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旧醅吧 关注:66贴子:1,679
  • 3回复贴,共1

医改第三幕(师避尘 国子监生NPC)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崇彦带着两位医博士回国子监,将太医局所见告诉师避尘。师避尘想起来好几年前太医令确实就此事向他求助,当时国子监地方也有限,于是将武成王庙暂时给他们学习,没想到这么多年他们都还在那里。如今国子监发展的不错,也有多余的校舍,师避尘便决定让太医局将讲学地点搬到国子监,与监生共用。此令一出,激起监生抗议。国子监内大多是官宦之后,文人骨中轻视医科,嫌弃他们没有流品,又大多是考不成正经科举没有资质的人,不屑与之一同上课。为首的监生写了一篇言辞激烈的文章,在监内口耳相传,引得监生相继罢课。师避尘无法,只得暂时按下,并让崇彦跟太医令说明情况。
@裴正卿- @顾翦°


1楼2020-05-27 12:36回复
    @傅斯予


    2楼2020-05-27 13:10
    回复
      2025-05-24 17:04:51
      广告
      “遵从礼法,却非因循守旧,固步自封。”
      监生多沉湎经史心无旁骛,打马过御街,樊楼吃酒、金明观雨,就以为见到了人间。而我能格外清楚地看出他眼中的野望——他是先醒过来的人,圣贤书中写的所谓的天下大同,不过是缥缈虚无的愿景。
      然而道之不行,自圣人就已经明晰。知不可为而为之,赴汤蹈火,只为张行大道,这才是为仕之本。救人与救世,皆需大慈恻隐之心,以救含灵之苦,如今我匡扶的又岂只是太医局——
      罢了。
      “若如你所说,这是国子监的民心,便多谢你替我体察。此事便暂且搁置,容我与诸公再议。”
      归于眼前辞赋,缓下声息,并无丝毫苛责之意。
      “只是你需记得,如今做监生,日后登庙堂,是为了什么。下月的私试,我会亲改你的程文。”


      11楼2020-07-15 06:01
      回复
        “身居要位,轻易能左右民生。惠泽四方或是流毒千里,有时不过一念之间。如今未能体到监生的意见,便擅作主张,是我的过错。”
        声很诚恳。他如今唯独点醒我一件事——高居庙堂,更当仁民爱物。许多于我无足挂齿,于黎庶或许重若丘山,不可妄加揣度。
        “——可此事当引以为戒,下不为例。”
        神色稍肃,终于落座。
        “监生居于国子监,是为学先贤仁道,不是为满足你的私情。所谓仁义大道,又岂是你一撇一捺便轻易写就的。”
        把白宣往他面前推去。
        “这你收好。日后以记问仁道为题,再作一篇文章,交给我吧。”


        13楼2020-07-15 12: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