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吧 关注:11,411贴子:204,300

【军事】武则天时期与吐蕃的关系:守住了河陇,在西域占到上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贴作者@枫昀_


IP属地:四川1楼2020-07-02 12:53回复
    吐蕃是唐朝的头号强敌。武则天时期,坚持了高宗朝后期的方针,守住了重要的河西、陇右边境。
    武周与吐蕃在西域也同样展开争夺,虽然一开始打过败仗,但后来毕竟收复了安西四镇,而且此后守住了四镇。
    在存在感比较低的剑南道,武则天时期也有巩固了边防,安置了几批从吐蕃那里归附的部落。


    IP属地:四川2楼2020-07-02 12:54
    回复
      【吐蕃才是头号强敌】
      武则天时代,虽然朝野上下把后突厥与吐蕃并列为边境上两大最强敌人,但当时的吐蕃比后突厥更有实力,也更让中原王朝头疼。
      吐蕃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帝国。我们知道唐朝是全方位地继承了隋朝,所以这个时期经常并称为“隋唐”,但唐朝与隋朝相比还是有一个重大差异,那就是隋朝尚且无需应付吐蕃的边患,而唐朝立国后恰恰赶上了吐蕃帝国的崛起,边防压力因此大大增加。
      吐蕃帝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但其开创者就是我们大家熟知的松赞干布。在藏文史料中,松赞干部是吐蕃的第33任赞普,但是吐蕃正是在他的治下吞并了周边小国,并且定都逻些(拉萨)。在敦煌发现的藏文编年史《大事纪年》就是从松赞干布开始写起。
      松赞干布与唐太宗是同一时期的人物。唐朝在太宗的领导下开始对外扩张,与此同时,吐蕃在松赞干布的领导下也对周边虎视眈眈。双方很快就在青海高原相遇,吐谷浑便成为两国竞相争夺的目标。贞观八年到九年,唐朝吞并吐谷浑,册立可汗,把这里纳入了唐朝的羁縻统治区。可是这时唐朝对吐蕃还没有多少认识。其实松赞干布当时也正致力于扩大国土,已基本上搞定了南方,接下来就是向北扩张。吐蕃在贞观十二年也进攻了吐谷浑,结果大胜,不但把吐谷浑部落之人赶到了青海湖以北,而且顺手打下了白兰、党项。接着松赞干布乘胜出击,打到了唐朝的松州,于是有了贞观十二年的松州之战。这场战争最终以唐朝胜利而告终,松赞干布派遣使者谢罪。不过太宗也答应了松赞干布的和亲要求,送文成公主入藏。


      IP属地:四川3楼2020-07-02 12:55
      回复
        松州之战以后,吐蕃在唐朝边境有一个“韬光养晦”的时期。松赞干布既然如愿以偿娶到了唐朝公主,就改为奉行和平政策,把先前打下的吐谷浑、白兰、党项之地还给了唐朝。这段和平期持续了二十余年,可是等到高宗朝中期,吐蕃再次吞并吐谷浑之地,这时唐朝就吃了大亏,从此再也没能把那块地夺回,而唐朝的边境形势也由此发生重大转变。
        在松州之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唐朝都没有对吐蕃引起足够重视。唐高宗初继位时,把松赞干布册封为西海郡王、驸马都尉,可见是把吐蕃视为一般的藩属国。又根据藏文史料,唐朝名将苏定方在显庆年间曾经大破吐蕃,战绩十分辉煌,八千唐军斩杀九万吐蕃军。但是这一战在中文史料中完全不见踪影,所以存疑。但如果苏定方真的曾经重创吐蕃,就可以进一步解释为什么唐高宗对吐蕃一直爱搭不理的没有防备。
        高宗朝前期,唐朝对外征战力度很大,先是灭掉西突厥,在西域设置了一批羁縻州县,接着就开始了对高句丽的连年征讨,直到最终将其灭掉。就在这期间,吐蕃再次开始了对青海高原的争夺。根据《资治通鉴》,早在显庆五年,唐朝与新罗联军灭掉百济之时,吐蕃就对吐谷浑发起过攻击;龙朔三年五月,辽东战场上如火如荼之际,吐蕃和吐谷浑又爆发战争,结果双方都派使者到唐朝理论。可是唐高宗来了个态度中立,谁也不帮。(通鉴:“吐蕃与吐谷浑互相攻,各遣使上表论曲直,更来求援;上皆不许。 ”)结果吐蕃趁势进攻,一举吞并吐谷浑。亲唐的吐谷浑可汗~曷钵~与弘化公主带了数千帐投奔唐朝。就这样,吐蕃一举占据了吐谷浑之地。唐朝要到几年后才会醒悟到这一片地区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失去了吐谷浑,唐朝的河西、陇右之地立刻成了唐蕃边境前线,连京师长安都受到威胁。不但如此,在高句丽战争期间,吐蕃也已开始染指西域,唐朝也是后来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IP属地:四川4楼2020-07-02 12:56
        回复
          高宗后来急于夺回吐谷浑,但是咸亨元年的大非川之战以惨败告终。不过,随后吐蕃大举进犯唐朝的河湟之地,也无法成功。到了上元三年,高宗又组织了青海之战,目的仍是夺回吐谷浑,可惜仍是大败而归。此战之败,唐朝真正损失的兵力并不是太多,大部分都撤回了,但战争的后果却很严重。《旧唐书·吐蕃传》称:“时吐蕃尽收羊同、 党项及诸羌之地,东与凉、松、茂、巂等州相接,南至婆罗门,西又攻陷龟兹、疏勒等四镇,北抵突厥,地方万余里,自汉、魏已来,西戎之盛,未之有也。 ”
          吐蕃的崛起让唐朝在周边地区的霸主地位受到了很大挑战,国家软实力也受到了冲击。吐蕃要求和亲,甚至直接点名要娶太平公主,而唐高宗与武则天居然不敢直截了当地说不,而是搞了个“曲线拒绝”,把太平公主送进道观去做女道士,可见当时的囧况。《新唐书·诸帝公主传》记载此事发生在仪凤年间:“仪凤中,吐蕃请主下嫁,后不欲弃之夷,乃真筑宫,如方士薰戒,以拒和亲事。”猜测这正是在仪凤三年的青海之战失利之后。
          青海之战迫使唐朝改变策略,放弃夺回吐谷浑之地,只是固守河西、陇右。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在这期间唐朝开始设置长期驻守的边防军。比如河源军就是仪凤二年设置的,治所在鄯州--这比青海之战还早了一年。唐朝以前出兵主要是“行军”,军队打完仗就回家了。但是从这时起,为了应付新的边境形势,不得不开始设置镇军。
          对吐蕃的征讨接连失利,原因当然很多。首先,唐朝由于连年的东征西讨,国力消耗太大,需要休整;其次,吐谷浑之地对唐朝与吐蕃的重要性并不一样。这里宜农宜牧,对吐蕃不但有军事意义,对民生来讲也是至关重要,可是对唐朝来说那不过是又一块边区,边防意义远远大过经济意义;再有一个原因就是,吐谷浑故地上的吐谷浑人,可能更加倾向于吐蕃而不是唐朝。
          吐蕃在高宗朝中期吞并吐谷浑后,从三个方向不断进攻唐朝:河西陇右、西域、以及剑南道。到高宗朝末期,西域有西突厥叛乱,北方边境有突厥叛乱,而吐蕃一方面插手西域,一方面在河西陇右以及剑南对唐朝频频进攻。到武则天接手之时,唐朝正处于全面防守的时期。此时的边防与贞观时期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贞观时,除了西域有少量戍兵,在北方、河陇都无边防,而到了武则天执政时,河陇一带需要严防吐蕃,北方也开始布置防御“以备突厥”。


          IP属地:四川5楼2020-07-02 12:56
          回复

            贴张示意图,看一看吐蕃、吐谷浑的位置。
            吐蕃在吞并了吐谷浑之后,直接威胁到河西走廊(从凉州到沙州那一段)、河湟谷地(鄯州地区)。吐蕃也与西域相邻,但有高山阻隔,出入西域并不方便。


            IP属地:四川6楼2020-07-02 12:58
            回复
              【唐高宗、武则天要对付的是噶尔家族】
              松赞干布大约在永徽元年(650年)就去世了,那时高宗刚刚登基。可见唐朝与吐蕃是差不多同时开始了权力交替。松赞干布的儿子早亡,继位的是孙子芒松芒赞。芒松芒赞当时年幼,于是吐蕃国的大权落到了权臣禄东赞手上。
              禄东赞在藏文中称为“嘎尔·东赞域松”。他可能是吐蕃王族,跟松赞干布本来就是亲戚,一直受到信任与重用,是吐蕃的“大论”(相当于宰相)。他有五个儿子,都出任要职,使得噶尔家族成为吐蕃最有势力的家族。禄东赞的次子就是后来让唐朝军队吃尽苦头的钦陵。
              禄东赞为人极富谋略。他出使过唐朝,而且看来对中华文化相当了解,属于知己知彼的那类谋略家。《旧唐书·吐蕃传》专门记录了禄东赞的一则事迹,说当初唐太宗见到他就觉得与众不同,很是欣赏,就封他为右卫大将军,还想把李唐皇室的一位外孙女许给他为妻。结果禄东赞婉言谢绝,回答说:“臣本国有妇,父母所聘,情不忍乖。且赞普未谒公主,陪臣安敢辄娶。” 这番推辞完全借用了中国传统道德伦理观念,拿父母与君主做自己的挡箭牌,回应得相当有技巧。
              太宗大概怎么也想不到,禄东赞在多年以后会成为唐朝最难应付的对手,恐怕没有之一。禄东赞掌握了吐蕃大权后,一改松赞干布时期对唐朝的和平政策。他不但主持了对吐谷浑的吞并战争。而且在那里积极经营,让唐朝再也拿不回去。
              据研究,禄东赞于667年去世,在唐朝是高宗朝中期的乾封二年。但吐蕃的大权仍在噶尔家族手上,长子赞悉若继承了“大论”之位,钦陵几兄弟则掌握军权。《资治通鉴》说:“钦陵,禄东赞之子也,与弟赞婆、悉多于、勃论皆有才略。禄东赞卒,钦陵代之秉政,三弟将兵居外,邻国畏之。”这一条记录与藏文史料大体能对上号。在噶尔兄弟掌权期间,吐蕃继续对外扩张,不但坚守吐谷浑之地,而且开始进攻西域,与唐朝争夺安西四镇。
              钦陵成为唐朝的头号强敌,先后指挥过咸亨元年的大非川之战和上元三年的青海之战,大约也到西域指挥过战斗。从正史记载上看,钦陵与唐军的交战一直保持胜利记录,而且都是大胜。武则天时期的素罗汗山之战也是败仗钦陵手上,让武周军队损失惨重。
              噶尔兄弟掌权期间,尽管吐蕃内部权力斗争激烈、内政不稳,但唐朝仍然没有趁虚而入,主要还是因为对钦陵十分忌惮。按《资治通鉴》,调露元年二月,吐蕃赞普亡故的消息终于传到唐朝(赞普实际上在两年前就去世了,秘不发丧),高宗立刻要求足智多谋的裴行俭趁机进攻,结果裴行俭马上表示:“钦陵还在掌权呢,我看算了吧。”高宗也就作罢了(上闻赞普卒,嗣主未定,命裴行俭乘间图之。行俭曰:“钦陵为政,大臣辑睦,未可图也。”乃止)。事后回顾,幸亏高宗听了裴行俭的,因为这年十月北方的突厥就开始叛乱了。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钦陵是个军事天才,但他也犯了穷兵黩武的错误。吐蕃并非纯粹的游牧民族,而是半耕半牧,所以无法做到以战养战,也是要靠征税、抓丁这类办法来支撑战争的。钦陵兄弟的军事扩张看似风光,但给吐蕃民众带来了沉重负担,因而招到很大抵触。噶尔家族最终失势,于此不无关系。而且钦陵在吐蕃不得人心这一点,在当时也被武周大将郭元振看得十分透彻,并拿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


              IP属地:四川7楼2020-07-02 12:58
              回复
                【武则天执政后对付吐蕃的策略--基本上延续高宗朝后期】
                吐蕃吞并吐谷浑之后,唐朝在三个方向都受到攻击,就是:河西陇右、剑南道、以及西域。高宗朝后期,唐朝暂时放弃了夺回吐谷浑的愿望,改为固守,双方的边界大体稳定下来,但是西域仍然是激烈争夺的战场,因为唐朝和吐蕃对那里的控制都不稳固,因此充满变数。
                武则天独立执政后,大体来说是延续了高宗朝后期的方针,继续固守河陇地区以及剑南道,同时主攻西域。垂拱初年武则天曾主动撤出西域,致使安西四镇再度易手,但是到永昌元年,武则天就派韦待价去西域征讨吐蕃,可惜在寅识迦河大败,士兵伤亡惨重。不过,四年后的长寿元年终于大仇得报,王孝杰在西域大破吐蕃,收复了安西四镇,至此掌握了经营西域的主动权。这些战事以后还会详细分析,这里先看看河陇地区与剑南道的情况。
                自从上元三年的青海之战失败后,唐朝广大的边境地区经常发生小规模战争,此起彼伏难以消停。比如永隆元年,不但突厥在北方继续叛乱,吐蕃也在河陇与剑南道发起攻击。大约在这期间,吐蕃在当地少数民族部落的配合下攻克了剑南道的安戎城。不过,唐朝这时虽然无力对吐蕃继续发动大规模征伐,但对吐蕃的进犯却仍可以从容应对。在河陇边境,当时高宗新提拔了两员良将--黑齿常之与娄师德。这二人都是“综合型人才”,即能在战场上冲杀,也能管理好边防军。
                综合几本正史,黑齿常之被高宗委任为“河源军经略大使”,在陇右的战略要地不但修筑了七十多所“烽戍”,而且开辟屯田五千余顷,每年收获的粮食达到五百多万石,充分保障了边防军的后勤供应。吐蕃军偶尔进犯河源,全被黑齿常之挡住。开耀元年他还打了一次大胜仗,在良非川击败了钦陵的弟弟赞婆,斩杀两千吐蕃军,并且缴获了赞婆存在那里的军粮。
                娄师德被高宗赞为“卿有文武材”,委任为河源军副使。他也没有辜负高宗的信任,曾在白水涧与吐蕃军交战,“八战八捷。”
                在剑南道,永淳元年时钦陵曾率军进犯唐朝松州以及柘州、翼州,高宗派李孝逸等将迎敌,想必挡住了进攻。
                武则天上台后,尽管内斗激烈,但吐蕃边境上居然无事。正史上说,河陇边境上的吐蕃军对黑齿常之十分忌惮。他驻扎河陇七年,吐蕃军就七年不敢犯边。可是武则天在太后临朝的第一年就干了一件冒险之事,把黑齿常之从河陇前线调走了。一开始是准备让他平定徐敬业叛乱,但在叛乱平息后似乎也没有把黑齿将军再调回吐蕃边境,而是让他到北方去防御突厥。即便如此,在河陇以及剑南道边境,吐蕃在垂拱这四年期间居然毫无动静,起码从正史的记录来看是这样。
                何以如此?我想原因有二。首先是高宗给她留下了良将,就算黑齿常之调走了还有娄师德。武则天的成功之处在于她笼络住了这些边关将领,没有让朝中的权力斗争影响到边防。第二就是吐蕃内部也出了乱子。根据藏文史料,就是在这期间,噶尔家族的长兄赞悉若与另一位权臣也斗得你死我活。到685年,也就是垂拱元年,赞悉若竟然被杀身亡。钦陵不得不回去主持大局。最后,他与弟弟赞婆二人继续担任“大论”之职。这些内斗以及朝中政务让钦陵无法专注于在唐朝边境上的战争。而武则天这里却是迅速进入了稳定期。她趁机收缩战线,休养生息。


                IP属地:四川24楼2020-07-02 14:05
                回复
                  【经营剑南道】
                  武则天独立执政之初的垂拱年间,可能在剑南道加强了力量。尽管正史上没有明确记载,但我们可以从大臣的上表中窥知一二。张柬之在武周朝后期给武则天上《请罢姚州屯戌表》,请求放弃剑南道的姚州都督府。我们从这篇文中可知,姚州都督府于高宗龙朔年间设置,后来(不知何时)都督府长史被当地土著杀了,朝廷平叛又败,于是废掉了都督府建制。但是到了垂拱四年,建制又重新恢复。张柬之说:“至垂拱四年,蛮郎将王善宝、昆州刺史爨乾福又请置州,奏言所有课税,自出姚府管内,更不劳扰蜀中……”他接着就说复置后的姚州问题很多。
                  可见在垂拱四年时,地方官奏请重置姚州都督府,得到了武则天的批准。张柬之的上表中提到的“蛮郎将王善宝、昆州刺史爨乾福”,都是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唐时对那一带称为南蛮。王善宝的父亲王仁求一直效忠唐朝,在高宗年间曾经协助官军平定了土著叛乱,被唐朝封为河东州刺史。王善宝是王仁求的长子,活跃于武则天时,继承了父亲的一系列官职,而且似乎得到了武则天额外加封的子爵爵位(新昌县开国子)。王善宝在武周后期的圣历年间为父亲立了墓碑,一直保留到今日,就是昆明现存的唐代古迹“王仁求碑”(上面有一大堆武周新字)。
                  至于昆州刺史爨乾福,找不到别的史料,但“爨”(cuan4)氏是南蛮大族。昆州就是今天的云南昆明地区,当时是羁縻统治区,所以由一位地方首领担任刺史。
                  垂拱四年,在王宝善、爨乾福的支持下,唐朝又恢复了姚州都督府建制,以便加强管理。张柬之的上表还提到,武周延载元年又在姚州设置了七所军镇,但是得从蜀中调兵防守。这时,整个姚州都督府管辖的羁縻州达到了五十七个,是一片相当广阔的地区。
                  张柬之给武则天上表可不是为了歌功颂德,相反,他认为姚州一带很难治理,从蜀中调去的边防军太苦,所以上表请求再次放弃姚州:“且姚府总管五十七州,巨猾游客,不可胜数。国家设官分职,以化俗防奸,无耻无厌,狼籍至此。今不问夷夏,负罪并深,见道路劫杀,不能禁止。臣恐一朝惊扰,为祸转大。伏乞省罢姚州……”武则天没听他的。
                  姚州都督府到底该留还是该废,显然是个两难问题。张柬之认为国家管理姚州属于得不偿失。武则天是怎么想的现在无从知道。但从地理上看,姚州紧邻吐蕃。在姚州加强防御,一来可以加强地方统治,二来可以防御吐蕃。
                  其实,云南一带尽管在史书上的存在感不强,但与西域的情况十分类似,都是当地土著、唐朝、吐蕃的多方角力。垂拱四年结束后改元永昌,这一年,原本依附吐蕃的浪穹部落就转而投靠唐朝,武则天设置了浪穹州,以部落首领~傍时昔~为刺史,显然是就地安置。通鉴:“浪穹州蛮酋傍时昔等二十五部,先附吐蕃,至是来降;以傍时昔为浪穹州刺史,令统其众。”浪穹州也归姚州都督府管辖。
                  武则天在对外用兵方面并不软弱,但是态度谨慎。她与高宗一样,也念念不忘对吐蕃发起主动性的攻击。既然从青海高原的方向难有成效,她曾设想换个方向从剑南道进攻。熟悉当地情况的陈子昂赶紧上疏极力阻止。武则天对他的话还是听进去了,放弃了这个想法--幸亏是放弃了,否则蜀中必乱。不过,武则天既然有过如此大胆的设想,可见当时的国力已经有了相当的恢复,而且剑南道的形势也比较好。


                  IP属地:四川25楼2020-07-02 14:08
                  回复
                    看一下姚州的位置,在唐朝的西南端,紧邻吐蕃。


                    IP属地:四川26楼2020-07-02 14:09
                    回复

                      姚州都督府与姚州不是一回事。都督府的辖区大得多,按张柬之的上表,管辖了五十七个州。
                      浪穹州,在武则天称帝前夕的永昌元年设置。
                      还有一个蒙舍州,那里的部落就是南诏。后来南诏统一了那一带的部落,也成为唐朝的劲敌。


                      IP属地:四川27楼2020-07-02 14:10
                      回复
                        【正史不载的一次战斗--沙州保卫战】
                        沙州就是现在的敦煌,在河西走廊西端,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大约在武周延载元年(694年),沙州遭遇了吐蕃军队的猛烈进攻。沙州刺史李无亏的墓志上说是“狡虏数万,来犯城池。”
                        沙州虽然很重要,却是个户口较少的下州。按《新唐书·地理志》,沙州本来是从瓜州分出来的,只有四千多户,一万六千多人。因此一下来了几万吐蕃兵,形势之严峻可想而知。当然,或许墓志上夸大了敌军人数。但不管怎样,这是一场硬仗。
                        李无亏的墓志在提到这次战事时说:“虽频剪逆徒,而余氛尚梗,狡虏数万,来犯城池。公操烈松筠,志凌/铁石,奋不顾命,甘赴国忧。虽则斩将搴旗,雄心克振,然通中刮骨,其伤遂深。绥复之祸忽臻,马革之悲俄/及。以延载元年八月七日终于官舍,时年五十八。”
                        所以从墓志上看,刺史李无亏带领军队进行了殊死抵抗,结果身受重伤,不久即在官舍中去世了。
                        这次战争的结果如何?综合各种史料来看,战争给沙州带来了不小的破坏,但州县最终还是保住了。根据当代学者编撰的《敦煌大事记》,从敦煌藏经洞发现的文书中有一份延载二年(695年)的敕书,说:“正月十四敕:为沙州遭贼,运转极难,稍竿道停,改于第五道来往。又奉本年二月廿七日敕:第五道总置十驿,拟供客使等食,付王孝杰并瓜州,沙州审吏检问,令瓜州捉三驿,沙州捉四驿。刺史陈玄琏奏请于城东北六十里置横涧驿。”(《沙州都督府图经》P.2005)
                        所以从这份文书上看,当时沙州遭到了贼兵进犯,破坏了驿站。文书特别说,要求停用“稍竿道”,人员和物资的转运改为“第五道”。稍竿道是从沙州通往伊州(新疆哈密)的道路,而“第五道”就是著名的莫贺延碛道,是瓜州通往伊州的道路,要穿越数百里的无人戈壁,非常难走,但因为战争破坏,也只得暂时走这条路。从文书上看,武则天又派了大将王孝杰前往瓜州、沙州,加强沿路驿站的修整,并且新设驿站。
                        同样是延载二年,敦煌莫高窟的大佛像也竣工了,就是今天的第九十六窟,是莫高窟最大的佛像。可见沙州已经逐渐恢复了正常。
                        延载元年的这次“沙州保卫战”,正史上完全没有记录。敦煌文书《沙州都督府图经》以及沙州刺史李无亏的墓志弥补了正史的不足,让人们看到河西陇右各州所面临的风险,也看到了武则天在河陇诸州的经营。又根据李无亏的墓志,早在载初元年(689年),李无亏就担任沙州刺史,同时兼任豆庐军经略使。当时武则天尚未称帝。这一记载也是对几本正史的一个补充。正史上都说沙州的豆庐军建立于神龙元年,但从墓志上可知,早在载初元年这支边防军已经存在了。
                        又根据敦煌出土的吐蕃史料《大事纪年》,在这场沙州之战的前一年,即长寿二年(693年),吐蕃大论钦陵来到了吐谷浑之地,并且一直待到圣历元年(698年)--圣历元年,吐蕃的君相权争已经白热化,钦陵很快就自杀了。这就是说,钦陵自长寿二年来到吐谷浑之地后就没有再返回拉萨。
                        吐谷浑就在沙州的南邻。当代学者陆离分析,延载元年吐蕃进犯沙州可能就出于钦陵的战争计划。钦陵当时早已接替他的长兄赞悉若,担任吐蕃大论已有数年。他从吐蕃来到吐谷浑,与一件事有关,那就是王孝杰在西域夺回了安西四镇。重置四镇并派兵长驻,使吐蕃在西域的经营受到重创。为了重夺四镇,钦陵在西域与河陇两条战线发起了进攻,这场沙州之战就是收复安西四镇引发的连锁反应之一。
                        参考文章:
                        《大周沙州刺史李无亏墓志》所记唐朝与吐蕃、突厥战事研究,作者:陆离(南京师大)。


                        IP属地:四川28楼2020-07-02 14:11
                        回复
                          贴张图,看看沙州的位置。
                          唐朝经营西域的基地是伊州、西州、庭州,而沙州和瓜州是连接内地与西域的狭窄通道。从沙州、瓜州开辟西行的道路,沿路设置驿站。这些驿站不但用来行军,也是丝绸之路的商旅们所依赖的停靠点。


                          IP属地:四川29楼2020-07-02 14:12
                          回复
                            【素罗汗山之战,武周军惨败,但钦陵的攻势也已接近尾声】
                            素罗汗山之战发生在万岁通天元年,固然以武周军的惨败而告终,但如果联系当时的背景来看,这一战虽败,万幸的是并没有引发什么严重后果。
                            综合几本正史的记录,以及藏文史料,可以看出素罗汗山之战是吐蕃与武周一系列战争的一部分,都可视为安西四镇收复后的连锁反应。
                            我们来看看这一系列战事。
                            长寿元年十月(692年)王孝杰收复安西四镇;
                            第二年(693年,长寿二年),正史中没有战事记录,但藏文史料说钦陵来到了吐谷浑之地;
                            第三年(694年,长寿三年/延载元年),武周边境上一下子非常热闹,突厥默啜进犯灵州,东北地区的室韦也发生叛乱。西域也有大战。岭南道也有叛乱。又根据李无亏的墓志,可知在沙州也发生了惨烈战斗。这些战斗都以武周的胜利而告终;
                            第四年(695年,证圣元年),吐蕃进犯临洮,王孝杰前去征讨。史书上没有说战斗结果,但我推测这一战仍是武周胜利;
                            然后就是第五年(695-696年,万岁通天元年),这年三月发生素罗汗山之战。
                            回过头来多说几句694-695年期间的战事。这期间吐蕃与武周在几个战场交锋,都被武周击败。694年(长寿三年/延载元年),在西域,王孝杰击退了吐蕃与西突厥联军,取得泠泉及大岭之战的胜利,歼敌数万,而碎叶镇守使韩思忠也击退了吐蕃的袭击。但是正史对这一系列战斗交待得十分简略,我们只能看到交战结果的记录。关于这些战争,以后说到西域时还会再提到。
                            又根据藏文《大事纪年》:“马年(延载元年,694年)……噶尔·达古为粟特人所擒。冬,赞普驻于热乌园,敦叶护可汗前来致礼。”这个噶尔·达古是谁?看姓氏,应该是钦陵的同族。有文章说他是钦陵的四弟悉多于。
                            王小甫先生在他的专著《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一书中认为,这次吐蕃与粟特人的战斗也是企图收复西域的战争之一,而这里的粟特人就是为唐朝(武周)守卫石城、播仙地区的胡人聚落。
                            石城(新疆若羌)、播仙(新疆且末)当时都属沙州管辖。如此看来,吐蕃军在延载元年对沙州多个城池都发起进犯,但都没有成功。进攻石城或者播仙的噶尔·达古还被粟特人所擒。


                            IP属地:四川30楼2020-07-02 14:12
                            回复
                              延载元年,吐蕃对沙州发起一系列攻击却毫无进展,难以从这条路重新进入西域。所以接下来吐蕃换了个方向,向东进犯临洮,这是改向河湟地区进攻了。这或许只是报复,或许有战略意图,比如想通过这种曲线的方式让武周放松对西域的控制。由于史料缺乏,这些都只能是猜测。武周对吐蕃进犯临洮也立刻给予回击。《资治通鉴》说:“秋,七月,辛酉,吐蕃寇临洮,以王孝杰为肃边道行军大总管以讨之。”
                              接下来,到了第二年三月(万岁通天元年三月),发生了素罗汗山之战。尽管武周军队大败,但几本正史对这一战的记录也很简单。
                              《通鉴》说:“三月,壬寅,王孝杰、娄师德与吐蕃将论钦陵赞婆战于素罗汗山,唐兵大败;孝杰坐免为庶人,师德贬原州员外司马。”
                              《旧唐书·吐蕃传》说:“孝杰复为肃边道大总管,率副总管娄师德与吐蕃将论钦陵、赞婆战于素罗汗山。官军败绩,李杰坐免官。”
                              《新唐书·吐蕃传》说:“证圣元年,钦陵、赞婆攻滥洮,孝杰以肃边道大总管战素罗汗山,(为)虏败,还。”
                              这几本正史的记录不但简短,而且时间还有些差异。如果把吐蕃进犯临洮与素罗汗山之战视为同一场战争,这就不难理解了。这里需要分析一下素罗汗山到底在什么地方?现在的科普文章含糊地说是在今天甘肃临洮一带。但在当时,这里位于唐朝与吐蕃(其实是吐谷浑)的边境地带,素罗汗山到底是在唐朝(武周)这边,还是在吐谷浑界内?
                              我在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河洮岷文化研究中心”网站上查到,这个网站在介绍当地历史时提到了这场素罗汗山之战,并非常具体地指出是在今天的碌曲县境内。网站上说:“武则天天册万岁元年(695),七月,吐蕃袭洮州,以王孝杰为肃边道行军大总管,征讨吐蕃。万岁通天元年(696),二月,王孝杰、娄师德与吐蕃大将论钦陵、赞婆战于洮州边境素罗汗山(治今碌曲县境),唐兵大败。钦陵求四镇及通市益州,唐朝不许。”
                              碌曲县在今天甘南藏族自治州内,当时位于吐谷浑之地。由此看来,素罗汗山确实在吐谷浑境内,王孝杰、娄师德的军队是攻入了吐蕃地界,但被钦陵、赞婆兄弟击败。
                              正史上对这一战一笔带过,但藏文史料的相关记载却相当丰富,可见这一战让吐蕃方面十分自豪。但从吐蕃史料也可以反映出素罗汗山战场是在吐谷浑境内。《敦煌吐蕃文书》说:“大相钦陵在吐谷浑,于虎山(素罗汗山)、汉坟场与唐元帅王尚书大战,杀唐人甚多。”
                              这样看来,几个月前吐蕃军队进犯临洮,是被王孝杰击溃了。不但如此,王孝杰还乘胜追击,率领大军打到了吐谷浑境内。王孝杰当时应该是意气风发的,因为自从长寿元年收复安西四镇以来,他与吐蕃军交战一直获胜。不过从史料上推测,他可能从未与钦陵交过手。收复四镇时,钦陵应该在拉萨。在西域冷泉对抗吐蕃与西突厥联军时,吐蕃主帅是钦陵的弟弟噶尔·勃论赞刃。在临洮反击吐蕃军,不知吐蕃主帅是谁,但估计也不是钦陵本人。
                              王孝杰在吐谷浑之地败于钦陵,可惜可叹,但似乎也应在情理之中。
                              藏文史料上又说,武周军队在这一战中战死者达到十万之多。“吐蕃将军论钦陵作战勇如牦牛,在廓瓦尔摆开战场,击毙唐军多人,并立起一具唐兵尸体,谓此乃杀死十万人的标记。素罗汗山唐人坟与黄河唐人坟即由此得名。”
                              我认为武周军队损失惨重是实情,但未必会有十万之多。首先,如果真的有这么大损失,《资治通鉴》和两唐书是肯定不会放过的,必然会提到这个数字。其实从上述藏文史料也可以看出,所谓“杀死唐军十万”是钦陵自己在夸耀战绩,因为这一战的胜利对钦陵来说至关重要。他当时的处境已非常艰难,不但安西四镇易手之后一直难以扳回局面,而且这一次还让王孝杰打到吐谷浑界内。这还不是最头疼的。最头疼的是,当时吐蕃赞普已不满足于当个傀儡,君相之间的权力斗争已十分激烈。如果此战失败,恐怕赞普就正好趁机把他除掉了,就象不久前除掉他弟弟勃论赞刃一样。
                              正因为这样,所以素罗汗山之战虽然钦陵取得了重大胜利,但接下来却并非乘胜追击,而是--议和。实际上,当时武周也正出于焦头烂额之中。就在同一年,契丹开始叛乱,默啜又趁火打劫,而钦陵也趁机又进犯了凉州,俘虏了都督许钦明。可就算如此,钦陵也没有继续发起战争,而是积极议和。
                              现在有不少文章把这场素罗汗山之战看成是吐蕃绩大非川之战、青海之战之后的第三次大胜仗。从损失人数来说也许如此,但从战争意义来讲,素罗汗山一战并没有造成什么格局的改变。这是因为,素罗汗山之战实际上是安西四镇易手之后的连锁反应之一,而且已经接近尾声。钦陵没有继续进犯武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吐蕃/吐谷浑的人民也已经非常厌战了。战争,从来都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IP属地:四川31楼2020-07-02 14: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