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将青岛纳入其战略版图!
4月15日,青岛西海岸新区与富士康科技集团通过网络视频的形式“云签约”,富士康半导体高端封测项目正式落户青岛。
青岛方面,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携一位常委、一位副市长为项目签约“站台”;
富士康方面,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刘扬伟携多位高管见证签约。
这么多重量级嘉宾共同见证一个项目签约,只有一种可能,这个项目太厉害了。
到底厉害在哪?项目对富士康和青岛到底意味着什么?
富士康的新战略版图
半导体封装测试是个啥?就是将通过测试的晶圆按照产品型号及功能需求加工得到独立芯片的过程。
有点拗口,通俗地讲,就是芯片的“组装厂”,这是芯片生产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出来的产品就是可以直接作为手机等电子产品“大脑”的成品。因此,这个环节相当关键。
为什么如此重视这样一个项目?这还要从富士康的新战略说起。
今天,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科技制造服务商。
但在其头一个十年,富士康只是一个生产组装电脑的,是纯粹的传统制造带动组装。
第二个十年,流行的电子产品是功能型手机,因为其体积比电脑小,所以对零组件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富士康开始从传统制造转型到精密制造。
在第三个十年,智能终端产品出现并流行,富士康转型智能制造。
作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之一,一直以来,富士康为苹果手机等电子产品代工。随着苹果电子产品销售出现波动以及代工利润薄如刀片,富士康集团谋划转型为一家更有技术含量和利润率更高的公司。
在全球半导体的价值链环节中,制造环节占比约一半。从全球半导体来看,制造依然是价值最大的环节,未来的市场空间很大。富士康作为代工的龙头,面对这么大一块蛋糕,显然不会错过。
“富士康在去年提出‘3+3’集团发展战略,即进军电动车、数字医疗、机器人三大产业,同时发展人工智能、半导体、5G/6G移动通讯三大核心技术。”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刘扬伟说。
可以看出,在富士康三大产业和三大技术中,半导体是其他产业与技术的支撑,无疑最为基础,必须率先布局。
2019年8月16日,富士康与珠海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半导体设计服务、半导体设备及芯片设计等方面开展合作。
2019年9月28日,在山东儒商大会活动上,济南市与富士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共同筹建济南富杰产业基金项目,主要投资于富士康集团现有半导体产业项目。
2019年12月,富士康投资20亿元的半导体项目落户南京,该项目将打造以半导体高端设备为主的智能制造产业园,业务涵盖半导体高端设备、智能制造、整机及零部件研发生产。
进军半导体行业,打造自主芯片,这或许是富士康撕掉“全球最大代工厂”标签的又一个努力方向,可见其重要程度不一般。
为什么选择青岛
选择青岛,很显然是看重了青岛国家战略的叠加效应,和可期的美好未来。
2019年3月24日,王清宪专程到深圳富士康工业园区,会见了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双方就总体发展规划和加强多领域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愉快磋商。
郭台铭对青岛发展的全新定位、战略规划给予高度评价,表示青岛发展定位与富士康主业方向十分契合,双方合作潜力巨大,对参与青岛发展充满期待,将积极参与青岛发展建设,全力助推青岛高质量发展。
一年来,青岛不断涌现的投资机遇,让富士康与青岛最终走到了一起,将意愿转化为了项目和行动。
“新基建”的兴起,为半导体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从去年6月起,青岛就开始布局新基建。今年年初,又推出了总投资632亿元的一揽子“新基建”项目库。
去年十月,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举行。期间,与会的富士康就提出在青岛合作设立半导体高端封测项目。
去年11月,青岛成为继上海(浦东)之后,全国第二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华为、腾讯、商汤、科大讯飞等15家人工智能龙头企业一起,宣布在青岛成立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青岛充分发挥产业门类齐全、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向企业开放所有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拓展与丰富,势必增加对芯片的需求量。这想必也是富士康选择青岛的重要原因之一。
突如其来的疫情并没有减缓青岛前行的步伐。“危困从来都是创新者的机会!”青岛敏锐地看到,疫情蕴含的最大机遇就是因疫情倒逼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带来的机遇,就是工业互联网即将迎来高速发展的机遇。
如果说新一代信息技术成就了深圳,消费互联网成全了杭州,那工业互联网很有可能将成就青岛。拥有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结构完备的工业体系,并且已经诞生多个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青岛,有实力抓住机遇,而且必须抓住。
4月15日,青岛西海岸新区与富士康科技集团通过网络视频的形式“云签约”,富士康半导体高端封测项目正式落户青岛。
青岛方面,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携一位常委、一位副市长为项目签约“站台”;
富士康方面,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刘扬伟携多位高管见证签约。
这么多重量级嘉宾共同见证一个项目签约,只有一种可能,这个项目太厉害了。
到底厉害在哪?项目对富士康和青岛到底意味着什么?
富士康的新战略版图
半导体封装测试是个啥?就是将通过测试的晶圆按照产品型号及功能需求加工得到独立芯片的过程。
有点拗口,通俗地讲,就是芯片的“组装厂”,这是芯片生产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出来的产品就是可以直接作为手机等电子产品“大脑”的成品。因此,这个环节相当关键。
为什么如此重视这样一个项目?这还要从富士康的新战略说起。
今天,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科技制造服务商。
但在其头一个十年,富士康只是一个生产组装电脑的,是纯粹的传统制造带动组装。
第二个十年,流行的电子产品是功能型手机,因为其体积比电脑小,所以对零组件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富士康开始从传统制造转型到精密制造。
在第三个十年,智能终端产品出现并流行,富士康转型智能制造。
作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之一,一直以来,富士康为苹果手机等电子产品代工。随着苹果电子产品销售出现波动以及代工利润薄如刀片,富士康集团谋划转型为一家更有技术含量和利润率更高的公司。
在全球半导体的价值链环节中,制造环节占比约一半。从全球半导体来看,制造依然是价值最大的环节,未来的市场空间很大。富士康作为代工的龙头,面对这么大一块蛋糕,显然不会错过。
“富士康在去年提出‘3+3’集团发展战略,即进军电动车、数字医疗、机器人三大产业,同时发展人工智能、半导体、5G/6G移动通讯三大核心技术。”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刘扬伟说。
可以看出,在富士康三大产业和三大技术中,半导体是其他产业与技术的支撑,无疑最为基础,必须率先布局。
2019年8月16日,富士康与珠海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半导体设计服务、半导体设备及芯片设计等方面开展合作。
2019年9月28日,在山东儒商大会活动上,济南市与富士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共同筹建济南富杰产业基金项目,主要投资于富士康集团现有半导体产业项目。
2019年12月,富士康投资20亿元的半导体项目落户南京,该项目将打造以半导体高端设备为主的智能制造产业园,业务涵盖半导体高端设备、智能制造、整机及零部件研发生产。
进军半导体行业,打造自主芯片,这或许是富士康撕掉“全球最大代工厂”标签的又一个努力方向,可见其重要程度不一般。
为什么选择青岛
选择青岛,很显然是看重了青岛国家战略的叠加效应,和可期的美好未来。
2019年3月24日,王清宪专程到深圳富士康工业园区,会见了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双方就总体发展规划和加强多领域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愉快磋商。
郭台铭对青岛发展的全新定位、战略规划给予高度评价,表示青岛发展定位与富士康主业方向十分契合,双方合作潜力巨大,对参与青岛发展充满期待,将积极参与青岛发展建设,全力助推青岛高质量发展。
一年来,青岛不断涌现的投资机遇,让富士康与青岛最终走到了一起,将意愿转化为了项目和行动。
“新基建”的兴起,为半导体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从去年6月起,青岛就开始布局新基建。今年年初,又推出了总投资632亿元的一揽子“新基建”项目库。
去年十月,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举行。期间,与会的富士康就提出在青岛合作设立半导体高端封测项目。
去年11月,青岛成为继上海(浦东)之后,全国第二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华为、腾讯、商汤、科大讯飞等15家人工智能龙头企业一起,宣布在青岛成立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青岛充分发挥产业门类齐全、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向企业开放所有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拓展与丰富,势必增加对芯片的需求量。这想必也是富士康选择青岛的重要原因之一。
突如其来的疫情并没有减缓青岛前行的步伐。“危困从来都是创新者的机会!”青岛敏锐地看到,疫情蕴含的最大机遇就是因疫情倒逼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带来的机遇,就是工业互联网即将迎来高速发展的机遇。
如果说新一代信息技术成就了深圳,消费互联网成全了杭州,那工业互联网很有可能将成就青岛。拥有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结构完备的工业体系,并且已经诞生多个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青岛,有实力抓住机遇,而且必须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