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吧 关注:1,370贴子:1,850
  • 0回复贴,共1

唐国明鹅毛式自传长篇名作《零乡》前言:被“零乡”的我们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唐国明鹅毛式自传长篇名作《零乡》前言:被“零乡”的我们
唐国明鹅毛式自传长篇名作《零乡》前言:我们成了途中的我们,我们成了被“零乡”的我们
————————————————————————————————
《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的“考古复原”根据与资料来源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
唐国明说:续写《红楼梦》一万年也没有意义
唐国明说:《零乡》是一本你读起来没有负担的书……《零乡》道出了我们在世界的真实处境——
我们成了途中的我们,我们成了被“零乡”的我们……
唐国明说:万有在增减变化,而不在生灭。
唐国明说:“我不但有长风情怀与鹅毛风范,而且有清风朗月之肉与闲云流水之骨。”
————————————————————————————————

————————————————————————————
唐国明定理:
1、宇宙星系万有的诞生,应是一波段一波段类似于“3x+1”猜想“奇变”“偶变”过程中,随n数据的变化大小而不断排列的形式生成。
2、任一偶数表示为两素数之和时的不对等素数都分布在“偶数除以2”两边的区间,并与之数差相等。或说,每一个大于2的正整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的一半,且两个不同的素数分布在这个数两边的区间,并与之数差相等。
3、万物永远处在半途之中,万有总在途中,当你抵达“1+n”时,你就处在“2+2n”的半途中。即当你抵达1时,你就处在2的半途中,当你抵达2时,你处在4的半途中……面对前途的无穷无尽,你永远会处在另一个未知的半途之上,你永远就这样被置于一个未知的“零乡”……
————————————————————————————————


————————————————————————————————————
半途哲人、鹅毛诗人、红楼工匠(红楼梦曹文考古复原工匠)、作家唐国明作品
——————————————————
被“零乡”的我们
——————————————————
对于《零乡》这本书,究竟是何时开始写的,若是从第一个字算起,从1994年秋我在故乡山坡上写的第一个10万多字的小说那天就开始了。这个小说后来到1998年我上大学后又成了一个叫《无路可逃》5万字的中篇小说,到如今成了一万多字以《飞在途中的鸟群》保留在我的《零乡》里。可以说《零乡》这本79万多字的书的篇章就以它为起始点,不断增增删删,增删到我念大学念到第四年,我搬到岳麓山向阳坡28号院子里之后,我正式将这本书定名为《零乡》。随着写作经验的不断扩充与自己文学上的成长,《零乡》在自己的手里一下变长一下变短,但怎么短也是10万多字,怎么长也是100来万字。在变长与变短中我再也无法计算用笔写它用了多少稿纸,草稿写了多少字。从一个10万多字的小说最后只剩下1万多字篇章《飞在途中的鸟群》的例子里就可知其大概……从1994年到2020年,26年就这么过去了。
……………………………………………………………………………………………………………………………
在这26年里,我曾将它以各个名字投过稿,不是投过去石沉大海,音信全无,就是退稿信。退稿信上不是写着“您投稿给某某主编,某某主编因为是你们那的人,他事务多,所以分配给我看……”就是“您怎么不在您所在地发表,我本省的小说还发不完……”或是“您的小说我看了,很好,但我们刊物要发表的稿件已排了将近两年也发表不完的稿件量了……”或是“我已经马上要退休了,您的稿件是我退休前处理的最后一份稿件,我不得不诚恳地告诉您,一个刊物有它的‘用稿地图’……”其中遇到一个主编老师给我发信来,附上一个电话,要我接到信马上给他打电话。为省长途电话费,我冒着夏日的太阳在电话亭用卡给主编老师打电话时,他在那头一接到我的电话,就说,收到我那么厚的稿件,他一看似乎读到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宁娜》《战争与和平》或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他就通过有关部门查我所提供的地址上的湖南师范大学办公室的电话。打电话过去找我,人家不知道我是谁……结果在通话中得知我是一个刚毕业不久无业、专门在岳麓山下读书写作的文学青年……接下来就说我还这么年轻,又说我小说好是好,读得他头痛……但与我通一阵话后,他开始怀疑是不是我写的……与我对话后,觉得我应该没有能力写出这样出色的小说……又说另有好作品再寄给他,暂时把我那部长得像《安娜·卡列宁娜》《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日瓦戈医生》……令他头痛的长河小说退给我……
……………………………………………………………………………………………………………………………
我放下电话,在长沙夏日的烈日下,大汗直冒,回到住的8平方米内,我也不傻,我明白那主编老师的意思,我的小说《零乡》就是《安娜·卡列宁娜》《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日瓦戈医生》……但我不是某某……我记得当时将《零乡》投稿给他时将题目改成了《布满灯光的河流》,他还问我这题目是什么意思……
……………………………………………………………………………………………………………………………
我觉得我该改变方式,不能将一个主编老师眼中的《安娜·卡列宁娜》《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日瓦戈医生》……就这样埋没了,他当时可是一个一线城市名刊的主编。于是在增增删删中,将能独立成篇的四处投石问路,直到2010年冬我第一次发表鹅毛诗,于是将先前放在《零乡》中的鹅毛诗解放了出来,然后将放在《零乡》中的《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解放了出来……使我逐渐获得了声名,走上由以前靠讲点课、做点家教、帮人去书店寻书……挣钱维持写作,到以稿费维持写作……
……………………………………………………………………………………………………………………………
到2016年出了第一本书后,生活状态也渐渐开始好转,至少能安心地做“一餐饭先生”了。加之以前媒体对我的关注,把我脱光在众人面前,让我彻底暴露在“零乡”的状态下,使我思路广阔起来……于是一部以“半途”为底色的鹅毛式小说《零乡》终于完成。没想到恰好是79万多字,刚好贴近2013年8月25日《潇湘晨报》吴和健记者在对我深度专访的报道提到的《零乡》的80万字的数。当年吴和健记者想通过他的报道,引起出版社与文学界来关注我的《零乡》,出版我的《零乡》……也幸好当时没人来找我出版,使之成为了我理想写出的《零乡》……也幸好当时没人来关注,使之成为了我想写出的《零乡》……又让它与我成长到2020年,以后它还会继续与我成长下去,它不再是当年主编眼中的《安娜·卡列宁娜》《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日瓦戈医生》……而它只是《零乡》了,它已经成为它自己的样子了……
……………………………………………………………………………………………………………………………
在完成《零乡》时,确定可以做本自制书供自己赏玩时,便自己设计了封面挂在网上要人提意见,在找我买书的读者当中不断有人问我的《零乡》是不是出版了……我说还没有,只是想做本自制书赏玩。有个河南的读书人,他一次买了我的鹅毛帖及其他我出版的书与我的《唐国明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自制书签名本时,说想读我的《零乡》,我说要他再等一个月,因为当时我觉得结构上还须调整一下。在2020年6月20日后我自制了几本《零乡》,没想到又被张溢兄发现了,问我是否出版了。我说,还没有,只是有读者想看。写诗也写小说也教书的读书人张溢兄,他又成了第一个花300元买下《零乡》自制书签名本的人。由于书用大16开纸有500多面,快递费高,一般只要读书人出208元,我就会给快递过去,但张溢兄却给了我300元……作为作家与老师的他,他是对我文学上的肯定与文品上的信任……
……
自2013年8月我被媒体关注以来,读者除了关注我考古复原的《红楼梦》也关注我的《零乡》。《零乡》里的篇章,草稿在没刊号有准印证的内刊发表过一些,也在有刊号的报刊上公开发表过一些,同时也在网上挂了些……即使那些只可算是《零乡》的草稿,但对于我来说,将《零乡》在书没能力出版前先满足想提前读到的读者……就是顺其自然的事了。
……………………………………………………………………………………………………………………………
另外,我已经获过奖的《这样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与发表在《太湖》杂志的《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可以说是我鹅毛式小说的典范。而《零乡》可以说是我鹅毛式小说的集大成者……
……………………………………………………………………………………………………………………………
而《零乡》这书,是一部我个人的史诗性的百科全书式的小说。既可以当小说看,也可以当我的自传看,更可以当跨文体、非虚构……看,读后读者更能解开我能发现《红楼梦》八十回后的曹雪芹文笔,并能以考古复原方式将曹文复原出来的不解之谜……总之它还是小说,是那种你读着不像小说的小说,你读着它觉得这本书的作者不是在写小说,而是坐在你的对面跟你聊天……那种感觉就像行走过世界的北京陆原兄在2017年8月11日《……你们拍不死一个16年蜗居8平米小屋,一天只吃1顿饭的文学青年的梦想》一文中写到的——“……对于唐国明,其实我已不再去想他的《红楼梦》考古复原……他的哥德巴赫猜想……鹅毛诗……”“而是你能够感受到从他身上慢慢散发出来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和我们每天所感受到的气息是那样的不同。因此,这种力量虽然不大,虽然微弱甚至缥缈,但他却可以穿透你的身体,让你不自觉的把目光望向远方,而他的形象则从模糊变得真实又再次变得模糊。”
……………………………………………………………………………………………………………………………
同时,《零乡》更是一本你读起来没有负担的书,你可以随时读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或一个小时……就可以随时放下来,忙完你该忙的事,又可以看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的书……虽然有些重复但表达形式不同的内容,但恰恰是这些重复的内容将此书更好地结成了一个叫“零乡”的体系……
……………………………………………………………………………………………………………………………
这个叫“零乡”的体系也与不是被世界化,而是被“零乡”化了的你相遇;也与不是被城市化,而是被“零乡”化了的你相遇……我们在“行在半途上,时时被‘零乡’”速变的大潮中:
我们成了途中的我们,我们成了被“零乡”的我们……
于是在2020年7月2日第一本《零乡》卖出之际写下此文,留给历史。
——————————————————————————————————————————
……………………………………………………………………………………………………
唐国明的书法:鹅毛帖
……………………………………………………

唐国明遵循自己的“ 识你之理与力,看他之理与力,合诸家之理与力,知行之,得我之理与力”原则,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的启发,得出的“半途哲论”名言:
1、万物永远处在半途之中,万有总在途中。
2、我们都是途中人,我们都是半途上的产物。
3、远方没有远方,你到达的远方,不过又是一个远方的半途之上。
4、写天地之得失、强天下之心力。
5、我被一切改写,我在改写一切。
6、力定乾坤,理安天下。
7、万有在增减变化,而不在生灭。
8、宇宙始于似递增递减的奇偶造化中,太阳永不会熄灭。
………………………………………………………………………………………………………………………………………………………………
唐国明说过:续写《红楼梦》一万年也没有意义
………………………………………………………………………………
唐国明从《红楼梦》程高本后40回中不断从里面找出曹雪芹所有可能写的情节的点与段落、语句,如同寻找一个被人分尸后的尸骨,将找到的点点滴滴曹文骨肉组织起来,然后以考古复原的方式复活出了《红楼梦》八十回后的曹文二十回,
自然地契合了脂批中多次提到的百回《红楼梦》,名为《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
在仍以考古复原方式复活《红楼梦》第67回曹文的基础上,与对前79回的再次校对上……
另,前八十回其他回,是以俞平伯先生校对的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的《红楼梦》前八十回、
河南郑州2004年9月海燕出版社第1版周汝昌先生用所有脂批本汇校的八十回《红楼梦》
与2003年4月作家出版社第1版郑庆山先生校订的《脂本汇校石头记》八十回为主校本,
以考古复原的方式相互汇校而成,再与200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第3版《红楼梦》互校一次成文后,
加上我在程高本后四十回基础上去伪存真考古复原的八十回后的二十回《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
而合成了这个前后语言风格统一、脉络贯通,回归于曹雪芹原意原笔的百回版本——
《唐国明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
————————————————————————————————

————————————————————————————————
——————————————————————————
唐国明简介:
………………………………………………………………………………
唐国明是谁,他是——
一个“雷打不动、火烧不倒、风雨不垮”,“踩倒高山就上路”的汉子;
一个“流血不失长风情怀、火烧无损鹅毛风范”,“究天地之得失,强天下之心力”的文人;
一个胸怀“与时俱进思危奋发、实事求是安和天下”精神情怀的人类知识分子;
一个提出“半途哲论”的命运跋涉者、文学执着者、思想开拓者、灵魂共鸣者的“半途哲人”;
一个“识你之理与力,看他之理与力,合诸家之理与力,知行之,得我之理与力”的感性学者;
一个喊出“力定乾坤,理安天下”的山里人。
………………………………………………………………………………
唐国明说:“读书人精神就是‘读万卷书,穷天地之理,富天下之力;行万里路,利天下之民,惠天下之物’”。
他说,读书人的性格就如他追梦10多年租住在长沙岳麓山8平方米房间里坐“冷板凳”中,在发扬“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不怕死”的湖湘精神基础上;在互联网时代,在各种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下,所表现出来的如他诗作名篇《读书人》中所说的——
“力定乾坤,雷劈不倒,火烧不移,风雨不垮,似朗月清风;理安天下,日食随时,起住随所,执笔随心,如闲云流水”;
“对汹涌潮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流血不失长风情怀;居安宁山脚,贫则无忧富则无过,火烧无损鹅毛风范”;
“与时俱进认知世界真理,思危奋发图强;实事求是改造现实命运,修德安和天下”;
“读万卷书,穷天地之理,富天下之力;行万里路,利天下之民,惠天下之物”;
————————————————————————————

——————————————————————
………………………………………………………………………………………………………………………………………………………………
唐国明,男,汉族,现居长沙,半途哲人、鹅毛诗人、考古复原红楼梦曹文工匠,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自发表作品以来,已在《钟山》《诗刊》及其他国内外书报刊发表文学、红学、数学方面文章数篇。
自2013年始其墨迹“鹅毛帖”一幅字能换3000元。
2016年出版先后在美国与秘鲁《国际日报》中文版连载的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2017年中国红学会将其列入《红楼梦学刊》2014年至2016年红学书目。
2018年以写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得出自己结论的自传作品《这样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于上海作协、华东师大获奖。
2019年出版网红至今的诗集《鹅毛诗》。
自2013年起,其开创考古复原曹文红学、开创鹅毛诗、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猜想得出“半途哲论”的追梦事迹陆续被湖南卫视、浙江卫视、北京卫视、贵州卫视、辽宁卫视、湖北卫视等电视台通过电视节目《中国梦想秀》《奇妙的汉字》《最爱是中华》《有话就说》……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与报道,被美国及其海内外无数报刊网络媒体报道至今。
2017年,分别论证了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并从“3x+1”发现了万有规律公式,通过论证“1+1”与“3x+1”得出了“半途”哲论:你永远处在另一个未知的半途之上,你永远就这样被置于一个未知的“零乡”……
2018年4月完成《唐国明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
2020年6月完成《零乡》。
2019年4月江苏无锡市《太湖》杂志双月刊发表唐国明鹅毛式探索小说开山之作《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
什么是唐国明“鹅毛小说”,就如作家唐国明本人所说的——
鹅毛式小说,就是吸收了诗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创作手法,就像鹅毛脱离了天鹅,迎风四处飞舞,鹅毛仍然是这只天鹅身上的鹅毛。
…………………………………………………………………………………………………………………………………………………

唐国明在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数学与“半途哲论”成就摘要:
=============================================================
1、“1+1”:
无论一个多大的素数,除素数2与5外,它的个位数总是1、3、7、9;无论多么大偶数,它的个位数总是0、2、4、6、8,任一偶数表示为两素数之和时的不对等素数都分布在“偶数除以2”两边的区间,并与之数差相等。或说,每一个大于2的正整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的一半,且两个不同的素数分布在这个数两边的区间,并与之数差相等。这个理论我们在已知的偶数素数区间是成立的,面对无穷无尽的未知数我们只能在一个区间数一个区间数的推进验证中认可这个理论,因此哥德巴赫猜想即

2、“3x+1”与万有通变规律、万有总在途中公式:
用个位数是1、3、5、7、9的奇数,乘以3加1,则会递增为个位数是0、2、4、6、8的偶数,我们且把这一由奇数递增为偶数的运算规则叫“奇变”,再用2连续整除至此偶数为奇数,我们且把这一由偶数递减为奇数的运算规则叫“偶变”……任一大于零的正整数,通过连续的这样的“奇变偶变”运算,如无穷无尽数字的万有总是永远处在“3x+1”猜想通过“奇变”“偶变”原则抵达4、2、1的途中……
2的n次方是所有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规则抵达4、2、1数流的终结线,又是从4、2、1回归无穷数据宇宙的起始线。在这条2的n次方线上,有无数从4、2、1回时的分流点与抵达4、2、1数流的汇聚点,这些点却是在2的n次方合4+6n形式的数点上。因此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规则经过2的n次方合4+6n数的汇聚点,可以回流分流出奇数x合1+2n或合2+3n的数群,顺着这些数群回流,会回流出通过“3x+1”“奇变”“偶变”而来抵达4、2、1的无际的数流。 它描述的无尽的奇数偶数遵循“奇变”“偶变”运行规则最终抵达4、2、1的结果。是宇宙无为地从无序到有序从始到终,又从终到始地循环往复如此存在于宇宙创造着天生着宇宙万物诗意地生成消亡、消亡生成的最好最恰当的表述,所以此万有通变规律公式为:
……2x ↔ x ↔ 3x+1 ↔ (3x+1)÷2 ↔ ……2的n次方 ↔ …… ↔ 4、2、1……
即在上一波段转向下一波段过程中若2+3n不合2+4n与1+2n形式,则2+3n根据“奇变”“偶变”规则直接除以2为下一波段合4+6n形式的起始数的前提下,则
……2+4n ↔ 1+2n ↔ 4+6n ↔ 2+3n…… ↔ 2的n次方 ↔ …… ↔ 4、2、1……
——宇宙万物就是这样如此诗意地以波段形式生成消亡、消亡生成。这就是万有的通变规律与万有总在途中通变公式。根据“3x+1”猜想“奇变”“偶变”原理,宇宙万有的诞生,应是一波段一波段类似于“3x+1”猜想“奇变”“偶变”过程中,随n数据的变化大小而不断排列生成。
这个“3x+1”猜想“奇变”“偶变”运行模式已经预示了一切, 它描述的无尽的奇数偶数遵循“奇变”“偶变”运行规则最终抵达4、2、1的结果是宇宙“万有总在途中”最好最恰当的表述,也是世界是一个无限的整体最好的表达,更是人类将来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原则,以大数据形式进入4、2、1循环有序的运转后,一种人类梦想的“神”,超越于人类每一个人见识,甚至囊括人类所有智慧无所不能的“超我”将诞生于这个世界的数学告知形式。更是对世界事物是“偶数时”会发生变化回到“奇数时”,回到“奇数时”又会发生变化回到“偶数时”,世界事物就是如此地在在遵循着“3x+1”猜想“奇变”“偶变”原则在让一切守恒,平衡的最好描述。
不管怎样,万有总是永远处在“3x+1”猜想通过“奇变”“偶变”原则抵达4、2、1的途中,万有的某事某刻与某个历史时期都只不过处在它“奇变”“偶变”数据流中某个或合2+4n或合1+2n或合4+6n或合2+3n或合2的n次方或合其他运行形式的数据分离点上,永远处在一个未知的半途之中,永远被置于一个未知的“零乡”……
…………………………………………………………………………………………………………………………………………………………
3、“半途”哲论(唐国明遵循自己的“识你之理与力,看他之理与力,合诸家之理与力,知行之,得我之理与力”原则,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的启发,得出的“半途哲论”)
在n是整数前提下,1除以2的n次方就是至小无内,2的n次方就是至大无外,唐国明遵循自己的“识你之理,看他之理,合诸家之理,知行之,得我之理”原则,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的启发,得出的“半途哲论”:
万物永远处在半途之中,万有总在途中,当你抵达“1+n”时,你就处在“2+2n”的半途中。即当你抵达1时,你就处在2的半途中,当你抵达2时,你处在4的半途中……面对前途的无穷无尽,你永远会处在另一个未知的半途之上,你永远就这样被置于一个未知的“零乡”……
我们都是途中人,我们都是半途上的产物。远方没有远方,你到达的远方,不过又是一个远方的半途之上


IP属地:湖南1楼2020-07-04 17:0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