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老汇的音乐剧在经历过一段萧条之后,在70年代初期开始有了复苏的迹象。而在这一过程中,概念音乐剧无疑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概念音乐剧,又称“反音乐剧”,也就是说.这种音乐剧形式是对传统音乐剧的一种反动.它彻底打破了传统音乐剧线性叙事的模式,全剧以一个或多个概念(主题)为核心,一些非线性的、零散的甚至是破碎的故事围绕这个概念展开;与此同时,音乐剧的导演、词曲创作、舞台布景、服装道具、演员表演等各种元素也都互相融合为这些“概念”服务。
特点:由于概念音乐剧中叙事文本不再占有主要地位,传统音乐剧中的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以及比较圆满的结局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艺术元素的高度统一中所表现岀来的抽象的概念或主题。
一、百老汇的概念音乐剧创作
史蒂芬•桑德海姆是美国音乐剧史上最重要的创作者之一,被视为与理查德•罗杰斯、奥
斯卡•哈默斯坦二世等人比肩的现代音乐剧代表人物。有学者甚至认为:“美国音乐剧因为他才能够至今仍然继续发展,并且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创作才能够走向成熟。”桑德海姆的作品与他的概念音乐剧理念不仅为70年代以来美国百老汇音乐剧提供了创作的典范,也直接影响了现代音乐剧的发展进程。
桑德海姆
他1930年3月22日生于曼哈顿上西区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赫伯特·桑德海姆是位制衣商,母亲珍妮·桑德海姆是位服装设计师。斯蒂芬十岁时,桑德海姆夫妇离异,他跟随母亲生活。珍妮·桑德海姆是位热衷于上流社会社交活动的女性,她结识了多罗西·汉默斯坦一一著名词作家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的妻子,并搬往她家附近。由此,斯蒂芬结识了汉默斯坦二世。因为珍妮强势的性格,母子二人关系十分紧张,斯蒂芬更多时候宁愿躲在汉默斯坦家,汉默斯坦也成为斯蒂芬的老师和代理父亲。他曾说:“我是因为奥斯卡才成为剧作家的,如果他是一位地质学家,我大概也会成为地质学家。”汉默斯坦给予了桑德海姆极大的帮助与指导,日后桑德海姆的很多理念都是由汉默斯坦传授的创作原则生发而来。
大学毕业之后,桑德海姆跟随作曲家及数学家米尔顿·巴比特学习作曲,巴比特是位古典音乐作曲家(虽然他主攻的是现代的无调性音乐),与桑德海姆感兴趣的音乐剧几乎毫无联系,但正是由于这样正统规范的训练,桑德海姆接触了大量的古典作曲技法,并逐渐发掘到自己的音乐风格:以有调性的音乐为主,辅以半音及不协调的和弦。
从他第一部作品《西区故事》上演算起,桑德海姆的创作生涯至今己有58年之长。著名音乐剧制作人麦金托什说他“也许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词作家”,他也是迄今为止获托尼奖次数最多的作曲家。然而,对于一个履历如此辉煌的剧作家,研究专著竟只有十余本,这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桑铎·古德哈特在《解读斯蒂芬·桑德海姆》一书中指出,桑德海姆的创作高峰恰逢美国本土的新批评遭遇大洋对岸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大举入侵之时,文学系自顾不暇,分不出精力来研究一个跟自己本行看上去不甚相关的音乐剧词曲作家;而音乐戏剧系终究以演出为目标,从商业上考虑,此时去讨论一位评论颇大的剧作家的成就显然并非明智之举。此外,由于音乐剧的历史渊源,学术界一直将其划定为不值一提的流行文化,虽然桑德海姆在音乐剧界是过于艰深、曲高和寡的典型,仍然受到了传统学者的偏见。因此,桑德海姆的戏虽然一直在上演,学术界却对他的戏集体失声。
直至九十年代,研究桑德海姆的书籍才陆续出版。
概念音乐剧
1 时间
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其影响力在70年代达到顶峰。
2 定义的百家纷纭
“概念音乐剧”一般被认为最早是由戏剧评论家马丁•高特弗雷德于1968年提出并在1979年进一步得到完善的。“立足于一种舞台理念,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种形象,一种色调——演出的如同一种舞台动物一样具有的外部气质。音乐、舞蹈、舞美和演出形式全部服从于作品的概念——这种概念进入音乐剧的方式应当是戏剧性和表现性的,而不是思辨性的。”
这个定义首次明确提出了以概念为中心这一“概念音乐剧”的核心特征。
但这种解释作为定义显然过于模糊。对此,约翰•布什•琼斯具体强调了此类作品的“片段性”特征,进而提出以“片段式音乐剧”概念来取代“概念音乐剧”概念:“这些作品艺术性地和有意识地使结构片段化,以强化作品对精神世界的刻画。”“与传统音乐剧形式不同,片段式音乐剧更多的是概念和角色驱动而不是情节驱动戏剧行动。在这些音乐剧中,叙事被打碎的片段场景和唱段所取代,这些片段服务于主题和角色的发展。”
史蒂芬•班菲尔德在他的《桑德海姆的百老汇音乐剧》中则指出了概念音乐剧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在以概念为中心的基础上对传统音乐剧线性情节的打破:“概念音乐剧所指的戏剧样式应该是线性情节被取消或者削弱为片段,如同立体派绘画或者雕塑一样成为一个表现客体的多个面。”
谢尔顿•帕廷金也认为:“概念音乐剧,不再像音乐戏剧和音乐喜剧一样讲述一个线性的故事,而是以一系列彼此关联的事件围绕着某个观念或者概念为中心对其进行阐释。”
艾森•莫顿则在自己的论著中强调了“评论式”唱段在此类音乐剧中的功能:“(概念音乐剧)它是一种表现性而并非严格的叙述性的形式,以情节之外的元素来参与戏剧行动并对戏剧行动进行评论,使用先锋派的戏剧技巧来取消传统的时间、地点、行动整一。”
3 概念
以概念贯穿驱动为核心、以片段化结构和评论性唱段为手段、对线性叙事和时空整一的破坏为特征。
以非现实主义的音乐剧形式对人类精神世界进行有意识的探索。将表现主义、间离效果等话剧领域的理论与技巧引入音乐剧,其作品表现的重心也从外部情节转向了人类的内心和潜意识层面。这些对舞台表现的革新无疑是革命性的,它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改变了音乐剧的面貌。
以这些标准来衡量,早在20世纪40年代,《黑暗中的女士》等剧已经出现了概念音乐剧
的部分特征;1966年的《卡巴莱》也被称为“概念音乐剧”(实际上并不准确,该剧虽然使用了评论性唱段,但在整体上仍然属于线性情节驱动的类型);1967年的《毛发》在被称为“摇滚音乐剧”的同时,也被归入了概念音乐剧范畴。
虽然第一部概念音乐剧出现于何时在学术界还存在争议,但公认第一部在艺术价值与对概念音乐剧理念的完善发展上取得巨大成就的概念音乐剧作品是1970年《伙伴们》。正因如此,桑德海姆被视为概念音乐剧的代表人物。“概念音乐剧”这一名词在很多场合被用来专指他所创作的一系列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音乐剧作品,任何对这种音乐剧理念的研究,都难以跨越桑德海姆及其相应作品。
4 出现背景
现代音乐剧发展成熟的必然结果。经过20年代末文本音乐剧的开端, 到40年代音乐戏剧的发展,从50年代整体音乐剧观念的全面普及到60年代前后,美国百老汇呈现出了两种趋势:一方面是音乐剧形式渐趋稳定,以《西区故事》为代表的整体音乐剧经典作品继续问世;而另一方面创作者们也纷纷借鉴美国话剧领域的先锋理论与技巧,探索突破整体音乐剧局限的可能。
概念音乐剧,又称“反音乐剧”,也就是说.这种音乐剧形式是对传统音乐剧的一种反动.它彻底打破了传统音乐剧线性叙事的模式,全剧以一个或多个概念(主题)为核心,一些非线性的、零散的甚至是破碎的故事围绕这个概念展开;与此同时,音乐剧的导演、词曲创作、舞台布景、服装道具、演员表演等各种元素也都互相融合为这些“概念”服务。
特点:由于概念音乐剧中叙事文本不再占有主要地位,传统音乐剧中的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以及比较圆满的结局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艺术元素的高度统一中所表现岀来的抽象的概念或主题。
一、百老汇的概念音乐剧创作
史蒂芬•桑德海姆是美国音乐剧史上最重要的创作者之一,被视为与理查德•罗杰斯、奥
斯卡•哈默斯坦二世等人比肩的现代音乐剧代表人物。有学者甚至认为:“美国音乐剧因为他才能够至今仍然继续发展,并且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创作才能够走向成熟。”桑德海姆的作品与他的概念音乐剧理念不仅为70年代以来美国百老汇音乐剧提供了创作的典范,也直接影响了现代音乐剧的发展进程。
桑德海姆
他1930年3月22日生于曼哈顿上西区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赫伯特·桑德海姆是位制衣商,母亲珍妮·桑德海姆是位服装设计师。斯蒂芬十岁时,桑德海姆夫妇离异,他跟随母亲生活。珍妮·桑德海姆是位热衷于上流社会社交活动的女性,她结识了多罗西·汉默斯坦一一著名词作家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的妻子,并搬往她家附近。由此,斯蒂芬结识了汉默斯坦二世。因为珍妮强势的性格,母子二人关系十分紧张,斯蒂芬更多时候宁愿躲在汉默斯坦家,汉默斯坦也成为斯蒂芬的老师和代理父亲。他曾说:“我是因为奥斯卡才成为剧作家的,如果他是一位地质学家,我大概也会成为地质学家。”汉默斯坦给予了桑德海姆极大的帮助与指导,日后桑德海姆的很多理念都是由汉默斯坦传授的创作原则生发而来。
大学毕业之后,桑德海姆跟随作曲家及数学家米尔顿·巴比特学习作曲,巴比特是位古典音乐作曲家(虽然他主攻的是现代的无调性音乐),与桑德海姆感兴趣的音乐剧几乎毫无联系,但正是由于这样正统规范的训练,桑德海姆接触了大量的古典作曲技法,并逐渐发掘到自己的音乐风格:以有调性的音乐为主,辅以半音及不协调的和弦。
从他第一部作品《西区故事》上演算起,桑德海姆的创作生涯至今己有58年之长。著名音乐剧制作人麦金托什说他“也许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词作家”,他也是迄今为止获托尼奖次数最多的作曲家。然而,对于一个履历如此辉煌的剧作家,研究专著竟只有十余本,这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桑铎·古德哈特在《解读斯蒂芬·桑德海姆》一书中指出,桑德海姆的创作高峰恰逢美国本土的新批评遭遇大洋对岸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大举入侵之时,文学系自顾不暇,分不出精力来研究一个跟自己本行看上去不甚相关的音乐剧词曲作家;而音乐戏剧系终究以演出为目标,从商业上考虑,此时去讨论一位评论颇大的剧作家的成就显然并非明智之举。此外,由于音乐剧的历史渊源,学术界一直将其划定为不值一提的流行文化,虽然桑德海姆在音乐剧界是过于艰深、曲高和寡的典型,仍然受到了传统学者的偏见。因此,桑德海姆的戏虽然一直在上演,学术界却对他的戏集体失声。
直至九十年代,研究桑德海姆的书籍才陆续出版。
概念音乐剧
1 时间
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其影响力在70年代达到顶峰。
2 定义的百家纷纭
“概念音乐剧”一般被认为最早是由戏剧评论家马丁•高特弗雷德于1968年提出并在1979年进一步得到完善的。“立足于一种舞台理念,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种形象,一种色调——演出的如同一种舞台动物一样具有的外部气质。音乐、舞蹈、舞美和演出形式全部服从于作品的概念——这种概念进入音乐剧的方式应当是戏剧性和表现性的,而不是思辨性的。”
这个定义首次明确提出了以概念为中心这一“概念音乐剧”的核心特征。
但这种解释作为定义显然过于模糊。对此,约翰•布什•琼斯具体强调了此类作品的“片段性”特征,进而提出以“片段式音乐剧”概念来取代“概念音乐剧”概念:“这些作品艺术性地和有意识地使结构片段化,以强化作品对精神世界的刻画。”“与传统音乐剧形式不同,片段式音乐剧更多的是概念和角色驱动而不是情节驱动戏剧行动。在这些音乐剧中,叙事被打碎的片段场景和唱段所取代,这些片段服务于主题和角色的发展。”
史蒂芬•班菲尔德在他的《桑德海姆的百老汇音乐剧》中则指出了概念音乐剧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在以概念为中心的基础上对传统音乐剧线性情节的打破:“概念音乐剧所指的戏剧样式应该是线性情节被取消或者削弱为片段,如同立体派绘画或者雕塑一样成为一个表现客体的多个面。”
谢尔顿•帕廷金也认为:“概念音乐剧,不再像音乐戏剧和音乐喜剧一样讲述一个线性的故事,而是以一系列彼此关联的事件围绕着某个观念或者概念为中心对其进行阐释。”
艾森•莫顿则在自己的论著中强调了“评论式”唱段在此类音乐剧中的功能:“(概念音乐剧)它是一种表现性而并非严格的叙述性的形式,以情节之外的元素来参与戏剧行动并对戏剧行动进行评论,使用先锋派的戏剧技巧来取消传统的时间、地点、行动整一。”
3 概念
以概念贯穿驱动为核心、以片段化结构和评论性唱段为手段、对线性叙事和时空整一的破坏为特征。
以非现实主义的音乐剧形式对人类精神世界进行有意识的探索。将表现主义、间离效果等话剧领域的理论与技巧引入音乐剧,其作品表现的重心也从外部情节转向了人类的内心和潜意识层面。这些对舞台表现的革新无疑是革命性的,它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改变了音乐剧的面貌。
以这些标准来衡量,早在20世纪40年代,《黑暗中的女士》等剧已经出现了概念音乐剧
的部分特征;1966年的《卡巴莱》也被称为“概念音乐剧”(实际上并不准确,该剧虽然使用了评论性唱段,但在整体上仍然属于线性情节驱动的类型);1967年的《毛发》在被称为“摇滚音乐剧”的同时,也被归入了概念音乐剧范畴。
虽然第一部概念音乐剧出现于何时在学术界还存在争议,但公认第一部在艺术价值与对概念音乐剧理念的完善发展上取得巨大成就的概念音乐剧作品是1970年《伙伴们》。正因如此,桑德海姆被视为概念音乐剧的代表人物。“概念音乐剧”这一名词在很多场合被用来专指他所创作的一系列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音乐剧作品,任何对这种音乐剧理念的研究,都难以跨越桑德海姆及其相应作品。
4 出现背景
现代音乐剧发展成熟的必然结果。经过20年代末文本音乐剧的开端, 到40年代音乐戏剧的发展,从50年代整体音乐剧观念的全面普及到60年代前后,美国百老汇呈现出了两种趋势:一方面是音乐剧形式渐趋稳定,以《西区故事》为代表的整体音乐剧经典作品继续问世;而另一方面创作者们也纷纷借鉴美国话剧领域的先锋理论与技巧,探索突破整体音乐剧局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