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考过,就是个当炮灰的

经过三年的冲洗,那些曾经的同学,2016年之前可能,我们之间都看不出什么差别,但是我的初中三年是荒废地度过的,我觉得只能用瘾君子来形容初中时候的我。限于300人的小世界,还有极其宽松的环境——打个比方,在我的视野范围内,可能只有一座武夷山,但殊不知,一公里外有一座隐形的泰山,五公里外矗立着一座隐形的珠穆朗玛峰,我几乎看不见他们,我几乎感受不到他们的巍峨。三年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已经被好几位小学同学甩了好几条街了,从没有比这种令人心梗而垂泪涕泣的感觉,更加难过了
二检考的比平时要好,意外的获得了名额,但为何当年这么不知天高地厚啊,虽明知此行机会渺茫,为何一定要打算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尝试呢。。。当时和同学们炫耀,还明目上讲,这是用来弥补正常途径上一中只有90%概率的补偿呢

我们初中(某公立校)这一届有三个人抢到了名额,我是其中一个。(另外两个记做A和B,A和B同班)其实呢,这个学校的初中部,自从2018届,就已经开始衰败了,与上一届相比,录取一中人数已经被腰斩,哦不,应该算是只剩下双脚和小腿了吧,一个福州一中的也出不了。如果是2017届之前的前辈,我相信如果当年有这么一个,考试,他们一定会至少派出十个人,并且至少有一个会进那各最强的班吧。回到2019年6月,A那一天突然不来了,B在他们的班群询问,发现A已经打算上更好的学校了,于是抛弃了我们两个,那个时候感觉有点不是滋味。。。

后来那一位大佬1A志愿成真了,一分不差,而我还是在起跑线上踏步,感觉我是个废人

那些题目看的跟天书一样,我只是一位凡人,有什么资格去涉猎天上的文献呢?说实在的,我事先没有任何培训,就靠一腔热血。。。
记得下午考两文的时候,后面的那一位已经不见了,估计是早上心态考崩了吧

其实我本来也和这位老哥一样想半途跑路,但是我妈坚持要让我考完下午的,我当时还是勉强答应了。
==============================================================
几天后,我惊讶地发现,其实一开始我就已经被坑了。明面上的录取标准,实际上,和背地里的有一点点的偏差。原本是说按照数理化总分排序,然后语文英语仅同分时参考,但实际上可能是,以先看数学成绩再看理化的,或者按照数学分数优先、物理次之、化学最后的顺序来进行排名录取。
当然,就算知道了这些规则,我也不可能考得上的,自己过于懒惰况且愚笨呢

==============================================================
到了7月,A喜闻乐见地给我发QQ,那个创新班将会有一次“夏令营”,呵呵,是个学生就知道这肯定不是什么吃喝玩乐的。已经被2018年夏天给吓怕了,更是难以想象在教室里每个学霸都大汗淋漓的场景。中考后,对于“玩”的天性已经迸发四溅,收敛不住了,于是呢,这可能也不适合我这种喜欢偷懒的废材吧。
==============================================================
很抱歉,鉴于自己的失败经历,也没法带来更详细的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