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hiv吧 关注:2,217贴子:36,518
  • 24回复贴,共1

HIV感染:检测、咨询和转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HIV感染通常首先表现为短暂的急性逆转录病毒综合征,而后过渡到持续多年的慢性疾病,在这个慢性过程中维持适应性免疫功能的CD4T淋巴细胞逐渐耗竭,最后出现症状,生命终结于危及生命的免疫缺陷。感染的最后阶段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可持续到数年的时间,估算中位数时间为11年(国内主要流行株AE/BC亚型估算时间大致为2-4年)如果不进行治疗,几乎所有感染者都会死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病因;出现致命的机会性感染后预期寿命通常不超过29周。
但如果进行抗病毒治疗,今早接受有效治疗的人群可以达到正常人的预期寿命。
HIV感染的诊断及实验室检测
1984年初证实艾滋病及其相关综合征由HIV感染所致,此后可灵敏筛查HV的试验迅速发展。至1985年3月,美国规定要常规筛查献血者的HV抗体。1996年,美国血库开展应用p24抗原捕获分析技术以便识别在HIV感染至抗体出现间的窗口期(最多3个月)献血的少数感染者。2002年,核酸检测( nucleic acid testing,NAT)开始用于献血者的常规筛查,进一步提高了及早检出HV感染的能力。检测方法的多番改进使得从感染到可被检测出之间的时间间隔(窗口期)从抗体检测时的22日缩短到p24抗原检测时的16日,最后缩短到NAT检测时的12日。可灵敏检测血浆病毒血症水平的检测方法的出现,开创了一个可更密切监测HIV/AIDS进展的新时代,该检测手段及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治疗HV感染患者至关重要。
HIV感染的诊断
CDC建议将筛查HIV感染纳入常规医疗保健工作。诊断HV感染依赖于确切检出HIV抗体和/或直接检测出HIV病毒或其成分之一。如上文所述,通常感染3~12周后外周血循环中才能检测到HIV抗体。


IP属地:陕西1楼2020-04-15 19:13回复

    蛋白印迹试验


    IP属地:陕西3楼2020-04-15 19:14
    回复
      HIV感染的的检测:确证
      免疫印迹法是最常用的确证试验,利用了HIV抗原种类多、分子量大小适合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特点。免疫印迹法根据分子量不同对这些抗原加以区分,针对每个抗原的抗体可在免疫印迹上形成独立分散的条带。免疫印迹阴性是指未出现与HIV基因产物分子量相对应的条带。如果患者EIA结果阳性或不确定、免疫印迹阴性,则可肯定EIA结果为假阳性。另一方面,3种主要HIV基因(gag、pol和env)产物的抗体在免疫印迹上均显示出现,则认为这是HIV感染的确凿证据。
      我国《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即WS293-2019中对于成人、青少年及 18 个月龄以上儿童 确证标准如下:

      《实验室检查和临床分期诊断》
      符合下列一项者即可诊断:
      a) HIV抗体筛查试验有反应和HIV抗体确证试验阳性;
      b) HIV抗体筛查试验有反应和核酸定性试验阳性;
      c) HIV抗体筛查试验有反应和核酸定量试验>5000 CPs/mL;
      d) 有流行病学史或艾滋病相关临床表现,两次HIV核酸检测均为阳性;
      e) HIV分离试验阳性。


      IP属地:陕西4楼2020-04-15 19:15
      回复
        CD4+T淋巴细胞计数
        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目前公认的评估HIV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最佳指标,与免疫功能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可直接测定CD4+T淋巴细胞数值,也可通过淋巴细胞总数[由白细胞总数(WBC)乘以淋巴细胞百分比计算得出]与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由流式细胞术测出)的乘积计算得出。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μL的患者耶氏肺孢子菌的感染风险较高,而CD4+T淋巴细胞计数<50/μL的患者CMV鸟分枝杆菌复合体(M. avium complex,MAC)和/或刚地弓形虫的感染风险明显升高(图97-28)。一旦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μL,患者应开始抗PJP预防性治疗,一旦计数<50/μL则需要加用针对MAC感染的初级预防。与所有实验室检测一样,基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患者做出任何重大的诊疗决策改变时,通常可能希望此前已独立检测两次。H感染患者应在诊断时及此后每3~6个月检测一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如果发现有下降趋势应增加检测频次。对接受cART至少2年且 HIV RNA水平持续低于50拷贝/mL的患者来说,许多人认为CD4计数检测不是必需的。少数临床情况下,CD4+T淋巴细胞计数可能会产生误导。HTLV-1/HIV合并感染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可能会升高,但这不能准确反映患者免疫功能的状态。脾功能亢进或脾切除患者及使用有骨髓抑制作用药物(如IFN-a)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可能比CD4+T淋巴细胞计数会更好地反映免疫功能水平。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15%相当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μL


        IP属地:陕西5楼2020-04-15 19:15
        回复
          HIV RNA的测定
          借助于可对少量核酸序列精确定量的高灵敏度的检测技术,血清或血浆HIV RNA水平测定已成为HIV感染患者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上文“HIV感染的诊断”中所述,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RT-PCR,检测每毫升血清或血浆中HIVRNA的拷贝数,并能可靠地检测出每毫升血浆低至40个拷贝数的 HIV RNA。用于科研的检测方法可检测出每毫升1个拷贝数。尽管通常称低于该检出下限的 HIV RNA水平为“零”,但这是一个容易让人误认为病毒水平为0的不准确的术语,故应避免使用。
          随时间变化的 HIV RNA水平对研究病毒水平与疾病进展速度间的关系、病毒转化率、免疫系统激活与病毒复制间的关系、耐药性形成时间等各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 HIV RNA水平受免疫系统激活状态的影响很大,在二次感染或免疫激活时可能会有很大的波动。对未经治疗的患者,应在诊断HIV时进行血浆 HIV RNA水平的测定,此后每3~6个月监测一次;开始治疗或治疗方案改变后,每4周监测一次,直到新的治疗方案下 HIV RNA达到新的稳态水平。经过有效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大多数6个月内 HIV RNA的血浆水平可降至<50拷贝/mL。在治疗过程中,应每3~6个月监测一次 HIV RNA水平以评估治疗是否持续有效。



          IP属地:陕西6楼2020-04-15 19:16
          回复
            HIV的耐药性检测
            多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激起了人们对检测个体HIV病毒对不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敏感性的巨大兴趣。可通过基因型或表型来检测HIV的耐药性。基因型分析是对患者被感染的HV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并与已知的抗逆转录病毒耐药的病毒序列谱进行比较。表型分析是分离患者体内被感染的病毒株,将其在体内的生长状况与其在有或无不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时的生长状况进行比较。
            建议在初次确诊HV感染时进行耐药性检测,若当时尚未开始治疗,则应在启动cART时进行耐药性检测。病毒学治疗失败的情况下也需要进行耐药性检测,因为在没有cART选择压力的情况下,HIV准种倾向于迅速恢复为野生型,所以建议患者在仍接受已失败的方案时(停药前)进行耐药性检测。在专家治疗过程中,与仅仅基于药物使用史经验性变更治疗药物相比,耐药性检测提高了降低病毒载量约0.5个log值的短期能力。除了使用耐药性检测来帮助病毒学失败患者选择新的药物外,它还可能对未经治疗患者选择的初始方案有价值。在具有耐药性背景较高的地区尤其如此。患者的HIV-1RNA水平需高于500~1000拷贝/mL才能准确测定出其耐药性。血浆病毒血症水平较低时耐药性分析的一致性很差。


            参考文献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
            《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
            《哈里森感染病学 第三版》
            《性传播疾病诊疗指南》
            部分图片来源于西安唐都医院孙泳涛教授《实验室检查和临床分期诊断》PPT


            IP属地:陕西7楼2020-04-15 19:16
            收起回复
              IP属地:陕西8楼2020-04-15 19:17
              回复
                AE型早发现早治疗还是活不长吗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0-04-27 19:52
                收起回复
                  楼主想问下,转诊的方法,想从深圳转到西安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6-04 09:2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