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论文是不少高校的毕业“硬”要求,这几乎是悬在每一个硕士生、博士生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而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就不仅仅是高校学生了,这更是众多学者梦寐以求的事情,因为它和评职称挂钩,是妥妥的“刚需”。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9bebfaed4fdfc03e578e3b0e43e87a9/d07b5982b2b7d0a26db64dcddcef76094b369a36.jpg?tbpicau=2025-02-28-05_ec8a86d78a661344c2569a15ee025869)
但是,对于杂志社来说,能被评上核心期刊,一向都是尽最大努力提升收录文章的质量,质量普通或较差的论文基本不给通过。
期刊发表需求越来越多,但审核却越加严格,这样“狼多肉少”,形成了期刊发表难的现状。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b33f7e686cf40ad115e4c7eb672d1151/b05e728b4710b91271b8bfaed4fdfc0392452230.jpg?tbpicau=2025-02-28-05_d06958cb012fe3e258661a0f6e531593)
后学君从《学术写作大讲堂》中找到了两位“内行人”对于论文发表的看法,现在,我们来听听核心期刊的主编们对论文的要求,看看什么样的论文能进他们的“法眼”?
刘第红:论文为什么难发表
刘第红--《高教探索》编辑部主任
科研论文是科研成果的体现,是以研究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产生新知识的表达形式。
论文的实质结论,要有真知灼见,没有以实实在在的研究为前提,就不会有高质量论文的出现。
从目前的投稿情况来看,有50%的稿件不是论文,而只是一般的经验和体会。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dd5846493af5e0feee1889096c6134e5/320520a4462309f7bd15e442650e0cf3d7cad633.jpg?tbpicau=2025-02-28-05_8335f4f895811bea19d878bb052dccf5)
论文必须以研究为前提,必须找到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问题,产生新知识,提出新观点,有创造性和学术性,才是真正的论文。
相反,只重复名家的观点,没有实质的知识,没有独特的观点,没有学术价值,这样的“论文”注定是写不好的。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8745af74eee3d6d22c687c373176d41/669aad6eddc451da488245bba1fd5266d016323d.jpg?tbpicau=2025-02-28-05_8349821b384ecdf2987f868e68e35fed)
如何判断论文的含金量?概括起来一个字:新。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05b84dcddcef76093c0b99971edca301/fa99277f9e2f070821746350fe24b899a901f238.jpg?tbpicau=2025-02-28-05_db45ac192c47e8322436c7714cb9c6fc)
说得具体点就是:
从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有没有对学术界有贡献;
提供的新事物、新知识有没有对学术界有贡献;
获得的新知识、新结论有没有对学术界有贡献;
研究的角度和方法对学术界的发展有没有贡献等等。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f7674f9a958ba61edfeec827713597cc/a9652834349b033b1de7b58a02ce36d3d439bdc6.jpg?tbpicau=2025-02-28-05_364bb64667512a3fa3ed1f569a9f96a5)
新的选题、新的研究方法、新的角度、新的材料、新的结论。一句话:每一个作者都是编辑,要把自己的文章对照上述标准,进行一而再、再而三地认真审视,这样,成功的机会就会大大提高。
如何提高论文的投稿命中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定好题目,做到吸引编辑,让编辑看了你论文的题目后,就忍不住想看摘要,看了摘要后就想看正文,能做到这样的话就成功了一大半。
二是论文要选择中观层面的题材,太宏观不好把握,泛泛而谈没有价值;太微观的研究范围太小,意义不大,成果不显眼。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ef7fa86722fae6cd0cb4ab693fb20f9e/e61f4fc2d56285359d899b7187ef76c6a6ef63c0.jpg?tbpicau=2025-02-28-05_43fea29ebff5209d312273fcf2133a16)
三是收集资料要全,研究方法要新。
学术界跟买卖不一样,往往是人越少研究的选题就越有价值。要从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走不同的路多了,就自然会发现不同的风景。变换学术路径、创新研究方法,就会发现不同的研究成果和价值。
四是多学科研究合作写论文这种方式值得提倡。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法进行交流碰撞,往往会有创新的方法产生。
赵大良:投稿与卖萝卜
赵大良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副主编
投稿,就如同我们到市场上“推销萝卜”。
如果自己的萝卜连泥带草堆在那里,一定不会好卖!这就如同:一篇粗糙的稿件还要在一个高档期刊上发表一样。
如果想自己的萝卜卖个好价钱,那么就要将萝卜收拾一下,打扮打扮,包装包装。萝卜还是原来的萝卜,可是身价就会不一样了。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0d63eb6a274e251fe2f7e4f09787c9c2/688136d3d539b60076a446e7fe50352ac75cb7c3.jpg?tbpicau=2025-02-28-05_9d36fa768330d3971efaa9ccad2255dc)
如果我们再能够根据不同的客户,进行不同的包装,针对不同的客户展现萝卜的不同功用,那么说不准还能“萝卜卖个人参的价钱”!
将这个道理用到论文的投稿上来,首先对自己的成果要进行加工包装——写作格式和表达形式要像那么个样子。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04097a4a04543a9f51bfac42e168a7b/b65c49540923dd54c517ee38c609b3de9d8248cd.jpg?tbpicau=2025-02-28-05_ea4b8ab693a3dd85d35d063e9c626cfc)
然后要研究什么样的期刊喜欢什么样的稿件——学科、形式,甚至表达方式,都会从一本期刊的征稿简则和所发稿件中读得出来,你要了解期刊的口味。
最后是根据不同期刊的口味将自己的稿件再有针对性的加工,分类投向“对应”的期刊,这叫投其所好。
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既要求内容是“新”的干货,也要注意“推销”方式,实力+技巧,成功自然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