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朔吧 关注:11,551贴子:5,330
  • 5回复贴,共1

如何打坐禅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何打坐禅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6-08 00:24回复
    2017年7月16日 03:50
    一切安乐,皆从禅定中发生。
    禅定,是实践诸佛妙觉的唯一途径。
    如何进入甚深禅定?
    在松坦安详的身心深处,寻找那厌离世间之清醒。
    安住于清醒中,明明了了,不辨真实,无取无舍,烦恼自消。
    甚深禅定中,自我体验,犹如经历死亡的过程。
    当心灵深处,那清醒明了的明晰,坦然接纳心灵储存的——欲望,恐惧,悔恨,欢乐,悲伤,仇恨……
    往昔一切所想,所念,所感,所执迷——在心灵清醒中,如影片划过。
    清醒的心,在所有的电影场景中,保持淡然的观察。
    观察者,就是你厌离世间的愿望。
    久而久之,淡然的观察心中,清醒明了的程度会增长,心识编织的影片会消融。
    影片消散时,连带着心灵感受场景的心灵觉受也会消散。
    心灵深处的明了,只是那,单纯自由的觉知。
    觉知,脱落了觉受,也就脱落了分别。
    不可思议,刹那间,身心脱落,世界如梦,虚空粉碎,大地平沉。
    明晰无碍,觉照十方,性空无生,法界现前。
    无所得,故自由;无所生,故圆满;无所挂,故庄严;无所碍,故智慧。


    2楼2020-06-08 15:01
    回复
      2017年7月18日 15:28
      问:禅修的基础是清醒觉照,如何保持内心的觉照?
      答:烈日炎炎,酷暑难耐,你汗流浃背地走在街上。
      内心很渴望喝一瓶冰镇可乐。
      终于看到街边有冷饮摊,你急步上前买到可乐,一口气喝完带着冰渣儿的可乐。
      身心爽快,暑意顿消,好舒服啊!
      是你想起来喝可乐的,可乐是你去寻找的,是你买的可乐,是你喝的可乐,对吧?
      你不会觉得,喝可乐有什么问题,也不会觉得,喝可乐的这个人不是你,对吗?
      倾听!注意倾听!
      你渴急了,想要喝冰镇可乐,是因为,你的心灵觉受,认可了冰镇可乐的名相,可以舒缓身体焦渴的体验。
      冰镇可乐能解渴,好喝,爽快,这是你心灵对可乐的认知。
      如果,你的心灵不认可——冰镇可乐。
      医生告诉你,你是糖尿病,一瓶可乐中蕴含的糖分,足以要你双目失明,足以令你死亡。
      那么,同样的烈日当空,同样的焦渴难耐,当你心意中浮现起——我要喝冰镇可乐的念头时,你的内心绝对会觉察到这个念头。
      因为此刻,冰镇可乐的名相,代表着伤残与死亡。
      同样的道理,你所认为现实的世界,之所以真实存在,是因为你心灵,对于构成世界的各种现象的认可。
      如果你的心灵,不再认可自我意识,六根,身心,所感受到的一切。
      心会清醒的发现,世界的真实,不过是你的心灵分辨,依据六根附着的色尘,构建而成的种种现象。
      现象,就是因缘业果相续的暂时片段,现象中本无世界。
      是你的心灵,对于现象的认可,从而赋予了现象以——世界的名色。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20-06-08 15:02
      回复
        你的心灵,不再认可冰镇可乐,当你想喝可乐之愿望一旦升起,愿望推动意识,去寻找可乐的思维刚刚建立。
        你心灵中,不认可可乐的,对于可乐排斥的觉知,就会瞬间警觉——哎呀,可乐对于我有毒,绝对不能喝。
        在心中,不认可可乐的——心灵觉知,就脱落了想要喝可乐的——觉受愿望,以及思索可乐滋味的——意识概念。
        在贪婪冰镇可乐的习气业境相续的舒爽感受中,那觉知可乐有毒的——心灵清醒觉知,就是觉察。
        心灵觉察中,本没有可乐的名相,以及渴望喝可乐的你。
        觉察的清醒,在认可冰镇可乐的你的体验中,与否定冰镇可乐的你的心灵愿望中,是一致的,是同样的清醒明晰。
        心灵觉察,不会因为你贪婪可乐滋味,而消失了觉察的清醒,也不会因为你否定可乐滋味,而增长了觉察的程度。
        清醒的觉察,是心灵本有的自然状态。
        让你的心灵,保持在柔软、清淡、安详、宁静的静默中。
        心灵在一切感受体验中,放松觉受。
        觉受的松弛,犹如冰层下面的流水,逐渐会挂不住,体验感知的冰层。
        你会惊讶的发现,你的心灵,竟然可以脱离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脱落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独立存在。
        脱落六根六尘的心,仅仅是清澈明晰的觉知,觉知中,没有可乐的体验与名相,也没有欲望可乐的你,以及喝到可乐的你。
        你就会发现,那个喝到可乐,感受爽快享受的你自己,原本是性幻如梦。
        所谓的存在,仅仅是心灵觉知的清醒,被习气带动了觉受。
        觉受攀缘意根,形成了分辨可乐的自我,以及自我认知的可乐。
        欲望可乐的自我,以及喝到可乐的通畅,或者不认可可乐的警觉,以及觉察可乐的反思。
        这种种思维感受,体验分别,都是心灵清醒的觉知中,错觉浮现的一幕幕业感幻境。
        觉知中,本无觉察所分辨的幻影。
        明明了了,清清净净,无碍无挂,无生无灭。
        《楞严经》中,如来伸手向天,问阿难,你看我的手臂,是正,还是倒?
        阿难回答说,世人皆以为,如来金色手臂是正非倒,可是如我解如来之意,实不知如来手臂是正还是倒!
        何故?觉心无挂幻影故,明性无碍分辨故,空性无染色尘故。
        觉心离幻,离幻即觉,生灭诸法,本性清净,清净名佛。
        故而,烦恼即菩提,生死本涅槃。
        如何保持内心的觉照?
        心灵对于世界、自我的不认可。
        不认可的深处,是心灵能够“察觉”不认可的清醒。
        不认可,就不会随着自我,而欲望泛滥,不认可,就不会随着世界,而随波逐流。
        不认可自我之心,自然会时刻警觉构成自我的体验与思维,久而久之,你会发现。
        你熟知的自我,竟然是成长岁月中,一个个意识概念与觉受体验,构成的心灵感受。
        当你能够从心灵感受中,觉察到感受中的心灵认知。
        感受淡化了,自我与世界的名相,也就淡化了,你会从感受深处,觉醒心灵认知的明晰。
        心灵认知,才是你在三界之中,最原始的自我。
        安详在,心灵清醒的认知中,认知脱落了,生灭来去的觉受。
        无所挂碍,无所取舍,无生分辨,广袤无限,无内无外,如如圆满。
        觉无所觉,十方普照,诸法性空,如如不动,是法界。
        这就是——四念住。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20-06-08 15:03
        回复
          禅定前,保持意识清醒,清醒不随胡思乱想。
          将清醒投入心灵感受,让感受在清醒中专注。
          在专注的清醒中,舒适地放松。
          这是禅修前期准备。
          熄灭语言,这是第一步。
          舒缓体验,这是第二步。
          寂静清凉,这是心融入境。
          妙乐安详,这是心住定境。
          清醒的意识,妙乐的安详,如沙粒构成的建筑,在定境中逐渐松动瓦解。
          意识与体验的建筑瓦解,觉性明空呈现。
          身心透明,清澈凝定,身心脱落,毫厘洞见,这是心化入定境。
          觉见纤毫,妄惑熄灭于纯净觉见。
          微细执着如泥点脱落,这是定境熄灭了心。
          身心不可得,不可得中,是整体不可分割。
          觉见无所见,不可见中,是透彻明晰觉性。
          这是定融化入觉。
          不可说,不可说中是苏醒。
          无所得,无所得中是自由。
          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中,是无来无去。
          不可指称,不可指称中,是周遍普照。
          这是觉熄灭了定。
          言语道断,如如不动,如如不动中,是狂喜解脱。
          大乐解脱,并无解脱,因大觉自在未曾束缚。
          无生无灭,故常乐我净。
          生灭寂灭,并无寂灭,因未曾移动本来无生。
          这是觉融入自性。
          实在是不可思议!禅定中的境界,与现实社会中,人类的世界。
          是截然不同、互不相交的两个世界。
          习惯于禅定中,了了清明的整体明澈,觉照纤毫的普照璀璨。
          自我感受体验到的死亡,与习气轮回妄想的境界,就绝无可能发生。
          就好像强烈阳光中,绝无可能存在阴影。
          也就是说,死亡并非是我们人生终点中,唯一遭遇的结果。
          可以通过修行,在禅定中苏醒你,神灵的纯光无际。
          觉悟心中,浩渺苍穹微尘宇宙,犹如指尖流过的沙粒。
          众生世界,生灭缘起,犹如浮影掠过虚空。
          朗朗虚空不留痕迹。
          死神的幽魂,带不动觉性璀璨。
          生死之因果,挂不住明媚空灵。
          ——大乘了义佛法


          5楼2020-06-16 08:57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6-16 15: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