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文艺丛书—清河掌故
古代人物
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
冯银章 整理
隋唐时属清河县人的窦建德,是隋末农民起义军三大主力之一的领袖,活跃在我省大部分地区,曾在我省河间府献县称长乐王。窦建德时代为农,从小力壮如牛,才华超人,遇见饥贫慷慨解囊,为民除害,奋不顾身。他具有雄心壮志、远大抱负,曾说过:“丈夫不死,当建功于世”。一次,他听到有户老乡办丧事,穷得无钱殡葬时,便把自己的耕牛送给那家。一伙盗贼夜入那家抢劫耕牛,窦建德知道后非常气愤,急忙跑到家奋勇连杀三贼,并强令其余盗贼投下绳子把尸首拖回。窦建德将投下的绳子系在自己腰里,当盗贼用劲拉时,他趁势一跃而上,又杀数贼。从此,窦建德威震乡里,远近驰名。
隋炀帝大业末(公元611年)募兵征辽东,窦建德任队长。因助农民起义者孙安祖,其家遇难受害,建德率属下投归高士达起义军,提为军司马,率军杀了涿郡通守郭绚。高士达死后,建德继为领袖,称将军,势日盛,拥兵十余万,遂定都乐寿(今河北献县),自号长乐王,年号丁丑,改占信都、清河等郡,随即攻下河北魏县,擒斩宇文化及,建都乐寿,改年号为五风,国号夏,称夏王。五风二年(公元619年),迁都洺州(今永年县东南)。窦建德在数年间,占领河北大部郡县,为摧毁隋王朝,打击土族地主政权建立了功绩。621年,在河南牛口峪与李世民作战,因轻敌被俘,牺牲于长安。
窦建德为人节俭,反对行贿受贿。他父亲死,数千人送葬,所赠送的物品堆积如山,他都婉言谢绝,概不接受。他作战时一马当先,与将士同甘共苦,不搞特殊,所获钱财,均分部下。称王后,他和妻子曹氏吃的仍是一般饭菜,穿的还是粗布衣服,从不因职位和条件的变化而多吃多占,生活腐化。因此,大得军心,将士遵命,作战勇敢。窦建德卓有见地,作战不杀俘虏,这比当时其他起义军领袖高明。所以,当时不少隋朝将士闻风而降。
这也是窦建德声威大震、受人称赞的另一个原因。
古代人物
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
冯银章 整理
隋唐时属清河县人的窦建德,是隋末农民起义军三大主力之一的领袖,活跃在我省大部分地区,曾在我省河间府献县称长乐王。窦建德时代为农,从小力壮如牛,才华超人,遇见饥贫慷慨解囊,为民除害,奋不顾身。他具有雄心壮志、远大抱负,曾说过:“丈夫不死,当建功于世”。一次,他听到有户老乡办丧事,穷得无钱殡葬时,便把自己的耕牛送给那家。一伙盗贼夜入那家抢劫耕牛,窦建德知道后非常气愤,急忙跑到家奋勇连杀三贼,并强令其余盗贼投下绳子把尸首拖回。窦建德将投下的绳子系在自己腰里,当盗贼用劲拉时,他趁势一跃而上,又杀数贼。从此,窦建德威震乡里,远近驰名。
隋炀帝大业末(公元611年)募兵征辽东,窦建德任队长。因助农民起义者孙安祖,其家遇难受害,建德率属下投归高士达起义军,提为军司马,率军杀了涿郡通守郭绚。高士达死后,建德继为领袖,称将军,势日盛,拥兵十余万,遂定都乐寿(今河北献县),自号长乐王,年号丁丑,改占信都、清河等郡,随即攻下河北魏县,擒斩宇文化及,建都乐寿,改年号为五风,国号夏,称夏王。五风二年(公元619年),迁都洺州(今永年县东南)。窦建德在数年间,占领河北大部郡县,为摧毁隋王朝,打击土族地主政权建立了功绩。621年,在河南牛口峪与李世民作战,因轻敌被俘,牺牲于长安。
窦建德为人节俭,反对行贿受贿。他父亲死,数千人送葬,所赠送的物品堆积如山,他都婉言谢绝,概不接受。他作战时一马当先,与将士同甘共苦,不搞特殊,所获钱财,均分部下。称王后,他和妻子曹氏吃的仍是一般饭菜,穿的还是粗布衣服,从不因职位和条件的变化而多吃多占,生活腐化。因此,大得军心,将士遵命,作战勇敢。窦建德卓有见地,作战不杀俘虏,这比当时其他起义军领袖高明。所以,当时不少隋朝将士闻风而降。
这也是窦建德声威大震、受人称赞的另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