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ace喜乐吧 关注:308贴子:44,909
  • 4回复贴,共1

令法国高中生惧怕的哲学会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令法国高中生惧怕的哲学会考
作者:liyan | 来源:五洲通 | 发布日期:2009年10月13日 | 浏览: 0 次 
法国总统密特朗晚年病重期间,有一次和友人谈到他唯一的非婚生女玛扎琳:她高中会考的哲学分数是16分!老总统非常骄傲地感叹: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高的哲学分数。法国学校是20分制,16分等于中国学校的80分。玛扎琳在老父过世后,成为年轻的作家。 
  曾经在公众场合被法国人问:“你们那代中国中学生,从未经过哲学考试吧?” 
  确实没有。那个时候中国学生的哲学课实质上是“政治课”,哲学类只从马克思开始,或早一点,黑格尔。而对法国学生来说,自1808年拿破仑立法高中会考,两百年来,16岁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必修哲学科目,一律从“哲学的源头”古希腊开始。 
  高中毕业会考(简称Bac)在法国,从来是学生和家长关心的重要事情,它简直是“成年”和“未成年”的分水岭。1880年以前,没有女性通过Bac;1900年以前,只有5%的考生过关;1950年左右,上升到25%;于是,通得过Bac的,理应成为国家的精英,社会的栋梁。到2l世纪,法国高中生平均80%可通过毕业会考,重点学校的学生100%通过。这个Bac,是年轻人走向社会的通行证,进入大学的钥匙。 
  而哲学考试,是法国高中毕业会考的必考科目,无论你是文科、理科还是艺术类的考生。它对18岁学生的分析和思辩能力进行严格的测量,最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况且每年都被摆在第一应考科目,这令许多考生感到惧怕。 
  今年的法国高中会考刚过去不久,让我们看看6月11日的哲学考题,每一科学生有三个任选题,考试时间为4小时。 
  文科考生试题:1.是否任何意识觉醒都是解放性的?2.艺术作品是否为与其他现实一样的现实?3.解释亚里士多德《尼戈玛科的伦理》中关于责任的节选。理科考生试题:1.欲望能否从现实中得到满足?2.手工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有何意义?3.解释休谟《道德原则调查》中关于公正的一个节选段落。 
  社会经济学科考生试题:1.人们能否摆脱偏见?2.工作能使我们赢得什么?3.解释尼采《人性,太人性》中关于道德的一个节选段落。 
  艺术类舞蹈音乐与技巧专业考生试题:1.艺术是否使我们远离现实?2.人们能否不要国家?3.回答埃比克岱尔关于自由一文中的3个问题。 
  无论对家长或考生,会考的哲学分数能达13分(70分)左右,都可以舒一口气:不赖了! 
  今年的法国高中毕业会考,考生年龄最小的不到13岁,最大的70岁。70岁的老作家Jeand’ Onnesson贪好玩参加了这场哲学考试,出来时,这个盛名的作家诚实地说:我不敢保证会及格。



1楼2009-11-15 23:51回复
    2楼2009-11-15 23:51
    回复
      法国高中生面对哲学大考别无选择
      2009年06月29日09:49  来源:新京报  我要评论(0)
        作者:刘西鸿 旅法知名作家
        法国高中生毕业时,有一场世界有名的“哲学大考”,18岁的中学毕业生必须毫无选择地面对试卷上关于“自由”、“权利”、“欲望”、“国家”等题目作答。这些属于哲人才会花脑筋的题目,实际上在法国学生的未来人生中,也是千载难逢。可知在哲学大考前一年的高中二年级,半大孩儿们都已经历了一场考状元般的“法文大试”BAC Francais。
        这“法文大试”可以说是“首次严拷”17岁少年的文学素质,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对“法文大试”都插翅难逃!最划不来的是理科生,法国有近300所工程师学校供理科生高中毕业后选择,其中“优等前途学校”不过10所,每年不到10%考生考进。在这10%中,他们的数学分数彼此相当,这个时候惟有拿出各自的“文学素养”拼搏入门。
        《欧洲文学史》早在20世纪初就被列为北京大学的文科类教程,1917年周作人做北大文科教授时白天起稿,晚上交给鲁迅修正字句,稿子再油印做正课用。周作人教材的文学观认为,我们“或入苦行,或为玩世”的普罗大众,“皆为个人与社会、理性与感情、知识与信仰两者之代表,互相撑拒而成人生之意义”。所以,那时的中国文人认为必须用文学灌输调养学生,先拯救青年灵魂继而救国救世。
        童声奶气的法国嫩毛学生们,书包里的文史教材都是“从古到今”:12岁初一学“史前”,14岁初三学“中世纪”,等到19世纪、20世纪的文学历史捧在手上发呆时,已经到心气旺躁的青春年节。
        高二“法文大试”如此严峻,以致在大考前半年必须来两次“法文预考”BAC Blanc热身。我手上现在有这样的热身考题(总分20):第一类是综合解答(含4分),此类考题在全年指定阅读范围,广含司汤达、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伏尔泰、兰波等,属于“阅后提问,读者得分”;第二类是“17岁文明赌注”了,此16分包揽18世纪、19世纪的诗歌、戏剧、小说、文论,包揽周作人北大文科的“每周六单位”,包揽阅读、分析、归纳、最后作文结论———请看:“模拟一封伏尔泰给其姊妹家书。字数限一千五百字以内。”这样的考试,考得顺利就是赌赢人生第一场精神文明;赌输了的,连沮丧都找不到源头。
        有人喜欢传“世界首富盖茨连中学都没有毕业”,“萨科齐读初一时留了一级”这样的传奇,好像相信人生不需读书也会有幸运。这种故事听第一次是惊奇,听第二次就当它谣言吧。法国中学生有个牛段子,在面对《解释何谓胆量?》试题时,有人用粗笔画了支箭指向题目,加注:此为胆量!作文10秒钟完成。牛人此举或是高智,或是低能,只因世上百分之百凡人能力在两者之间,得用10年准备以迎十七八岁的法文和哲学大考一战。“模拟伏尔泰给姊妹之家书”?最低能者,或可想到写一写伏尔泰家中花园之草木搪塞过去,不过伏尔泰院中的花草岂是好写的!惟有通通坐下来,潜心读懂伏尔泰。伏尔泰是人类思想的曙光启蒙,将其读懂,除了穿过法国的19世纪、18世纪、17世纪,穿过莫里哀,穿过“美女蓄金”的戏剧,别无捷径。


      3楼2009-11-15 23:57
      回复
        4楼2009-11-15 23:57
        回复
          .


          5楼2013-05-08 14: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