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 马尔康 法雷(Malcolm Fare),2019年2月20日发表于保罗博客
https://www.leonpaul.com/blog/history-of-epee-fencing/
正文
如果要研究重剑的历史,那我们必须先从花剑的发展开始。在花剑的发源地法国,17世纪的剑客们用花剑作为练习和演示剑法的一种比较安全的手段,毕竟当时还没有防护面罩一说。到了18世纪末,面罩已经广为流传,而击剑也从一种西方武艺演变成一种文青的运动。
有趣的是,面罩的使用促成了重剑与花剑分道扬镳。尽管几个世纪前,决斗就已经是非法的,但是法律并不影响冲动的绅士们为了荣耀而歃血。在法国和意大利,击剑大师们都会在花剑教授中加入一些更“实用”的招数来应对这种情况(注:原文为应对épée de combat。法语的épée即重剑,发源于18世纪宫廷佩戴的短剑,19世纪演变为决斗用的剑)。由于面罩的保护,花剑的动作可以更加迅猛,从而很多剑手们开始把为花剑训练当作一种真正的格斗训练。但是到了19世纪中叶,很多花剑的高手们在真正的决斗中非死即伤,一些法国的剑手们开始质疑这种思维方式。巴札克男爵(Baron de Bazancourt)在1862年出版的《剑的奥义》(“Secrets of the Sword”)一书中重申,击剑运动(的技巧与规则)应该做到接近实战。而重剑从花剑中蜕变出来,就是这种实战思想的体现。
1905年,奥里亚 赫塞梯(Horia Rosetti)总结的重剑的出现。他说,在1860年之前,击剑俱乐部里没有专门的重剑。那时候,谁如果需要准备决斗,会去拜访巴黎的剑术大师 希波莱特 该特写 (Hippolyte Gatechair)熟悉使用决斗剑的手感与战术。这些课程被大家开玩笑称作“寡妇制造课”。该特写 的助教,儒勒 雅克布(Jules Jacob)专门负责教授决斗课。很快,一批对花剑有所不满,希望学到更有实战意义的剑术的人聚集在他旗下。大家认为,这种新的剑法除了有实战意义以外,也跟花剑一样是一种有相当挑战性的运动。但是,最重要的是重剑的实用思维与决斗类似:击中对手而不被对手击中。
到1870年代,英国也发展出一批重剑的追随者。他们经常在大家的花园里举行非正式的比赛,胜利者会的奖品就是重剑。很多花剑剑手也因此得到人生第一支重剑。下面这张1897年老照片里,法国剑术大师 阿纳托类 怕化纤(Anatole Paroissien)正在与画家 劳伦斯 阿马-他的马(Lawrence Alma-Tadema)切磋。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c73761b8ab3eb13544c7b7b3961fa8cb/a18a950a304e251fd2f7a9a8b086c9177e3e5398.jpg?tbpicau=2025-02-23-05_c820bfa44835e1c04729b09abd3b4646)
最开始的重剑比赛试图模仿决斗的情况:一击取胜。如果双方同时击中,则是双输(而不是双赢)。每场比赛有四个裁判和一个总裁。根据裁判和总裁的判断,如果双方击中有先后之分,而中间间隔的时间“足够长”,那么,先击中一方取胜。任何一个裁判包括总裁,看到击中后都可以喊停;然后他们会讨论那一剑如何判分。这真是考较眼力,是以在1883年,法国剑术大师 俺不哈斯 包坠(Ambroise Baudry)发明了一个带齿的剑头,可以钩住对方的击剑衣来协助裁判。
开始的时候重剑的护手盘大小并不统一。1890年法国制造的护手盘直径有95毫米与110毫米两种。重剑剑手偏好小直径的护手盘,因为击中对方的手腕是剑术高超的表现。同时,护手盘与剑柄的设计也是多种多样的。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5e7f9ab2edbb6fd255be52e3925aba6/34b937fae6cd7b89ea6c77d3182442a7d8330e98.jpg?tbpicau=2025-02-23-05_09b32d4817d4c7e9e95c3e80be7ecd18)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582e0b9095025aafd3327ec3cbecab8d/984ef536afc379318368cb79fcc4b74542a91198.jpg?tbpicau=2025-02-23-05_15b09615e212ec38c0a3cc7ed8d4b10b)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30008af2cc79f3d8fe1e4388aa0cdbc/a7aebb12c8fcc3ce99c084638545d688d53f2098.jpg?tbpicau=2025-02-23-05_fefc632e5364ff7aedd41e6f2418c572)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d692dc6f5cfbfbeddc59367748f1f78e/998f0855b319ebc43b783bc99526cffc1f171698.jpg?tbpicau=2025-02-23-05_a92741f54beea5cde99633005478329b)
1896年,巴黎重剑协会(Societé d'Escrime à l'Epée de Paris)颁布了重剑的统一规范。这些标准在1914年被FIE采用成为国际通用标准。包括:
n 剑身长900毫米;
n 护手盘直径不超过132毫米,深50毫米,偏心不超过35毫米
n 剑柄配重不超过770克,60毫米长,最大直径30毫米
不过当时剑身截面形状并没有统一,有现在的三角形,也有意大利的菱形,甚至类似花剑的方形。
1896年六月,重剑第一次出现在国际击剑比赛的舞台。72个剑手分配在9个小组,只有小组第一才能出线进入决赛圈。比赛的冠军获得1000法郎的奖金,而每个参赛选手都获得铜牌一枚以资鼓励。
最初的重剑比赛还是采用一分胜,双方每战斗五分钟有两分钟的休息时间,但没有总时间的限制。历史上最长的一分发生在1897年的巴黎重剑赛事。当时两位法国剑手对战了1小时25分钟没有结果,于是大家吃了顿午饭,接着蹦跶了25分钟之后才终于刺中了有效一击。算上休息的时间,这一分整整打了两个半小时。
1900年五月间,查尔斯 牛顿-罗宾森(Charles Newton-Robinson)邀请他在巴黎的击剑师傅 安溪眉 死皮内文(Anthime Spinnewyn)带队访问伦敦与英国的剑友切磋。在牛顿罗宾森的推动下,六月份29位重剑支持者组建了重剑俱乐部。这个俱乐部在第二年就开始举办国际性的重剑比赛。邀请欧洲大陆的剑客们参加。
1906年,重剑俱乐部开始尝试使用 包坠发明的带齿钩的剑头。不过英国在这点上已经落后于大陆了——在欧洲已经开始使用一种更安全的,带三个齿钩的剑头。剑头上还缠着染色的棉丝来帮助判分。发明这种新剑头的是另一个法国剑术大师 李昂 萨齐(Léon Sazie)。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8e3dc2c1da11728b302d8c2af8fdc3b3/1cbd9045d688d43fd8a9dca26a1ed21b0ff43b98.jpg?tbpicau=2025-02-23-05_be19a4e75e263a4086ecb2d8264862e2)
同年,雅典举办了唯一的一次小年奥运会(距上届奥运会只有两年)。英国重剑代表队与法国队杀红了眼,在决赛中打平,只好再战一次,最后以一分之差落败。下面是当年的队伍。后排左起为 牛顿-罗宾森(Newton-Robinson),烤死魔 达夫-哥顿爵士(Sir Cosmo Duff-Gordon),埃德加 瑟利曼(Edgar Seligman),前排就坐者为 得斯博罗勋爵(Lord Desborough)。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dc1bbaed4fdfc03e578e3b0e43e87a9/9da0d01b0ef41bd5c853a5a446da81cb38db3d98.jpg?tbpicau=2025-02-23-05_313b0ca0b8259fb96b3d057593b4112c)
仍然是1906年,法国外科医生 尤金-路易 斗妍(Dr Eugene-Louis Doyen)为他发明的人体工程学剑柄申请了专利。这中铝制的剑柄是根据紧握的手掌内部形状铸造的(下图)。这种剑柄很受欢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各国涌现出很多不同形状的剑柄。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fb78aee8c33f8794d3ff4826e21a0ead/4dd0dfc451da81cb50e6ce9d4566d01608243198.jpg?tbpicau=2025-02-23-05_d7dca8bee0bdf6c25dfe212f2abab39f)
由于重剑的规则是一击决胜,使得一个技术更差的剑手也可以靠运气打赢。一开始的比赛双方都会很谨慎小心,让观众觉得节奏太慢,很无聊。比赛的组织者开始尝试两分或是三分胜的比赛。不过1912年的伦敦奥运会以及下一年的国际锦标赛还是一分胜,只不过追加了15分钟的总时间限制。为了方便判分,重剑的剑头有染色剂,会在对方白色击剑服上留下一个红点。继续比赛之前,裁判会在旧的色点上用铅笔画个叉。如此下去,一场比赛打到最后,裁判要找一剑戳在哪里都很困难。更糟糕的是,面罩没法染色,这点让重剑剑手与裁判都很头痛。当时各种发明层出不穷,但是直到电子计分出现之前,没有任何一个令人接受的解决方案。
最早用于重剑电子计分的装置在1914年就出现了,但是他很笨重也不方便。直到1931年,瑞士人 劳伦 怕光(Laurent Pagon)推出了一套非常可靠的系统。FIE决定当年在日内瓦举办的国际击剑赛事采用这套系统。三年以后,法国人也为他们自己的“瓦伦汀”(Valentin)电子计分系统申请了专利(下图),并在1934年的欧洲冠军赛里使用。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bd2676940cd5ad6eaaf964e2b1ca39a3/b2d8d2160924ab18f816ac6722fae6cd7a890b98.jpg?tbpicau=2025-02-23-05_7304de7dc27581fa262880b9bc90adfe)
1936年的奥运会首次在重剑比赛里采用全电子计分。当时剑上有两种不同的接口:其一是跟现在一样的,在护手盘里的三线插口;其二是一种接在剑柄底端的圆形插口。1938年,英国的重剑比赛也开始采用电子计分。第二年,美国的 埃莫森(Castello-Emerson)推出了一种很方便可以用醋擦除的染色剂,但是为时已晚矣。
二战之后,英国的 让 帕菲特(Dr. Ron Parfitt)医生发明了大英自己的电子计分器,由大名鼎鼎的 里昂 保罗(Leon Paul)销售(下图)。这是1948年。然而,电子计分昂贵的价格让大众却步,所以直到60年代,很多俱乐部还在使用 萨齐 发明的那种带齿钩的重剑。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a5ba8761e24ab18e016e13f05fbe69a/7eef0db30f2442a7a10eb0f5c643ad4bd0130298.jpg?tbpicau=2025-02-23-05_01f23444f0dd424ed1f5f26e814e8deb)
因为电子计分的出现,重剑战术的要旨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击中对手而不被对手击中”,而是“先敌击中25分之一秒”。当时法国的首席重剑手 雷诺 莫纳儿(René Monal)的专长是冲刺得分。可悲的是,1937年巴黎世界大学生竞赛上,莫纳儿冲刺时身体撞上了对手的剑。对手的剑身折断后,端口刺破他的防护衣。莫纳儿被刺穿心脏而死。在电子计分器上记录下了他最后的一分。
1951年,发生了另外一起伤亡事故,由此促成重剑剑尖从四个尖齿的形状演变成菠萝形状。直到1968年,重剑,花剑的剑尖都变成了当代切边的圆盘形。(下图)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4bc79ead6c899e51788e3a1c72a6d990/31fdaf4bd11373f0fc3f22cfb30f4bfbfaed0498.jpg?tbpicau=2025-02-23-05_798ec14ab8ec9949a1e6456d399466e5)
女子重剑直到1988年才成为世界锦标赛的一部分,而奥运会直到1996年才得以见到女重的英姿。
https://www.leonpaul.com/blog/history-of-epee-fencing/
正文
如果要研究重剑的历史,那我们必须先从花剑的发展开始。在花剑的发源地法国,17世纪的剑客们用花剑作为练习和演示剑法的一种比较安全的手段,毕竟当时还没有防护面罩一说。到了18世纪末,面罩已经广为流传,而击剑也从一种西方武艺演变成一种文青的运动。
有趣的是,面罩的使用促成了重剑与花剑分道扬镳。尽管几个世纪前,决斗就已经是非法的,但是法律并不影响冲动的绅士们为了荣耀而歃血。在法国和意大利,击剑大师们都会在花剑教授中加入一些更“实用”的招数来应对这种情况(注:原文为应对épée de combat。法语的épée即重剑,发源于18世纪宫廷佩戴的短剑,19世纪演变为决斗用的剑)。由于面罩的保护,花剑的动作可以更加迅猛,从而很多剑手们开始把为花剑训练当作一种真正的格斗训练。但是到了19世纪中叶,很多花剑的高手们在真正的决斗中非死即伤,一些法国的剑手们开始质疑这种思维方式。巴札克男爵(Baron de Bazancourt)在1862年出版的《剑的奥义》(“Secrets of the Sword”)一书中重申,击剑运动(的技巧与规则)应该做到接近实战。而重剑从花剑中蜕变出来,就是这种实战思想的体现。
1905年,奥里亚 赫塞梯(Horia Rosetti)总结的重剑的出现。他说,在1860年之前,击剑俱乐部里没有专门的重剑。那时候,谁如果需要准备决斗,会去拜访巴黎的剑术大师 希波莱特 该特写 (Hippolyte Gatechair)熟悉使用决斗剑的手感与战术。这些课程被大家开玩笑称作“寡妇制造课”。该特写 的助教,儒勒 雅克布(Jules Jacob)专门负责教授决斗课。很快,一批对花剑有所不满,希望学到更有实战意义的剑术的人聚集在他旗下。大家认为,这种新的剑法除了有实战意义以外,也跟花剑一样是一种有相当挑战性的运动。但是,最重要的是重剑的实用思维与决斗类似:击中对手而不被对手击中。
到1870年代,英国也发展出一批重剑的追随者。他们经常在大家的花园里举行非正式的比赛,胜利者会的奖品就是重剑。很多花剑剑手也因此得到人生第一支重剑。下面这张1897年老照片里,法国剑术大师 阿纳托类 怕化纤(Anatole Paroissien)正在与画家 劳伦斯 阿马-他的马(Lawrence Alma-Tadema)切磋。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c73761b8ab3eb13544c7b7b3961fa8cb/a18a950a304e251fd2f7a9a8b086c9177e3e5398.jpg?tbpicau=2025-02-23-05_c820bfa44835e1c04729b09abd3b4646)
最开始的重剑比赛试图模仿决斗的情况:一击取胜。如果双方同时击中,则是双输(而不是双赢)。每场比赛有四个裁判和一个总裁。根据裁判和总裁的判断,如果双方击中有先后之分,而中间间隔的时间“足够长”,那么,先击中一方取胜。任何一个裁判包括总裁,看到击中后都可以喊停;然后他们会讨论那一剑如何判分。这真是考较眼力,是以在1883年,法国剑术大师 俺不哈斯 包坠(Ambroise Baudry)发明了一个带齿的剑头,可以钩住对方的击剑衣来协助裁判。
开始的时候重剑的护手盘大小并不统一。1890年法国制造的护手盘直径有95毫米与110毫米两种。重剑剑手偏好小直径的护手盘,因为击中对方的手腕是剑术高超的表现。同时,护手盘与剑柄的设计也是多种多样的。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5e7f9ab2edbb6fd255be52e3925aba6/34b937fae6cd7b89ea6c77d3182442a7d8330e98.jpg?tbpicau=2025-02-23-05_09b32d4817d4c7e9e95c3e80be7ecd18)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582e0b9095025aafd3327ec3cbecab8d/984ef536afc379318368cb79fcc4b74542a91198.jpg?tbpicau=2025-02-23-05_15b09615e212ec38c0a3cc7ed8d4b10b)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30008af2cc79f3d8fe1e4388aa0cdbc/a7aebb12c8fcc3ce99c084638545d688d53f2098.jpg?tbpicau=2025-02-23-05_fefc632e5364ff7aedd41e6f2418c572)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d692dc6f5cfbfbeddc59367748f1f78e/998f0855b319ebc43b783bc99526cffc1f171698.jpg?tbpicau=2025-02-23-05_a92741f54beea5cde99633005478329b)
1896年,巴黎重剑协会(Societé d'Escrime à l'Epée de Paris)颁布了重剑的统一规范。这些标准在1914年被FIE采用成为国际通用标准。包括:
n 剑身长900毫米;
n 护手盘直径不超过132毫米,深50毫米,偏心不超过35毫米
n 剑柄配重不超过770克,60毫米长,最大直径30毫米
不过当时剑身截面形状并没有统一,有现在的三角形,也有意大利的菱形,甚至类似花剑的方形。
1896年六月,重剑第一次出现在国际击剑比赛的舞台。72个剑手分配在9个小组,只有小组第一才能出线进入决赛圈。比赛的冠军获得1000法郎的奖金,而每个参赛选手都获得铜牌一枚以资鼓励。
最初的重剑比赛还是采用一分胜,双方每战斗五分钟有两分钟的休息时间,但没有总时间的限制。历史上最长的一分发生在1897年的巴黎重剑赛事。当时两位法国剑手对战了1小时25分钟没有结果,于是大家吃了顿午饭,接着蹦跶了25分钟之后才终于刺中了有效一击。算上休息的时间,这一分整整打了两个半小时。
1900年五月间,查尔斯 牛顿-罗宾森(Charles Newton-Robinson)邀请他在巴黎的击剑师傅 安溪眉 死皮内文(Anthime Spinnewyn)带队访问伦敦与英国的剑友切磋。在牛顿罗宾森的推动下,六月份29位重剑支持者组建了重剑俱乐部。这个俱乐部在第二年就开始举办国际性的重剑比赛。邀请欧洲大陆的剑客们参加。
1906年,重剑俱乐部开始尝试使用 包坠发明的带齿钩的剑头。不过英国在这点上已经落后于大陆了——在欧洲已经开始使用一种更安全的,带三个齿钩的剑头。剑头上还缠着染色的棉丝来帮助判分。发明这种新剑头的是另一个法国剑术大师 李昂 萨齐(Léon Sazie)。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8e3dc2c1da11728b302d8c2af8fdc3b3/1cbd9045d688d43fd8a9dca26a1ed21b0ff43b98.jpg?tbpicau=2025-02-23-05_be19a4e75e263a4086ecb2d8264862e2)
同年,雅典举办了唯一的一次小年奥运会(距上届奥运会只有两年)。英国重剑代表队与法国队杀红了眼,在决赛中打平,只好再战一次,最后以一分之差落败。下面是当年的队伍。后排左起为 牛顿-罗宾森(Newton-Robinson),烤死魔 达夫-哥顿爵士(Sir Cosmo Duff-Gordon),埃德加 瑟利曼(Edgar Seligman),前排就坐者为 得斯博罗勋爵(Lord Desborough)。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dc1bbaed4fdfc03e578e3b0e43e87a9/9da0d01b0ef41bd5c853a5a446da81cb38db3d98.jpg?tbpicau=2025-02-23-05_313b0ca0b8259fb96b3d057593b4112c)
仍然是1906年,法国外科医生 尤金-路易 斗妍(Dr Eugene-Louis Doyen)为他发明的人体工程学剑柄申请了专利。这中铝制的剑柄是根据紧握的手掌内部形状铸造的(下图)。这种剑柄很受欢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各国涌现出很多不同形状的剑柄。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fb78aee8c33f8794d3ff4826e21a0ead/4dd0dfc451da81cb50e6ce9d4566d01608243198.jpg?tbpicau=2025-02-23-05_d7dca8bee0bdf6c25dfe212f2abab39f)
由于重剑的规则是一击决胜,使得一个技术更差的剑手也可以靠运气打赢。一开始的比赛双方都会很谨慎小心,让观众觉得节奏太慢,很无聊。比赛的组织者开始尝试两分或是三分胜的比赛。不过1912年的伦敦奥运会以及下一年的国际锦标赛还是一分胜,只不过追加了15分钟的总时间限制。为了方便判分,重剑的剑头有染色剂,会在对方白色击剑服上留下一个红点。继续比赛之前,裁判会在旧的色点上用铅笔画个叉。如此下去,一场比赛打到最后,裁判要找一剑戳在哪里都很困难。更糟糕的是,面罩没法染色,这点让重剑剑手与裁判都很头痛。当时各种发明层出不穷,但是直到电子计分出现之前,没有任何一个令人接受的解决方案。
最早用于重剑电子计分的装置在1914年就出现了,但是他很笨重也不方便。直到1931年,瑞士人 劳伦 怕光(Laurent Pagon)推出了一套非常可靠的系统。FIE决定当年在日内瓦举办的国际击剑赛事采用这套系统。三年以后,法国人也为他们自己的“瓦伦汀”(Valentin)电子计分系统申请了专利(下图),并在1934年的欧洲冠军赛里使用。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bd2676940cd5ad6eaaf964e2b1ca39a3/b2d8d2160924ab18f816ac6722fae6cd7a890b98.jpg?tbpicau=2025-02-23-05_7304de7dc27581fa262880b9bc90adfe)
1936年的奥运会首次在重剑比赛里采用全电子计分。当时剑上有两种不同的接口:其一是跟现在一样的,在护手盘里的三线插口;其二是一种接在剑柄底端的圆形插口。1938年,英国的重剑比赛也开始采用电子计分。第二年,美国的 埃莫森(Castello-Emerson)推出了一种很方便可以用醋擦除的染色剂,但是为时已晚矣。
二战之后,英国的 让 帕菲特(Dr. Ron Parfitt)医生发明了大英自己的电子计分器,由大名鼎鼎的 里昂 保罗(Leon Paul)销售(下图)。这是1948年。然而,电子计分昂贵的价格让大众却步,所以直到60年代,很多俱乐部还在使用 萨齐 发明的那种带齿钩的重剑。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a5ba8761e24ab18e016e13f05fbe69a/7eef0db30f2442a7a10eb0f5c643ad4bd0130298.jpg?tbpicau=2025-02-23-05_01f23444f0dd424ed1f5f26e814e8deb)
因为电子计分的出现,重剑战术的要旨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击中对手而不被对手击中”,而是“先敌击中25分之一秒”。当时法国的首席重剑手 雷诺 莫纳儿(René Monal)的专长是冲刺得分。可悲的是,1937年巴黎世界大学生竞赛上,莫纳儿冲刺时身体撞上了对手的剑。对手的剑身折断后,端口刺破他的防护衣。莫纳儿被刺穿心脏而死。在电子计分器上记录下了他最后的一分。
1951年,发生了另外一起伤亡事故,由此促成重剑剑尖从四个尖齿的形状演变成菠萝形状。直到1968年,重剑,花剑的剑尖都变成了当代切边的圆盘形。(下图)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4bc79ead6c899e51788e3a1c72a6d990/31fdaf4bd11373f0fc3f22cfb30f4bfbfaed0498.jpg?tbpicau=2025-02-23-05_798ec14ab8ec9949a1e6456d399466e5)
女子重剑直到1988年才成为世界锦标赛的一部分,而奥运会直到1996年才得以见到女重的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