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介绍一下高平峪的地理位置,高平峪位于湖南省中部偏西南方向,核心区域相当于现在邵阳市隆回县高平镇周边(附图中小红圈区域)。1700多年前的古高平县辖区包括现隆回县北部、新化县冷水江市大部、新邵县、邵阳县、邵阳市、邵东县一部(附图中大红圈内区域),古高平县区域的方言都可以称为高平土话。
现代汉语拼音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音调,也就是一声、二声、三声、四声,(还有一个不标音调的轻声)。如果严格按照汉语拼音的音调来说话,其实有些字说不出那种原汁原味的感觉。比如鸡蛋在高平土话里念“国(guo2.5)”,按拼音标准音调来念,不管念几声都不对,正确的念法应该是从二声直接滑到四声,但绝不是三声,它刻意加重阳平声调再转为去声,这个声调在阳平和去声之间,离阳平更近,离去声更远,为了表达方便,姑且称之为2.5声吧。
特别的2.5声,似乎是被现代汉语拼音遗漏的特殊声调。古代汉语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种声调,平上去三种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依然存在,平声演变成阴平和阳平两种音调,入声却没有了,那么这个2.5声是不是古代汉语中的入声呢?相同之处,入声和2.5声都是仄声。然而,古入声有塞音韵尾,发音短促,一发即收,2.5声却无此特点。古入声字的读音和2.5声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不等同于这种2.5声,有些非入声字也会被高平人念成2.5声,所以我觉得这个2.5声调≠古入声,2.5声是一种变调(或者称为转换音),亦有人称为入声小称调。
这种特殊声调非高平独有,在全国各地也普遍存在。比如:
有一句大家熟知的湖南话,就是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其中的“国”字念“掴guai2.5”字,就是这个调调。
当一个人非常惊讶时大叫一声“啊!”,或者用一个“啊?”字来表示疑问,这时啊字基本上都是2.5声。
邵阳人说邵阳两字的时候,邵字不是去声,而是2.5声。
四川话把一共说成“一哈(yi1ha2.5)”,这个“哈”字就要念2.5声。
一唱雄鸡天下白中的“白”字,国宝的“国”字,吉林的“吉”字,格子的“格”字,德才兼备的“德”字,击鼓传花的“击”字,得道多助的“得”字,急中生智的“急”字......这些字通常也会念成2.5声。
或许高平人性格特别犟,讲话时喜欢着重表现一种强调,一种坚持,所以高平土话特别多用2.5声调,这样的声调特能诠释高平人耿直、坚强的性格特点。例如:
*高平称男孩为吉几(ji2.5ji1),这个吉字一定要念2.5声。
*高平人把外婆叫做婆婆(po2.5po2),第一个婆字一定要念2.5声。
*高平土话管比老婆矮的男人叫奶五保,这里的“奶(nai2.5)”一定要念2.5声。
*甲方乙方在高平土话里念“甲方业方(jia2.5fang1ye2.5fang1)”,其中甲乙两字都是2.5声。
*尿片在高平土话里念“片(pian2.5)”,单独一个片字,如果不念2.5声,就没人能懂你意思。
*高平人对有些不喜欢帮忙或故意整人的家伙,通常会说,哈(ha4)是高平两个嗯,嗯莫特*哩(都是高平人,你别太*),这句话里的“特te2.5”“*diao2.5”两字一定要念2.5声才有高平土话的味道。
*绿色在高平土话里经常说成“溜好哩liu1hao2.5le”,这里的“好”一定得念2.5声。
*高平有一种用来背东西的竹编篮子,叫筛篮,这个篮字也必须念2.5声,不然就不是高平筛篮了。
*不理睬你,高平土话是这么说的,帽搭嗯嘅白(mao4da1en3ge1bai2.5),搭白的白也必须念2.5声。
*李子是一种常见的小个水果,这种水果在高平叫“李子li2.5zai3”,“李”字念2.5声。
*板子,木板,高平土话叫一个字“板ban2.5”,念2.5声,或者叫两个字“板板ban2.5ban4”,第一个“板”字念2.5声,第二个“板”字念去声。
......
现代汉语拼音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音调,也就是一声、二声、三声、四声,(还有一个不标音调的轻声)。如果严格按照汉语拼音的音调来说话,其实有些字说不出那种原汁原味的感觉。比如鸡蛋在高平土话里念“国(guo2.5)”,按拼音标准音调来念,不管念几声都不对,正确的念法应该是从二声直接滑到四声,但绝不是三声,它刻意加重阳平声调再转为去声,这个声调在阳平和去声之间,离阳平更近,离去声更远,为了表达方便,姑且称之为2.5声吧。
特别的2.5声,似乎是被现代汉语拼音遗漏的特殊声调。古代汉语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种声调,平上去三种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依然存在,平声演变成阴平和阳平两种音调,入声却没有了,那么这个2.5声是不是古代汉语中的入声呢?相同之处,入声和2.5声都是仄声。然而,古入声有塞音韵尾,发音短促,一发即收,2.5声却无此特点。古入声字的读音和2.5声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不等同于这种2.5声,有些非入声字也会被高平人念成2.5声,所以我觉得这个2.5声调≠古入声,2.5声是一种变调(或者称为转换音),亦有人称为入声小称调。
这种特殊声调非高平独有,在全国各地也普遍存在。比如:
有一句大家熟知的湖南话,就是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其中的“国”字念“掴guai2.5”字,就是这个调调。
当一个人非常惊讶时大叫一声“啊!”,或者用一个“啊?”字来表示疑问,这时啊字基本上都是2.5声。
邵阳人说邵阳两字的时候,邵字不是去声,而是2.5声。
四川话把一共说成“一哈(yi1ha2.5)”,这个“哈”字就要念2.5声。
一唱雄鸡天下白中的“白”字,国宝的“国”字,吉林的“吉”字,格子的“格”字,德才兼备的“德”字,击鼓传花的“击”字,得道多助的“得”字,急中生智的“急”字......这些字通常也会念成2.5声。
或许高平人性格特别犟,讲话时喜欢着重表现一种强调,一种坚持,所以高平土话特别多用2.5声调,这样的声调特能诠释高平人耿直、坚强的性格特点。例如:
*高平称男孩为吉几(ji2.5ji1),这个吉字一定要念2.5声。
*高平人把外婆叫做婆婆(po2.5po2),第一个婆字一定要念2.5声。
*高平土话管比老婆矮的男人叫奶五保,这里的“奶(nai2.5)”一定要念2.5声。
*甲方乙方在高平土话里念“甲方业方(jia2.5fang1ye2.5fang1)”,其中甲乙两字都是2.5声。
*尿片在高平土话里念“片(pian2.5)”,单独一个片字,如果不念2.5声,就没人能懂你意思。
*高平人对有些不喜欢帮忙或故意整人的家伙,通常会说,哈(ha4)是高平两个嗯,嗯莫特*哩(都是高平人,你别太*),这句话里的“特te2.5”“*diao2.5”两字一定要念2.5声才有高平土话的味道。
*绿色在高平土话里经常说成“溜好哩liu1hao2.5le”,这里的“好”一定得念2.5声。
*高平有一种用来背东西的竹编篮子,叫筛篮,这个篮字也必须念2.5声,不然就不是高平筛篮了。
*不理睬你,高平土话是这么说的,帽搭嗯嘅白(mao4da1en3ge1bai2.5),搭白的白也必须念2.5声。
*李子是一种常见的小个水果,这种水果在高平叫“李子li2.5zai3”,“李”字念2.5声。
*板子,木板,高平土话叫一个字“板ban2.5”,念2.5声,或者叫两个字“板板ban2.5ban4”,第一个“板”字念2.5声,第二个“板”字念去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