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蓝*赏樱吧 关注:75贴子:4,162
  • 10回复贴,共1

【语文学习】《秦晋肴之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教学目标
(一)课文语言有一定难度,人物形象学生较为生疏,所以第一步要求先对照注解逐字逐句阅读全文,把文字上的问题大体弄通,然后理出全文时、地、人、事的头绪,概括各段中心。
(二)翻译课文,立信求达,特别注意指导学生进入“角色”,体会当事人的地位、身分、性格,译出对话,特别是外交辞令的风味及所含感情。为此,要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句的含意,挖掘外交辞令的内蕴。
(三)讲析完课文后,让学生写评论文章,也可以按“思考和练习”题一的要求写一段读书笔记或将课文某一段落改写成一个小故事,有兴趣的还可以将它编成戏剧。



1楼2009-11-05 20:43回复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蹇叔判定秦师“必死是间”的根据是什么?他的话反映了什么性格?
    分析:根据是他对秦、郑、晋三方的分析。秦:“劳师袭远”,“师劳力竭”,“勤而无所,必有悖心”。郑:“师之所为,郑必知之”,“远主备之”。晋“且行千里,其谁不知!”从而得出结论:“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蹇叔的分析表现了他的料事如神,他不顾被嘲弄的耻辱和杀身的危险,用哭师的形式诤谏,使人感受到了一个老臣的忠诚、慈父的悲切和智者的执著。
    (二)课文写了秦穆公的哪些言行?反映了他的什么性格?
    分析:写了秦穆公的一“访”一“辞”一“骂”,表现了他贪婪虚伪、刚愎自用的性格。
    (三)从全篇的思路来看,作者为什么要具体写出行军的两个场面?是否只是单纯记叙行军的具体情况?它与开头一段有什么关系?
    分析:第3段写“王孙满观秦师”,主要目的是要从另一个角度揭示秦师必败的原因,即“轻而无礼”。因为前一段蹇叔的议论主要是从战略决策的角度来写的,这当然是最重要的原因,但单提这一方面还不够。这一段还有另一个作用,即印证蹇叔的推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因为秦兵是去偷袭郑国,除指挥官外,对士兵是保密的,士兵觉得疲劳,又不知在何处用武,自然有违背军纪、不服约束的行为。第4段写“弦高犒秦师”,主要目的,一方面是印证蹇叔“师之所为,郑必知之”的预见,从而引出下文的“皇武子致辞逐秦客”一事;另一方面也是揭示郑国上下一致,团结御敌的精神。


    2楼2009-11-05 20:44
    回复
      (七)本段哪些内容再次印证了蹇叔的预见?
      分析:蹇叔早就断定“且行千里,其谁不知”,晋国的军事讨论就印证了这点。原轸主张伏击秦师在道义上的根据是“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这恰恰从道理上与蹇叔说的“勤而无所,必有悖心”呼应。晋“败秦师于肴”,不仅直接证实了蹇叔“御师于肴”的推断的正确性,也证明他的劳师远征,“师劳力竭”的观点是正确的。
      (八)最后两段是写战后情况,实际上是写秦、晋双方对孟明等三位将领的处理。大家想一想,就全篇的思路看,这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集中笔墨写晋、秦双方对孟明等人的处理?
      分析:写这两段,一方面是出于篇章结构的需要,不然,结构就不完整,一场战争的前因后果也没完全揭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进一步用秦穆公的引咎自责来最后点出蹇叔预见的正确,使全文中心更加鲜明。作者写这两段更深一层的用意,是要通过晋方处理秦囚的失策,秦方对待败将实事求是的宽容和穆公的勇于自责,显示出这场战争虽已结束,而秦、晋争霸的斗争并未结束,争斗的前途是双方的胜败必然要转化。据《左传》记载,在随后的三年里,秦国果然两次伐晋,终于打败了晋国,实现了称霸的雄心。
      (九)《左传》善于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来描写人物,正如“预习提示”指出的,往往寥寥几笔,便刻画得栩栩如生。试分析作者是怎么描写先轸和秦穆公的?
      分析:关于先轸这个人物——作者在前面已写出他作为主将,有果断决策的突出优点,这里则抓住一“怒”、一“唾”的动作和“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等语,极写他在盛怒之下忘却君臣礼节,这就突出地反映了他的刚直忠烈的性格。关于秦穆公这个人物——作者在前面已写出他性格中利令智昏、刚愎自用的一面,这里则通过“素服郊次,乡师而哭”的行动和反复申说“孤违蹇叔”、“孤之罪也”、“孤之过也”,极写他性格中的另一面:勇于当众赤诚地承担罪责。作为一个国君,这是特别难能可贵的,这也是他终于能实现称霸雄心的一个重要因素。


      4楼2009-11-05 20:45
      回复
        关于本文的研读任务:
        教师指出要逐段串释串析并提出要求:①内容,注意人物议战的论点和论据;②结构,注意作者思路,看作者怎样逐段揭示矛盾和全文主旨,并把众多题材组合起来;③语言:注意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和外交辞令,以及中文所反映的古代礼制和礼俗。
        串释后要拓展一些实词、虚词和兼语省略句法的知识。
        (以上研读任务应当板书)
        (二)讲析第1段,提示全文内容要点。具体进程如下:
        1.朗读和文意疏通。
        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指名两个学生口译完全段。教师的点拨应注意如下方面:
        准确理解句意。
        (1)“勤而无所,必有悖心”——“无所”,旧注解释为“无所得”,但文言中没有把“无所得”简省为“无所”的习惯用法。“悖心”旧注解释为“违背、判乱”或“懊丧怨恨”,两说在文意上都把情况说得过于严重。课本活译这两句为“军队劳苦却没有用武之地,一定会有违背军纪不服约束的情绪”,是比较恰当,合乎分寸的。
        (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意为全军一定会在外覆灭;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
        (3)“中寿,尔墓之木拱矣”——“中寿”,古代的说法很多。如《左传正义》:“上寿百二十,中寿百,下寿八十”;《庄子·盗跖》以“中寿”为八十,《吕氏春秋·安乱》、《抱扑子·至理》都以六十岁为中寿。课本注为七十岁,是采用《淮南子·原道》的说法。
        提醒学生注意下列实词。
        “国可得也”的“国”,指(郑国)都城,古代典籍中“国”的常用义之一;“访诸蹇叔”的“访”,“公辞焉”的“辞”,课本的注释要特别注意。


        6楼2009-11-05 20:46
        回复
          提醒学生注意几个虚词:
          (1)“无乃……乎”——一种表委婉推测语气的虚词固定结构。“无乃”一般译成“恐怕”、“只怕”。
          (2)“焉”——“公辞焉”的“焉”,代词,代指蹇叔的意见;“必死是间,上尔骨焉”的“焉”,兼词,同“于是”,在那里;“肴有二陵焉”的“焉”,语气助词,呢。
          (3)“其”——“其谁不知”中的“其”,表反问语气的副词,可译为“岂”、“难道”;句中的“谁”,暗指晋国,观后文“晋人御师必于肴”句可知。本段其他几处的“其”,均为代词。
          2.思路和内容简析。
          关于这一段的思路:
          教师启发、提问:这一段文字历来很受人们重视,曾抽出来单独成篇,加上“蹇叔哭师”的标题,让学生诵读。你们看,这样的标题是否恰当?如果认为不恰当,理由是什么?要怎样标题才恰当?
          学生简答后教师作如下点拨和小结:
          要回答上述问题,必须注意作者写这一段的思路。作者的思路,从全篇来看,这一段是写战前的决策情况,是要用蹇叔的劝阻和预见来揭示穆公战略决策的错误,它实际上是全文的纲领。从这段本身看,作者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实际上是去安排了两个场面,一个是蹇叔谏袭郑,一个是蹇叔哭秦师。显然,这一段要单独成篇,用“蹇叔哭师”来标题,倒不如用“蹇叔谏袭郑”更能涵盖全段内容,哭,实际上是进一步的劝谏。
          关于这一段的内容简析:
          教师启发、提问:我们既已弄清这一段包含“蹇叔谏袭郑”、“蹇叔哭秦师”两个场面,现在就进一步探讨这段的内容。请大家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下述问题:
          (1)蹇叔谏袭郑,他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他列举的理由,涉及到了哪些方面的矛盾?在哭送秦师时,他又具体地提出了哪些预见?
          (2)从这段的内容来看,蹇叔和秦穆公各自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秦穆公为什么不听蹇叔的劝谏?
          在指名学生简答问题(1)后,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如下的表格:
           
          场面
           议论及预见的重点
           
           
           基本观点:“劳师以袭远,无乃不可乎?”
           
           
           理由:秦——“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谏袭郑
           郑——“师之所为,郑必知之”;“远主备之”
           
           
           晋——“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哭秦师
           预见:战地——“晋人御师必于肴。”
           
          结局——“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7楼2009-11-05 20:47
          回复
            指名学生简答问题(2)后,教师作如下的点拨和小结:
            在这一段里,两个人物的性格是鲜明的:蹇叔谋深虑远,忠君忧国,倔强敢谏;秦穆公则利令智昏,刚愎自用。但这里要进一步研究的是,蹇叔的道理说得那么透彻,为什么秦穆公硬是拒不接受?这是不能简单地用“利令智昏,刚愎自用”两句话就能说清的。因为从后文的秦穆公悔过自责看,从《左传》所记叙的秦穆公其他事迹来看,他也是一个深沉善断,并不很刚愎自用的人。这次的利令智昏,刚愎拒谏,显然有其重要原因。原来,在“肴之战”的前二年,秦晋联合伐郑,秦穆公单独与郑结盟,解围而去后,晋文公曾逼郑投降,迫使郑文公立了亲晋的公子兰为太子,才撤兵而去。晋文公去世时,郑文公也刚刚去世,公子兰继位为郑君,是为郑穆公。面对这一情势,秦穆公担心郑穆公的亲晋势必危及秦国在郑国的利益,杞子等人不可能长期戍守郑国都城的北门,加上错误的估计了晋国新值国丧,一定无暇外顾的局势,就认为应抓紧时机袭郑,错过了机会,就会永远丧失争霸中原的机会。这种担心,就使秦穆公利令智昏,听不讲蹇叔的意见,作出悍然出兵袭郑的错误决策。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认识社会现象是有好处的。因为担心失去时机,从而利令智昏,作出错误的判断、决断、决策的情况,是无论古今,都会经常发生的。
            3.提示全文内容要点。
            教师提问:本文是紧紧围绕蹇叔的论战,以秦军东征活动的始末为线索、为顺序来展开记叙的。战前决策阶段,作者写了“蹇叔谏伐郑”、“蹇叔哭秦师”两个场面,你们看,后面还写了哪些场面?
            伴随提问和答问,出示如下板书:
            决策阶段:蹇叔谏伐郑、蹇叔哭秦师
            行军阶段:王孙满观秦师、弦高犒秦师
            战争阶段:郑国巧辞逐客、原轸论击秦师
            战后阶段:先轸怒斥纵囚、秦伯引咎自责
            (三)研习第2、3段。
            1.学习课文第2段。
            (1)翻译。
            正音:胄(zh^u)  乘(sh6ng)
            词类活用:左右免胄而下(方位名词用如动词,下车步行。)入险(形容词用如名词,险要的地方。)
            (2)分析理解。
            思考:王孙满判定秦师“必败”的根据是什么?
            明确:根据有二:一是“轻而无礼”——“轻则寡谋,无礼则脱”;二是“入险而脱,又不能谋”。
            思考:本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蹇叔说秦师必败,王孙满小孩子也说必败,不谋而合,进一步反映了秦师必败无疑。同时,也显示了“尚幼”的王孙满的聪明才智。
            学生朗读,翻译课文1、2段,重点检查“国”“诸”“勤”“悖”“拱”“御”“胄”“脱”几个词语的意思,“之”的不同用法及宾语前置句式。


            8楼2009-11-05 20:47
            回复
              5.指导揣摩弦高的外交辞令。
              《左传》记“行人”(外交使者)的辞令,大多“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意思要表达得明白,但话要说得隐忍委婉曲折。弦高这段外交辞令历来为人传诵,其特点是殷勤、委婉中露锋芒,暗示对方偷袭的阴谋已被识破,郑国已有准备,敬告对方会自食其果。学习这段话,要注意谦称、谦词和敬称的运用。“寡君”是谦称自己的国家,“敝邑”是谦称自己的都邑(也用来谦称自己的国家),“敢(意为冒昧)”、“不腆(不丰厚、不体面)”均为谦词。“吾子”是敬称对方,加“吾”字,是使敬称兼带亲昵的意味。“从(c$ng)者”本指随从的人,也常用来敬称对方,意为不敢直称对方,用称他的随从来代替。以上谦称、谦词,除“寡君”外,非外交场合也可运用。要附带提及的是,弦高只是一个商人,但在历史上很著名,原因就是在这件事上表现了他慷慨爱国、临事不慌的品质,有从容应急之智。
              (三)讲析战争阶段的两个自然段。(第4、5两段)
              先指名学生朗读、口译这两段,然后教师依次从下述方面点拨,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
              1.两段的思路分析。
              启发、提问:写战争阶段,略于战斗情况的描述,重在揭示胜败因素,这是《左传》写战争的突出特点,我们上节课已说过。现在请大家回答:从全篇思路来看,作者为什么要写“皇武子辞逐秦客”、“原轸论击秦师”两个场面,它与开头一段有什么关系?
              点拨:写“皇武子逐秦客”,目的在印证蹇叔“远主备之”的预见;其中所写三将的出逃,杞子的“灭滑而还”,更是“勤而无所,必有悖心”的具体表现,说明战争胜负已成定局。写“原轸论击秦师”,一方面是印证蹇叔的预见完全正确,一方面是从另一角度揭示秦师失败的原因,即秦穆公“以贪勤民”。写这一段的另一个作用,也在表明:就如同开头一段揭示秦国内部有主张出师和反对出师的矛盾一样,晋国内部也有主张伐秦师和反对伐秦师的矛盾。善于揭示多方面矛盾的复杂交错,也是《左传》写战争的另一重要特点。
              2.两段的重点词句解析。
              启发、提问:这两段文字,同前两段一样,难度较大。你们看,哪些词句,你们感到特别生疏,需要进一步解释?所用虚词“焉”、“其”、“则”,意义和用法是否同前几段的一样?
              “束载、厉兵、秣马矣”——“束载”的“载”,指装载物,由“装载”义引申而来,用指“行装”,是词义活用。“厉兵”的“厉”,是“砺”的通假字。“秣(m^)马”的“秣”,本义为饲料,用作动词,意为“喂养”。“矣”,语气助词,可译为“了”,表“已然”或“将然”(将要这样),此处表“已然”。
              “使皇武子辞焉”——这句的“辞焉”,历来存在两种解释。“辞”,课本解释为“致辞”,即致逐客之辞,那么“焉”,就是语气助词,可不译。另一种解释是“辞绝”,即用一番话赶走对方,“焉”是代词,同“之”,指杞子他们。我倾向于后一种解释,因为这样解释,文意较顺通。
              “唯是脯资饩牵竭矣”——“脯资饩牵”这四个词的词义,同学们感到生疏。要注意:脯,干肉,读f(,与蜜汁干果如“桃脯、杏脯”音同而义不同,与“胸脯(p()”的“脯”音义均异。“资”,古时跟“粢”通假,所以可理解为食粮。“饩”,有解释为有腥味的肉食的(陆德明《释文》),过于拘执,课本的解释较顺通,即“饩、牵”连用,代指未宰杀的牲畜。
              “为吾子之将行也”——“为”,有的读本解释为“因为”、“为了”、“如果”,均说得通。课本注释解为“在”较为精当。因为“为”用作介词时,有“当”的一义:“当”,又可解为“在”。
              “吾其还也”——注意:“其”在这里是语气副词,表命令语气,课本注为“语气词”,可能漏了字。它与第一段的“其谁不知”的“其”,区别在前者表反问语气。下文的“其为死君乎”的“其”,也是表反问语气的副词,不过译为“难道”似欠妥当,可活译为“岂非”。
              “其为死君乎”、“可谓死君乎”——“死君”,课本注为“死去的国君”,可说得通,因为文公新死,尚未安葬,可称“死君”。但称“死君”,总觉欠恭敬,所以顾炎武解释说:“死君,谓忘其先君”。这一解说提出后,大多数注家都采用。“其为死君乎”,意为“岂非是忘了先君的遗命吗”;“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意为“伐秦师是虑及子孙的利益,这可说是忘了先君的遗命吗?”这样译解似乎更顺通,特提出来供同学们参考。
              “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注意,前句的“则”,是表强调词气的副词,可译为“就是”,和用作连词时一般译成“就”、“却”不同。“何……为”是一种虚词固定结构,表反问。“为”,无义,助词。后句承上文“秦施”而言,应译成:“还讲什么恩惠?”
              “子墨衰肴,梁弘御戎,莱驹为右”——注意“子”的注解。按:“子”,古代儿子、女儿均可称“子”;又常用作男子的尊称或美称。如“孔子”、“孔文子”;用作对称代词,则为敬称。梁弘、莱驹均为晋大夫。“御戎”,驾御兵车;“为右”,充当兵车右侧的卫士。整个这三句的意思是说:太子欢(即晋襄公)染黑了自己的白色丧服,亲自出征秦师,大夫梁弘替他驾御兵车,大夫莱驹在他车右充当卫士。这几句话反映了当时的葬礼制和国君出战的礼制,也反映了当时作战是车战。用骑兵作战始于战国时代。


              10楼2009-11-05 20:48
              回复
                14楼2009-11-05 20:50
                回复


                  16楼2010-08-25 21:46
                  回复
                    mark


                    18楼2010-11-01 00: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