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是让海底捞出众的理由。
作为海底捞的创始人,张勇也曾在某档节目中表示,“没有人关心海底捞的老板是谁,第一线的你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每一个在海底捞就餐的消费者都明确的知道,海底捞的服务到底有多“到位”。一个人就餐的陪餐熊,生日餐的小惊喜,免费水果赠送,海底捞工作人员的口袋犹如机器猫,你不知道他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用服务获取消费者的芳心,看似就是海底捞的必杀技,但实际上不仅仅是这样。
就在今年4月末,50岁的张勇公布退休计划,同日海底捞也发布自愿公告,宣布了公司采纳领导人才选拔的计划。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道理大家都懂,不仅仅是海底捞,如今不少头部企业都在提倡人才选拔计划,而本次海底捞的行为则代表着,海底捞的全体员工都有机会参与接班人海选,这也包含服务员、传菜小哥以及门童。
人是一个企业的核心因素,相比于产品研发、品牌推广和供应链的建立,人员管理则是更重要的因素。
一直以来,海底捞都在用行动证明着服务好人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为此,也成为了不少餐饮零售店铺的导师。但你要知道并不是所有成功的生意都是可以复制的,就拿海底捞来说,表面上看是靠服务取胜的,事实上并非如此。
01
海底捞的MVP
人是企业的核心。
消费者和服务者同样重要,在外界眼中可能会觉得消费者是一家餐饮店的核心,但事实上店长和服务人员才是,海底捞的MVP也正是店长。
海底捞店长一直都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位,网上也曾曝出,海底捞店长算上提成月薪能达到10万,也就是说一家餐饮店的店长年薪能达到百万,海底捞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你要知道海底捞餐厅的日常营运全部由店长管理,负责员工考核及晋升,并获鼓励挖掘有才干的徒弟成为店长,支持自下而上驱动的扩张。除此之外,于经营餐厅方面,店长拥有高度的自主及决策权。
这样来看,其实海底捞的店长相当于一家企业的核心领导人物,店长不仅要负责餐厅所有的事务,更要培养“徒弟”,店长作为“师傅”培养“徒弟”,也有直接的回报,培养的新店长越多薪酬越多,所以每一位店长才会拼劲全力的去经营店铺,关心店铺的流水,因为店铺的经营状态直接影响了自己的薪资和发展。
从海底捞内部的器重程度来看,店长是公司未来10-15年接班人海选的主要人群,所以称为MVP是当之无愧的。
就像游戏中一样,想成为MVP一定是要有硬实力的,海底捞的店长也一定如此。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海底捞共有320名现任店长和超过200名储备店长,现在店长数量也在持续增长,而这些或许就是其核心资产。
02
直面中年危机
一路奔跑的海底捞,近两年脚步开始放缓。特别是以增速50%左右的步伐连续奔跑了3年后,2019年的海底捞可能真的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海底捞2019年财报显示,整体同店销售增长率从6.2%下降到1.6%。其中,主要新店扩展区域的一二线城市的同店销售增长率分别为-0.2%、 -1.9%。
没错,海底捞也遇到了中年危机。你要知道,任何一家企业在长期奔跑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问题,疲惫是难免的,就要看如何去做。
2019年海底捞翻台率全面下滑。一线城市由5.1下滑至4.7,二线城市由5.3下滑至4.9,三线及以下城市及海外的餐厅翻台率也同步下滑。这些问题都是海底捞快速拓店后开始显现出来的,想要同时经营好3000家门店,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为此,海底捞开始寻找新的方向。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开辟第二增长曲线是重要的发展方向,海底捞自然也不例外。从今年年后开始,海底捞开面馆的消息就一直放出,从9.9元一碗面的“十八汆”,再到2.99元一碗面的“捞派有面儿”,但其实这并不是海底捞第一次尝试快餐,在此之前海底捞就曾有过尝试。
2012年,海底捞曾内部孵化冒菜品牌优鼎优,优鼎优曾于2017年登陆新三板,后来因为亏损问题被海底捞全资收购。
眼下,海底捞不断的在快餐上尝试,就是在追求极致快和性价比,不断在零售化业务上探索,希望找到一种更优质的生存技能来直面中年危机。
03
海底捞的零售探索
除了做好服务,开面馆不断尝试快餐业务之外,海底捞的零售探索之路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2019年调味品食材销售营收4.9亿元;
2019年海底捞关联上市公司颐海国际旗下的自热火锅营收已突破10亿元;
2019年,海底捞收购“上海/缘澍“Hao Noodle“、”上海好萃“等餐饮品牌;
没错,仅仅在去年一年海底捞的零售板块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目前的海底捞,已基本形成火锅、快餐、正餐、零售化的多元业务矩阵。
行业专家曾表示,根据海底捞目前的布局来看,一个几乎遍布火锅产业链所有环节的庞大产业帝国正在慢慢成型,所以说海底捞并不是一味的向某一个品类延伸,而是正在全面布局。
这样来看,无论是“十八汆”还是“捞派有面儿”,快速尝试都是有理由的。
其实,作为中餐中突破百亿规模的企业,海底捞一直都是被寄予厚望的。
虽然不及星巴克,麦当劳这样的世界餐饮巨头,但海底捞在国外的布局也已经初见成效,目前在海外已开出52家门店,营收超过22.7亿元。
但是想要打造世界性额餐饮品牌,海底捞还是需要不断突破和完善自身。
服务虽然是海底捞的品牌核心经营方式,但是如今餐饮服务业的市场规则也在不断的提高,想要一直靠服务取胜恐怕也很难坚持,一定要找出新的方式赢取消费者的心。
海底捞正在尝试新的方式改写定义,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定义。
作为海底捞的创始人,张勇也曾在某档节目中表示,“没有人关心海底捞的老板是谁,第一线的你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每一个在海底捞就餐的消费者都明确的知道,海底捞的服务到底有多“到位”。一个人就餐的陪餐熊,生日餐的小惊喜,免费水果赠送,海底捞工作人员的口袋犹如机器猫,你不知道他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用服务获取消费者的芳心,看似就是海底捞的必杀技,但实际上不仅仅是这样。
就在今年4月末,50岁的张勇公布退休计划,同日海底捞也发布自愿公告,宣布了公司采纳领导人才选拔的计划。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道理大家都懂,不仅仅是海底捞,如今不少头部企业都在提倡人才选拔计划,而本次海底捞的行为则代表着,海底捞的全体员工都有机会参与接班人海选,这也包含服务员、传菜小哥以及门童。
人是一个企业的核心因素,相比于产品研发、品牌推广和供应链的建立,人员管理则是更重要的因素。
一直以来,海底捞都在用行动证明着服务好人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为此,也成为了不少餐饮零售店铺的导师。但你要知道并不是所有成功的生意都是可以复制的,就拿海底捞来说,表面上看是靠服务取胜的,事实上并非如此。
01
海底捞的MVP
人是企业的核心。
消费者和服务者同样重要,在外界眼中可能会觉得消费者是一家餐饮店的核心,但事实上店长和服务人员才是,海底捞的MVP也正是店长。
海底捞店长一直都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位,网上也曾曝出,海底捞店长算上提成月薪能达到10万,也就是说一家餐饮店的店长年薪能达到百万,海底捞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你要知道海底捞餐厅的日常营运全部由店长管理,负责员工考核及晋升,并获鼓励挖掘有才干的徒弟成为店长,支持自下而上驱动的扩张。除此之外,于经营餐厅方面,店长拥有高度的自主及决策权。
这样来看,其实海底捞的店长相当于一家企业的核心领导人物,店长不仅要负责餐厅所有的事务,更要培养“徒弟”,店长作为“师傅”培养“徒弟”,也有直接的回报,培养的新店长越多薪酬越多,所以每一位店长才会拼劲全力的去经营店铺,关心店铺的流水,因为店铺的经营状态直接影响了自己的薪资和发展。
从海底捞内部的器重程度来看,店长是公司未来10-15年接班人海选的主要人群,所以称为MVP是当之无愧的。
就像游戏中一样,想成为MVP一定是要有硬实力的,海底捞的店长也一定如此。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海底捞共有320名现任店长和超过200名储备店长,现在店长数量也在持续增长,而这些或许就是其核心资产。
02
直面中年危机
一路奔跑的海底捞,近两年脚步开始放缓。特别是以增速50%左右的步伐连续奔跑了3年后,2019年的海底捞可能真的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海底捞2019年财报显示,整体同店销售增长率从6.2%下降到1.6%。其中,主要新店扩展区域的一二线城市的同店销售增长率分别为-0.2%、 -1.9%。
没错,海底捞也遇到了中年危机。你要知道,任何一家企业在长期奔跑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问题,疲惫是难免的,就要看如何去做。
2019年海底捞翻台率全面下滑。一线城市由5.1下滑至4.7,二线城市由5.3下滑至4.9,三线及以下城市及海外的餐厅翻台率也同步下滑。这些问题都是海底捞快速拓店后开始显现出来的,想要同时经营好3000家门店,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为此,海底捞开始寻找新的方向。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开辟第二增长曲线是重要的发展方向,海底捞自然也不例外。从今年年后开始,海底捞开面馆的消息就一直放出,从9.9元一碗面的“十八汆”,再到2.99元一碗面的“捞派有面儿”,但其实这并不是海底捞第一次尝试快餐,在此之前海底捞就曾有过尝试。
2012年,海底捞曾内部孵化冒菜品牌优鼎优,优鼎优曾于2017年登陆新三板,后来因为亏损问题被海底捞全资收购。
眼下,海底捞不断的在快餐上尝试,就是在追求极致快和性价比,不断在零售化业务上探索,希望找到一种更优质的生存技能来直面中年危机。
03
海底捞的零售探索
除了做好服务,开面馆不断尝试快餐业务之外,海底捞的零售探索之路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2019年调味品食材销售营收4.9亿元;
2019年海底捞关联上市公司颐海国际旗下的自热火锅营收已突破10亿元;
2019年,海底捞收购“上海/缘澍“Hao Noodle“、”上海好萃“等餐饮品牌;
没错,仅仅在去年一年海底捞的零售板块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目前的海底捞,已基本形成火锅、快餐、正餐、零售化的多元业务矩阵。
行业专家曾表示,根据海底捞目前的布局来看,一个几乎遍布火锅产业链所有环节的庞大产业帝国正在慢慢成型,所以说海底捞并不是一味的向某一个品类延伸,而是正在全面布局。
这样来看,无论是“十八汆”还是“捞派有面儿”,快速尝试都是有理由的。
其实,作为中餐中突破百亿规模的企业,海底捞一直都是被寄予厚望的。
虽然不及星巴克,麦当劳这样的世界餐饮巨头,但海底捞在国外的布局也已经初见成效,目前在海外已开出52家门店,营收超过22.7亿元。
但是想要打造世界性额餐饮品牌,海底捞还是需要不断突破和完善自身。
服务虽然是海底捞的品牌核心经营方式,但是如今餐饮服务业的市场规则也在不断的提高,想要一直靠服务取胜恐怕也很难坚持,一定要找出新的方式赢取消费者的心。
海底捞正在尝试新的方式改写定义,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