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吧 关注:9,686贴子:60,566
  • 2回复贴,共1

备考半年251分上岸20江财MPAcc经验分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家好呀,我是江财20级MPAcc上岸的小菠萝,初试251分排名第十,复试130.4分排名第一,最终总排名第三。受邀来为大家做一个小小的备考经验分享,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帮助到各位,详细经验参见评论区哦~
Part1.个人简介
考研背景:大四一直在准备考公务员,结果挂在了6月份的省考面试上,回家途中边掉眼泪边决定转战会计专硕考研。
初试理想的原因:
1.学习方法得当。虽然会偷懒,但还是能大致把握住学习的进度,比如7-8月打基础,9-10月提高,11-12月刷真题,然后在各个阶段内灵活调整学习进度,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
2.少走了弯路。得到前辈指点,备考前就做好了计划、列好了书单、避开了某些营销老师的坑,在一开始就获得了优质的学习资源,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精力。
3.家庭氛围融洽。父母支持我的决定且不会向我施压,虽然我在家学习,但他们会尽量不影响我备考。
4.情绪排解及时。一方面我会经常和朋友聊天,聊学习的心得体会和烦恼苦闷,当情绪和压力能被人理解和自我接受时,压力在无形之中就会成为动力。另一方面,实在不想学习的时候我不会勉强自己硬撑,看看剧、刷刷B站都是我缓解抵触情绪的方法。


1楼2020-06-10 15:14回复
    Part3.英语二
    《书籍参考》
    单词书:朱伟《恋练有词》(书+网课)
    阅读理解:章晋林的阅读理解网课
    写作:杨凡达的《写作宝典》
    真题解析:黄皮书
    《单词》
    重点:
    1.单词不能仅靠上网课记,下来还要自己背,4月前开始备考的话,单词书全程可以背三遍左右;
    2.朱伟上课时打广告的部分直接跳过,不要浪费时间(当然,用于缓解情绪时除外);
    3.是否需要通过看网课来强化单词记忆、拓展单词量,这因人而异。
    《完形》
    重点是扩大单词量,考语法的题不多,而且完形一个才0.5分,个人觉得不用专门买辅导书来单独进行练习。
    《阅读理解》
    流程:章晋林网课→英语一真题(一遍)→英语二真题(三遍)
    重点:
    1.英语一的单词尽量都要认得,长难句要基本能理解,经历过英语一后你会发现英语二就是弟弟;
    2.英语二的单词、句子要完全理解;
    3.模拟题酌情做,身边做阅读真题满分而做模拟题几乎全军覆没的同学大有人在。
    《新题型》
    目前来看,新题型都不太难,考试时知道各段的主旨就行,但在平常做题时仍然要精做(单词和句子都要精读)。
    《翻译》
    重点:
    1.不用过分关注语法,划分句子结构只是翻译的辅助手段,强行划分可能会导致翻译的语句不通顺;
    2.句子通顺比意思准确更重要,毕竟翻译的文章比较简单,很多人每个单词都认识,但组合起来不像是一个正常人说的话;
    3.自己先动笔写,再和解析对比,进行修改。
    《写作》
    流程:全程跟网课学习
    重点:
    1.准备好笔记本,杨凡达的课上有好多笔记需要记,都是干货,非常强大;
    2.多动笔写(我大小作文加起来写了估计有200篇了),听杨凡达解析完题目后自己先写一写,再对照范文修改、重写;
    3.不能放过热点预测题,这种题不要讲求质量不质量的事,关键是一看到题目就要有写作的思路;
    4.形成自己的模版,尤其在图表描述中很有用;
    5.表述简洁,不要油腻,能直接切入主题的就不要做太多铺垫(论效、论说文同理),杨凡达课上时也会提到这一点。


    4楼2020-06-10 15:16
    回复
      Part4.方法总结
      1.真题要三刷。以前会对N刷真题有疑惑,因为题目和答案都会记得,但事实上,记得答案不代表掌握了方法,掌握了方法不代表具备了做题的思维。重做的时候应像第一次做题一样,找切入点、自己思考题目,而不是想着“上次看的答案就是这么做的”。此外,模拟题的水平参差不齐,而真题的出题风格相对稳定。一刷就是测试知识点掌握情况+找感觉;二刷就是看以前的错误现在是否都能改正,对的题是否能继续保持正确;三刷就是对二刷时存在的问题做进一步改进。总之,刷真题既是练手感也是查漏补缺。
      2.写作要进行二次练习。这里的二次练习都是建立在第一遍已修改好、且知识点(比如逻辑错误、分论点逻辑链条的建立、可能用到的单词或句型等)已基本掌握的基础上,否则就是原地划水。
      3.小心“易得性偏差”。备考期间、成绩公布期间,总是会看到机构的老师、学生晒成绩,让人以为竞争者“人均250+”,可事实上往往是成绩优秀的才会晒,绝大部分普通人仍然是“默默无闻”。所以,不要因为这种“易得性偏差”影响自己的心情,实在不行,就像我一样关闭朋友圈和微博,“与世隔绝”。


      5楼2020-06-10 15: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