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肩吧 关注:42贴子:292
  • 0回复贴,共1

(杂谈8)手法不宜全面开花,重点要突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2016-01-22发在“留馨雨订阅号”上 的文章——
前几天尿毒症患者春芽对我说:开口讲话就气喘。
患者这个症状是肺气有些虚,轻拍后背就能补肺气,我让她轻拍后背及相关部位。她说,这些部位几乎天天在拍。膻中也拍。肩井、肚脐也拍,就是不见好……有时很乱,感觉那里都要拍,不知拍那好……。
我对春芽说,那个部位最难受,轻拍效果感觉最好,就重点拍那个位置,不要太零乱了,一个部位轻拍的时间久一点,可以在20分钟以上。
在肾病视频调理组尿毒症患者幸福对我说。我上次透析时,一边轻拍小腹,一边按老师大挪移的部位在心里想,结果那些部位真的有热感了,之前一直没感觉呢。很是高兴……但我现在每天做的都有些乱,什么都想做一下,感觉什么都没做好……。其他患者也有同感,于是我为此写这篇博客,为有同样感觉的人解读一下这个现象。
毛主席曾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中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中一个师。”这个思路用在我们对疾病的调理中,就是要在我们体能不足时,我们要集中身体的所有的气血能量攻其一点,然后在症状恢复、体能渐渐提高的基础上,再将其它的病灶各个击破。反之,如果我们布点太多,而我们气血能量又十分有限,也许不但对疾病的康复不利,甚至会让有限的体能消耗更多,结果会越调越差。
点穴也是同理,效果不明显的部分可暂时忽略,找出经穴最堵的部位,突出重点,这样将能量集中在最堵塞的经穴,打通最难通的穴道,其它不太通的穴道或稍有不通的穴道也就自然通了。不然就是浪费时间。
有时我们应对虽是同一种病,患者的反应也会因人因症不同而一样的,那么我们应对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在处理上也要有主次之分,特别是体虚患者,不要所有的不适都去应对,那样就出现了患者说的手忙脚乱的现象,最终搞得不知道做什么好,不但人忙不过来,反而效果也不好。
很多患者想病好得快,只要是觉得对病症有帮助的方法,什么都想去做,做的方法太多了,会调动身体大量气血,而遇患者是虚症时,这时气血能量的消耗会超出患者体内所储备的能量,弄不好还会让患者病情加重,那会有什么进步?古人说:欲速则不达,就是这个道理。
大家可以看看我的极简静功,它不强调入静,只关注放松。入静难的人一般是头部没放松,如果我们将太阳穴用轻拍法拍松,太阳穴一松,全头即松,做到头部放松了,杂念自然就没有了。时间一长,精气神自足,再将手法剂量慢慢适量加大,身体也就慢慢稳步地好转了。重症患者必须如此,千万不能操之过急。
……


1楼2020-06-10 22:0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