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前,右手食指肚上裂了俩小口,很长时间不愈合。我的皮肤很好,受点小伤,伤口很快会愈合。但是这次不同,一直不愈合,后来还有些渗血。不知道是湿疹,后悔啊,当时是湿疹初期,属于急性湿疹,治疗起来省事多了。但是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后来严重了,手指肚上的皮肤增厚、结痂、开裂,变得非常难看,意识到严重性了,去了皮肤病医院。通过显微检查,诊断为湿疹,医生给开了曲安奈德乳膏、尿素软膏、地透剂。现在看来皮肤病医院是对症治疗,但是药贵,这三种药在药房买不过二十几元,在皮肤病医院七十五元。检查费和治疗费七十元。还是有一定疗效的,但是皮肤病医院的医生很不负责任,没有告诉我生活中需要注意事项,比如不能经常沾水,绝对不能用碱性洗涤剂。个人不知道这些,没有改变生活习惯,所以效果一直不好。
后来听说附近有一个诊所治疗湿疹非常专业,乱投医害死人。去诊所看了医生,诊断不是湿疹,是手癣,被这庸医害惨了。立即换了药膏,买了特比萘芬凝胶和达克宁,从那以后再也没有接触碱性洗涤剂,洗手从来没用过香皂之类的,实在不行就带上塑胶手套。有一定的效果,时间长了还是反反复复,一直不好。后来又去了市人民医院,再次确诊为湿疹,医生给开了西替利嗪口服抗组胺药,曲咪新乳膏,两样药费仅仅二十几元,大型医院看病并不贵。效果仍然不好,一直不停的复发。
现在看来,从那时起已经转成慢性湿疹了,不停的起水泡,并且面积不停的扩散。经常在网上和网友交流,发现得湿疹的人是非常多,非常顽固,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并且伴有剧烈瘙痒。万幸的是我的湿疹并不痒,有时轻微的痒。
通过一年来的治疗经验,发现马齿笕非常有效,这种生命力极强的野菜(也可以说是野草),对湿疹疗效超过激素类药膏。并且价格便宜,我们小区绿化带里就有,洗干净用料理机打烂,放冰箱冷藏,冷敷在患处,每天半小时。然后涂上激素类软膏,效果非常好,裂口愈合,皮肤结痂慢慢的退掉,但是不除根,仍然复发,起水泡。脾虚也可以引起湿疹,身上湿气重排不出去。首先表现为齿痕舌,舌头边缘有齿痕,所以有湿疹的朋友应看看自己的舌头。如果是齿痕舌,可以吃半个月的参苓白术丸,健脾祛湿。我吃了半年的红豆薏米粥,没有疗效,看来食疗疗效甚微,不能代替药物。
后来发现湿疹竟然扩散到指甲里,搞得我非常恐慌,看了一位中医,用曾氏组方佰草膏治疗。把曾氏组方佰草膏涂在患处,效果非常好,水泡完全消失了,用了二十多天,现在皮肤基本恢复的到以前的样子。可惜没有拍照片,否则可以比对一下。
个人总结湿疹注意事项:
1、得了湿疹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确诊,因为湿疹和手癣、足癣、体癣很难区分,误诊后果严重,初期治疗较为简单,转为慢性湿疹就死定了。
2、千万不要接触碱性洗涤剂,比如香皂、洗衣粉、洗洁精、洗头膏、洗面奶等等。湿疹和癣都惧怕酸,酸性的东西有助于湿疹恢复。不要用温水或者热水浸泡有湿疹的皮肤,冷敷有助于湿疹恢复。最好不沾水。
3、马齿笕冷敷湿疹患处有效但不除根,可以控制病情。激素类药膏比如:地塞米松(皮炎平)、艾洛松、可的松、曲安奈德等等,效果不好。激素类药膏刺激皮肤,千万不要在脸上用,脸上有湿疹,还是去医院吧。网上叫卖的据说能快速除根永不复发的神药都是胡说八道,湿疹严重了一定要到大型医院,最好到省级以上的医院或者中医院。西替利嗪口服药吃了发困,跟安眠药差不多,服用时要注意。
4、湿疹好了之后也要坚持用药两个月,因为有的湿疹在皮肤下面显现不出来。
5、脾虚对身体除湿不利,中医认为身体湿气重容易引发湿疹。治疗脾虚通常有利于湿疹治疗,食疗效果极其缓慢,只能算作辅助治疗,调理身体最好找中医,自己在家调理可能适得其反。
6、少喝酒、少吃辣、少吃刺激性食品,湿疹忌口可以参考百度,也不要轻易忌口,否则失去人生乐趣。
以上纯属个人经验,希望能帮助到各位病友。说的错误之处请朋友们指正。
——————————————————————————————————————————————————————————————————————————
经历过春风夏雨的沐浴,此刻,是最美的我遇见最爱的秋。 把“秋”字卷在舌尖,便闻秋虫唧唧,秋水潺潺;把“秋”字移上眼睫,但见秋云邈邈,秋叶灼灼;把“秋”字念于心间,即是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禅意幽远。 那一年的那一天,我出生在秋天,睁开眼我就望见秋的眉目如画。这是宿命里的情缘,注定今生今世悲喜纠缠。因着秋,我爱上这人间。 无数次想象,秋著蓝衫,我衣白衣,并肩倚了栏杆看秋水长天。不共谁指点江山,只把秋思填了小令,染了画卷。 秋在我的意念间早已幻化成人形,秋水为眼,秋风为骨,秋云为魂,是浊世翩翩佳公子。是我孤单行走时的隐形伴侣,也是我寄身人间的精神家园。 我偏爱秋的风物。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苍凉又明澈,如水墨画里勾勒几笔,此外是留白余韵,却已境界全出。 秋风里的花朵,已预感到冰霜降至,便拼了最后的气力不顾一切地怒放,有着“枝头抱香死”的决绝。我每望一眼都似瞥见惊鸿。 秋天的荷塘,荷叶枯瘦成了一滴墨,莲蓬脱颖而出,像一座修行的宝塔,里面锁着荷花的香魂。剥了莲子来吃,果肉香脆,细细的嚼一丝莲心,那苦就一直渗到心底里。是长夜孤灯下,酝酿熟了的相思的味道。 竹林的幽,在秋凉里又平添几分,风送清露,瘦骨铮铮。浅秋时节,竹叶的边缘已镀上一圈暗黄,让我想起一位诗人的忧伤——衙宅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月光下竹影婆娑,曾慰藉和陪伴过无数超逸的灵魂,而千年之前的一腔幽思也已化为静穆的竹林。我吹响了陶笛,袅娜的笛音缠绕林间,故人可曾听见? 我遇见的一丛芭蕉隐在围起的花墙里,透过一扇木格子窗,影影绰绰。它绿意葱茏的样子,像极了年少时的情怀,浪漫又倔强。要等就等一场宋词里飘来的雨,让最心爱的人来听。 我把桂花的香,称作冷香,冷香沁骨。远远地,未见其花先闻其香。似隔了时空逶迤而来,丝丝入扣地渗进人的毛孔,让人心迷神摇。桂花酒未酿,人已经醉了。桂花的花朵细碎娇柔似闺阁女子把自己深深藏,这香气来自于身体发肤,而非脂粉。等一个有缘人寻香而来,懂得她风骨里自带的一脉清凉。方知,静女其姝,宜室宜家。 最壮观的当属秋天的枫林,一簇一簇的艳红把整面山坡都装点成了烛影摇红的洞房,单等一声唢呐响,每一枚红叶都是待嫁的新娘。在山脚下遥望,又似一朵朵火烧云从半山腰蔓延到山顶,我常孩子气的想象,有一位仙女会从云端施施然走下来,冲着我们嫣然一笑。有一片红叶被历史的飓风刮进了巍峨的宫墙,被寂寞的宫女题上诗句,从长安的御沟中流出,是情书又是红线,牵引着有情人终成眷属。而红叶带着它的传奇也定格成一种古典的意象。 我最爱看的却是秋天的云,会长时间的抬头仰望,观赏瓦蓝的天宇上白茫茫的云海。在云卷云舒中,把自己也当成了其中的一朵,被清风牵着手任意西东。一位网友把云称作“最轻的水”,让人拍案叫绝。云遇冷成水,水蒸腾为云。云既有水的柔软清澈,又兼具着潇洒飘逸。云,是水的梦境,是水的诗和远方。我渴望赤脚走在草原上,却未曾到过草原,且把天空想象成辽阔的草原,四处飘荡的云朵就是洁白的羊群,该有一位牧羊女仰着红苹果一样的笑脸,手拿着皮鞭,哼唱的牧羊曲响彻了天上人间。 在人群中,我总能敏锐地捕捉到一类人,他们身上带着秋的风骨和韵味。在曲水亭街的堤坝上,那女子穿着大红团花拉裆裤,马蹄袖云锦短上衣,脚上是一双软底绣花鞋,头发松松的在脑后绾一个髻。眼波如秋水潋滟,她半侧着身子,仪态慵懒,尤其她吸烟的姿势,又妖娆又苍凉,那缓缓吐出的烟圈像一个个欲说还休的故事。我一下子就迷上了她,她那种旁若无人的优雅,有一种遗世独立的况味。让我想起民国的女子,想起十里洋场,想起罂粟,想起胭脂。在热闹的人群里,她斜睨了眼,骨子里的凉,月光一样流泻出来。即使嘴角浮现出一朵笑,也是拒人于千里之外。
后来听说附近有一个诊所治疗湿疹非常专业,乱投医害死人。去诊所看了医生,诊断不是湿疹,是手癣,被这庸医害惨了。立即换了药膏,买了特比萘芬凝胶和达克宁,从那以后再也没有接触碱性洗涤剂,洗手从来没用过香皂之类的,实在不行就带上塑胶手套。有一定的效果,时间长了还是反反复复,一直不好。后来又去了市人民医院,再次确诊为湿疹,医生给开了西替利嗪口服抗组胺药,曲咪新乳膏,两样药费仅仅二十几元,大型医院看病并不贵。效果仍然不好,一直不停的复发。
现在看来,从那时起已经转成慢性湿疹了,不停的起水泡,并且面积不停的扩散。经常在网上和网友交流,发现得湿疹的人是非常多,非常顽固,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并且伴有剧烈瘙痒。万幸的是我的湿疹并不痒,有时轻微的痒。
通过一年来的治疗经验,发现马齿笕非常有效,这种生命力极强的野菜(也可以说是野草),对湿疹疗效超过激素类药膏。并且价格便宜,我们小区绿化带里就有,洗干净用料理机打烂,放冰箱冷藏,冷敷在患处,每天半小时。然后涂上激素类软膏,效果非常好,裂口愈合,皮肤结痂慢慢的退掉,但是不除根,仍然复发,起水泡。脾虚也可以引起湿疹,身上湿气重排不出去。首先表现为齿痕舌,舌头边缘有齿痕,所以有湿疹的朋友应看看自己的舌头。如果是齿痕舌,可以吃半个月的参苓白术丸,健脾祛湿。我吃了半年的红豆薏米粥,没有疗效,看来食疗疗效甚微,不能代替药物。
后来发现湿疹竟然扩散到指甲里,搞得我非常恐慌,看了一位中医,用曾氏组方佰草膏治疗。把曾氏组方佰草膏涂在患处,效果非常好,水泡完全消失了,用了二十多天,现在皮肤基本恢复的到以前的样子。可惜没有拍照片,否则可以比对一下。
个人总结湿疹注意事项:
1、得了湿疹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确诊,因为湿疹和手癣、足癣、体癣很难区分,误诊后果严重,初期治疗较为简单,转为慢性湿疹就死定了。
2、千万不要接触碱性洗涤剂,比如香皂、洗衣粉、洗洁精、洗头膏、洗面奶等等。湿疹和癣都惧怕酸,酸性的东西有助于湿疹恢复。不要用温水或者热水浸泡有湿疹的皮肤,冷敷有助于湿疹恢复。最好不沾水。
3、马齿笕冷敷湿疹患处有效但不除根,可以控制病情。激素类药膏比如:地塞米松(皮炎平)、艾洛松、可的松、曲安奈德等等,效果不好。激素类药膏刺激皮肤,千万不要在脸上用,脸上有湿疹,还是去医院吧。网上叫卖的据说能快速除根永不复发的神药都是胡说八道,湿疹严重了一定要到大型医院,最好到省级以上的医院或者中医院。西替利嗪口服药吃了发困,跟安眠药差不多,服用时要注意。
4、湿疹好了之后也要坚持用药两个月,因为有的湿疹在皮肤下面显现不出来。
5、脾虚对身体除湿不利,中医认为身体湿气重容易引发湿疹。治疗脾虚通常有利于湿疹治疗,食疗效果极其缓慢,只能算作辅助治疗,调理身体最好找中医,自己在家调理可能适得其反。
6、少喝酒、少吃辣、少吃刺激性食品,湿疹忌口可以参考百度,也不要轻易忌口,否则失去人生乐趣。
以上纯属个人经验,希望能帮助到各位病友。说的错误之处请朋友们指正。
——————————————————————————————————————————————————————————————————————————
经历过春风夏雨的沐浴,此刻,是最美的我遇见最爱的秋。 把“秋”字卷在舌尖,便闻秋虫唧唧,秋水潺潺;把“秋”字移上眼睫,但见秋云邈邈,秋叶灼灼;把“秋”字念于心间,即是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禅意幽远。 那一年的那一天,我出生在秋天,睁开眼我就望见秋的眉目如画。这是宿命里的情缘,注定今生今世悲喜纠缠。因着秋,我爱上这人间。 无数次想象,秋著蓝衫,我衣白衣,并肩倚了栏杆看秋水长天。不共谁指点江山,只把秋思填了小令,染了画卷。 秋在我的意念间早已幻化成人形,秋水为眼,秋风为骨,秋云为魂,是浊世翩翩佳公子。是我孤单行走时的隐形伴侣,也是我寄身人间的精神家园。 我偏爱秋的风物。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苍凉又明澈,如水墨画里勾勒几笔,此外是留白余韵,却已境界全出。 秋风里的花朵,已预感到冰霜降至,便拼了最后的气力不顾一切地怒放,有着“枝头抱香死”的决绝。我每望一眼都似瞥见惊鸿。 秋天的荷塘,荷叶枯瘦成了一滴墨,莲蓬脱颖而出,像一座修行的宝塔,里面锁着荷花的香魂。剥了莲子来吃,果肉香脆,细细的嚼一丝莲心,那苦就一直渗到心底里。是长夜孤灯下,酝酿熟了的相思的味道。 竹林的幽,在秋凉里又平添几分,风送清露,瘦骨铮铮。浅秋时节,竹叶的边缘已镀上一圈暗黄,让我想起一位诗人的忧伤——衙宅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月光下竹影婆娑,曾慰藉和陪伴过无数超逸的灵魂,而千年之前的一腔幽思也已化为静穆的竹林。我吹响了陶笛,袅娜的笛音缠绕林间,故人可曾听见? 我遇见的一丛芭蕉隐在围起的花墙里,透过一扇木格子窗,影影绰绰。它绿意葱茏的样子,像极了年少时的情怀,浪漫又倔强。要等就等一场宋词里飘来的雨,让最心爱的人来听。 我把桂花的香,称作冷香,冷香沁骨。远远地,未见其花先闻其香。似隔了时空逶迤而来,丝丝入扣地渗进人的毛孔,让人心迷神摇。桂花酒未酿,人已经醉了。桂花的花朵细碎娇柔似闺阁女子把自己深深藏,这香气来自于身体发肤,而非脂粉。等一个有缘人寻香而来,懂得她风骨里自带的一脉清凉。方知,静女其姝,宜室宜家。 最壮观的当属秋天的枫林,一簇一簇的艳红把整面山坡都装点成了烛影摇红的洞房,单等一声唢呐响,每一枚红叶都是待嫁的新娘。在山脚下遥望,又似一朵朵火烧云从半山腰蔓延到山顶,我常孩子气的想象,有一位仙女会从云端施施然走下来,冲着我们嫣然一笑。有一片红叶被历史的飓风刮进了巍峨的宫墙,被寂寞的宫女题上诗句,从长安的御沟中流出,是情书又是红线,牵引着有情人终成眷属。而红叶带着它的传奇也定格成一种古典的意象。 我最爱看的却是秋天的云,会长时间的抬头仰望,观赏瓦蓝的天宇上白茫茫的云海。在云卷云舒中,把自己也当成了其中的一朵,被清风牵着手任意西东。一位网友把云称作“最轻的水”,让人拍案叫绝。云遇冷成水,水蒸腾为云。云既有水的柔软清澈,又兼具着潇洒飘逸。云,是水的梦境,是水的诗和远方。我渴望赤脚走在草原上,却未曾到过草原,且把天空想象成辽阔的草原,四处飘荡的云朵就是洁白的羊群,该有一位牧羊女仰着红苹果一样的笑脸,手拿着皮鞭,哼唱的牧羊曲响彻了天上人间。 在人群中,我总能敏锐地捕捉到一类人,他们身上带着秋的风骨和韵味。在曲水亭街的堤坝上,那女子穿着大红团花拉裆裤,马蹄袖云锦短上衣,脚上是一双软底绣花鞋,头发松松的在脑后绾一个髻。眼波如秋水潋滟,她半侧着身子,仪态慵懒,尤其她吸烟的姿势,又妖娆又苍凉,那缓缓吐出的烟圈像一个个欲说还休的故事。我一下子就迷上了她,她那种旁若无人的优雅,有一种遗世独立的况味。让我想起民国的女子,想起十里洋场,想起罂粟,想起胭脂。在热闹的人群里,她斜睨了眼,骨子里的凉,月光一样流泻出来。即使嘴角浮现出一朵笑,也是拒人于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