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吧 关注:4,354,884贴子:22,785,911
  • 9回复贴,共1

每天分享公考常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主要讲一讲少数民族特色节日、代表性饮食及文化
傣族:
1.傣族:在泰国和老挝是主体民族,在我国是少数民族,主要在云南一带。
2.特色节日:泼水节,在公历 4 月中旬举行,一般认为起源于印度,纪念佛祖释迦摩尼的诞生。泼水节会举行 3-4 天,开始的时候女的要打扫竹楼、街道,男的要采花,到佛寺献 佛,听佛爷讲经,中午将一尊佛像请到院子,用清水浴佛,礼毕之后才开始互相泼水,表示 祝福。
3.代表性文化:孔雀舞,是傣族最喜闻乐见的舞蹈。孔雀在傣族人心中有很高的地位,是吉祥、美丽、善良的象征。每到重要佳节,傣族人都要聚在一起看孔雀舞的表演。杨丽萍非常擅长跳孔雀舞,是我国著名的舞蹈家。
维吾尔族:
1.维吾尔族:主要在新疆一带,信奉伊斯兰教,传统节日也有开斋节和古尔邦节,维吾尔族过古尔邦节最为隆重。
2.代表性饮食:馕,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做成圆形,非常扛饿。
3.代表性文化:阿凡提的故事。主人公阿凡提非常勤劳、勇敢、幽默,经常帮助劳苦的老百姓。
ps:你可以关注我一下,我发了很多对于公考的文章,你也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蘑菇屋公考,还可以进我建的微信群,都是志同道合的公考小伙伴一起学习,相互监督,一起上岸。


IP属地:海南1楼2020-05-18 18:06回复
    没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5-19 13:06
    收起回复
      2025-05-17 18:55:58
      广告
      今天主要讲一讲少数民族特色节日、代表性饮食及文化。
      满族:
      1.满族:世居我国东北,原为女真族,有很多部落,后来努尔哈赤起兵统一了女真各部,改国号为金,史称后金。皇太极时期弃用“女真”这个称呼,改称“满洲”,后来将住在东北的女真和其他少数民族纳入进来,慢慢地形成满族。
      2.特色节日:背灯祭,每年秋、冬季专祭万历妈妈。由来:传说明朝的辽东总兵李成梁想要加害努尔哈赤,而他的小妾心善,将努尔哈赤放走了,李成梁知道后非常生气,将小妾打死了。满族人为了报小妾的救主之恩,于是设立了神位,因为她死于万历年间,于是称之为“万历妈妈”。由于小妾死的时候赤身露体,怕她害羞,于是在这一天各家在祭台上供奉猪等,同时用黑布遮住门窗,熄灭灯火,在黑暗中说一些祝词。
      3.代表性饮食:
      (1)萨其马:满语的英译,在满文中,萨其马是用胡麻、焦糖制成的小吃,在汉语中找一个词来翻译它比较困难,于是直接音译成“萨其马”,跟徐福记的沙琪玛差不多。
      (2)满汉全席:没有固定的席面,没有固定的菜色。满族建立大清之后,希望满汉一家,于是让汉族人和满族人一起吃饭,和和睦睦,将满族人喜欢的菜和汉族人喜欢的菜放在一起。在满汉全席中有一个菜叫做“双烤”,满族人喜欢烤小猪,汉族人喜欢烤鸭,于是拼在一起,称“双烤”。康熙帝六十六岁寿宴时就特别制作了满汉全席,设宴三天来款待大臣,总共有三百多道菜,山珍海味应有尽有。
      ps:你可以关注我一下,我发了很多对于公考的文章,你也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蘑菇屋公考,还可以进我建的微信群,都是志同道合的公考小伙伴一起学习,相互监督,一起上岸


      IP属地:海南7楼2020-05-24 16:33
      回复
        今天主要讲一讲中国古典诗歌。
        诗歌的源头:
        (一)《诗经》
        1.来源:西周时期周公治礼乐,“乐”即音乐,音乐若配上歌词唱出来观赏性会更强,诗经最开始就是音乐的歌词。
        2.地位(重点):《诗经》最早产生,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反映现实生活,也是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诗经》是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正确)。
        3.内容:风、雅、颂。
        (1)风:诸侯国的音乐,反映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类似今天的民族风,此风格非常接地气,创作者是劳动人民,反映日常生活,如《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讲的是一位男子努力追求一个女子,婚后却虐待妻子,始乱终弃。后人评价(重要考点):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这句话意为饥饿的歌颂其所吃的食物,劳动的人歌颂其所从事的工作。
        (2)雅、颂:颂,类似今天的红色歌曲,歌颂周王朝先祖闹革命、打江山等历史,创作者是贵族和统治阶级。
        4.艺术手法:赋、比、兴。
        (1)赋:平铺直叙,非常平白的描述一件事,如《卫风·氓》。
        (2)比:比喻,诗经中有很多比喻手法,如《硕鼠》以及《齐风·敝笱》(敝笱在梁,其鱼唯唯。齐子归止,其从如水)。敝笱,破鱼篓子。
        (3)兴:起兴,简言之即顾左右而言他。《诗经》在描写一件事时一般先不直接描述,而是先描写周边其他事物,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讲的是喜欢了一个女子,不直接说而是先描写一下别的景物。
        (4)考查方式:①把握艺术手法,赋、比、兴对应的是《诗经》;②诗六义/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ps:你可以关注我一下,我发了很多对于公考的文章,你也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蘑菇屋公考,还可以进我建的微信群,都是志同道合的公考小伙伴一起学习,相互监督,一起上岸。


        IP属地:海南9楼2020-05-31 15:05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6-02 11:35
          回复
            今天主要讲一讲中国古典诗歌。
            唐代新乐府运动:
            1.唐代新乐府运动;不注重格律,即无所谓能否唱出来,关键是要反映社会现实。倡导者:元稹、白居易,后世合称其为“元白”。
            2.白居易代表作:《卖炭翁》《琵琶行》《长恨歌》。考查方式:给出诗歌篇名,考查作者或者给出代表作中的名句,考查诗歌、作者。
            (1)《卖炭翁》:常考“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2)《琵琶行》: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偶遇琵琶女,听其弹奏后写作。名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长恨歌》名句: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梳理】
            1.乐府:把握何时设立的乐府,性质是什么,相对而言考查不多。
            2.汉乐府:代表作《孔雀东南飞》《古诗十九首》,常考意义。
            3.魏晋南北朝乐府:《木兰辞》,常考意义。
            4.唐新乐府运动;常考白居易的代表作。
            ps:你可以关注我一下,我发了很多对于公考的文章,你也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蘑菇屋公考,还可以进我建的微信群,都是志同道合的公考小伙伴一起学习,相互监督,一起上岸。


            IP属地:海南12楼2020-06-07 11:28
            回复
              今天主要讲一讲中国古典诗歌。
              建安诗歌/建安风骨:
              1.建安诗歌/建安风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出现建安诗歌。建安,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当时天下大乱,很多文人想建功立业,为乱世开太平,而将此思想融入诗歌中显得很有风骨,故又名为建安风骨。
              2.代表人物:邺下文人集团(三曹、建安七子)。曹魏统治中心是在邺城,故名邺下文人集团。
              3.三曹的人物关系:曹操是父,曹丕是兄,曹植是弟。生前曹丕做过皇帝。
              4.三曹的代表作:
              (1)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描写自然山水风光。意义: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2)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每句都是七个字,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
              (3)曹植:《洛神赋》。据说曹植喜欢其嫂子,其将这种感情化作千古神作《洛神赋》。注意区分:东晋时期,有一位画家顾恺之画有《洛神赋图》,书法家王献之用小楷临摹了一遍《洛神赋》。
              ps:你可以关注我一下,我发了很多对于公考的文章,你也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蘑菇屋公考,还可以进我建的微信群,都是志同道合的公考小伙伴一起学习,相互监督,一起上岸。


              IP属地:海南16楼2020-06-23 20:26
              回复
                今天主要讲一讲中国古典诗歌。
                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陶渊明:
                1.地位:陶渊明辞官回家,归隐田园,其诗多描写田园风光和劳作,是田园诗的创始人。
                2.代表作:《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常考“东篱”,后世常引用“东篱”,代指菊花。
                3.典故:不为五斗米折腰。
                谢灵运:
                1.地位:山水诗创始人。
                2.典故:
                (1)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小谢:谢朓。谢灵运别称是大谢

                (2)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李白。谢公:指谢灵运,谢灵运作为山水诗的创始人喜欢游山玩水,发明谢公屐。
                (3)才高八斗:“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字子健)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谢灵运)。
                总结一下:
                建安诗歌、陶渊明谢灵运考查较少,建安诗歌掌握曹操、曹丕的代表作以及代表作对应的意义。陶渊明的地位相对而言重要一些,掌握地位和典故,比如“东篱”指的是什么;谢灵运主要掌握地位即可。
                ps:你可以关注我一下,我发了很多对于公考的文章,你也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蘑菇屋公考,还可以进我建的微信群,都是志同道合的公考小伙伴一起学习,相互监督,一起上岸。


                IP属地:海南18楼2020-06-27 18:08
                回复
                  2025-05-17 18:49:58
                  广告
                  需要公务员省考、国考、事业单位、军队文职课程可以私信我哦,免费领取😊


                  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20-07-10 16: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