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开的朽木吧 关注:23贴子:1,459

思修考试的重点题和答案【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答: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具体体现在:
  首先,一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同时并存,不可偏废,不可能只有自我价值而没有社会价值,也不可能只有社会价值而没有自我价值。
  其次,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个人只有把自己同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积极地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说,当人们在追求自我需要满足的时候,如果同时也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这时便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了起来。
  2、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有哪些?
  答: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这是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其次,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
  因此,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增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主观条件。
  3、理想的作用是什么?
  答:理想的作用有:第一,是人生的指路明灯。第二,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第三,是人生的力量源泉。第四,是防腐拒变的思想武器。
  4、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是什么?
  答: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一般可依据三方面标准:一是这种理想是不是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不是合乎历史的发展方向;二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脱离,是不是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三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为社会的大多数人谋利益,是不是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5、为什么说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
  答: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其原因是:
  第一,社会实践是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惟一标准。
  第二,社会实践是科学知识产生的源泉,知识的发展和人们对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实践。
  第三,社会实践是真理性认识上升社会主义信念的关键环节。
  6、简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答: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有:
  第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主义思想;
  第二,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
  第三,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
  第四,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
  此外,谦虚谨慎、务实求真、廉洁奉公、艰苦朴素、诚实守信、尊师敬业等也为人们熟悉和实行。
  7、试论我们强调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
  答:为了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
  首先,人是要有道德的,每一个人都应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需要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
  再次,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的。
  8、什么是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答:(1)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2)诚实守信。诚实守信这一职业道德标准,是职业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石;(3)办事公道。办事公道是处理职业内外关系的重要行为准则;(4)服务群众。服务群众,满足群众要求,尊重群众利益是职业道德要求的目标指向的最终归宿;(5)奉献社会。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1楼2009-12-02 14:52回复

      9、婚姻家庭道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婚姻家庭道德是在婚姻家庭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道德观念,其主要内容是:(1)婚姻自主,真正奠定在爱情基础上的一夫一妻制,夫妻双方应该互敬互爱。(2)在家庭生活中赡养尊敬老人,抚养教育子女,与邻里和睦相处。(3)注意计划生育,勤俭持家,爱家爱国。
      10、男女恋爱中的基本道德要求是什么?
      答:(1)恋爱应是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2)恋爱应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平等履行道德义务;( 3)恋爱过程中要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
      11、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的关系?
      答:(1)道德品质是在道德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2)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综合体现;(3)形成了的道德品质对道德行为有指导和支配作用。
      总之,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积累和结晶,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客观内容和外在表现。
      12、良好道德品质的基本范畴是什么?
      答:(1)正直无私;(2)忠诚守信;(3)仁爱互助;(4)勇敢进取;(5)敬业好学;(6)勤劳节俭;(7 )谦虚谨慎;(8)遵纪守法;(9)文明礼貌。
      13、什么是友谊,它是如何获得和发展的?
      答:友谊有以下三个特征:
      (1)友谊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是相互间爱的给予。(2)真正的友谊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力量,是人类美德化为情感的无偿赠予,它能沟通心灵、美化生活、稳定和巩固社会。(3)友谊是需要平等、互助、互尊、互爱的心灵默契。
      在人际交往中要获得和发展友谊,应做到:(1)与人为善,以心换心。(2)学会宽容,善于原谅。(3)严于律己,谨慎交友。
      14、竞争与合作是什么关系?
      答:竞争和合作的辨证统一。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与合作是统一的,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孤单的竞争,孤单的竞争是无力量的。合作是为了更好地竞争。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有:(1 )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2)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3)处理好主角和配角的关系。
      15、现代人才必须学会与人真诚的合作。简要说明合作的意义是什么?
      答: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集体为达到共同的目的而联合,为相互利益而协调一致的活动,合作具有很大的意义:(1)合作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的根基。(2)合作是人生力理的源泉。(3)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
      16、人际关系在人生中的意义是什么?
      答:人际关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身心健康的需要;(2)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事业成功的需要;(3)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幸福的需要。
      17、什么是自我修养?自我修养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自我修养是指一个人按照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经过学习、磨练、涵养和陶冶的工夫,为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在各方面进行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是实现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现代社会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有:思想政治修养,道德修养,文化修养,审美修养,心理修养。
      18、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进行自我修。
      答:自我修养主要是靠个人自己的努力,修身养性,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现代社会自我修养的主要途径为:( 1)认真学习,把握自我。(2)勤于实践,塑造自我。(3)严格要求,完善自我。
    


    2楼2009-12-02 14:5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13、我国《公司法》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答:我国《公司法》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具备下列六个条件:(1)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发起人应为5个以上股东,其中半数以上在中国境内有住所。(2)发起人认缴和社会公开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即1000万人民币。(3)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4)发起人制订公司章程,并经创立大会通过。(5)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6)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14、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哪些基本原则?
        答:我国《劳动法》规定了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四个,即:(1)公民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的原则。(2)按劳分配原则。(3)男女平等原则。(4)劳动者民主管理原则。
        15、我国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客体包括哪些?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客体包括哪些?
        答: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客体包括:(1)城市市区的土地;(2)农村和城市区中依法没收、征用、征收和收归国有的土地;(3)国家为确定为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山岭、荒地、滩涂、河滩地以及其他土地。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客体包括:(1)根据法律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属于国家所有以外的土地。(2)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
        16、论述劳动合同的解除。
        答:《劳动法》规定:
        第一,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有下列三种情形之一的劳动者虽然没有过错,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1)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工作的;(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产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但是,《劳动法》还规定,如果劳动者患职业病或因工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患病或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合同。
        第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内的;(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3)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17、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公民民事行为能力有哪几种?
        答: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划分为:
        ⑴(1)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即成年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由其法定代理人或监护人代理其民事活动。
        18、我国法定继承的概念和顺序是什么?
      


      5楼2009-12-02 14:52
      回复
        话说,我已经逃了无数节思修了


        IP属地:北京7楼2009-12-02 15:53
        回复
          话说,我已经逃了无数节思修了


          IP属地:北京8楼2009-12-02 16:36
          回复
            • 221.7.40.*
            和你们一比,我真的觉得自己是个粗人


            9楼2009-12-02 17:51
            回复
              • 218.26.243.*
              真有用吗?


              10楼2009-12-09 21:54
              回复
                • 58.16.41.*
                这些题太直接,但对复习还可以.不妨再深刻些啊!


                11楼2009-12-10 13:2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楼上是谁啊?裸奔小心感冒啊


                  12楼2009-12-10 15:15
                  回复
                    • 58.16.41.*
                    你太差了嘛 ?


                    13楼2009-12-14 10:42
                    回复
                      • 121.30.255.*
                      hhh


                      14楼2009-12-17 18:24
                      回复
                        • 221.0.91.*


                        15楼2009-12-19 10:22
                        回复
                          • 222.168.62.*


                          16楼2009-12-20 19:43
                          回复
                            爱死楼主了


                            17楼2009-12-24 20:5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爱死楼主了


                              18楼2009-12-24 20: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