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汉服吧 关注:17贴子:173
  • 5回复贴,共1

阳江汉服汉俗群欢迎各位同袍加入(群号:139567994)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阳江汉服汉俗群欢迎各位同袍加入(群号:139567994)
阳江汉服汉俗群是阳江最早的汉服群,于2011年创建,其主要作用是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汉服文化,汉服与中国传统节日传承,以及方便同袍的汉服交流。
该群已经多次组织汉服与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等。并在2019年得到“阳春友源房地产”的赞助,开展了一次大型的汉服宣传活动,普及汉服知识给更多的市民。
下图是活动的图片及视频!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0-05-12 00:18回复
    沙发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5-12 07:48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0-05-12 10:49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0-05-13 08:54
        回复
          群内诸君安康
          叨扰/抱拳/抱拳/抱拳
          《汉服三义》
          文源·齐鲁风
          服章之美谓:华
          礼仪之大称:夏
          经天纬地曰:文
          临照四方曰:明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衣冠在其本源上,是上古圣王用以化成天下的器物,寓有人之为人的美好德行;礼仪是其运用的治术,冠、婚、丧、祭等各种礼仪承载着道德劝导的功能。弘扬大道,空谈道德仁义发挥不了实际作用,需要用具体的器物来承载它,才能变得直观,才能植根于社会现实,而后形成人们乐于接受的活生生的文化形态。
          如果说华夏文明是一棵大树,民族精神是道、是树根,礼仪习俗是术、是树干,衣冠服饰便是器,是它的枝叶,叶虽不等同于根本,却可通于根本。荀子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服制:圆袂以应规,交领以应矩,阔袖交领取法于先民天圆地方的观念,汉服的纹饰、色彩也均是取法自然的。美感:由于华夏传统天人合一的基本理路,人们的审美观念也由此而来,容易对符合天地自然的事物产生美的感受。汉服的这种美感,是吸引很多人认同它的重要原因。道义:天圆地方的认知,并不是一种古老的错觉,我们并不只因它是传统的才尊重它。《礼记•深衣》对圆袂、交领和后背垂直中缝这样解释:“规者,行举手以为容。负绳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义也。”可见,汉服化自于天地的结构里,也包含着人们应当践履本于天地之道的道德。外圆而内方,圆润而刚强,方正而厚重,汉服所载之道也。
          汉服的服制、美感乃至其道义内涵化自于天地,人乃天地化育而出,人类文明也化自于天地,人的审美感受和德行践履来自于对天地的理解。此为一:天地生之本也。
          (未完待续)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0-05-13 12:10
          回复
            汉舞·流动在袖影间的记忆(二)——大汉玉筝
            有人说,跳舞是女子的事,男生就不用了。岂不知,晏子恸舞罢庲[lái]台,谢尚“鸲鹆”[qú yù]助雅兴,汪伦踏歌送友别,苏子邀月弄清影……舞蹈从来是作为体现君子之美的必备技能之一,是漢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之一,是肩负复兴重担的当代汉家儿郎需当仁不让扮演重要角色!
            有人说,都21世纪了,我学街舞、现代交谊舞,与国际接轨。1185年女真完颜雍跟家乡人说:“吾来故乡数月矣,今回期已近,未尝有一人歌本曲(女真传统乐舞歌曲)或不通晓者,是忘本也。”提醒他们后生晚辈要珍视自己本民族传统,要热爱本民族乐舞文化的一番话,如今听来却是振聋发聩,正所谓假他人之口道今之现状,这种没有根的太空人,我们汉人还要当多久?
            也许有人会说,现今广泛用来当代表的秧歌不也是汉族歌舞吗?是的,秧歌也是汉族的传统舞蹈,然而它作为民俗舞蹈,于舞情舞态来讲,诙谐颠浪有余而典丽闲婉不足,于优化民俗民风来讲,区域色彩过之而华夏雅韵稍欠。今汉舞珠玉在侧,何必以顽石示人?
            还有人说,舞蹈学院不是有古典舞教嘛,怎么说没有?当我们以另类的目光把汉舞看作“古典”舞时,是否已然从心理上割裂了历史与现代文化传承之间的纽带,为民间丧失教习的现状找到托辞了呢?
            汉舞
            不仅仅是书面上的“珍贵的文化遗产”,而是国民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移风易俗、改善人际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汉服运动不是一场“死”的资料整理,而是“活”的推广运用,汉舞不应囿于舞台的方寸之地,而应活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之间!
            图为大汉玉筝所绘汉舞畅想图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0-05-31 10: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