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鹰飞歌吧 关注:663贴子:2,942

改变世界的自由能源与新科技:空间能发生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星岛环球网消息:美国OMNI-JCT LAB和中国爱尼特公司联合实验室6日在香港红磡海逸酒店举办新闻发布会,向全世界展示其共同研发制造的一项重大科技成果——空间能发生器。运用这项技术发电,不用燃料、水,获取的是无污染、无幅射、不发热的清洁冷能源。有关机电和能源专家、产业界、媒体界人士,将共同通过一台实验样机见证这一新技术的真实性及可靠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类的重大科技突破大都来自灵感而非逻辑推理,而科学的作用则是证明它。当科技突破被科学证实之后,便成了相应的理论学说。“空间能发生器”可能也是如此。联合实验室最初研发出的是“高效能风力细胞发电机组”及“电动车电池充电技术”,在此基础上,“空间能发生器”终于诞生。 
     “高效能风力细胞发电机组”结合风力、太阳能及“细胞式磁浮发电系统”,能使传统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发电机的发电功率提高3-5倍。该公司正在与数家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发电公司洽谈合作,如在原有发电系统上安装这种高效能发电机组,将直接增加原有设备的发电功率,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该公司拥有的“电动车电池充电技术”,运用“磁浮充磁”、“细胞式磁浮发电”及“反引力磁浮发电”等专利系统及技术,使电动汽车能连续行驶1500英哩以上。此项技术将极大地改变现有汽车业的现状。目前该公司己完成实验室实验样品汽车,可在道路上行驶。 
     这次展示的“空间能发生器”技术是一项更重大的科技突破。它有可能令人类从传统的能量转换时代步入空间能量获取时代。能量转换指任何能量均转换自其它能源,因其遵循现在已有物理学的能量守衡及万有引力定律,所以其能量在转换中会逐步衰减,如热能、动能、光能、核能等都如此。而空间能获取不是靠能量转换,而是从多维空间中直接获取, 遵循的是多维空间物理学,因为是直接从多维空间获取能源,所以其获取的能量不仅不衰减,而且可以任意获取。 
     由于本技术为仅需一次性投入的永续发电电源,发电成本近乎零,可替代所有己知的发电方法、动力能源及电池,使全球主要产业,如能源、电厂、电网、汽车、飞机、治金、煤炭及所有机械制造业发生彻底改变,对世界各国工业基础造成剧烈震荡,淘汰及重组现有产业及创造新兴产业,形成新的国际政治及经济局面,所以其影响力不亚于工业革命。此技术为绝对干净的冷能源,无任何污染,因此对全球气候变化及环保有重大意义,但人类也可能因此而进入一个新文明。由于新能源发电机体积小、效能高、可提供大量军事用途,如激光、航母、潜艇等。 
     该公司正在为“空间能发生器”技术在中美两国申请12-16个专利,并已经在世界各地制造出几十台实验与工业样机,包括十余种实验样机及不同发电量的工业样机。该产品已可以进入工业化生产。现在正在测试1.2万千瓦的工业样机,将于第三季至四季在美国展示。该公司在6个月到1年内将制造出1万千瓦到100万千瓦的标准机型,其造价不超过传统发电设备,其运行不消耗任何燃料, 仅有一般的机械损耗,可以运行五十年以上。 
     这次展示的“多维空间能发生器”是系列产品中一个初级实验室模型,它将证明从多维度空间获取能源的可行性。 


1楼2009-10-30 17:04回复
    量子真空零点能   
    现代科学认为真空并不意味着一无所有,真空是由正电子和负电子旋转波包组成的系统,这种过程的动态能量可以作为工业能源、未来星际航行能源以及家庭生活等诸多领域的能源。量子真空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空间,它充满时隐时现的粒子和在零点线值上涨落的能量场。而与这种现象伴生的能量,被称为零点能,也就是说,即使在绝对零度,这种真空活性仍然保持着。早在1891年,科学家忒斯拉(Nikola Tesla)在一次演讲中就提到:几个世纪之后,也许我们可以从宇宙中的任意一点提取能量来驱动我们的机械。用今天的科学语言解释,这种能源就是真空零点能,或称空间能、自由能等。。。 
            
        如今“量子真空能量提取器”专利局已经公开。 
        由于此技术为仅需一次性投入的永续发电电源,发电成本近乎零,可替代所有己知的发电方法、动力能源及电池,使全球主要产业,如能源、电厂、电网、汽车、飞机、治金、煤炭及所有机械制造业发生彻底改变,对世界各国工业基础造成剧烈震荡,淘汰及重组现有产业及创造新兴产业,形成新的国际政治及经济局面,所以其影响力不亚于工业革命。此技术为绝对干净的冷能源,无任何污染,因此对全球气候变化及环保有重大意义,但人类也可能因此而进入一个新文明! 
    量子真空能量提取装置 专利资料, 有兴趣的朋友,可在国家专利局下载 http://www.cpo.cn.net    
    发明公开了一种系统,其被用于将可以在宇宙中的任意位置获得的电磁量子真空的能量的一部分转化为热、电、机械能形式或其它动力形式的可用能量。这是利用由随机电动力学理论(SED)预测的原子的电子结构的效应实现的。在SED理论范围中,预测了原子中的电子能级由拉莫尔辐射与从电磁量子真空吸收辐射能量之间的平衡确定。通过在适当频率下抑制电磁量子真空能量,可以使电子能级发生改变,而这将导致能量发射或释放。这种能量的改变类似于当电子从激发态向低能量态跃迁时光子的标准发射,但是只是在较长的时间尺度上,并且所述改变是持续的而不是从一个能级向另一个能级的“跳跃"。已知在卡西米尔空腔中将会发生电磁量子真空辐射的模式抑制。卡西米尔空腔指的是电磁模式被抑制或限制的任意区域。当原子进入合适的微型卡西米尔空腔中时,将会出现原子中的电子的轨道运行能量的减少,对壳层电子来说这种效应最显著。这种能量将被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设备捕获。一旦从这种微型卡西米尔空腔中脱离,所述原子将会被周围的电磁量子真空再次供能。这样,能量从电磁量子真空被局部地提取并且通过电磁量子真空被全局地补充。这个过程可以被无限次地重复。这个过程同样符合能量守恒,其中所有可用能量通过消耗电磁量子真空的能量而获得。本发明公开了系统的两个示例变型,这两个变型在气体穿过一系列微型卡西米尔空腔的过程中允许多次提取电磁量子真空能量,并且这两个变型以独立运行、再循环的方式进行。通过对分子键作用可以产生相似的效果。所公开的设备在尺寸上是可变化的,并且其能量输出的应用范围可以从替代小的电池到替代电站大小的发电机。由于电子量子真空弥散在整个宇宙中,因此,从电子量子真空中以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方式获取能量的设备将会是有效的用之不竭的能量源。 
    发明背景 
        Max:Planck于1912年提出了零点能量的概念。这个想法随后在1913年由Albet·Einstein和otto Stern进行研究,在1916年,WaltherNernst提出宇宙充满了零点能量。现代的随机电动力学领域就是基于这些想法。 
    


    2楼2009-10-30 18:18
    回复
          同时,原子的结构和稳定性仍然是个谜。原子的卢瑟福模型是基于对行星(电子)围绕太阳(原子核)的运动的分析。但是这是不可 
      行的。轨道运行的电子会发出拉莫尔射线,迅速地丧失能量并且因此在小于一万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尺度内螺旋进入原子核中,从而不可能呈现出稳定的状态。如今在随机电动力学(sED)理论范围内已知的是涉及吸收零点能量的一种可能的方案。Bover于l 975年证明最简单的可能的原子和原子形态,即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能在经典卢瑟福氢原子的恰当半径上处于拉莫尔辐射与零点能量吸收之间的平衡状态。 
          由于这种解决方案在l 913年时还是未知的,所以Niels Bohr采用了一种不同的方式,即简单地假定对于原子核中的电子来说仅有离散能级是可用的。这种推理路线在20世纪20年代引起量子理论的发展。经典零点能量的概念被遗忘了十年。但是,随着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的公式的出现,量子范围内的同样的概念在1927年重新出现。根据所述原理,谐波振荡的最小能量的值为hf/2,其中h为普朗克常量,而f为频率。因此不可能从振荡系统中去除这个最后的随机能量。 
          由于在量子理论中电磁场也必须被量子化,因此需要在量子振荡器的特性与电磁场的波之间作比较。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由频率、传播方向和偏振状态构成的任何可能的电磁场模式的最小能量为hf/2。通过场的所有可能的模式使这个能量倍增将引起电磁量子真空,其具有与:Planck,Einstein,Stern和Nernst十年前所研究的经典零 
      点能量相同的特性一能量密度和光谱。 
          涉及经典物理学加上附加的经典零点场的研究线路由Trevol· 
      Marshall和Timothy Boyer于1960年重新开启,并且将其命名为随 
      机电动力学(sED)。SED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ct在经典物理学的基 
      础上仅附加零点电磁场可以解释哪种量子特性、过程或定律”。两个早期的成就是黑体光谱的(即不涉及量子物理学的)经典推导和对于发出拉莫尔射线但是吸收零点辐射的氢原子中的经典轨道电子在经典波尔半径上具有平衡轨道的发现。由Timothv’Boyer(1975)提出的对于该问题的最初的解决方案被H.E.Puthoff(1 987)完善。他们的分析将轨道电子当作谐振子加以处理。 
          这个结果经过Daniel Cole和Y.Zou的近期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新的进展,他们模拟了传统电子在氢核的真实库伦场中的轨道运行,并且发现由于发射和吸收过程的随机特性,这种真实的电子自身会处于与原子核相距一定距离的范围内,这与量子力学相符合。平均位置位于正确的波尔半径上,但是实际的位置分布非常精确地复制了相应的schrOdjnger方程的电子概率分布,在所述schrOdinger方程中,电子被认为是由波动函数表示。(在sED表达式中,电子不是因为其为波动函数而被“抹去”,而是因为作为点状微粒,其受到电磁量子真空漂 
      移的持续扰动。) 
          这种理论的明确的结论是由于存在拉莫尔射线与吸收之间的不平衡,在与电子轨道运行相对应的频率下的电磁量子真空的减小将导致轨道运行的衰减。 
          所述电磁量子真空能量谱与频率的立方成比例。如果真空能量在电子的“正常’’轨道运行频率下被抑制,则将会导致电子向内螺旋进入更高频率的轨道。这样,它随后将会由于能量谱随频率的立方增加从而遭遇到与电磁量子真空能量谱的新的平衡位置。 
      如果如、Boyer,Puthoff,Cole和Zou的分析所显示的那样,所述sED解释对于氢原子来说是正确的,则它同样必定可以应用于所有其它原子和它们的多电子结构中。在那种情况下,电子从激发态向低能量状态的跃迁涉及从一个稳定轨道向另一个稳定轨道的迅速衰减,而不是瞬时的量子跳跃。电子轨道的稳定性的基础的细节至今仍需要通过sED理论确定,但是从单电子氢原子情形获得的逻辑归纳是很清晰的:所有原子中的电子轨道必须通过发射与吸收之间的平衡确定,因此要经过涉及在适当频率下的电磁零点场的模式抑制的修正。 
      


      3楼2009-10-30 18:18
      回复
            由于电子的结合能为13.6 eV,我们假设在这个过程中能量释放的量为大约1至10 eV以将氢原子射入d=250A或205A左右(或许如上所述的甚至更大的空腔)的卡西米尔空腔中。一旦脱离空腔,所述电子将从零点场吸收能量并且被再次激励至其正常状态。所述过程中提取的能量(热)在损失零点场的情况下获得,其在SED的解释中在整个宇宙以光速流动。实际上我们在局部提取能量并全局地补充它。想象一下从海洋中提取满管的水。是的,海洋由此正在被耗尽,但是并没有随之发生实际的后果。 
            由于在标准温度和压力(STP)下自然存在的氢为双原子分子, 
        因此在将氢原子射入卡西米尔空腔中之前需要进行分解处理。我们避免了上述复杂化并且通过与单原子(惰性)气体一起作用而利用了多电子修正(multi.electron modification),其中所述单原子气体同时具有安全与廉价的优势。 
            我们利用自然存在的惰性气体有三个原因: 
            (1)不需要分解处理。 
            (2)更重的元素原子比氢原子大约大2至4倍,并且因此可以利 
        用并受到易于制造的更大的卡西米尔空腔的影响。 
            (3)更重的元素具有多个壳层电子,几个壳层电子可以同时受到卡西米尔空腔中的零点辐射的减小的影响。 
            以下是潜在地适合的五种惰性气体: 
            He(Z=2,r=1.2A) 
            Ne(Z=1 0,r=1.3A), 
            Ar(Z=l 8,r=1.6A) 
            Kr(Z=36,r=1.8A) 
            Xe(Z=54,r=2.05A)。 
            所有这些元素均包括ns电子。He具有两个ls电子。Ne具有各 
        两个l s和2s电子。Ar具有各两个1 s、2s和3s电子。Kr具有各两个 
        说明书第6/26页 
        1s、2s、3s和4s电子。xe具有各两个1s、2s、3s、4s和5s电子。 
            假设最外层电子完全被其它电子屏蔽(一种粗略的假设),其轨道速度被衡量为rJ佗(常用的开普勒周期的平方与长半径的立方成比例),因此九(与r/v成比例)将被衡量为r3陀。如果是在这种情况下,则较大的半径r引2转移到对外部电子壳层的能量特性产生影响的更大的卡西米尔空腔中。因此我们应当认为d=0.1微米(或是甚至大到一微米)的卡西米尔空腔具有降低最外层的S电子对的能级的效果…… 
        并且还可能对p电子和中间壳层s电子产生同样的影响。 
            有理由期待,0.1微米的卡西米尔空腔对每次射入这种空腔中的He,Ne,Ar,Kr或xe可以产生1至1 0 ev的释放。 
            根据完成理论上的卡西米尔空腔计算的J0rdan Maclav的理论,长圆筒形空腔导致在所述空腔上产生向内的力。在卡西米尔力的“模式排除”的解释中,这表示直径为0.1微米的圆筒形空腔将产生理想的壳层电子衰减以及随后的能量释放。 
            现在已经认识到,电磁量子真空场对于经典量子理论(Milonni 
        l 994)中的原子稳定来说是形式上所必需的。这个概念在物理学领域被称为随机电动力学,其通过理论和模拟作为氢原子中的电子基态的基础而被展示。经典波尔轨道由拉莫尔发射和从在sED理论中的电磁量子真空的零点波动中的能量吸收之间的平衡来确定。随后,一旦抑制适当的零点波动,所述平衡将会被打破,使得电子衰减到实际上通常很难发现的更低的能量等级,并且在这个跃迁过程中释放能量。适当尺寸的卡西米尔空腔能够实现这个零点波动抑制。卡西米尔空腔指的是电磁模式被抑制或限制的任意区域。一旦进入这种适当设计的卡西米尔空腔,电子能级将改变并且将释放能量。一旦从卡西米尔空腔中脱离,所述电子将通过从周围环境的零点波动中吸收能量而回到其通常状态。这能够以零点波动为代价实现能量提取循环。尽管还不能在理论上加以证明,但是拉莫尔发射与从零点波动吸收的能量之间的相似平衡必须成为所有原子的电子状态的基础,不仅是氢,从而允许任一原子可被用作零点能量(与零点波动相关的能量)提取的催化剂。


        5楼2009-10-30 18:18
        回复
          有兴趣的朋友,可在国家专利局搜索 http://www.cpo.cn.net      
          申请号    200680056350.3   专利名称    量子真空能量提取


          6楼2009-10-31 14:36
          回复
            这个东西…… 和亚当斯的设想很接近啊~


            7楼2009-10-31 15:12
            回复
              • 220.249.194.*
              这个,要推广应用估计非常困难
              能源,有太多的利益在里面


              8楼2009-11-29 10:16
              回复
                • 124.79.167.*
                专利代表着什么??
                不期待


                10楼2009-12-13 13:34
                回复
                  有实际生产出的可应用产品么?或者有样品看看也好。
                  我在好几年以前就在期待用上这样的自由能源了~
                  如果价格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我们家是一定会买一台这样的家用发电机的。
                  楼主知道更详细的生产和购买信息么?


                  IP属地:吉林11楼2009-12-13 19:44
                  回复
                    目前只和ZF有项目,还没普及到民间。


                    12楼2009-12-13 19:45
                    回复
                      希望普及的快点。否则的话,人们不必等到用上新能源,地球就已经把大部分人类都“清理”掉了...


                      IP属地:吉林13楼2009-12-13 20:00
                      回复
                        应该不太可能会普及 涉及太多人和集团的利益 了 甚至是国家的


                        IP属地:云南14楼2009-12-13 22:00
                        回复
                          看来星际之门亚特兰蒂斯的zpm(zero point module)源于此


                          IP属地:四川15楼2009-12-14 23:00
                          回复
                            我查到了,相当的好查。
                            http://search.sipo.gov.cn/sipo/zljs/hyjs-yx-new.jsp?recid=CN200680056350.3&leixin=fmzl&title=量子真空能量提取&ipc=H02M1/00(2007.01)I
                                盼望普及实施,从理论到实践。。。。。
                            


                            16楼2009-12-15 05: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