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龙子吧 关注:157贴子:467
  • 6回复贴,共1

【涩龙子】【逆鳞】【转】金庸小说中的妖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说说这个“楼”字。为什么帖子的格式叫楼呢?
留给百度。


1楼2009-12-15 19:28回复
    能不能回帖子呢?在审核是什么意思?


    2楼2009-12-15 19:35
    回复
      我的也是在审核……那现在,是不是会,出现重复,呢?


      3楼2009-12-15 19:38
      回复

        任盈盈  
        《笑傲江湖》的任盈盈表面上与殷素素颇相似:同样是魔教教主女儿,同样貌美多才,同样杀人如麻,同样爱上正派子弟,但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她们在个性上有太大的分别。殷素素出身与遭遇不寻常,但个性则无甚突出之处,任盈盈最不寻常处,却是她的风度 和真正尊重令狐冲的人格感情。  
        殷素素对张翠山一往情深,但她不可能容忍张翠山爱别个女子;任盈盈刚相反,她正是在令狐冲向她倾诉他对小师妹的苦恋之后,才开始对他“好生敬重”。  
        她对令狐冲作的决定,无论同意不同意,一律尊重,而且不是口头上说尊重,是用行动来支持;他与岳灵珊比武,被岳灵珊重创,任盈盈只是以最快手法去救他性命;岳灵珊被围攻,令狐冲伤重不能相救,任盈盈马上出手,并且为了顾全他的承诺,出手之前自报姓名,好让人人知道与五岳派无关。岳灵珊脱困谢她,她答道:“不是我救你,是你令狐师兄要救你。”岳灵珊自杀身亡,令狐冲急痛攻心而昏迷,任盈盈不但亲自殓葬岳灵珊,而且为她堆了个最精致的墓。这皆不是出于“大方”,而是她敬重令狐冲,敬重他的情操,不以自己能 否占有他的角度出发。
        任大小姐的身分不在于她是魔教“圣姑”,那个地位根本是东方不败营造的骗局。她嫌这种权位讨厌,反而躲到绿竹巷中隐居。她的身分是来自她的自重。不做乘人之危。乘虚而入的事;不肯在人前承认倾心于令狐冲,不肯跟随他下黑木崖,则是她自尊心太强。不愿在人前失态。  
        我常常觉得,《笑做江湖》的结局是错的,必然是金庸为了顺读者之意才写成那样。金庸创造了这么宁牺牲一切也不失去尊严的一个女子,就应明白她不会让心中只爱着小师妹的令狐冲因感激而勉强与她结合。要是岳灵珊婚后夫妇和谐幸福,令钣冲或可逐渐淡忘,但她既然惨死,令狐冲必定一生怀念,而以任盈盈这样的女子,她会终生爱他、终生抱憾,但不会“终生和这只大马猴锁在一起,再也不分开。” 金庸在后记里感叹,任盈盈虽然如愿得与令狐冲结合,但令钣冲的自由却从此被“锁 住”了,我觉得很不公平,任盈盈知道令狐冲讨厌日月神教的诌媚奉承,明知有可能与他分开也不开口劝他入教,这样尊重他的自由的女子,还说“锁住”令狐冲,实在大过分了。虽然感到任盈盈气度高华,但说到底她也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妖女”,这个矛盾,除了把武侠小说中的杀人视为卡通之外,无法化解。但蔡炎培先生的一个提示,使我醒悟过来,虽然未经证实,写出来也颇有趣。  
        蔡先生说当年有一天见金庸挟着一叠《文学杂志》回报馆,次日便写了任大小姐,他怀疑构想是从奥菲尤斯与优里狄加(OrpheusandEurydice)的故事来。 希腊神话中,奥菲尤斯是一位竖琴圣手,琴声能感动万物,他的夫人优里加不幸一病而 逝,怀念不已,要求冥王放优回人世,冥王不肯,奥菲尤斯遂鸣琴哀诉,冥后感极而泣,于是求冥王许他夫妻团聚,冥王答允,但条件是直至脱离地府,奥不能回头望优。奥遂得下地府带优出来,但禁不住因她呼唤而回头望,优从此消失,永不复见。  
        金庸借用的,就是这“不许回头”,令狐冲在绿竹巷中的初遇任盈盈,一直隔帘倾谈,根本没有见过她的容貌,绿竹翁一声“姑姑”,使他误会她是德高望重的老太太,于是以“婆婆”相称,自居晚辈。  
        到了五霸岗上,盈盈匿身草舍之中,令狐冲要带她离开险境,她要他先答应不回头看望,连她一片衣裙也不许看。令狐冲答应了,但路上一番难险,两人滚下山坡,清流倒映,这才发现是个妙龄少女,温文尔雅的“婆婆”从此消失,代之而出现的是一个宜嗔宜喜、忽喜忽怒的任大小姐。  
        这个构思,不单用得新奇有趣,而且解决了一些问题。以令狐冲的个性,若看见盈盈,一定不会老实将心事尽诉,盈盈亦没有机会对他倾心,但这个“婆婆”又不能永远维持下去,那么索性以戏剧化手法揭穿,“婆婆”消失,两人的关系才可以继续发展下去。此外,慈和有礼的婆婆,居然是杀人不眨眼的魔教妖女,也能增加戏剧效果。不过,这样一来,任盈盈的角色也出现了不协调的两半,始终无法完全融合。
        


        6楼2009-12-16 00:03
        回复
          小龙女就是这类人。郭靖、黄蓉是很坏的人么?很爱害人么?但偏偏就全家都对她不起、对杨过不起,师徒相恋为世俗不容,任何当时的人都应该知道:独小龙女不知道。知道不等于接受,不管世俗如何,自己迳自去做,并无不可,但是不必跟俗人说明,不能逼世俗接受。说了出来,世俗反对,应视作正常,独小龙女一面公告天下,而天下人自然而然横加阻挠之时,又以受害人自居。  
          当然同情她的小读者们为数不少,读者自然认为是社会的错,我年纪大了,我认为怎样对待社会,是个人的抉择,在反世俗的路的人,应有适当的心理准备。其实金庸不见得很支持年长女子与年轻男子之间的恋爱。  
          杨过与小龙女结为夫妇,金庸特别注明:“小龙女长于杨过数岁,但她自幼居于古墓,跟随师父修习内功,摒绝思虑欲念,杨过却饱历忧患,大悲大乐,因此到二人成婚之时,已似年貌相若。”  
          虽然结为夫妇,却没有做过一日夫妻,要等到十六年之后,才可以真正一起,金庸又补充:“两人久别重逢,反显得杨过年纪比她为大了。”  
          我认为作者未免拘泥。若相爱可以忘年,不必规限于世俗之见,又何必郑重解释外貌谁长谁幼?萧伯纳喜剧《康狄达》中,少年诗人爱上中年女人,为她婉拒,她劝他道:“你要对自己说:我三十岁时,她是四十五;我六十岁时,她七十五……”少年接口:“一百年 后,我们是同一个年岁。”这才是超脱世俗之见。
          王语嫣
          《天龙八部》写王语嫣之美,用的是一唱三叹之笔法。  
          “从此醉”一回中,先不见人,但闻其声。只是一声轻轻的叹息,就能使段誉全身一震,怦怦心跳,热血如沸,心神俱往。此处写得真好,一声叹息竟能做出如此文章,我亦心驰神往了!  
          一声叹息便如魔咒一般勾了段誉之魂,及见其背影,只觉烟霞笼罩,恍入仙境。苗条的身形,披肩的长发,折射的却是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氛围,一抹精神的浓郁香气。  
          段誉、王语嫣、阿朱、阿碧从曼陀山庄逃出,赶去听香水榭对付众多江湖人物,先是由阿朱代他们易容乔装打扮,但旋即暴露,此后便是王语嫣的重彩戏。  
          王语嫣虽然丝毫不会武功,却是一部武学活词典。武林中各门各派秘传绝学,甚至失传绝学,全部装在她的心中,可以随口滔滔不绝地道出。王语嫣绝对可说是武学顶尖评论大师。不仅别人通名报姓她即可以如数家珍道出来历,而且她还能从别人的招数上识出其武学源流,甚至还能出口指点,随便点拨几句,立时就能令其武学境界大增,反败为胜。  
          这样一个神奇的人物,又是貌若天仙,金大侠对王语嫣真是厚爱有加,情有独钟。
          据说,金大侠年轻时也像段公子一般痴恋过一位美女,即是电影明星夏梦,金大侠写王语嫣,是照着夏梦的形象来写的。如果真的是这样,就难怪金大侠给了王语嫣这么多神异的优点了。  
          女孩子毕竟是女孩子,即使没有来电的感觉,也同样会因自己的美貌颠倒众生而心下窃喜。何况段誉这等书生,这等人品,虽有些呆气,王语嫣却不能不感到一种暖烘烘的快意。 其实王语嫣和段誉,倒是绝配。  
          两人都一般不通世务,全无心机;两人都一般的有些迂腐的呆气;两人都一般的有一肚子学问;两人都一般的爱着一个并不把他们当回事的人;两人都一般的心有寄托而倍觉充实;两人都有一般的愁,一般的怨,一般的喜,一般的伤心。除此之外,两人还能在武功上取长补短,配合得天衣无缝。段誉身怀绝世武功而不会用,王语嫣不会武功却能当教练指点段誉。碾房一段中,段誉一边因杀了人而心下发毛,一边在王语嫣的指点下大展神威,所向披靡。
          为情所迷,段誉呆,段誉出丑,段誉丢脸,段誉脸无愧色坦承自己确是癞蛤蟆,只不过是与众不同的特殊的癞蛤蟆,只想向天鹅看几眼就心满意足,吃不吃倒是无所谓。  
          


          8楼2009-12-16 00:03
          回复
            但最令人感兴趣的,还不是她外貌与内心的强烈对比,这种对比,在金庸人物录中是家常便饭,有趣的是金庸对这个角色的怜爱同情。金庸为什么把阿紫写得那么坏,又为什么把她说得那么可怜?金庸对阿紫的态度,可以从他处理阿紫与乔峰之间的关系看得出来。表面上,乔峰讨厌阿紫,只因答应了阿朱,才不得不照顾她,但看细心一点,乔峰对阿紫是真正感到亲情的,或许因为她是阿朱的妹妹,有她在,就仿佛与阿朱仍有接触。加人看阿紫只是个随时会出手伤人的小妖女,但是乔峰不怕阿紫,在他眼中,这个小妖女也是个需要保护的孩子。他对她的劣行的厌恶,与对她保护怜惜之情,是同时并存的。  
            阿紫对全世界人歹毒,对乔峰却是一往情深,她佯死发毒针害他,据她说原意是使他永远不会离开她,这个想法当然可怕,但以她的逻辑来说,却是完全可信。孩子可以做到的对人对己的残忍,有时是成年人所想像不到的。最后,阿紫为了不再欠游坦之的恩情,以遂她永远跟随乔峰的心愿,她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眼珠挖出来掷还他,这血淋淋的行动,又是可怖,又是痴情得骇人,又是可怜。  
            金庸用了很多篇幅写阿紫重伤之后的虚弱,用意显然是强调她的弱小和需要保护,使读者对她产生同情,金庸这个做法用意何在?一个解释是,彻头彻尾的坏人,跟彻头彻尾的好人一样,是沉闷无趣的角色,好人也有过失。坏人也有值得可怜之处,那就有意思得多了。  
            金庸自己的解释是,阿紫虽然可恶,但是这是因为她年纪小,又一直与坏人为伍,耳濡目染,视作当然,所以值得原谅。这个解释相信大部分读者不肯接受。  
            然而这种解释,正是溺爱自己儿女的父母原谅顽劣子女的藉口,无论子女多么顽劣,父母对子女总是疼爱的,而特别顽劣的孩子,有时反而比懂事的孩子更得到父母的偏袒,原因不清楚,但事实如此。金庸创造出阿紫,或者锋如父母,溺爱有加,读者没有这层关系,不肯买帐,只觉阿紫讨厌,但阿紫令人难忘,的确是个成功角色。
            香香公主
            要说金老笔下最完美的性,唯有香香公主喀丝丽无疑;她美貌无双的容颜,她皓如白雪的肌肤,她漆黑亮丽的秀发及晶莹明亮如星辰的双眼,她的一切都是那么美仑美奂,她是回疆雪城的一朵良苑奇葩。喀丝丽的美也许更胜小龙女和王语嫣,因为她所拥有的美是惊世骇俗、举世无双的,看似好像一场童话,什么都那么的不真实!  
            记得曾见过这样的描写“但见青翠的树木空隙之间,露出皓白如雪的肌肤,漆黑的长发散在湖面,一双像天上星星那么亮的眼睛凝望过来;凡人必无如此之美,若不是水神,那便是天仙了。”顾名思义,香香公主之封号是因为她与生俱来就带有芬芳的香气,和她回族族长木卓伦女儿的身份,所以喀丝丽是公主,她亦是整个回部落人心中的神明。记得回族曾献给过乾隆一个白玉花瓶,据说那花瓶是回族的圣物,所以在花瓶上也绘了香香公主的肖像;可叶儿到觉得那白玉花瓶很是一般,到是因为绘上了香香公主的像,才会成了回族圣物的吧!喀丝丽的出生是一个谜,而她的逝去又是另一个谜,很难去追究谜底如何?但可以肯定香香公主是金庸笔下最似仙的人物了。  
            在名花中琼花是属最为珍异和神秘的花了,花期虽短,却聚集了白虎、青龙、朱雀、玄武的四方之色于四季中变化,所以会得以“天下无双”的称号琼花是当之无愧。  
            都说完美的女子很难拥有完美的爱情,自己本来不信,却又不由得自己不相信了。喀丝丽和陈家洛初遇于湖畔,那是荒漠之中见到的大片绿洲,又在碧清的湖水中突然出现一个明艳绝伦的少女,美极清极、素雅清幽,任谁遇上都会以为她是天仙下凡的。他们的相识就如同上天一次刻意的安排,很美丽的开始,很惨烈的结束,犹如一段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童话,看似很真实,其实只是镜花水月。
            喀丝丽的美如琼花般凝聚灵气且四季艳丽,但终只是昙花一现,不能长久;喀丝丽的爱情搀杂在政治与权谋的斗争中,注定了她将香消玉殒,成化蝶而飞的一个传奇。  
            


            11楼2009-12-16 00:03
            回复
              果然重了,百度要是允我当吧主,就删改一二


              15楼2009-12-16 10: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