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色子弹终结吧 关注:83贴子:6,251
  • 0回复贴,共1

讲下个高仿男装网站,有那里拿货便宜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讲下个高仿男装网站,有那里拿货便宜的。威++20、复刻88、加上00、看这里86、5、、粽子、豆腐脑、香菜、饺子、汤圆……在中国,这些食物一不小心就会引发一场南北口水之争,甜的还是咸的,吃还是不吃,简单的味道选择问题因为涉及地域而争议不休,人们在捍卫自己饮食习惯时表现出的战斗力让人惊讶。可在辣椒这一“全球饮食时尚”面前,人们却跨越地域,一起携手追逐着它。
  不仅中国人喜欢食辣,整个世界都难以拒绝这种浓烈的灼热口感。英国历史学家斯图尔特·沃尔顿在其著作《魔鬼的晚餐:改变世界的辣椒和辣椒文化》(以下简称《魔鬼的晚餐》)中细述了辣椒的过去和现在,它早已经超出了食材的范畴,不仅带来一场饮食革命,还被赋予了诸多我们并未留意的文化意义。
  今天的我们大概很难想象,这种具有灼热辣感的食物,在它的原产地会被当作一种营养主食。据《魔鬼的晚餐》,公元前1900年的奥尔梅克文明被认为是中美洲第一个大规模文明,在当时留存的烹饪工具、陶瓷容器和垃圾堆遗迹中,考古学家发现辣椒已经渗透到奥尔梅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奥尔梅克人不仅喜欢在巧克力饮料、鱼肉、未发酵的扁面包里添加辣椒,还会咀嚼食用干辣椒。那里还有一些与辣椒有关的风俗,人们认为在婴儿脚底擦上干辣椒,可以保佑其健康成长,或是在葬礼上制造辣椒烟雾驱除恶灵,而当面临外来的威胁时,辣椒还会被当作武器。
  15世纪末,哥伦布在他发现的新大陆建立了殖民地点,西班牙人与当地的泰诺人之间发生了一场相当规模的战争。泰诺人没有使用自己的金属武器,而是向西班牙殖民点投掷装满了土灰和辣椒粉的葫芦。当这些“辣椒炸弹”刺痛了西班牙人的眼睛和喉咙后,戴着印花头巾作为防护面罩的泰诺人趁乱发起攻击,获得胜利。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辣椒已经走出美洲大陆,去往更多的地方,在与其他食材的碰撞融合中,掀起一场席卷全球的饮食时尚。“也许除了糖,流传在世界各地的其他调料都难以与辣椒匹敌,无法像辣椒一样在各式料理以及应用中都应对自如。而这一切都可以归功于辣椒的特性——辣椒加入食物后,不仅调动品尝者的味觉,还有味觉之上的一种触觉。”沃尔顿在《魔鬼的晚餐》中写道,在他看来,辣椒的灼热感风靡了世界,人们热衷于辣椒所带来的味觉冒险。
  人们常说“无辣不欢”,实际上辣椒也的确具有调节情绪的作用。“吃下辣椒时,大脑神经误以为自己遭到攻击时所释放的内啡肽类似于化学止痛剂,具有改变情绪的功能。它们会刺激神经传递多巴胺,而多巴胺是保持精神愉悦状态的一针强心剂。”
  据《魔鬼的晚餐》,辣椒的灼热也被抽象为意义丰富的文化。比如它的辛辣被认为暗合了“魔鬼暴躁的脾气和离经叛道的性格”。在19世纪的英国,辣椒常常被与魔鬼形象联系在一起。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就曾在自己的作品中写道,由其调味的菜肴为“魔鬼的晚餐”,辣得没有底线。
  辣椒的热辣还常常被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在中国的一些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性格果敢爽快、说话咄咄逼人的女性通常被喊作“小辣椒”,而在西方,辣椒则“在各个时代的爱情传说中穿梭自如”,它的热辣隐喻了情感的状态。
  辣椒所带来的味觉挑战还会与勇气挂钩,从而被当作一种男子汉食品。“在众人都吃下一碗灼热的德克萨斯红辣椒以后,如果所有人都被辣得失去理智,开始咒骂,开始猛灌牛奶解救自己,而你仍能保持头脑清醒,那么你就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在中国,如果一位男性用吃辣椒来证明自己的勇敢,那么大概会遭到嘲笑,但不可否认,“在每一个辣椒狂热者的胸膛里,都跳动着一颗超胆侠的心脏”。他们更愿意挑战难度高的事情,更重视感官刺激,渴望冲击力和新奇感,就像在食辣竞赛中表现得那样,不惧尝试更辣的辣椒,但是过度地“勇敢”也会让他们付出生命的代价。
  有意思的是,辣椒本身的这种辣感其实是一种在大自然生存的自我保护机制,它最开始只想告诉人类,“它不想被吃掉”。


1楼2020-06-11 11:0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