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不感兴趣,对酒文化没有研究。忽一日记起“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似乎一下子领悟了酒的灵魂。
酒的灵魂是情。大凡醉酒者,定有难以说出的隐衷或难以排遣的抑郁,所以借酒浇心中块垒,是情的牵引才使人走上醉的道路。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是曹操在对酒当歌。是什么使他一杯又一杯的豪饮?当然是忧愁。又是什么使他如此忧愁?“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噢,是人生的短暂,是岁月的一去不复返。岁月无多,而统一大业还没有完成,故忧思叹息。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又是谁在对天叩问?是苏轼。1076年,苏轼被贬密州,从此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政治上被排挤,亲兄弟咫尺天涯,家庭遭遇不幸,仕途曲折坎坷,这些把苏轼一步步推向酒,推向醉。“夜饮东坡醉复醒”,苏轼好酒量,千杯不醉啊。醉,他能写出那样的好诗句吗?“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我怀疑他是否真的醉过,岂但不醉,而且是越喝越清醒,这才使他走出了一条旷达豪放之路。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又是谁之醉?他踏着苏轼的歌声而来,一个山东大汉,一生只想“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但结果呢?理想在现实的墙壁上撞得粉碎。“可怜白发生”,如此人生,真“醉”死不辞,“醉”该万死,如此人生,又怎能找到“醉”的感觉?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试想:春光明媚,春意融融,春暖花开,万花丛中一凉亭,坐两三朋友,叙旧话新。有酒妓的金樽,有歌妓的檀板,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但为何有“无奈”之叹?原来无可奈何落花,似曾相识归燕。好是好,可惜好景不长,青春难再。所以有永忆逝水年华。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归?临晚镜,伤流影,往事后期空记省……”这是谁?也过着一种养尊处优的生活?手持酒杯,在倾听着一种叫《水调》的曲子,是醉还是醒,恍如隔世,亦梦亦醉。前尘往事转眼成烟云,花开花谢,春去春又回,不归的是青春。难怪那么忘情地倾听,忘情只为伤春,回首过去,往事缤纷如落红满径。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感慨系之矣,恋人已杳,花开如昨,花红对霜鬓,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你看你看,一杯冷酒下肚,一腔热泪就来了,酒为思乡,泪也为思家。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这首词是不是李白所作并不重要,词中有没有酒关系不大。但我的心屏上这是一幅“思乡醉酒图”。试想:平林漠漠,暮霭纷纷,山抹微云,天连衰草,雁归南浦,人倚西楼,寒鸦万点,怎不叫人悲从中来,愁由心起,情由景生呢?鸟归巢人回家,但乡关何处是?如此情景,怎能叫人不饮,又怎能叫人不醉?那伫立玉阶的人也许已酒入愁肠了。如果词作者是李白,那就必醉无疑了。
故乡不是一杯酒,但还有什么比思乡之酒更醉人?台湾诗人舒兰的一首《乡色酒》醉倒多少海外游子?
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酒的灵魂是情。
酒的灵魂是情。大凡醉酒者,定有难以说出的隐衷或难以排遣的抑郁,所以借酒浇心中块垒,是情的牵引才使人走上醉的道路。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是曹操在对酒当歌。是什么使他一杯又一杯的豪饮?当然是忧愁。又是什么使他如此忧愁?“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噢,是人生的短暂,是岁月的一去不复返。岁月无多,而统一大业还没有完成,故忧思叹息。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又是谁在对天叩问?是苏轼。1076年,苏轼被贬密州,从此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政治上被排挤,亲兄弟咫尺天涯,家庭遭遇不幸,仕途曲折坎坷,这些把苏轼一步步推向酒,推向醉。“夜饮东坡醉复醒”,苏轼好酒量,千杯不醉啊。醉,他能写出那样的好诗句吗?“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我怀疑他是否真的醉过,岂但不醉,而且是越喝越清醒,这才使他走出了一条旷达豪放之路。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又是谁之醉?他踏着苏轼的歌声而来,一个山东大汉,一生只想“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但结果呢?理想在现实的墙壁上撞得粉碎。“可怜白发生”,如此人生,真“醉”死不辞,“醉”该万死,如此人生,又怎能找到“醉”的感觉?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试想:春光明媚,春意融融,春暖花开,万花丛中一凉亭,坐两三朋友,叙旧话新。有酒妓的金樽,有歌妓的檀板,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但为何有“无奈”之叹?原来无可奈何落花,似曾相识归燕。好是好,可惜好景不长,青春难再。所以有永忆逝水年华。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归?临晚镜,伤流影,往事后期空记省……”这是谁?也过着一种养尊处优的生活?手持酒杯,在倾听着一种叫《水调》的曲子,是醉还是醒,恍如隔世,亦梦亦醉。前尘往事转眼成烟云,花开花谢,春去春又回,不归的是青春。难怪那么忘情地倾听,忘情只为伤春,回首过去,往事缤纷如落红满径。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感慨系之矣,恋人已杳,花开如昨,花红对霜鬓,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你看你看,一杯冷酒下肚,一腔热泪就来了,酒为思乡,泪也为思家。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这首词是不是李白所作并不重要,词中有没有酒关系不大。但我的心屏上这是一幅“思乡醉酒图”。试想:平林漠漠,暮霭纷纷,山抹微云,天连衰草,雁归南浦,人倚西楼,寒鸦万点,怎不叫人悲从中来,愁由心起,情由景生呢?鸟归巢人回家,但乡关何处是?如此情景,怎能叫人不饮,又怎能叫人不醉?那伫立玉阶的人也许已酒入愁肠了。如果词作者是李白,那就必醉无疑了。
故乡不是一杯酒,但还有什么比思乡之酒更醉人?台湾诗人舒兰的一首《乡色酒》醉倒多少海外游子?
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酒的灵魂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