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悉妮吧 关注:63贴子:4,025

现代战争 现代战争的含义

收藏回复

  • 121.37.55.*
现代战争     现代战争的含义
     关于现代战争的含义,较为普遍的意见认为,是在核武器威胁下的以高技术兵器为主的常规战争。这种意见认为,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冲进战争领域,使战争水平发生质的飞跃,在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之战,1983年美国入侵格林纳达,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袭击叙利亚军部署在贝卡谷地的导弹基地,以及1986年美军袭击利比亚……直到1999年北约对南联盟等战争,已经可以看到以高技术兵器为主的现代战争雏型。
     世界新技术在战争中的应用,将使武器系统、军队结构、战争方法、指挥手段及战争样式等各个方面发生革命性变化。
     第一, 用新技术改造常规武器,使坦克、飞机、大炮、舰艇等装上现代化的翅膀,跻身于新技术之林;
     第二, 用新技术创造新武器,将使一代新型的高技术武器(如精确制导、能束武器等)登上战争舞台,极大地改变战争面貌;
     第三, 新技术提高了对战争的指挥、控制能力,改变着战争方法,使战争出现新的趋向。
     所谓以使用高技术兵器为主,是考虑到武器的发展阶段没有明显的消逝界限,往往几代武器和几个发展阶段的武器相互共存的客观事实。所谓常规战争,主要区别于核战争,因为从1945年美国使用2颗原子弹以后,再没有发生核战争的实例,自那次以后所进行的战争,都是常规战争,但不排除是在核武器威胁条件下进行的。
     现代战争的特点
     由于世界上许多新技术正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引起了军队武器装备、编制体制以及作战方式方法的重大变化,从而使战争出现了以下特点:
     第一, 战场时、空"禁区"的限制大为缩小,作战行动更富于突然性;
     第二, 现代武器破坏、杀伤作用增大,战争异常严酷;
     第三, 战场空间愈加立体化、多维化,无形战场的角逐更加激烈;
     第四, 战争的物资消耗巨大,后勤保障更加艰巨困难;
     第五, 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出现,使现代战争指挥方式发生历史性的变革。
     当然,另有军事专家则强调现代战争具有:
     第一, 广延性--战场范围广大,前后方界限不清,大规模交战波及战争双方的整个领土及外层空间;
     第二, 多变性--战场态势错综复杂,情况千变万化,争夺战场主动权的斗争炽烈,对快速反应要求更高;
     第三, 交叉性--战场犬牙交错,战线模糊不清,复杂的交战将在多层次展开;
     第四, 立体性--战场的立体化突出,空中、海上、海下、地面、外层空间的作战同时或交错进行;
     第五, 破坏性--火力强、破坏大、消耗多、各项保障复杂;
     第六, 分散性--军队进一步疏散配置,作战行动将表现为大兵团统一控制下的群体分散独立作战;
     第七, 机动性--军队的流动性大,遭遇战的可能增多;
     第八, 连续性--战役战斗的间隙缩短,打破昼夜界限。有的则强调电子战,有的更强调"快节奏",有的注重政治和技术因素,有的注重经济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然而,不管现代战争的特点到底是第一个观点的五种,异或是第二个观点的八种。他们都拥一个有共同的前提那就是: 都不可能离开“高技术兵器”。


1楼2009-11-28 09:46回复
    • 121.37.55.*
    [编辑本段]关于伊拉克战争的诗歌
         黎明就要来了
         岸边的海风吹打着我
         这潮湿而充满暗示的抚摩
         慢慢让一部分人绝望地守候天明
         某种东西正开始变化
         生命已变得驻足不前
         当海朝后慢慢退去
         伊拉克的土地正向我们靠近
         可暮色却如是生命中的一种威胁
         中间的一部分人正开始倒下
         当一行海鸥掠过
         他们化作了泥沼
         我说——这是墓地
         我要回家!!!!!
         愚人节的晚上
         ——由国荣的死想开去
         (4.3美军离巴格达15公里)
         年轻的生命从楼上飘下
         重重地落在地上
         伴随一阵触地的震动
         已将身体摔得粉碎
         却只留下清秀的面容
         混蛋的愚人节
         可悲的艺术天才
         那优美音乐与舞姿
         出神入化的演技
         就如此慢慢消逝
         远处正传来一阵哭泣
         仿佛是
         女人正在缅怀她的初次分娩
         男人正在搜寻他的私生弃儿
         为何他会死去
         就忘记他吧
         地球的那一头
         死亡还刚刚开始
         那一头
         (4.4美军占领伊国际机场)
         地球的那一头
         平原已褪去干草
         白砾与沙子遮掩大地
         硝烟滚滚
         死者的窗户亦已关闭
         生者还在作“无谓”的努力
         像一只手在我的眼帘下画下了另一只手


    2楼2009-11-28 09:48
    回复
      九、 持续性的重要性
           十、 空中加油
           十一、 后勤和力量投送(后勤和力量规划)
           十二、 海运和空运


      禁言 |4楼2009-11-28 09:56
      回复
        美英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具体教训
             一、影响战争与联军部队总体进程的经验教训
             (1) 陆空力量互为补充
             (2) 精度和焦点
             (3) 网络中心战
             (4) 不对称战争
             (5) 误伤和伤亡问题
             (6) 战后回顾兵力计划和增兵
             (7) 维和与重建
        


        禁言 |5楼2009-11-28 09:56
        回复
          二、空中力量、导弹和地面防空力量的经验教训
               (1) 制空权
               (2) 真正全天候空中精确打击能力
               (3) 效果中心战:限制平民伤亡及附带损伤的同时根本改变了空中力量的效力
               (4) 是否限制平民伤亡和平民设施的破坏----不对称战争的一个双重标准
               (5) 集束弹药问题
               (6) 轰炸机和大载弹量的优点
               (7) 隐形
               (8) EC-8联合星飞机(JSTARS)的作用
               (9) 对敌防空系统的压制
               (10) 城市近距离空中支持是一个现实
               (11) A-10攻击机的实力和弱点
               (12) A-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的实力和弱点
               (13) 美国海军陆战队鹞式战斗机
               (14) 巡航导弹
               (15) 远征空中力量的价值和联军战备、配合默契性和维新性的问题
               (16) 爱国者导弹的作用依然引起争议 敌我识别(IFF)问题暴露
          


          禁言 |6楼2009-11-28 09:57
          回复
            五、影响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教训
                 (1) 航空母舰
                 (2) 巡航导弹船只
                 (3) 海军是“后两栖”和“后近岸”力量
                 六、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对称战争和情报相关的教训
                 (1) 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关键的运输系统需要更好的评价、定性、定位
                 (2) 迅速可靠地确定化学、生物武器的设计和恰当的防护设备
                 (3) 在多国搜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4) 伊拉克不对称战术和与恐怖组织的联系
            


            禁言 |8楼2009-11-28 09:59
            回复
              七、政治、外交、心理战的教训
                   (1) 心理战的有限成功
                   (2) 公共外交的战略失败
                   (3) 布什政府存在的问题
                   八、其他教训
                   (1) 妇女在战争中的地位
                   (2) 军事医疗设施和性能
                   (3) 安全成为一个更严峻的话题
                   (4) 世界应以和平为主
              


              禁言 |9楼2009-11-28 10:00
              回复
                高技术战争     交战双方至少有一方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和相应的战略战术进行的战争,称为高技术战争。应用高技术研制的新武器和改造的现有武器,称为高技术武器
                高技术战争是交战双方或一方主要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及与之相适应的作战方法所进行的战争。从迄今为止的战争实践看,高技术战争是使用高技术常规武器系统、作战目的和规模有限的局部武装对抗。
                     高技术战争是当代高技术发展并应用于军事的产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7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涌现出了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等为主体的一大批高新技术。这些高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武器装备产生质的飞跃,其杀伤威力、命中精度、机动能力等作战效能空前提高,从而改变了战争的原有形态,使战争呈现高技术特征,发展为高技术战争。
                     高技术战争的一些特征,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越南战争,80年代的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以及美国入侵格林纳达、美国空袭利比亚等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中不同程度地得到体现。90年代初爆发的海湾战争,以其区别于传统战争的作战样式、作战手段、作战方法、作战指导和作战理论而成为当代高技术战争比较典型的战例。


                禁言 |12楼2009-11-28 10:06
                回复
                  1、能有效控制打击的目标
                       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为控制战争提供了相对有效的工具,与传统武器相比精确制导武器可以有效控制实现战争目的,而相对减少对非打击目标的毁伤程度。使“点穴”式的精确打击代替了“地毯式”的狂轰乱炸,以前需要多次轰炸的目标,现在只需一、二次精确攻击即能达到目的。比如,二战时,用B-17飞机,需出动4500架次,投弹9000枚方能摧毁一个目标,到了越战期间,用F-105飞机,需出动95架次,投弹190枚,方能摧毁一个目标,而在海湾战争中,用一架F-117飞机投下一枚炸弹,就能准确地命中目标,例如,美国空军投下的制导炸弹在伊拉克电讯大楼爆炸时,紧挨电讯大楼的希拉德饭店却安然无恙。在开战后的36小时中,仅炸死平民23人。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的数量占总投弹量的90%,轰炸了南联盟40多座城市,而造成人员的死亡总共不到2000人,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与二战期间相同天数中人员平均伤亡100万人相比,是天壤之别。1945年3月9日,美国334架轰炸机对日本东京的一天空袭,就造成了8.4万平民死亡,毁坏房屋26.7万多间。
                       2、能有效控制战争的规模
                       对战争规模的控制,除政治因素外,关键在于武器装备的高技术化。高技术武器装备精度高,威力大。一方面,它能够有效控制交战双方的兵力兵器投入的数量。因为在战场上,交战双方都追求较高的军事经济效益。一般来说,能使用少量的兵力、兵器完成的任务,就无需投入更多的兵力。另一方面,高技术武器装备可控制战争的升级和避免战火的外延。虽然高技术战争可能在核威慑下进行,但由于某些高技术兵器的精度与威力空前提高,可达到或超过小型核武器的毁伤力。因此,可避免动用核武器而引起的战争升级。此外,武器的高精度,也能有效避免战火的扩散和战争的升级。
                       3、能有效控制战争的进程
                       高技术战争由于作战兵器侦察范围广,打击距离远,战争不再象以往那样,从战场的前沿到纵深逐次进行,高技术武器已经能够通过对纵深重要目标的打击,直接达成战略目的,这样也就避免了战争的久拖不决,缩短了战争的进程,使战争能按照预先计划的那样如期结束。以往战争的时间都比较长。我们且不说历史上长达103年的英法百年战争,就是较近的几场战争持续时间也都相当长,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打了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打了6年,朝鲜战争打了4年,越南战争打了14年,两伊战争打了8年。而高技术战争通常以天、小时甚至以分、秒来计算, 第四次中东战争只持续了18天,美军入侵巴拿马只有15天,美军入侵格林纳达只有8天, 美军空袭利比亚只有18分钟就宣告结束,而以色列攻击伊拉克的核反应堆,仅用了2 分钟。象英阿马岛战争、海湾战争这两个中等规模的战争也只分别持续了74天和42天。特别是在海湾战争被 称为“沙漠军刀”的地面作战中,多国部队仅用100小时就达到了作战目的,结束了地面作战。
                       高技术战争这种较强的可控性,使战争与政治、外交手段能够更好地配合,更好地适应国家政治、外交斗争的需要,更有利于政治目的的实现。“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无线延长战争进程,导致有限国力的过大消耗,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不利的。
                  


                  禁言 |15楼2009-11-28 10:10
                  回复
                    1、从区域战场向全球战场延伸
                         首先,物理空间异常超大。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决定战争胜负的第一次马恩河战役,战场范围仅有数百至数千平方公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奥得河战役、柏林战役、诺曼底战役,战场范围也不过数万或数十万平方公里。而海湾战争,战场空间急剧扩展,东起波斯湾、西至地中海、南到红海、北达土耳其,总面积达1400万平方公里。人类进入21世纪后的首场战争——阿富汗战争,其作战规模远远不及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但其作战空间范围要远比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大得多。虽然战争的主战场限制在65万平方公里的阿富汗境内,但战争的相关空间延伸到美国本土,遍及全球。美军从距阿富汗5000公里外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亚基地,使用B-52和B-1B轰炸机进行远程奔袭,B-2远程隐形轰炸机甚至从本土起飞实施作战;除主战场外,在世界范围内有89个国家向美军用飞机授予领空飞越权,76个国家授予美军飞机着陆权,23个国家同意接纳美军部队。18世纪到海湾战争,战场面积扩大了几十万倍,战场高度扩大了上万倍(见古今战场空间变化表)。今后随着高、新技术的继续发展,战场还会继续扩大,从发展的角度看,战场正在由区域战场向全球战场延伸


                    禁言 |17楼2009-11-28 10:11
                    回复
                      未来战争将是陆、海、空、天一体化的战争。
                      没有强大的航天力量,不但没有制天权,还将严重削弱制空权和制海权,甚至可能因最终丧失战争的主动权而不能保证国家安全。
                      所以军事强国都把控制太空看作是赢得未来战争的必要条件。


                      禁言 |19楼2009-11-28 10:16
                      回复

                        法国太空局局长加沃蒂将军在《太空是军事战略要地》一文指出:利用太空是大国军事政策中的一个要素。作为在全球范围内收集、分析、发送信息的重要手段,太空在分析、追踪和处理危机方面发挥着掌握信息的重要作用。从军事战略的角度看,从监视、监听、通讯、大量信息的远距离发送,或者想知道每个时刻己方人员的方位及敌人方位的角度讲,太空都是最好的位置之一。它在获得军事优势方面发挥着极重要的作用。美国空军少将布赖恩·阿诺德一针见血地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讲,“控制太空比导弹防御的意义要大得多”。
                        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太空委员会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太空将成为21世纪的战场。美国的一些军事战略家认为,在19世纪,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能称霸世界;20世纪,谁控制海洋,谁就能称霸世界;而21世纪,决定霸业的关键领域将是太空,……。太空是无可比拟的战略制高点。它不受地球、国界、天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在轨道机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卫星、航天器等可以全方位行动,使战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灵活和协调。
                        据统计,目前在太空运行的美俄几百颗卫星中,70%以上是军用目的。
                        其中美国和前苏联占世界航天器发射总数的93.8%。目前,世界主要军事大国70%的战略情报来自侦察卫星,在航天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任何重大军事行动和地面目标都难以躲过卫星的侦察。为保障这次对伊战争的顺利进行,,美军动用了60颗军用卫星,战前,各种侦察卫星对对伊拉克的各种战略目标进行了详细的侦察,在作战中,这些卫星对整个海湾战场进行了全时监控,分别向作战部队提供电子侦察、定位导航、通信支援和气象服务,为美军个军种提供适时的情报和精确打击的数据。
                        因此,各种航天器是影响陆、海、空军事行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空间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战争中不可缺少的支援保障体系。
                        当前,在太空战场中的军事活动,还仅仅局限于军用卫星对其它战场的支援和保障,真正太空武器之间的直接对抗还没有开始。但从发展趋势看,“天战”将不可避免,因为,美、俄都已成功地进行了导弹打卫星、卫星打卫星的试验。并且美军在2001年1月22日—26日,美国空军在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空军基地秘密举行了新世纪首次太空演习,在模拟演习中,动用了大批军事航天器,模拟拦截战略导弹和使用地面激光武器打击太空目标等,甚至使用了卫星武器,以干扰“敌方”卫星的通讯指挥。演习的目的就是要“加强美军的太空战威慑能力”。
                        美82年组织成立了空军航天司令部,83年成立了海军航天司令部,85年美军把空军、海军航天司令部及陆军导弹防御司令部合并共同组建了联合军事航天司令部,集中执行太空作战任务。2001年1月11日,美国国家安全太空管与组织委员会发表报告建议,在陆、海、空三个军种之外,建立一支独立的约3万人的太空作战部队。为了加快太空作战部队的建设,美军去年成立了太空作战学院,专门为美军培养太空作战人才。美军预计到2015年前后,将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太空作战部队,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军种天军。美国发展导弹防御系统的真正意图是建立太空战场,先机抢占太空制高点。
                        美国太空系统计划到2010年部署200颗卫星,其中60—70 颗是针对中国的。到2030年美国的在轨卫星可能达到800颗,形成庞大的太空侦察和作战系统。为了充分占有太空优势,美国还将采取措施阻止别国发射卫星。俄罗斯专家认为:“中俄如果现在不采取行动,到了2010年太空将没有我们的位置”。
                        据此,人们预测,到21世纪初,外层空间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主战场。俄罗斯针对美军的这一行动, 2001年1月2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做出决定,将其空间力量完全独立出来,组织一支可与美国抗衡的、新的“军种”部队。
                        3月28日,普京签署命令,任命原战略火箭军参谋长兼第一副总司令别尔米诺夫上将为e罗斯“天军”的首任司令。正式成立新的太空部队。
                        “天军”是一支凭借航天技术和一些尖端武器装备来执行空间军事任务的高技术队伍。它由航天发射部队、航天测量跟踪管理部队、航天监视作战部队、军事航天员部队等四大部分组成。统一由航天司令部指挥。其主要任务是拦截攻击外层空间目标和地面目标以及为其它军兵种提供侦察、预警、指挥、控制、导航、通信、气象等多种支援保障。
                        


                        禁言 |20楼2009-11-28 10:16
                        回复
                          3、从有形战场向无形战场延伸
                               陆、海、空、天战场对我们来说都比较好理解,因为这些战场上的各种武器,如坦克、飞机、舰艇、卫星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这些战场都属于有形战场,那么无形战场指的又是什么样的战场呢?
                          这就是我们看不见的电磁波所形成的战场,也称之为电子战场。
                          电子战是敌对双方利用电子技术设备进行的电磁领域的斗争,它以电子侦察和反侦察、电子干扰与反干扰、电子摧毁和反摧毁为基本内容,其目的是削弱、破坏对方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使其通信中断,指挥瘫痪、武器失控、雷达致盲,最终丧失作战能力,它是现代战场上夺取胜利的神经中枢。尽管这个战场我们看不见,但实践证明,谁掌握和拥有制电磁权谁就能取得主动权,谁就有可能赢得战争的胜利。
                          


                          禁言 |21楼2009-11-28 10:18
                          回复
                            比如,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没有重视在电磁领域的斗争,结果被叙利亚的防空导弹一下子击落了一百多架飞机,损失极为惨重。
                            9年以后的1982年6月9日,以色列与叙利亚在贝卡谷地展开了一场;“中东历史上最大的空战”。
                            贝卡谷地是位于黎巴嫩东部靠近叙利亚边境一块狭长谷地,谷地两侧高山连绵,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叙利亚在此部署了19个萨姆——6地空导弹连,直接威胁着以军空中作战的安全,以色列吸取了上一次作战的教训,加强了电磁斗争的手段,首先用电子干扰,压制和破坏叙军的防空雷达、指挥、通信系统,然后实施了猛烈的空中突击,先后击落叙利亚飞机90架,而自已才损失了10架飞机,以色列仅用了六分钟的时间就摧毁了叙利亚价值20亿美元的19个萨姆——6防空导弹连,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从以上两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制电磁权在战争中的具大作用。
                            电磁优势已成为现代战争争夺的制高点。
                            海湾战争再一次以血的教训向人们展示了夺取制电磁权的重大意义。
                            


                            禁言 |22楼2009-11-28 10:19
                            回复
                              在“沙漠风暴”空袭行动开始前5个小时,多国部队开始对伊军实施代号为“白雪”的电子战行动,对伊军雷达、侦察和通信系统发起猛烈的“电子轰炸”。
                              在地面使用了电子干扰车和一次性使用的干扰器材,在空中出动预警机和大批EA-6E、C-130等电子战飞机,对伊军防空雷达、通信系统进行压制性大功率干扰,使伊军处于雷达迷盲、通信中断、制导失灵、无法指挥的混乱之中。
                              “白雪”行动奇迹般的打击效果,使得伊拉克在开战不到7天的时间里雷达开机量下降了90%,防空系统基本处于瘫痪状态。伊拉克在失去了制电磁权以后,指挥自动化系统瘫痪,防空系统失灵。虽然它拥有作战飞机680架,却没有能击落一架多国部队的作战飞机;拥有1700枚防空导弹,确只打下了一架多国部队的作战飞机。
                              


                              禁言 |23楼2009-11-28 10: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