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及考古吧 关注:10贴子:56
  • 9回复贴,共1

三苗本东夷九黎之后,迁徙图如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古史记载:三苗本东夷九黎之后。九黎是我国上古民族之一,起源于苏皖大平原和山东南部,为良渚文化北上融合大汶口文化之后形成,为东夷主体,曾一度非常强大,向西征服中原仰韶文化。晚期被青龙泉文化打败,其余部形成三苗。向南迁徙,逐渐流向湘桂黔地区,与当地土著融合,后来分化成众多少数民族。
其迁徙路线图如下:
迁徙图1

迁徙图2


IP属地:湖北1楼2020-05-12 14:56回复
    从迁徙图中可知,湘桂黔地区五溪蛮,其实由本地土著(高庙文化)+南下的藏缅系香炉石文化+南亚系的北上濮人,再加上南下迁徙的少量三苗,长期混血形成。


    IP属地:湖北2楼2020-05-12 14:5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青龙泉文化一统长江以北,阴山燕山以南,太行山、大巴山以东,直至东海的广阔土地,占据富饶的低地平原后,发现了一件事:

      长久以来平原生活惯了的青龙泉文化人,跟着黄河的上游走,终于发现了在群山环抱之下的丘陵和峡谷地带—洛阳,在洛阳的深处,他们更是发现了一个险要的关口——崤关!


      IP属地:湖北3楼2020-05-12 14:57
      回复
        过了崤关,这是华夏民族第一次出关,突然两条路出现在他们的面前,一条在黄河的左边,就是关中,一条在黄河的右边就是山西。
        这两个地方都是高山盆地,相比东部的低地平原,相对贫瘠,于是青龙泉文化人将犯人和战俘流放至此!


        IP属地:湖北4楼2020-05-12 14:58
        回复
          关中和山西,虽然比不了东部的大平原,但是尚能耕种,把这些地方长期给战俘和囚犯流放,有点舍不得,于是他们继续探索,终于在关中西部发现大散关,在山西北部发现了雁门关。
          过了大散关,就是陇西草原,一片荒凉的高原地区,这里是甘肃三危所在,只能畜牧,不能耕种,正好流放人。所以这就是窜三苗于三危的原因。
          过了雁门关,就是蒙古高原,要翻越阴山山脉,太难了,所以不适宜流放人。
          崤关只是小关口,过了大散关和雁门关,华夏民族才是真正的第一次出关,到了关外之地。


          IP属地:湖北5楼2020-05-12 14:58
          回复

            黄河上游的几字形地区,是大片的戎狄草原和黄土高坡,包括陇西草原、义渠草原、鄂尔多斯草原、陕北高原、河套草原、河西走廊,历来属于关外,这个地区绝不是华夏民族真正的发源地。


            IP属地:湖北6楼2020-05-12 14:5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