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情祝酒吧 关注:20贴子:1,044
  • 14回复贴,共1

抗辽部署 第二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二幕
石遐、余规
石檀想起换兵政策自奉嘉十九年被拖欠,至今还吊着不上不下,当时因没有异动加上赵秉铎病重搁置,现在可能用得上,让石遐去找余规商量催促尽快恢复的事宜。
余规表示,现在这么仓促,过快会引起辽的警觉,常速一年最多换成三万,最后这事敲定,由石遐安排调控。


IP属地:湖北1楼2020-07-21 19:28回复
    【石隐来时,我堪堪审完一份兵部的急务。朝中关于对辽用兵的意动随着战意的水涨船高愈演愈烈,河东经略安抚使素来同燕山经略安抚使并为边关之重,胡柚慷慨激昂,是白起还是赵括,却无人说得准。】
    春兄夸过的好茶,尝尝。
    【德纯改元后,汹涌过的暗潮渐趋于平和,刑名三人偶尔也会坐下来单纯喝杯茶,但今日似乎并非如此。】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7-25 17:06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7-25 17:07
      回复
        此来是承了枢相的意思,茶喝的也更心安理得些。“春兄喜欢的,必得尝尝。” 顺势接过白玉盏闷去半杯,只顾解渴。 换兵一事虽由枢府主,但终究涉及兵部权宜,六部总司归于仆射,我自然该替枢相走一遭。
        “朝中的风声明章也听到了,” 事已越过二王党争,不愿再拘于往日之节,索性开门见山。
        “枢相想,当年搁置下来的事,如今也该尽快提上日程了。”


        IP属地:贵州4楼2020-07-26 01:29
        回复
          【朝中的风声。】
          【我原本尚且在想,这风声是在指官家属意胡柚出任河东经略安抚使,还是在指官家或许有意对辽用兵。直待他点明枢相二字,便知前后二者,人事兵事,分明都是同一件事。】
          枢相是指,换兵?
          【这是枢密院对此事做出的回应,倒也与石檀——我想起和他同在边南,共平大理的日子——未雨绸缪的兵路很是相符。】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7-26 22:29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7-26 22:29
            回复
              换兵一事经桓宗一朝搁置,再有提及便是明宗年初时那位安抚使并着府卫一道抬出水面,他未能择得个好时机,自然没落的什么好结果,明宗年末动荡不堪,自然也不是一个好时机。但经此沧海一变,如今的三足关系,早已不似明宗在位时那样止于表下了。
              “如今局面早不似当年,边地之兵久未彻底更迭置换,总让人不安心,” 是不安我的心,我宋军之队自桓宗之后便再无经历这样的考验,况且梁山水寨一事不过片面,怎能叫人真正安心。“仅凭明宗在位时那万人之数,怕是杯水车薪。”


              IP属地:贵州8楼2020-07-26 23:01
              回复


                IP属地:贵州9楼2020-07-26 23:43
                回复
                  余规3
                  【换兵之策自桓宗朝首倡,历桓宗、文宗、明宗至今,虽逾三朝,却仿佛与大宋国运不和,冥冥之中,或权力更迭,或君臣相疑,或中道崩殂,并非没有人提,只是每每以搁置告终。而今他在枢相授意下重提此事,可见枢密院高层对宋辽之战的看法,约莫倾向于不可避免,且很没有信心了:否则不至从奉嘉十九年论起,也要刨出这个被许多人忘进犄角旮旯里的兵策。】
                  【而我却只问了一句。】
                  枢相想换多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7-27 00:23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7-27 00:24
                    回复
                      话间隐有雨声淋漓,先是敲在年久绿瓦之上,半晌便聚在檐处,破碎世间的苦闷,畅快地打碎在地上。室中隐有穿堂风掠过,将氤氲的茶气吹得四散,淋淋沥沥、沥沥淋淋。
                      “最少五万。”
                      换兵周期之长,况且年久太平中,谁晓得山高水远之处是怎样的败絮其中,——换谁来,换谁走。边军若无一战之力,那边是将大门敞开,迎着胡虏入国门。
                      “若能争取,或置换八万大军。”


                      IP属地:贵州12楼2020-07-31 14:48
                      回复
                        余规4
                        【续半盏热茶,也替他添了些。】
                        隐兄可知,如今朝中非但有我大宋对辽用兵之流言,更有辽在边关屡有异动,意欲侵犯之言?
                        【前者自然为真——但在尚未定论前,也自然只能是流言,而后者,也不见得是假。】
                        虽是流言,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辽人的鼻子太灵,如今布置又太过仓促,若举措过快,引起辽人警觉,反而得不偿失。
                        【接下来的话,我也自觉为难。】
                        若以往年论,常速一年至多三万。
                        【他要八万——】
                        ——我知道,若当真局面大变,这点兵力不过杯水车薪。隐兄,辛苦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7-31 15:45
                        回复
                          三万之数已是极限,但我边境之地缺得何止是精兵三万。
                          眉峰聚作重峦,舌尖细细研磨着尚书省的茶香,近来多流连西府,尚书省中诸事搁置许久。倒是西府的茶香要更浓些,约莫是怕他们品不出。
                          “三万是极限吗。”
                          他不再求一句,当是难以忽视镇守北庭的诸亲兵将士。


                          IP属地:贵州14楼2020-08-05 00:35
                          回复
                            余规5
                            【我们曾同心共志,也曾政见相悖,曾把酒言欢,也曾心存芥蒂,但无论如何,面对如今局势,都该协力应对,方不枉为大宋臣民,是以——我松了口。】
                            三万,是往年常速。
                            【连日困乏,不由揉了揉眉心,抬首应答。】
                            以规之见,提高换兵数额并非万万不能,只是此事难处在于“隐”,如何尽量调配,又不引起辽人警觉而致对我大宋不利,还望隐兄回去同枢相详细商议。
                            隐兄勾通尚书省与西府,要偏劳你安排调控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8-05 00:51
                            回复
                              “好。”
                              眉中藏有心事,与人议定便几乎已敲定,若想辽军不察,换兵一事还需要时间。自神威之后三朝,这世道安静的太久了,总有人坐不住。
                              “茶很香,就当酬劳了。”抬盏饮尽,白玉归于案桌,“连日事杂,也得多休憩。” 稍作叮嘱便也身返西府。


                              16楼2020-08-05 00: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