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吧 关注:97,969贴子:477,765
  • 6回复贴,共1

考古学对金石铭文、器物与书籍记载的态度如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据个人看来,考古学并不仅仅面对金石铭文、器物,也会对照书籍记载,那么对他们会持哪些态度呢


1楼2009-11-26 22:37回复
    这就是文献记载与实务资料的关系问题——实则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关系 考古学所研究的实物资料大多都是不完整的 我们只能根据结果推断原因 历史文献是人为编纂的 它会有时代局限 思想局限 甚至存在有意篡改的情况
    考古学之于历史学 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


    2楼2009-12-16 18:14
    回复
      恩,考古就是讲究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结合。
      单凭一种资料的判断,不能全面的揭示,有一定的局限性


      IP属地:陕西3楼2009-12-19 21:41
      回复
        考古学离不开史料


        IP属地:北京4楼2009-12-20 13:32
        回复
          回复:2楼
          赞成,历史资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因其所处的环境以及个人的感情,有些地方会不太客观。


          6楼2010-01-22 10:44
          回复
            • 125.32.17.*
            知不知道格古要论?


            7楼2010-01-28 20:00
            回复
              格古要论    
                 中国现存最早的文物鉴定专著。明曹昭撰。曹昭字明仲,江苏松江(今属上海)人,生卒年不详。书成于洪武二十一年(1338)。全书共三卷十三论。上卷为古铜器、古画、古墨迹、古碑法帖四论;中卷为古琴、古砚、珍奇(包括玉器、玛瑙、珍珠、犀角、象牙等)、金铁四论;下卷为古窑器、古漆器、锦绮、异木、异石五论。此书后来又由王佐增补为十三卷,题为《新增格古要论》,书成于天顺三年(1459)。王佐字功载,号竹斋,江西吉永人。主要增补为墨迹、古碑法帖部分,此外新增金石遗文、古人善书画者、文房论、诰敕题跋及杂考等,对原著次序也作了调整,但其识见远不及原著。
                   此书在明景泰七年至天顺三年间(1456~1459),由王佐对墨迹石刻等部分多所增补,章次也有变更,易名《新增格古要论》,共十三卷。王佐字功载,号竹斋,江西吉水人。他主要增补了墨迹、古碑法帖部分,又新增了金石遗文、古人善书画者、文房论、诰敕题跋和杂考等,文字虽然增加了很多,但在内容上除墨迹碑帖部分有所论述之外,其他多为杂抄,远不如曹昭原著的见识。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只著录曹昭三卷本,乾嘉学者亦皆轻视王佐新增十三卷本。又万历年间胡文焕所刻《格致丛书》中,另有五卷本《格古要论》,次第与曹昭原本及王佐新增本均不相同。


              8楼2010-01-28 23: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