语韩林涛老师的MOOC非常经典。我们14级是第一批学生,目前是18级的学生在上这个课程,每年课程内容都略有调整,受益于参加师资培训及与同行交流。会根据最新的职场需求实时更新课程。
我在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中讲了几款软件:开源软件(免费获取)、学校购买的、机辅软件公司提供的使用账号(免费)。基本可以满足自己日常教学需求。
我们学校是在硬件得到保证,个人进修把授课模块确定,授课模式及思路理清,教学大纲拟定好,这个时候开始授课的。
在具体授课中遇到的问题:1、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相差比较大(分组,素养强的带较弱的)。2、软件的安装问题。3、网络有时不稳定。4、学生软件操作问


1楼2020-04-15 11:1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