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吧 关注:27,081贴子:1,347,376
  • 5回复贴,共1

谈谈杭州话的源流和发展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里要讲几个关于杭州话源流和发展的问题。
我们这里有人提出了太平天国说,晚清说,当然还有著名的南宋说。
显然,今日的杭州话还保留着南宋官话的腔调那是不可能的,杭州作为一个大都市,其语言不可能静止发展,必然也要跟着汉语发展的大潮一起往前发展。问题是,杭州作为一个方言岛,跟谁发展呢?毫无疑问,杭州作为历来的省城,语言必然有通用性的一面,杭州官话或者说浙江官话在历史上是存在过的,并且深刻地影响了浙西南城市的语言。并且考虑到作为南宋都城的经历,杭州话跟随官话大流发展的趋势是不能忽视的。而杭州讲南宋官话这件事情慢慢地也更加成为土生杭州人的一种骄傲的资本而非实际了。让我们来看两段话:
明代杭州人郎瑛在《七修类稿》中指出:“(杭州)城中语音好于他处,盖初皆汴人,扈宋南渡,遂家焉,故至今与汴音颇相似。”
------------------------------
这个时候,估计其实已经变质了,但变得可能还不多。
到清初,又有个杭州人毛先舒在《与婿徐华徵书》中说:“汴为中州,得音之正。杭多汴人,随宋室南渡,故杭皆正音。”
----------------------------------
到这个时候,这位毛先生恐怕更多地是自我感觉良好了,这个时候的杭州话,跟19世纪传教士记录到的老派杭州话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去了。当然,杭州的自命中州正统一定程度上对吴语区是个保护(下面讲)。
我们这里很多人认为杭州话也跟其他吴语一样,老派要本土一点,新派要官一点,其实不然。总的来说(这里留下个伏笔),从现在发现的音系来说,杭州话是越老越官。一般吴语有的白读音在老派杭州话里几乎是没有的。老派杭州话的文白异读比北京话还少,或者说,它是比北京话还要纯粹的的官话。杭州话一定程度上就是吴 语文读集合体。反过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吴语的文读是主要是杭州层次(评弹越剧锡剧唱起来其实都差不多,文读优势,都声称自己中州音,无非有杭州在给 这个“中州音”撑腰)。吴语的文读层是杭州层这点非常关键,因为杭州官话相对北方官话来说是相对保守的,保留全套浊音,这点非常有意义(反观皖南吴语,很 久以来就以不分清浊的南京官话为文读层)。
好,讲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杭州随北方官话发展的这条脉络。下面讲另一条脉络。
有 人提到太平天国运动。其实,太平天国运动语言的影响主要是由移民来推动的。皖南招垦湖北河南江北官话区移民,那语言就不可避免地官话化了。杭州本地虽然人 口损失严重,但是移民主要是省内吴语区移民,“杭州萝卜绍兴根”么。这些移民带来大量吴语因素,实际上对杭州话起到了跟在皖南完全相反的作用,杭州话更 “吴”了。除了太平天国战后这种大规模移民,之前之后历次浩劫特别是到民国城墙拆除后必然也有周边吴语区人口移入城中。那么这就形成了杭州话随着吴语发展 的这条脉络。新派杭州话新出现的很多白读就是随着周边吴语词汇逐渐扩散的。对于杭州话来说,文读才是老层次,白读音反而是新层次。
可以 说,杭州话就是沿以上两条脉络发展的结合体。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应该将杭州话归入官话。其实未尝不可。官话在传统上(通用语)和在现代方言学上(全浊清化平 送仄不送)的两种不同概念大家应该能分清。杭州话传统上就是浙江官话甚至江南官话。但是从现代方言学的意义上来说呢,杭州话有浊音,应该归入吴语。
上 面留了个伏笔,最后讲讲。“总的来说”,杭州话是越老越官,但是国语运动后众蓝青官话(也就是各地自以为是的“中州音”“官话”)歇菜,经过标准化的北京 官话一枝独秀后,杭州话的地位也迅速沦为跟周边吴语地位相仿的相对弱势方言,那么,也就开始跟周边吴语一样接受北京官话同化了。所以,新派杭州话在引入周 边吴语白读的同时,也在产生新文读。这在吴语区里是比较少见也比较有趣的一个现象。
另外还有人说什么八旗逃入杭州之说,那根本是无稽之谈了,民国初对旗人的歧视是十分严重的,加之旗人人数也少,并且散入汉民中,根本不能形成决定性影响。而且那个时候的杭州话早已有西方传教士用拉丁字母记录下来,比现在官,呵呵。


1楼2009-11-27 19:33回复
    • 115.238.68.*
    我支持 晚清说


    2楼2009-11-27 19:3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 125.107.58.*
      杭州话就是北方人说的绍兴话 卷舌头绍兴话


      3楼2009-11-27 19:38
      回复
        加精支持下


        IP属地:浙江4楼2009-11-27 19:40
        回复
          江南官话


          5楼2009-11-28 02:26
          回复
            晚清,南宋影响是有的,不过表现出来的形式不可能是现在这样子,不然就太扯了


            6楼2009-11-28 02: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