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墨淡香吧 关注:10贴子:493
  • 9回复贴,共1

当时by印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篇很温馨的网王同人文


1楼2009-11-14 16:53回复
    当时
    我叫越前龙马,十五岁当上宫廷带刀侍卫。当时圣上名讳手冢国光。
    其时青学三年,国泰民安。


    2楼2009-11-14 16:5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1. 白衣
      初时不过与其他侍卫在宫墙下巡查,月余便调至御书房院中护卫。
      第一日到御书房的向晚,独自一人抱剑站在院内。院中所种梨树,花才开过,粉白落瓣随风飞舞。低首将衣上所沾花瓣掸下,知是已近了匆匆春又归去。
      再抬头,却见孤零零一个白衣人走进院落。
      抢上去拦住便要问他。
      还未曾开得口,那人眉尖微蹙,抬手衣袖轻拂,似是要将我挡开。此时清风吹过,梨枝微摆,而那白衣人衣袖却并不随风飘起。心知这一拂之中已暗运内力,看似软软的衣料实则硬逾金铁,便照面门过来。当下抽剑,斜斜挥去,先卸去他劲力,割他衣袖,也是警示之意。怎知那人内力却是收发自如,先前满注的劲力瞬间便消失得一丝也无。那衣袖被剑风微微托起,水一般的丝绢滑过削金断玉的冷冷剑锋,竟是未伤着分毫。
      心下一惊,跃后几步。看清那人,一身素白衣衫,未戴得任何印绶佩饰,浅褐色头发用一根带子随意束上,腰间系一把长剑。
      刺客!
      国家律法,百官大臣均不可佩剑入宫,宫中之人除带刀侍卫亦不能持兵。此人是刺客无疑!
      上步起手,一剑送出。
      那人身随意转,轻轻巧巧便避过这一刺。不容他拔剑,未待剑招使老,改刺为撩。那人出掌化解,拍向手腕,便逼我不得不回剑。
      打得十几回合,那人只是一味运掌出拳,仗着轻身功夫在剑光中腾挪闪避。数次将我逼开,得着抽剑机会,竟都未去拔剑。
      心中狐疑,转眼看他腰间的剑。
      那剑并非土匪草寇般破席革囊包裹,亦非王孙贵族般镶嵌金珠宝石,乌沉沉一把剑鞘上,仅用细细银丝勾出简单的文饰,系在那人腰上,说不出的古雅清峻。
      那人若是刺客,也必是个不寻常的刺客。
      凝神应对,不敢大意。
      那人掌法精奇,绵绵不断,并不落下风。偶尔抢得先机,便单手接下来招。
      仔细看来,竟是不肯拔剑。
      顿感轻视,剑法一变,使出自创六十四招快剑,轻灵迅疾,一招紧似一招,决意要逼他出剑。岂知那人轻功甚是了得,纵跃横闪,婉若游龙般一一避开了去,手中招式却是丝毫未见迟滞。
      一剑挥去,那人又再跃起。看准那人上升之势已尽、将坠未坠之时,横剑向他腰间削去。
      知以那人武功,这一剑定是伤他不得,但却可逼得他出剑一挡。
      那人空中并无凭借之处,眼看避无可避,剑锋堪堪就要碰到他腰间。
      怎料那人心如电闪,扣起两指,在剑身上用力一弹。那剑本是平平削去,他弹指位置拿捏得恰到好处,在剑身中轴略偏地方,一弹之下,剑身一歪,便生出一种横向之力。那人借力飘开,剑的去势也因弹指而一滞。
      饶是如此,仍是割下他衣角一片白绢。
      院中寂静,只听得长剑破空之音。
      那人身在半空,开言道:
      “功夫不错啊。”
      顿一下,
      “只是要胜我,却也还早了些。”
      语音清越,直如鸣琴、叩玉一般。
      一呆。这人也好生奇怪,若说是百官,却又不着朝服;若说是国戚,却又无人通报;若说是刺客,却更是离奇,敢问这天下如何有不拔剑还开口说话的刺客?
      又数十招过去,仍是占不得上风。执剑对他空手,竟是制他不住。
      略有几分焦躁,能将我压得如此的,素来只有师父南次郎那臭老头一人,却不知此人是什么来历?
      举剑斜劈那人右肩,被他轻轻让过,那人顺势向前,双掌飘飘,便向胸口击来。此时长剑在外,回救已是不及,情势不容犹豫,只得远远掷开了去,回掌挡他。岂知正是中他下怀,那人惊鸿一般掠出去,也看不清身法如何,只见寒光一闪,剑未落地已被他抄起。心中暗叫不妙,急急向后飘开十余步。不料那人身似鬼魅,如影随形,剑尖竟是不离胸前大穴。忙使“千斤坠”急坠,便以为逃得开去,待要跃起,长剑却已直指咽喉。
      再看那人,气定神闲站在当地,侧身而立,顾自观赏院中梨花落瓣,剑尖停在距咽喉寸许地方,分毫不差。
      飞身,抄剑,影随,剑指,便如行云流水一般。
      心有不甘,但再战已不能。
      正不知如何是好,听得御书房内有人说话,声音低低沉沉正是陛下:
      “不二周助么?”
      不二周助四字入耳,直似惊雷一般。
      不二周助正是当朝丞相,早听闻他年纪与陛下相仿的,虽是年少却已位极人臣,谋略智计无人堪与比,辅佐陛下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国中之人莫不知丞相俊秀清雅,才华高明,真正是风华无二。
      偷眼看去,
      那人一声轻笑,掷下长剑,径自入御书房去了。


      3楼2009-11-14 16:56
      回复
        尾声·风华落
        数年前,陛下亦故去,半年之后,我也不再当侍卫。
        那一日逢雨,却不记得带伞,匆匆进了道旁一家茶馆暂避。
        茶馆也不甚大,但见一个老者站在一众人中间说书,店中人皆兴味盎然听他讲那明君贤相故事。微一凝神,却听得“先帝”二字。
        不想也才过了几年工夫,当时陛下的事竟已成了传说了。
        方坐定,饮两碗热茶,抬头却见一人远远坐在众人圈外,似是已坐了良久,细看之下,竟是昔日丞相府中侍卫菊丸英二。
        见我便招手叫小二将我茶碗移到他桌上。执起茶壶为我注上,看我瞧那说书人,淡淡一笑:
        “当时事情,他却哪里知道...”
        随着他一笑,端起茶碗,却不禁怔住。
        那老者响板一摇,语音转缓,说的却是那日妃子使人行刺一事:
        “...便看丞相身随意转,将来剑一一避过,衣袂飘飞,直如谪仙一般...”
        那人,
        当时......
        许多事,都是要很长时间才能明白的,等明白了,那事早已成了“当时”,也只好惘然惆怅了。
        然而那两个人,却是不曾惘然的吧?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总是有一个人先出生,也有一个人先死去。重要的是,相逢的时候,要好好的活着。
        笑,那两个人做到了呢。
        那个人是天下人的丞相,却是一个人的不二周助。反过来,那一个人,也是如此。
        古诗有:月似当时。
        又有: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于是有此篇。


        8楼2009-11-14 17:05
        回复
          [番外]夜游 
          (前情提要:时间应该是“行刺”和“上元”之间,小熊病得快死了,部长来看他。哭~~
          提醒:这篇是以手冢和不二的角度写的,完全不会出现人名,而且视角会在两个人中间多次变换...某印喜欢玩文字游戏的坏毛病又犯了~~希望各位大人能分得清哪个“他”搭哪个“他”~~汗!)
          御医告退,侍卫送出去。他站起身,缓缓走进他房中。
          府中清简,下人寥寥可数,一时间房中无人守着。那人拥了薄被倚在床上,微微的笑:“带我出去好不好?”
          清眉微皱,他没听见御医说的“静养”么?
          仍是说一声:“好!”
          扶过他双肩,解下头上发带,重新仔细替他束好发。那人进去换了一身衣衫,转出来看,还是旧日常穿的白绢。
          知他喜白,房中那个黑漆描朱的衣箱里大半都是白色绢衣。
          然而那人久病不愈,穿了白衣,更是显得瘦削。
          才要开口说什么,一时又忘言,看见那人含笑盈盈,深眸一闪,瞬间又恢复平常清冷,伸手去携了他的手。
          两人施展轻功,悄无声息的跃上墙头。月上柳梢,正照了下面京中十丈软红尘。看他眉尖微蕴笑意,一会儿侍卫进去寻不见人,不知又会给他惹出什么麻烦。
          跳下街中,问他去哪里。想了一回,摇摇头说就在京中随便走走吧。
          天色还未完全黑透,街两边的灯火也渐渐点起来了,玲珑灯影轻晃,映上微明的夕照,更添了一段清馨中含愁风情。
          京中依旧是一贯的样子,店铺商号灯烛明亮,酒肆歌坊清乐悠悠,更有许多垂髫小儿在道路旁边玩耍,货郎摆了摊子叫卖。便是晚间,亦是热闹到十分。
          两人携手夜游,也不是第一次了。
          这繁华京中,近二十年他与他同处光阴,也不知来了多少回,原是极熟悉的。
          慢慢渐行渐观,只这一次,要好好的印了在心里。任黄泉碧落,总不能将他和他共处身影从心中丢下。想日后,怕是难再同游了...微叹,
          更不意何处歌坊有女子和了幽咽箫管曼声唱道:
          ...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
          看身边人,一双深眸定定的,也是听得痴了。
          一时心中转过无数事,想要对他多说些什么,话出口,却是:“方才乾在书房对你说了什么?”
          冷冷道:“也没有什么。”也不去看他,冷着脸尽力做出平日冰山模样。
          却忘了,自己心思又什么时候瞒得了那人去。
          那人一声轻笑,并不多追问。
          道一声:“去郊外江边吧。”
          素白衣衫一闪,已是运上轻功,御风般飘在前面。
          江边么?那便是二十年前...
          也展开轻功赶上,
          看他奔得急,担心那人身子,伸手挽住他腰间。
          知他急切,也不去强要他慢下,只是当见他气力耗多、身形不稳,便从揽住他的手臂上传些内力过去,同时手上加力托住他。
          一路过去,铅华渐洗,到更远些地方,更是一片干干净净的风致。
          感觉臂弯渐重,微微低头,那人竟已然沉沉睡去。
          心中一沉。
          先前常常是国事繁忙时,整晚也不曾处理完,他叫自己到后面房中休息去,待自己黎明醒来,却看前面灯火未熄,那人仍是面无倦色。
          今天出来,才不过两个时辰未到。
          想起晚间在府中书房里,他问起乾他的病况,乾扶了扶眼镜,半晌才说一句:“还有多长时间性命我也说不准,丞相的数据...我是从来不曾得全过的...”便是名满天下的神算医师乾也医不得、说不准...“最长不过三个月,也许一月后,也许十天后...”
          ...也许便是明天。
          ... ...


          9楼2009-11-14 17:19
          回复
            睁开冰蓝色眼眸,却发现自己在一家茶馆中,面前茶碗白瓷围住一泓琥珀色浅水,映出那人俊雅容貌。
            他看出他眼中疑惑,端起自己跟前茶碗,抿了一口,淡淡的说:“你刚才路上睡着了。”
            “是么?”一扫平日的跳脱机灵,也只淡淡的应了一声。
            听了他说话,修长手指微微发颤,放下茶碗,却怕失手打碎了。
            清香龙井,喝下去,
            怎生苦多甘少?
            却不知是茶不好,还是水不好。 (某印:(跳出来)是部长你心情不好啦~~ )
            歇过一阵,看他付了茶钱,走出去,竟然便已是江边。
            疏星几点,曲岸两弯,一江春水如练,寂寂东流去。
            嘴角浅浅微扬:“这么多年,还是当时样子呢。”
            当时,初见的时候,便是在这江边。
            当时,他在岸边牵马携剑望过来,蓝衫清朗... (汗,这里最混乱,一句是不二回忆,一句是手冢回忆~~)
            当时,他从江上小舟中直起身,白衣年少...
            他回首,
            他轻笑,
            后来...
            后来...
            两个人同时开口:
            “这些年...”
            这些年携手共处,我已是深感上天眷顾...
            竟是一样的心思。
            定定的看进他深眸中,再不多说,不必。
            皓月当空,清光洒一身。
            说一句:“我们,回去吧。”
            转头看到江上船影,说乘船吧。
            点一点头。
            那艄公慢慢摇了船过来,道一声两位公子...
            上了船,嘱艄公回京中。
            艄公不紧不慢一点长篙,小船便荡开了去。和他抱膝坐在船头,水波柔和推晃,轻叩船舷,不知他那一日独立小舟上可也是这般感受?
            月下乘舟,和风轻扫,更有身边人温润灵秀,正正是赏心乐事。
            只是总拂不去心知:良夜难再,风华似水流,忧思便恰如岸边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长篙微摆,击碎一江明月。
            看那人星眸暗淡,轻轻一笑,声音中已含了浓浓睡意:
            “Ne,手冢,你说我睡着了,明天还会不会醒呢...”
            本是决意不在他面前显出伤心模样的,却再哪里禁得起这轻轻一句,一下子就泫然欲泣。握住了他清瘦的玉色手指,
            一句话,
            也说不出。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自小便读得极熟的诗经中的千古句子蓦地涌上心头。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却不知如何偕老...


            10楼2009-11-14 17:20
            回复
              ……忘记说了,介素个——悲文……
              小悲、小悲……
              文字中有一种很细腻的感觉,淡淡的萦绕不绝,很好的一篇文!


              11楼2009-11-14 17:23
              回复
                很好的一篇文,语言清新淡雅,如楼主所说有一种细腻的感觉。


                12楼2010-02-25 14:2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回复:12楼
                  很高兴你能喜欢~


                  13楼2010-02-25 23:11
                  回复
                    很喜欢~


                    14楼2011-07-18 09: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