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古人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所以很注重人和人之间的礼节。而在当时那个文化大背景之下,人们又是如何来确定男女双方之间的爱情的呢?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f0954c0143b5bb5bed720f606d2d523/0736b8003af33a87ee6d5571d15c10385343b56c.jpg?tbpicau=2024-12-29-05_db2fe4c441133ff194de6eed6a7f3f16)
倾城倾国杨玉环
这首脍炙人口的《长恨歌》想必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里面杨玉环长的倾城倾国,在那时是数一数二的美女。她和唐明皇的爱情故事凄美而又有点壮烈。那在当年,李隆基送了什么定情信物给杨玉环了呢。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beeb562a1003af34dbadc68052bc619/14531e385343fbf2bf2cf348a77eca8065388f6c.jpg?tbpicau=2024-12-29-05_adda1d5402d5016a8893be5b39c10652)
当年李隆基送给杨玉环的究竟是何种信物呢?
那年的华清池,杨玉环带着自己的丫鬟到此地避暑,炎炎夏日,唯有华清池内凉风习习,实属避暑圣地。杨玉环在那儿和自己的贴身丫鬟聊天解闷,或者独自一个人在窗下的椅子上坐着。说来也是上天冥冥之中注定的一段姻缘,正巧,这天的华清池内,李隆基也在,本来打算是去那儿洗浴,没想到在走廊中意外碰见了杨玉环。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05053318ecf2b211e42e8546fa816511/b73702d7912397ddb479cd6f4e82b2b7d0a2876c.jpg?tbpicau=2024-12-29-05_15b54b761156bc583856d76301bab8e7)
在华清池走廊中小憩的杨玉环
隔着窗儿,杨玉环在窗下斜倚,微风轻轻拂过她的面颊,几丝青发随着风儿颤动。李隆基就那样静静的看着,整个人就这样被面前的人儿给陶醉了。也许是感觉到了有目光在注视着她,杨玉环醒了,待她一回过脸,半边腮上恰恰被一朵芙蓉花遮住,留给李隆基的,是杨玉环的半面粉颊和一朵开的正娇艳的芙蓉花。那么美的花,再配上这么美的人,这下彻底征服了这位堂堂皇帝,初见此人,便在心底对她许下了一生。
后来,唐玄宗李隆基就送给了杨玉环一对芙蓉色的玉镯,也许,在唐玄宗的记忆里,芙蓉就代表着杨玉环,那年华清池初遇,芙蓉配美人的那段唯美图景,在他心里是永远的一处美好,他不愿意这段美好的图景就那样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有所忘却,所以派人精心打造了这对芙蓉玉手镯,今后自己的爱妻戴着它,看见了,也就便记起了那年华清池的所有美好回忆。这个定情信物李隆基用情至深,对杨玉环的爱也是如此至深。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617a607073853438ccf8729a312b01f/6271c48065380cd7821ef786b644ad345982816c.jpg?tbpicau=2024-12-29-05_ad0be558694b470f9a08279b15d974b6)
晶莹润泽而又美观的芙蓉玉手镯
后来,由于这个玉镯的纹理结构像冰块碎裂一样,所以又有人叫它为“冰花芙蓉玉”。杨玉环也极其酷爱戴玉手镯。
那么,古代的帅男靓女们除了用玉镯来当做定情信物之外,还有什么物件可以用来做定情信物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玉佩
在古时候,玉佩不仅是人们身份的象征,而且有时候也可以用它来当做男女之间的定情信物。大家有没有看过电视剧《云中歌》?在这部剧当中,就有男女之间送玉佩来当做定情信物的情节:男主角“陵哥哥”小时候与女主角“云歌”相遇,然后就把父亲给他随身戴的玉佩送给了云歌作为定情信物,后来,云歌通过当年男主送给她的玉佩找到了她的“陵哥哥”。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5188a9b102ce36d3a20483380af23a24/e888e750352ac65c1a053318ecf2b21193138a6c.jpg?tbpicau=2024-12-29-05_9384cbb500a6558b0d87f66a65dc401d)
电视剧《云中歌》剧照
还有在《诗经》中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之句。
这是古人将美玉赋予了很多人性的品格,所以到了后来人们会将谦谦君子喻为“温润如玉”。 古代的那些高雅从容的文人雅士、谦谦君子们喜欢用玉佩来作为定情物,可能也是因为他们觉的送玉佩显得彬彬有礼,既不猴急,又不疏远。送玉佩可能也会更得女方的欢心。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0a063beedeea15ce41eee00186013a25/e8fc3487e950352acf6170634443fbf2b2118b6c.jpg?tbpicau=2024-12-29-05_9b296a00a99a69658b72c00a188339ea)
古代的谦谦君子们腰间常佩玉,显得彬彬有礼
二 香囊
提起香囊这个物件,有人可能立马会想到香草美人屈原。“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屈原是如此爱香草。几乎他写的每首诗中都能找到香草的影子。可你们知道吗,古代也可以用香囊来做定情信物。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19f35688c239b6004dce0fbfd9513526/e725c85c10385343f7cfd24a8413b07eca80886c.jpg?tbpicau=2024-12-29-05_6d7de8d5dc484d19ecc4d9e204f21da7)
香草美人屈原
在《晋书贾午传》中详细记载了贾充的小女儿贾午与她父亲贾充的幕僚,即韩寿相恋的一段故事。记载中这样描述:贾午和韩寿是在大家不知道的情况下确定了恋爱关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在秘密维持着他们两人的恋爱关系。因为古代的人们要讲究门当户对,身为小姐身份的贾午与父亲的幕僚相恋,这在当时显然有点不能被家长们所接受。
但是一次他们在幽会时,贾午将自己用西域香料缝制而成的香囊送给了自己心爱的韩寿,不料韩寿在上朝时,身上佩戴的香囊散发出的香味被贾充所察觉,他猜到了事情的原由以后,这位深明大义的父亲并没有责怪自己的女儿,而是让贾午嫁给了韩寿,并因此成就了一段千古奇缘的佳话。
贾午与韩寿
“成泥做土香如故,却为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但是在如今,人们通常在每年端午节前后制作香囊给小孩子们佩戴,以求达到驱虫、避邪、保平安的目的。
三、戒指
戒指这个物件到现在也有人用它来做定情信物,尤其是在男女双方结婚时,要相互给对方戴结婚戒指,那么在古代,戒指又是如何来充当男女之间的定情信物的呢?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b93d5aa82d87e9504217f3642039531b/814cf5f2b2119313bf43aadb72380cd791238d6c.jpg?tbpicau=2024-12-29-05_f6895259cce4435f4af4563acd55c6cc)
现代男女结婚互换戒指,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从大量文献中来看,早在秦汉时期,我国古代的妇女已开始普遍佩用戒指。而最开始的时候,只有贵族女子才佩戴的起戒指,因为戒指多用金银等贵金属制作而成,贫苦老百姓是戴不起的。后来逐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小农经济已能实现百姓的自给自足,民间经济也有所好转,戒指慢慢的也传至民间,其作用就不仅仅是简单的装饰品了。男女互爱,互相赠送戒指,山盟海誓,以此为证。戒指也就渐渐的成为了男女之间用来定情的信物。
四、耳环
古语有云: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我国女性也从很早以前就开始用各种耳饰来装扮自己。其中耳饰又可以分为好几种:包括耳丁、耳珰、耳环、耳坠等样式。清初有位才子叫李笠翁,在他写的《闲情偶记生容》里就将耳饰里小巧简洁的耳环称为“丁香”,将华丽而又做工精致的耳坠称为“络索”。他说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从中可见耳环在古人审美观念当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ace5adcfe50352ab16125006342fb1a/29fdbc119313b07edabd05631bd7912397dd8c6c.jpg?tbpicau=2024-12-29-05_7f56576478e4733be50692a3e54291cf)
戴了耳坠的古代美女,看上去更加处处动人
除此之外,还有唐代张籍在他的《节妇吟》中这样写道:“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此句中的“明珠”指代的就是耳环。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耳环用来做信物,里面还透着一股淡淡的悲情与凄婉。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ca663604cb5c9ea62f303ebe538b622/640f34f33a87e9503d17a60707385343fbf2b46c.jpg?tbpicau=2024-12-29-05_b8bd919e2a417be588e1defe5cafefbe)
五、簪
阴商时期的古人便开始使用簪了,古代簪的用途有二:一是为了安发,二是为了固冠。不像现在,古代的男女其实都可以使用簪。杜甫有句诗这样写:“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你也可以从很多古装电视剧中看到古代男子为了固发头上佩戴的簪。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c2d7759521d3d539c13d0fcb0a86e927/3b5f3b2ac65c1038587e9ba9a5119313b07e896c.jpg?tbpicau=2024-12-29-05_bed0c26efd4e8a266dcd9cd52005d804)
古代男子常用簪束发
古时候的皇帝为了嘉奖有功的大臣,每逢节日里通常会赐给大臣的礼物就是簪。不过,簪的制作材料当时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木头,也有用玉制成的玉簪。而皇帝赐给大臣们的簪一般都是用玉或贵金属材料制作而成。木头簪子通常是百姓们用的。古代的人们认为用玉制作的簪子更加美观精致,也就深得人们的喜爱。而古代女人用的簪子除了有束发功能,而且还有装饰功能,因此女人用的簪子看上去也更加美观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fb6d5571d15c1038247ececa8210931c/411cbe7eca8065381eeaf17880dda144ad34826c.jpg?tbpicau=2024-12-29-05_ed60580bc9ecc415771662cd7168e247)
古代女人用的簪子不仅有束发功能,而且还有装饰功能,因此女人用的簪子看上去更加美观
还有古代时规定罪犯不许带簪,就是贵为后妃如果有过失,犯了罪,也要退簪。因为簪还象征着尊严。
搔头是簪的别称,《西京杂记》中这样记载:汉武帝宠爱李夫人,曾经有一次在睡觉前轻轻取下李夫人的头上的玉簪搔头,搔头之名便由此而来。
六、玉钗
古时的钗不仅是一种装饰物,它还是一种寄情的最好表达物。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相互赠别的习俗:女子常常会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送给对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见又重新合在一起。以此来确定当年二人的感情,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这句还是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当年唐玄宗李隆基送给杨玉环玉钗,但是在安史之乱中,杨玉环不幸丧命,唐玄宗在马嵬坡下看着杨玉环曾经戴过的玉钗而潸然泪下。寄相思于旧物,然而心上人终究是回不来了……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db04d65b2df33a879e6d0012f65d1018/c2375d43fbf2b2119d2ed025dd8065380cd78e6c.jpg?tbpicau=2024-12-29-05_4e3502e5417748a0cd6382d9bf2dfcec)
唐玄宗与杨玉环
除上述信物之外,古人还有用头发,裙子、缠臂金用来做定情信物的,正所谓青丝一缕随身寄,妾身如丝永相随,一件衣裙长伴君,愿君夜夜来陪卿。你也可以通过电视或者文献了解到,在古代,定亲是男女双方确定婚姻关系、仅次于正式结婚的社会性重要礼仪。的确,在我国古代婚姻礼仪就是如此。定亲一般所遵循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那个时候正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却经常会有用信物来定情的做法;一件物件,便许下了终身,可见在当时,定情信物对男女确定恋爱关系的重要性。现在,看到电视里女子一般都很珍惜自己曾经戴过的手镯或者耳环,用层层布匹将其包起来珍藏。然后再一代代传下去。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bba890b222ac65c6705667bcbf3b21d/601e9d13b07eca8074056c8c862397dda144836c.jpg?tbpicau=2024-12-29-05_5df50326a586ac206b2918311aa9b976)
古代女子穿的衣裙一般都很漂亮,用它做定情信物也会令女方很满意
古人迫于礼教和社会压力,交换定情信物也一般都是男女双方私下里进行,他人无从知晓。
但是,不管当时的他们用的何种定情信物,都是古人对爱情的向往与相守。当然了,如果此刻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也恰好有一位心上人,你也可以模仿古代的定情信物来送给你的恋人哦。
最后雷哥在这里祝大家不管送的是什么定情物件,有情人终成眷属!!!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f0954c0143b5bb5bed720f606d2d523/0736b8003af33a87ee6d5571d15c10385343b56c.jpg?tbpicau=2024-12-29-05_db2fe4c441133ff194de6eed6a7f3f16)
倾城倾国杨玉环
这首脍炙人口的《长恨歌》想必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里面杨玉环长的倾城倾国,在那时是数一数二的美女。她和唐明皇的爱情故事凄美而又有点壮烈。那在当年,李隆基送了什么定情信物给杨玉环了呢。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beeb562a1003af34dbadc68052bc619/14531e385343fbf2bf2cf348a77eca8065388f6c.jpg?tbpicau=2024-12-29-05_adda1d5402d5016a8893be5b39c10652)
当年李隆基送给杨玉环的究竟是何种信物呢?
那年的华清池,杨玉环带着自己的丫鬟到此地避暑,炎炎夏日,唯有华清池内凉风习习,实属避暑圣地。杨玉环在那儿和自己的贴身丫鬟聊天解闷,或者独自一个人在窗下的椅子上坐着。说来也是上天冥冥之中注定的一段姻缘,正巧,这天的华清池内,李隆基也在,本来打算是去那儿洗浴,没想到在走廊中意外碰见了杨玉环。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05053318ecf2b211e42e8546fa816511/b73702d7912397ddb479cd6f4e82b2b7d0a2876c.jpg?tbpicau=2024-12-29-05_15b54b761156bc583856d76301bab8e7)
在华清池走廊中小憩的杨玉环
隔着窗儿,杨玉环在窗下斜倚,微风轻轻拂过她的面颊,几丝青发随着风儿颤动。李隆基就那样静静的看着,整个人就这样被面前的人儿给陶醉了。也许是感觉到了有目光在注视着她,杨玉环醒了,待她一回过脸,半边腮上恰恰被一朵芙蓉花遮住,留给李隆基的,是杨玉环的半面粉颊和一朵开的正娇艳的芙蓉花。那么美的花,再配上这么美的人,这下彻底征服了这位堂堂皇帝,初见此人,便在心底对她许下了一生。
后来,唐玄宗李隆基就送给了杨玉环一对芙蓉色的玉镯,也许,在唐玄宗的记忆里,芙蓉就代表着杨玉环,那年华清池初遇,芙蓉配美人的那段唯美图景,在他心里是永远的一处美好,他不愿意这段美好的图景就那样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有所忘却,所以派人精心打造了这对芙蓉玉手镯,今后自己的爱妻戴着它,看见了,也就便记起了那年华清池的所有美好回忆。这个定情信物李隆基用情至深,对杨玉环的爱也是如此至深。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617a607073853438ccf8729a312b01f/6271c48065380cd7821ef786b644ad345982816c.jpg?tbpicau=2024-12-29-05_ad0be558694b470f9a08279b15d974b6)
晶莹润泽而又美观的芙蓉玉手镯
后来,由于这个玉镯的纹理结构像冰块碎裂一样,所以又有人叫它为“冰花芙蓉玉”。杨玉环也极其酷爱戴玉手镯。
那么,古代的帅男靓女们除了用玉镯来当做定情信物之外,还有什么物件可以用来做定情信物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玉佩
在古时候,玉佩不仅是人们身份的象征,而且有时候也可以用它来当做男女之间的定情信物。大家有没有看过电视剧《云中歌》?在这部剧当中,就有男女之间送玉佩来当做定情信物的情节:男主角“陵哥哥”小时候与女主角“云歌”相遇,然后就把父亲给他随身戴的玉佩送给了云歌作为定情信物,后来,云歌通过当年男主送给她的玉佩找到了她的“陵哥哥”。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5188a9b102ce36d3a20483380af23a24/e888e750352ac65c1a053318ecf2b21193138a6c.jpg?tbpicau=2024-12-29-05_9384cbb500a6558b0d87f66a65dc401d)
电视剧《云中歌》剧照
还有在《诗经》中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之句。
这是古人将美玉赋予了很多人性的品格,所以到了后来人们会将谦谦君子喻为“温润如玉”。 古代的那些高雅从容的文人雅士、谦谦君子们喜欢用玉佩来作为定情物,可能也是因为他们觉的送玉佩显得彬彬有礼,既不猴急,又不疏远。送玉佩可能也会更得女方的欢心。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0a063beedeea15ce41eee00186013a25/e8fc3487e950352acf6170634443fbf2b2118b6c.jpg?tbpicau=2024-12-29-05_9b296a00a99a69658b72c00a188339ea)
古代的谦谦君子们腰间常佩玉,显得彬彬有礼
二 香囊
提起香囊这个物件,有人可能立马会想到香草美人屈原。“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屈原是如此爱香草。几乎他写的每首诗中都能找到香草的影子。可你们知道吗,古代也可以用香囊来做定情信物。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19f35688c239b6004dce0fbfd9513526/e725c85c10385343f7cfd24a8413b07eca80886c.jpg?tbpicau=2024-12-29-05_6d7de8d5dc484d19ecc4d9e204f21da7)
香草美人屈原
在《晋书贾午传》中详细记载了贾充的小女儿贾午与她父亲贾充的幕僚,即韩寿相恋的一段故事。记载中这样描述:贾午和韩寿是在大家不知道的情况下确定了恋爱关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在秘密维持着他们两人的恋爱关系。因为古代的人们要讲究门当户对,身为小姐身份的贾午与父亲的幕僚相恋,这在当时显然有点不能被家长们所接受。
但是一次他们在幽会时,贾午将自己用西域香料缝制而成的香囊送给了自己心爱的韩寿,不料韩寿在上朝时,身上佩戴的香囊散发出的香味被贾充所察觉,他猜到了事情的原由以后,这位深明大义的父亲并没有责怪自己的女儿,而是让贾午嫁给了韩寿,并因此成就了一段千古奇缘的佳话。
贾午与韩寿
“成泥做土香如故,却为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但是在如今,人们通常在每年端午节前后制作香囊给小孩子们佩戴,以求达到驱虫、避邪、保平安的目的。
三、戒指
戒指这个物件到现在也有人用它来做定情信物,尤其是在男女双方结婚时,要相互给对方戴结婚戒指,那么在古代,戒指又是如何来充当男女之间的定情信物的呢?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b93d5aa82d87e9504217f3642039531b/814cf5f2b2119313bf43aadb72380cd791238d6c.jpg?tbpicau=2024-12-29-05_f6895259cce4435f4af4563acd55c6cc)
现代男女结婚互换戒指,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从大量文献中来看,早在秦汉时期,我国古代的妇女已开始普遍佩用戒指。而最开始的时候,只有贵族女子才佩戴的起戒指,因为戒指多用金银等贵金属制作而成,贫苦老百姓是戴不起的。后来逐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小农经济已能实现百姓的自给自足,民间经济也有所好转,戒指慢慢的也传至民间,其作用就不仅仅是简单的装饰品了。男女互爱,互相赠送戒指,山盟海誓,以此为证。戒指也就渐渐的成为了男女之间用来定情的信物。
四、耳环
古语有云: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我国女性也从很早以前就开始用各种耳饰来装扮自己。其中耳饰又可以分为好几种:包括耳丁、耳珰、耳环、耳坠等样式。清初有位才子叫李笠翁,在他写的《闲情偶记生容》里就将耳饰里小巧简洁的耳环称为“丁香”,将华丽而又做工精致的耳坠称为“络索”。他说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从中可见耳环在古人审美观念当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ace5adcfe50352ab16125006342fb1a/29fdbc119313b07edabd05631bd7912397dd8c6c.jpg?tbpicau=2024-12-29-05_7f56576478e4733be50692a3e54291cf)
戴了耳坠的古代美女,看上去更加处处动人
除此之外,还有唐代张籍在他的《节妇吟》中这样写道:“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此句中的“明珠”指代的就是耳环。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耳环用来做信物,里面还透着一股淡淡的悲情与凄婉。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ca663604cb5c9ea62f303ebe538b622/640f34f33a87e9503d17a60707385343fbf2b46c.jpg?tbpicau=2024-12-29-05_b8bd919e2a417be588e1defe5cafefbe)
五、簪
阴商时期的古人便开始使用簪了,古代簪的用途有二:一是为了安发,二是为了固冠。不像现在,古代的男女其实都可以使用簪。杜甫有句诗这样写:“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你也可以从很多古装电视剧中看到古代男子为了固发头上佩戴的簪。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c2d7759521d3d539c13d0fcb0a86e927/3b5f3b2ac65c1038587e9ba9a5119313b07e896c.jpg?tbpicau=2024-12-29-05_bed0c26efd4e8a266dcd9cd52005d804)
古代男子常用簪束发
古时候的皇帝为了嘉奖有功的大臣,每逢节日里通常会赐给大臣的礼物就是簪。不过,簪的制作材料当时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木头,也有用玉制成的玉簪。而皇帝赐给大臣们的簪一般都是用玉或贵金属材料制作而成。木头簪子通常是百姓们用的。古代的人们认为用玉制作的簪子更加美观精致,也就深得人们的喜爱。而古代女人用的簪子除了有束发功能,而且还有装饰功能,因此女人用的簪子看上去也更加美观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fb6d5571d15c1038247ececa8210931c/411cbe7eca8065381eeaf17880dda144ad34826c.jpg?tbpicau=2024-12-29-05_ed60580bc9ecc415771662cd7168e247)
古代女人用的簪子不仅有束发功能,而且还有装饰功能,因此女人用的簪子看上去更加美观
还有古代时规定罪犯不许带簪,就是贵为后妃如果有过失,犯了罪,也要退簪。因为簪还象征着尊严。
搔头是簪的别称,《西京杂记》中这样记载:汉武帝宠爱李夫人,曾经有一次在睡觉前轻轻取下李夫人的头上的玉簪搔头,搔头之名便由此而来。
六、玉钗
古时的钗不仅是一种装饰物,它还是一种寄情的最好表达物。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相互赠别的习俗:女子常常会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送给对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见又重新合在一起。以此来确定当年二人的感情,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这句还是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当年唐玄宗李隆基送给杨玉环玉钗,但是在安史之乱中,杨玉环不幸丧命,唐玄宗在马嵬坡下看着杨玉环曾经戴过的玉钗而潸然泪下。寄相思于旧物,然而心上人终究是回不来了……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db04d65b2df33a879e6d0012f65d1018/c2375d43fbf2b2119d2ed025dd8065380cd78e6c.jpg?tbpicau=2024-12-29-05_4e3502e5417748a0cd6382d9bf2dfcec)
唐玄宗与杨玉环
除上述信物之外,古人还有用头发,裙子、缠臂金用来做定情信物的,正所谓青丝一缕随身寄,妾身如丝永相随,一件衣裙长伴君,愿君夜夜来陪卿。你也可以通过电视或者文献了解到,在古代,定亲是男女双方确定婚姻关系、仅次于正式结婚的社会性重要礼仪。的确,在我国古代婚姻礼仪就是如此。定亲一般所遵循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那个时候正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却经常会有用信物来定情的做法;一件物件,便许下了终身,可见在当时,定情信物对男女确定恋爱关系的重要性。现在,看到电视里女子一般都很珍惜自己曾经戴过的手镯或者耳环,用层层布匹将其包起来珍藏。然后再一代代传下去。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bba890b222ac65c6705667bcbf3b21d/601e9d13b07eca8074056c8c862397dda144836c.jpg?tbpicau=2024-12-29-05_5df50326a586ac206b2918311aa9b976)
古代女子穿的衣裙一般都很漂亮,用它做定情信物也会令女方很满意
古人迫于礼教和社会压力,交换定情信物也一般都是男女双方私下里进行,他人无从知晓。
但是,不管当时的他们用的何种定情信物,都是古人对爱情的向往与相守。当然了,如果此刻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也恰好有一位心上人,你也可以模仿古代的定情信物来送给你的恋人哦。
最后雷哥在这里祝大家不管送的是什么定情物件,有情人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