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威震中原的乌桓铁骑
乌桓人最初形成于科尔沁草原,势力弱小,受匃奴人控制。后来汉武帝打败匃奴后,将乌桓人南迁到辽西、辽东、右北平、上谷、渔阳塞外5郡,接受西汉王朝的庇护。乌桓人不断发展壮大,到东汉时已经发展成辽西、辽东、右北平、渔阳、上谷、广阳、代、雁门、太原、朔方边塞10郡,尤其是辽西、辽东、右北平3郡乌桓实力更强,他们被曹操打败后内迁中原,编入曹魏大军之中。他们骑马弯弓,驰骋在中原大地,创造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成为华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乌桓人是东胡部落联盟中的一支,具有东胡人的生活特征,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勇猛善战。最初的乌桓人生活的地方,史籍中称作"乌丸川",即西起西拉木伦河以东,乌力吉木仁河、新开河以南,洮儿河以西,西辽河以北的狭长草原地带。这时期的乌桓人作为匈奴人的奴隶,他们"岁输牛、马、羊皮,过时不具(不缴),辄没其妻子(为奴婢)",因此,乌桓人经常反抗匈奴人的奴役和压迫,但都被匈奴人残酷镇压下去了。西汉击败匈奴后,匈奴人败逃入漠北,才把乌桓人从匈奴人的压迫之下解放了出来。
乌桓人在西汉王朝的庇护下,部族逐渐强大起来,乌桓人因恃有强大的汉朝作后盾,为报灭族之仇(指袭灭东胡)挖了匈奴人的祖坟,匈奴单于大怒,遣兵2万骑进击乌桓,同时又动用3000余骑入侵汉塞,掳掠汉朝边民。西汉于是以中郎将范明友为渡辽将军,率领2万骑兵出辽东追击匈奴,匈奴人得到消息,抢先迅速撤离。汉兵遵照大将军霍光"兵不空出"的原则,转而对乌桓进行了攻击。乌桓刚受到匈奴重挫,部众疲弊,在范明友攻击下损失惨重,3位大人被杀,6000余人被斩首。乌桓无力与汉朝为敌,开始时而归附西汉,时而与匈奴联合,实行双重政治策略。汉朝则以军事征服为主要手段,不断打击乌桓人的势力。
乌桓人最初形成于科尔沁草原,势力弱小,受匃奴人控制。后来汉武帝打败匃奴后,将乌桓人南迁到辽西、辽东、右北平、上谷、渔阳塞外5郡,接受西汉王朝的庇护。乌桓人不断发展壮大,到东汉时已经发展成辽西、辽东、右北平、渔阳、上谷、广阳、代、雁门、太原、朔方边塞10郡,尤其是辽西、辽东、右北平3郡乌桓实力更强,他们被曹操打败后内迁中原,编入曹魏大军之中。他们骑马弯弓,驰骋在中原大地,创造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成为华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乌桓人是东胡部落联盟中的一支,具有东胡人的生活特征,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勇猛善战。最初的乌桓人生活的地方,史籍中称作"乌丸川",即西起西拉木伦河以东,乌力吉木仁河、新开河以南,洮儿河以西,西辽河以北的狭长草原地带。这时期的乌桓人作为匈奴人的奴隶,他们"岁输牛、马、羊皮,过时不具(不缴),辄没其妻子(为奴婢)",因此,乌桓人经常反抗匈奴人的奴役和压迫,但都被匈奴人残酷镇压下去了。西汉击败匈奴后,匈奴人败逃入漠北,才把乌桓人从匈奴人的压迫之下解放了出来。
乌桓人在西汉王朝的庇护下,部族逐渐强大起来,乌桓人因恃有强大的汉朝作后盾,为报灭族之仇(指袭灭东胡)挖了匈奴人的祖坟,匈奴单于大怒,遣兵2万骑进击乌桓,同时又动用3000余骑入侵汉塞,掳掠汉朝边民。西汉于是以中郎将范明友为渡辽将军,率领2万骑兵出辽东追击匈奴,匈奴人得到消息,抢先迅速撤离。汉兵遵照大将军霍光"兵不空出"的原则,转而对乌桓进行了攻击。乌桓刚受到匈奴重挫,部众疲弊,在范明友攻击下损失惨重,3位大人被杀,6000余人被斩首。乌桓无力与汉朝为敌,开始时而归附西汉,时而与匈奴联合,实行双重政治策略。汉朝则以军事征服为主要手段,不断打击乌桓人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