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游泳吧 关注:532贴子:2,135

南京游泳爱好者交流群正式创立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交流群(微)如图。群主持有双证(游泳救生员+游泳教练)+潜水员证。群里也有专业的国家二级运动员。比我自由泳游的更好的伙伴在。欢迎喜欢游泳的南京小伙伴一起进来交流。有空一起结伴游泳。有任何的游泳问题也都可以问我噢。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5-24 11:38回复
    以下内容来自游泳吧大神总结。我觉得很有意思
    蛙泳的自评参考:
    1.换气不靠手,初学有成。
    2.过肩不划肘,中规中矩。
    3.蹬腿二米五,业余高手。
    4.靠腰不靠脚,大神级别。
    解释:
    换气靠手,是扑腾。。
    划水过肩,是狗刨。。
    蹬腿不走,是养生。。
    靠腰造波,是波蛙。。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5-24 11:50
    回复
      2025-05-14 03:05:51
      广告
      关于游泳的健康问题
      游泳确实有一定概率会发咽喉炎或肺炎。。。这个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是是可以避免的。
      游泳都是张口呼吸。。。就比鼻子呼吸差多了。。。鼻子本身对空气有加湿。。保温。。过滤杂质的作用。。口腔不具备这种功能。。。所以确实是容易出现问题。
      如何避免。。。一是带水喝。。游泳也是运动。。。脖子难免干燥。人体难免缺水。。不是泡水里就不会缺水的。。所以第一条是补水。。。我是嫌带着水瓶比较麻烦。因为我还有别的装备要带着去。。所以出发前。。狂喝。。。。回来后狂喝。补充水份。。。下水前解手。。回家后解手。。排毒。。。
      二。。。水温不高的情况下。。最好控制时间。。半小时左右。或者一小时。。。岸上也冷的。。容易生病。。不要泡太久。。。
      三。。游泳前热身。。充分热身。。下水前。注意用冷水稍微怕打各大关节。。和胸腹部。
      4.。入水后。尽量连着游完。就走了。。不要老在水里站着。。帽子最好是厚的硅胶帽有一定保暖作用。。尽管不明显。但是真的有。。
      5.起来以后。。洗澡水热一点。冲一下。驱驱寒气。。很关键。。。。女性朋友。。游完。最好等头发干一点。再出馆。一般都有吹风的。。不行自己带。。。插坐总是有的。。
      头发没干。。短发还好。。长发。风一吹就病了。很容易病。
      6.。频率最好是隔天一去。。冷了可以隔俩天一去。。这样不容易病。。不下水注意保暖。。游泳以后其实还比较耐冻。。很不感觉冷。。。等你感觉冷。你就病了。
      7.确实病了。。最好停游。。等病彻底好了再下水。。
      注意这些。。。几年下来。你身体会很棒。。根本不怕冷。。当然这也是有限度的。冷过头了。是个人都受不了。不过肯定是比不下水的人强很多的。。。头俩年还是比较容易感冒的。。。。游俩年。。。吃饱睡好。。人体质就好多了。。很不容易感冒。肺炎什么的。。。。需要时间。。
      现在。。你确实可以减量。。减少次数。。注意自身的感受。慢慢来。。你游着。上面七条你多看俩次很容易记住。。。照做。对你有好处。几年以后你就知道我说的是对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5-24 11:53
      回复
        南京游泳地方很多 奥体综合最强的。区域性游泳馆也不错。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5-24 13:27
        回复
          游泳教练证现在叫社会体育指导员。要先考救生员。考完再考游泳教练。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5-24 17:04
          收起回复
            南京救生员考核标准1:20秒内任意泳姿游玩25m(可跳水,女生22秒)。2:潜泳20米一口气(不限时间,身体任何部位不能露出睡眠)3:心肺复苏假人模拟考试过关。4:水上拖带救生考试过关。5:理论考试超过60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5-24 19:28
            回复
              初级救生员考试心得:初级游泳救生员我的建议是需要一定游泳基础的人报考,我们可以在平时测试一下自己的速度游水平,以男生为例,假如速度游成绩在22秒左右(不限泳姿),我认为完全可以去报考,因为我们报名时一般距离考试还会有半个月的时间,最短也有一周左右的时间,在这段期间,想要速度游成绩有所提升,我们需要做什么呢?第一是学习鱼跃式跳水,好的跳水能让整体的游进距离变短,这样就能缩短时间;第二是需要大量的速度游练习,速度游我推荐采用自由泳(最快的泳姿),如果时间充裕,从最基础的动作练起——打腿,基本功练习好以后,会轻松很多,如果时间紧迫,每天的练习就是短距离冲刺,25米的距离,加快手部频率,做到尽量不换气或者只换一口气(换气会增加游进时间),很多效率不高的考生采取的就是这种做法,虽然办法土,但是通过效果来看,是个挺不错的选择,每天要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比如2小时训练时间,30分钟放松游,30分钟练习跳水,剩余时间进行分组冲刺训练,最好有同伴帮忙掐表或者拍视频,通过视频来分析自己还有哪些不足之处,想办法改进。如果体力充沛的话还可以多练习抬头爬泳和反蛙泳(为了现场赴救做准备)正常只要你有一颗能吃苦或者能坚持的心,速度游就轻而易举了。还有一个小技巧就是假如你的成绩一直在21秒左右,考试当天,稍微在考评员发令之前争取时间——抢跳,因为考评员当天要检测的考生太多,大家都不想麻烦,加上培训基地会和考评员沟通,考评员也不太会在这方面严格把控,有个别好考的地方超时3~4秒考评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潜泳对于许多经常抽烟或者肺活量不好的考生也是个头疼的问题,我的建议还是憋气练习,可以在家拿脸盆装满水练习,当然在游泳池做真正的潜泳练习是最好了,个人推荐采用蛙式长划臂技术(可在网上搜索教学视频学习),那实在是憋不到20米的距离,怎么办?两个小技巧:一是憋一大口气,在感觉憋不住时,慢慢吐一点气出来,这样你会感觉轻松很多,又可以继续了;二是最实用的,憋不住时直接张嘴喝一口水再憋,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但是真的是非常管用的办法(在和朋友比赛潜泳的时候我尝试过,亲测有效)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说,潜泳可能是他们觉得最简单的一个项目(我就是)。
              现场赴救分为入水+接近+拖带+上岸,由同伴扮演溺水者在距离岸边15米处呼救,其中考试入水方式有两种:蛙式入水和跨式入水(两种入水重点都是要把动作做清楚),入水时眼睛目视前方,要时刻注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5-24 20:36
              回复
                首先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游泳是竞技体育,是体能主导类速度性和耐力性项群。何为体能主导,就是所有竞技能力中体能占据最主要的地位,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大家最大的误区,总觉得我改技术应该也可以啊。实际上,在水平较低的时候改技术是提高很快,但到了一定程度,制约大家发展的应该都是体能,而且很多时候技术提高不了是因为体能上不具备做出理想技术的条件。
                可能有人要问了,体能和技术哪个重要,要我说,都重要,哪个都不能舍。游泳特殊就特殊在这里,体能是基础,技术是核心,缺一不可,训练的主要内容都是为了发展体能,同时又十分强调技术,应该说二者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
                说这么多,无非是想告诉大家,想提高,想打开瓶颈,不辛苦的训练,发展体能,企图纠正一下动作就快很多是绝无可能的。不管教练有多厉害,不通过训练也是无法提高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所以大家应该端正态度,拿出决心来,肯吃苦,必能有所收获。
                至于具体怎么练,那就是下面要解决的问题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5-24 23:05
                回复
                  2025-05-14 02:59:51
                  广告
                  先来说一说体能,总的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仔细回想一下自己游泳的经历不难发现,这三者在游泳运动中都非常的重要,而大家普遍一说练体能只知道发展力量素质。
                  身体形体是身体的形状,一定程度反映身体发育和发展状况,同时身体密度和形状也影响着水中阻力的大小。
                  身体机能是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例如心肺功能啊什么的,氧气供不上或是乳酸承受不住都会影响运动成绩。
                  最后才是身体素质,其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平衡,协调等。每一个素质其实都会对游泳的水平产生影响,但大多被人忽略了。
                  说这些不是为了搞蒙大家,而是呈现一个训练学的体系,便于大家真正了解平时自己训练的角度是否过于片面,开阔一下思路,便于选择更加合适的训练方法。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5-25 07:55
                  收起回复
                    介绍训练方法之前,还要先明确一点儿东西,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这些训练方法?为什么总有人说游一趟歇半天不行你得快游?总有人说一口气游3000没用你得分开游?怎么练?别问,问就包干。我相信这些东西有一定概念的人大概明白为什么,但对于不懂的人来说真的一头雾水。
                    决定和影响训练方法的因素有很多,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提高的能力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归根到底,最主要的就是提高人体的供能系统,以及在这种供能系统下机体的运动能力。人体总共有三大供能系统:磷酸原供能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有氧能供能系统。三者独自或共同支撑大家完成不同距离和速度的运动,即相互区别,又有交叉。下面分别介绍一下每一种供能系统。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5-25 14:08
                    回复
                      人不多啊 才7.8个群里。刚开始可能会很单调。我估摸着到6月底前到100人就会很好啦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5-25 14:12
                      收起回复
                        磷酸原系统,人体最重要的短时间运动的能量供应系统。一切快速的,爆发的,时间很短的运动,它都是最主要的。跑个100米这种持续时间在10秒左右的运动,几乎一切能量都来自于这个系统。平时说的ATP-cp啥的就是这个系统。它含量非常非常少,消耗也快,但能量提供效率最高,应该说对于喜欢游50米的泳友来说,这个供能系统那是非练不可的。通过反复的消耗,恢复,可以提高cp在肌肉中的储存量,以及ATP转化的效率,让你在比赛中这种浑身充满力量的感觉+1秒。
                        怎么消耗,首先要用到它,简单来说就是短冲。全力一个25,基本就没了。磷酸原系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恢复速度快,20-30秒就可以恢复一半,2-3分钟就能完全恢复,所以歇个1-3分钟理论上都可以进行下一次的训练了。消耗-恢复-再消耗-再恢复如此循环,磷酸原系统就得到很好的发展了,具体内容训练方法时候讲。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5-26 00:58
                        回复
                          糖酵解系统,同样是短时间供能的主要来源,无氧情况下分解糖原产生乳酸同时提供能量。游个100米胳膊腿儿酸的动不了,就是它搞的鬼。提供能量的效率不如磷酸原,但由于磷酸原含量实在有限,再怎么练也就那么10秒左右,就不得不用糖酵解供能了。糖酵解系统的供能持续时间大概在2分钟以内,60-90秒时候最大,从距离上看就是100米和200米动用最多,广大泳友包括专业运动员这个系统那无疑是最重要的了,也是非练不可了。
                          训练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提高糖原储量,增加其转化速率;二是提高身体包括脑细胞对乳酸的耐受能力。
                          为了达到第一个目的,同磷酸原系统一样,消耗恢复再消耗。为达到第二个目的就有些难受了,专业运动员应该深有体会,这种训练应该是大家最讨厌的。训练乳酸耐受能力,首先要将血乳酸水平维持在很高的水平上进行训练,可能是间歇时间很短的连续快游,让血乳酸堆积甚至是达到酸中毒的地步。胳膊抬不动,头晕想吐都是正常反应。训练水平不太高的连续冲刺后头晕除了身体其他方面的不适应外,也是因为脑细胞对乳酸耐受能力差导致的。具体的训练方法讲。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5-26 16:03
                          回复
                            有氧能系统,大家应该最熟悉,平时说的有氧能力啦,有氧耐力之类的都与它有关。以糖,脂肪,蛋白质为底物,分解它们释放能量以供运动所需。供能效率最低,才有糖酵解系统一半左右,但储量巨大。超过2分钟的运动,糖酵解系统能量供应就出现问题,此时必须动用有氧能供能系统。跑个马拉松,铁三,游1500这些项目都是有氧能系统为主。水平高的运动员连续运动甚至可以超过10个小时。
                            训练讲起来有点儿费劲儿,我介绍两个概念:最大摄氧量和乳酸阈。
                            最大摄氧量可以理解为最高吸氧能力,有氧系统得有充足的氧气,所以吸的氧气够多很重要。可惜这最大摄氧量受遗传影响较大,训练提高空间不大。但是不要紧,还有乳酸阈呢,可以把它理解为机体由有氧供能到无氧供能转化的那一个点,它反应身体利用氧气的能力。大部分人不是因为吸的氧气不够多,而是利用率低。幸好乳酸阈可以随着训练有很大的提高,最优秀的运动员甚至可以提高到最大摄氧量的90%以上,也就是以90%的强度居然还是以有氧能系统在供能,不产生乳酸,也就不会影响长时间运动。而我们普通人大概在50%-70%最大摄氧量就会动用无氧供能系统,所以我们跑的慢游得慢,还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明白了这些,以乳酸阈强度训练有氧能力就不难理解了,至于怎么测定自己的乳酸阈,网上查一查就有,适合追求完美训练的人,其余的只要在一定区间训练也没有问题,毕竟我现在都还不知道自己乳酸阈呢。除了乳酸阈训练,长时间的各种强度的有氧训练也是提高有氧能系统供能能力的常用方法。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5-26 21:53
                            回复
                              2025-05-14 02:53:51
                              广告
                              明白了三种供能系统之间的区别并没有结束,它们之间的联系也十分重要。前面说的是三种供能系统各自主导的强度和时间范围,但在实际应用中,它们总是混合出现,被称为能量供应统一体。细的就不说了,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游泳运动很多地方很特殊,最短的50米自由泳,世界上最好的选手也需要20秒,这表明无论是谁,磷酸原系统都不足以提供所有能量,都必须有糖酵解系统来参与供能。事实上,短距离的运动糖酵解系统从一开始就会动用,只不过磷酸原为主。随着磷酸原能量越来越少,糖酵解越来越多,直到完成50米的距离。
                              在游100米的时候,看起来是糖酵解系统供能,其实在开始阶段磷酸原系统也会参与供能,有氧能系统也提供一小部分能量,只不过全程以糖酵解系统供能为主。
                              甚至是跑马拉松,在冲刺阶段也必须动用糖酵解供能系统。
                              这些给我们的启示可以从两个方面看:
                              一:对于想快速提高某项目成绩的运动员,应该把重点放在训练主导供能系统上,说白了就是比赛比什么就练什么。
                              二:对于那些想综合提高达到更高水平的人来说,那就不能放过项目涉及的任何一个供能系统。练100米除了训练糖酵解系统外,磷酸原和有氧能都需要安排一定量的训练。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05-27 16: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