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火箭吧 关注:21,986贴子:427,239

回复:[RDSR]简水面作战理论基础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集群作战的计划安排
在简星我们追求单舰作战能力,同时将作战力量集中起来形成战斗群则更能发挥水面舰艇的实力。此节我们将会分两个方面来讨论在集群作战时应注意的要点,即水面作战与对地作战(其中水面作战还将根据制导房与纯原版房进行分讨,详见第六章尾言中第二节分房机制的必要性)。但在此之前我们应明白,集群作战时应注意什么。集群作战时,舰队应围绕中坚力量空母来形成一个防护圈,而这个防护圈又可以保证每个作战力量都能对外进行无阻碍攻击,这样才能使得空母在获得保护的同时舰队有能力发挥剩余力量。舰队在面临水面作战时,应适当拉开单位间距以免受弹面过于密集导致不必要的损伤,航母应集结舰载机对敌方重点目标进行优先打击,驱逐舰则负责拦截敌方空中力量,并视情况对于敌方明显薄弱部位进行制导打击。在纯原版分房情况下,因为仅会出现航弹、炮弹等武器,所以战列舰则应尽力抵近敌军,行进中途使用防空弹幕打击敌方舰载机以保护己方空母,抵近后进行炮击。面临对地作战时,战列舰便可以首当其冲,对地面进行火力覆盖,其出色的防御力可以为舰队提供最为优秀的掩护,驱逐舰与航母则负责打击那些防御力强劲难以摧毁而目标体积较大的单位,针对敌方垂发坦克等威胁较大目标,应首要摧毁。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0-06-13 22:14
收起回复
    •优势驻扎-敌人的奇袭
    上一节我们讨论完了面对不同环境时的进攻要点,此节我们将讨论在面临突袭港口的敌军时,港内舰船应如何面对。首先,由于停泊于港内,舰队无法进行常规机动,所以空母则应处于港口最内部连接油库,战列舰处于最外层为驱逐舰提供掩护。其次,空母由于连接油库,所以舰载机无需考虑油耗问题可以进行最大范围的海侦任务,一旦发现敌人即可立即出动轰炸机与反舰导弹迅速打击。此种情况下,敌人的奇袭本身就变得不足为惧。若己方无空母,驱逐舰也可使用舰载武装直升机进行半径为10km左右的侦查,同样可以实现迅速打击的效果。但反过来,敌人同样可以用相同的手段对我方进行打击,所以在舰队驻扎时,陆地力量也需尽量备足,如垂发坦克等,这样一来我方的单波打击能力则可以得到提升,成功防御奇袭的概率也能增大(至于如何防御敌方陆军对港口的奇袭,可详见@jllcloudy的陆军作战理论基础)。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0-06-13 22:15
    回复
      4)交火与陈见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0-06-13 22:15
      回复
        •火力的合理规划
        众所周知,简星是一个二维平面,所以相较于现实载具,简星载具的载弹量只能做到现实载弹量的开方。因此弹药是一种稀缺资源,火力的合理使用变得极为重要。包含简星各类驱逐舰、护卫舰、战列舰、空母等,载弹量(载油量)都是有限的,其中除航母以外的舰种载弹量普遍保持在10~20之间。暂撇开空母不说,我们就炮弹,反舰导弹,黄铜骑士,防空弹幕(ADS)四个方面来进行讨论。炮弹:在前章我们已了解,所谓炮弹,在SR中我们将其定义为无制导的飞弹,此类武器启动速度快、占地略小于制导武器且在射程范围内具有较高的速度,缺点则是对于船体稳定性要求较高、射程相较制导武器短、弹道大致固定等。同时由于SR的静止爆炸,齐射操作并不可取,大部分情况下齐射会导致炮弹的低效杀伤,前一个炮弹很容易提前引爆后一个炮弹,造成了火力浪费。此外就是盲目的瞄准开火,海面上的瞄准比太空/陆地都要复杂,这种行为不仅会浪费弹药,还会提前暴露位置。反舰导弹:导弹是由多pod技术引申而来的准原版科技,现今情况下由于该技术的不平衡性,多pod的成本必将在分房中受限(详见第六章尾言中第二节分房机制的必要性)。由于反舰导弹打击精准、定向加速度高,因此反舰导弹应在敌方坐标被点亮后发射才能予以敌方最致命的打击,单论弹药而言反舰导弹很难存在浪费一说,但它却很容易出现威力浪费。黄铜骑士:即携带起落架破片弹头的制导武器,多用于防空任务,如干扰敌方导弹弹道、击落舰载机等。由于黄铜骑士过重的质量,导致水面舰艇很难大量装备,黄铜骑士成为了比常规弹药更加稀缺的资源。由于各种黄铜骑士规格不同, 其弹头所携带的起落架破片数量也不同,在这里我们需明确一件事情,即黄铜骑士并不需要100%地拦截飞行物,而是干扰对方飞行路径,使其偏航、增加油耗,因此防空任务对于黄铜骑士的破片密度要求并不高,个人认为最佳破片数量在20~30之间即可。瞄准时只需达到目标预定轨道展开破片即可一键有效地完成拦截任务。ADS:指无制导的起落架破片弹,多用于战列舰等大型舰种应急防空,现今 的ADS不同于以往,已经可以实现准指向的防空性能,同时由于ADS启动、展开速度快,其在应对敌方集群舰载机时拥有着优于黄铜骑士的拦截能力。为避免ADS的浪费,在舰船设计时就应规划好空域范围,使得最少的破片防空面积最大化,同时考虑滞空时间、展开高度等因素,实现防空火力持续时间的最大化(详见第四章交火与陈见中第三节防空火力持续的必要性)。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0-06-13 22:16
        回复
          •舰船的机动
          开展这一章前我们先明确一件事情,即舰船内部燃油是作战用燃油,舰船执行巡航任务/停泊港口时需在舰尾挂载副油箱,作用类似现实战斗机的主副油箱。弹药是极其稀缺的资源,燃料也是。针对SR水面舰艇,过多的燃料会导致舰船防御力下降,过少的燃料则会导致所谓的续航能力缺失。现代战争中,载具的防御由被动防御演变为主动防御,再由主动防御演变为机动防御,对于防御能力较弱,只能做到模块隔离的驱逐舰而言,机动防御变得愈来愈重要,而这种防御则通过高加速度来实现。也就是说针对驱逐这一舰种,我们应更偏向于大功率的引擎、轻量化的船体以及适中的燃油以满足驱逐舰高机动、易机动、多机动的需求。而针对战列舰与航母而言,她们不需要做到如同驱逐般的航速,但要求更高的续航,即更扁更长的引擎(详见第五章舰船结构的合理规划中第一节建造与设计中浮力配平与引擎)。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0-06-13 22:16
          回复
            •防空火力持续的必要性
            现代战争中,制空权的夺取变得极为重要,在纯原版与准原版战争中,防空单位都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因为空母的纯原版性以及高效的作战能力,使得舰载机群在任何一个分房中都是及其富有威胁的存在,因此,防空火力的持续与否可以直接关系到舰队的存在或无。水面防空主要有两种手段:指向性ADS与定向性ADS。二者的不同之处在前章也提及到过,即反应速度与拦截效率(由于战列舰种的纯原版性使之其只能搭载定向ADS)。那么,如何将防空能力持续时间最大化呢?我们这里针对拦截两种不同的飞行物来讨论。一、制导,制导武器大多数呈抛物线弹道来袭,此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反应速度较慢,但拦截效率高的指向性ADS(即黄铜骑士),对于远距的可预测飞行物进行高效拦截。二、舰载机群,由于指向性ADS的特殊性,其滞空时间并不优于定向ADS,且论展开面积,目前最优秀的准指向防空弹幕单位覆盖面积可广于黄铜骑士二倍及以上,且面对多单位群体,广而长的空域破片覆盖无疑能给正在高速水平移动的舰载机群最有效的打击。敌人的突袭是多波次的,因此反制手段也应合理规划,舰队中的指向ADS单位固然比定向单位多,那么对于多波舰载机群的进攻,我们可以采取另一种方法进行拦截:指向ADS编队,顾名思义,使得其展开效果类似于定向ADS,具体形式这里就不多说了。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0-06-13 22:17
            回复
              •人为因素造成的损管
              损管,全名损害管制,指的是舰艇为保持或恢复自身生命力所采取的预防、限制和消除灾害的措施和行动。在SR水面作战中,损管分别有自然损管与人为损管,自然损管我们已在第一章第二节中讲过。殉爆:SR中可爆炸零件被引爆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受到爆炸波及被直接引爆;二、受强烈挤压被引爆。这两点都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在简吧,舰船的模块隔离技术已发展至较高水平,因此想通过第一种引爆方式来引爆模块极难(静止爆炸暂不做讨论),那么第二种引爆方式:挤压引爆。这里我们引申出一个概念-冲击波。任何可爆炸零件在爆炸时都会产生冲击波,或大或小。SR中冲击波的传播主要依靠不可爆炸组件,即钢架,钢架被冲击波击中时会发生形变,这股冲击波会延该方向继续向前传播一定距离,而在这个过程中连接被冲击钢架或靠近被冲击钢架的模块就容易发生殉爆。断裂:相比于模块殉爆,此种情况的危害较小,仅会导致断裂部分功能失效。造成模块断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脱节,即过高入水速度。此外冲击波造成的巨大剪切力也会导致组件的连接点断裂。在第一章我们说到过,当某组件入水速度大于20m/s时,其连接点就有可能发生断裂。断裂与殉爆,二者都是由人为因素所造成,参考二者发生的主要原因我们能发现冲击波都占其主导部分,所以优秀的隔离对于水面战舰来说无疑是重中之重。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0-06-13 22:17
              回复
                •争议-历史的设想
                船业的发展始于2015,而船业的兴起则始于2016年末,个人姑且将船业的发展分为三个时代:前无畏舰时代、中无畏舰时代、后无畏舰时代。前无畏舰时代:以寂寞的威力早期水面作品为代表的一系列水面战舰,其外形简单,无舰桥修型,上层布局等概念,将其归纳为水上坦克毫不为过,且火控乏力,隔离概念薄弱。吃水由于其总体规模,深于现代舰船,但却略浅于lts时代舰船。中无畏舰时代:以寂寞的威力中晚期水面作品以及lts舰船为代表的一系列水面战舰。舰桥的修型,上层的布局都得到了重视,其总体规模也远大于前无畏舰时代的舰船。在三个舰船时代中,中无畏舰时代的吃水最深,外形轮廓厚重,动力系统庞大。而隔离概念在这个时代也得到了许些重视,因此导致了厚甲航母的出现,也引领了后无畏舰时代航母的总体走向。后无畏舰时代:以达索(现SUI)、STDD的水面作品为代表的一系列战舰。吃水方面达到了最浅,舰桥修型已能与现实相媲美,布局、隔离的概念发展至巅峰,此时代航母的走向由于中无畏舰时代厚甲航母的影响,普遍要求甲板优异的抗轰炸性能。船业在这个时代无论是外形还是性能,都已发展至极高水准。深吃水的概念在后无畏舰时代被抹刷一空,然而现代作战理论对于舰船的机动又逐步重视起来。由于简星水的特性,中无畏舰时代的深吃水+大引擎造就了舰船优秀的加减速性能,那么深吃水的概念是否可取呢?综合考虑隔离、布局等概念,浅吃水舰船拥有更加优秀的隔离能力与节油性能,深吃水固然可以做到高加速度,但其缺点已远大于优点。况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无畏舰时代舰船优秀的加减速能力是由于落后的浮力模块所造成的。(简吧历史上的发展值得我们去推敲,我们也可以从中学到不少,取其精、舍其粗)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0-06-13 22:18
                回复
                  5)舰船结构的合理规划(新手教程)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0-06-13 22:18
                  回复
                    •建造与设计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0-06-13 22:19
                    回复
                      +模块化船体与一体化船体
                      两种船体的特点已在前几章提及过,那么在讲解如何建造这两种船体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龙骨。龙骨,是连接pod的一条贯穿舰船首尾的钢架组,分单层龙骨与双层龙骨,通常单层龙骨适用于护卫驱逐等舰种,双层龙骨则适用于战列航母等大型舰只。模块化船体:顾名思义,模块化船体即可复制的船体组件,常见的模块化船体有768船体等。一体化船体:在龙骨上方,由各不相同的船体组件组成完整的船体,各部分船体根据船只对局部性能的特殊要求进行设计,该种船体可以小规模地不使用锁扣以提高隔离能力。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0-06-13 22:19
                      回复
                        +甲板的设计
                        SR中甲板丰富多样,战列舰使用的复合甲板、航母使用的鳞片甲板等,驱逐护卫等舰种还可以舍弃装甲甲板,直接采用船体充当甲板。不同的舰种对于甲板的要求也不同,例如航母需要较高的抗性,那么其甲板则需要优秀的吸能性能、战列舰的甲板则对于水平抗打击有着较高要求,那么大密度高硬度的复合甲板则是不二之选。但对于装甲甲板的普遍要求则是拥有优秀连贯性以增强船体稳定性(并不是指从船头延伸至船尾的超长钢架)。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0-06-13 22:19
                        回复
                          +上层建筑的设计
                          海军作为一个浪漫又强大的军种,其对于外形的要求一直处于全吧前列(海军的各舰种中仅有航母对外形不做要求)。针对舰船的上层建筑,应尽力做到符合大众审美的邓恩曲线。刚接触水面舰艇的建造时我们不免需要模仿现实舰船侧视图,那么注意:遵守视觉美学中的力线原则,避免机械临摹。当舰船全线完工时不要忘记审视全舰,添加视觉重心,给舰船一个点睛之笔。战列舰的广义舰桥可以设计成一体式或分体式,具体功效可自行尝试,体验各式布局的优劣点。驱逐舰的舰桥则保证隔离即可。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0-06-13 22:20
                          回复
                            +桅杆的使用
                            桅杆是舰船的第二视觉重心,除了给人提供舒适的观感外,部分特殊设计的桅杆还可以用于拦截小油箱轰炸、隔离模块等。但由于防空弹幕的出现,在桅杆之间拉出缆线的修型方式被否认,因此现代的桅杆应更注重模块投影面积的覆盖、独立美感、高度等。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20-06-13 22:20
                            回复
                              +新式布局
                              介绍这一节不是为了宣传现代级驱逐舰的新式布局,而是为了让新人们明白突破传统布局理念的重要性。现代级驱逐舰出现之前,SR的水面驱逐舰一直处于停机坪后置的盲区内,现代级对于垂发布局的这一应用,打破了传统驱逐舰的布局概念,极大地提升了船体的隔离能力。因此不要局限于固守的舰船布局,针对舰船的显著问题,探索新的布局途径,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的突破。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0-06-13 22: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