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文化吧 关注:504贴子:3,835
  • 3回复贴,共1

求助大鼎山范式墓的详细资料

收藏回复

  • 60.211.246.*
需要大鼎山范式墓的详细资料。有知道的请告知,谢谢!


1楼2009-12-22 11:22回复
    范式,字巨卿,东汉初年的山阳郡人,实际上就是现在的嘉祥县城南人。举州茂才,历任荆州刺史,庐江太守。您知道<范张鸡黍>的故事吗?范氏碑为何引人注目?他的墓又是如何发现的?让我一一的告诉您。
        咱先把鸡黍一词交待清了,鸡黍就是指招待宾客的饭菜。“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这是唐朝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诗句。以鸡黍款待故人嘉宾,实际上从春秋时就有记载。
         《后汉书·范式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范式和汝南的张劭年轻时是太学同学,友情甚密。毕业后在返乡途中依依惜别,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我会到汝南探望你,拜访你的父母!”于是两人约定好日期,挥泪分手。过了两年,看看会期将至,张劭便把这件事告诉母亲,请母亲准备些鸡黍为范巨卿接风洗尘。母亲笑着说:“同学相别已过二年,况且两地相隔千里之遥。当时约会,谅是戏言,你怎么能信以为真呢?”张劭认真地说:“范巨卿是个诚信君子,他一定不会失约的!”母亲说:“若果然如此,我当为你们酿酒备办鸡黍,好好款待你的老同学。”到了约定的那一天清晨,范巨卿果然风尘仆仆来到张家。一家人欢天喜地,以上等鸡黍款待。盘桓了几天,范张两人尽欢而别。
         范式先是在山阳郡作公务员。张劭体弱休闲在家。后来,张劭病危卧床,同乡郅君章、殷子徵二人每天早晚都去探视关心他。张劭临终前,喟然长叹道:“遗憾的是再也不能见到我的‘死友’了!”子徵问他:“我和君章两人对你尽心尽情,难道不是‘死友’,你还想见谁呢?”元伯说:“像您二位,是我的‘生友’;只有山阳范巨卿,才是我的‘死友’啊!”言罢泪水汪汪,溘然长逝。这天晚上,千里之外的范式忽然梦见张劭戴着黑帽,冠带垂地,蹒跚向他走来,呼道:“巨卿,我已死了,将在某日某时下葬,永归阴间黄泉。你毋忘我,但又怎能相见呢?”范式一觉醒来,恍然大悟,悲叹落泪。第二天一早便报告了领导,请假奔丧。领导虽不信其事,但赞扬其情义准假。范式便穿戴丧服,快马轻车,星夜驰往汝南。
         再说范式未到,张劭已经发丧,到了山下墓穴,将要落葬。不料灵柩却三番五次放不下去。张母抚棺恸哭道:“劭儿,难道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吗?”就在山下停柩稍候。不久,只见山下弯弯的小道上,有一白马素车,急驰而来。张母远远望见,叫道:“这一定是范巨卿了!”范式一下车,跪拜灵前道:“劭友你一路走好!生死不同路,从此永别了!”并亲自为执绋引柩。灵柩方才安稳入圹。范式留在张家料理完后事,并亲为张劭修坟栽树,一切停当,方才离去。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范式威名天下,后被朝廷提拔为庐江太守。范张鸡黍的故事 ,留下朋友间信义深情的千古佳话,。《范张鸡黍》一词,亦作为成语收藏。范张的生死情谊到今天仍有着它的现实意义,诚信二字是用金钱代替不了的。那种言行不一、背信弃义的小人是会永被唾弃的。
         范式一生做过大官,东汉明帝年间死亡,有记载葬在了大鼎山之阳。我的故乡人也一直流传着“大鼎山前十八冢,其中一座范巨卿。”的说法。在他死亡一二百年后的三国时期.才有人给他立碑。(嘉祥县志说他死于235年似有不妥)    
         [范式碑]全称《汉庐江太守范式碑》,隶书,三国·魏青龙三年(235)正月立于大鼎山前。此碑宋时已见金石著录,南宋洪适《隶释》载有碑之全文,文中大概记述了生前做过庐江太守,死后葬在大鼎山之阳的事,可知那时墓碑尚比较完整。后毁,到大清乾隆54年就只有上半截了,一米见方。12行,每行6~15字,330字。现在山东济宁博物馆。碑主范式,现只存残石两块。
         《范式碑》是曹魏著名碑刻之一,碑文字体与汉末成熟期的隶书一脉相承,结体严整,用笔方劲,不减汉隶古朴淳厚之风。古名家顾南原、李嗣真评价说:“蔡公诸体,唯《范巨卿碑》风华艳丽,古今冠绝。”赵明诚将拓文收在[金石录]中。翁方纲说:“是碑于劲利之中,神采焕发,为蔡体第一者。”李嗣真还说:欧阳询书法之秘笔,皆从此碑得之。总之,范式的墓碑确实是名蛮中外的,在抗日战争时期,济宁过来几个日本兵到东纸坊,把个老碑座拉了回去。几乎历代的书法评论家都为[范式碑]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一点普通老百姓是不太重视的,回头来咱再说说他的墓。
    


    删除|2楼2009-12-23 14:56
    回复

           范式在大鼎山前他的墓室里静静地躺了约一千九百年之后,终于有一天遇到了麻烦。
           1965年秋末冬初,正是收季罢了。东纸坊村党支部决定利用这一时机,发动社员进行压碱。为了粮食大增产,大鼎山前战犹酣。肥沃的红崖土被人们一车车地运到碱地里。大家挥锨抡锹,高度一米一米地向下降落,平面一米一米地相前推进。18岁的马芳针,再过几天就要应征入伍了。他清楚,和乡亲们在一起干活,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所以干得特别卖力。小马亮开铁镢,使劲刨将下去,只听“铛啷”一声,镢头砸在了石面上。震得他两手发麻。四周的人们听到动静,一下围上来,你铲我挖,很快,在表层4米深处,一个长方形的石板平面呈现在大家面前。南北方向,长约5米,宽约2米的样子。会是什么呢!有人停了下来,有人沿着靠南面的石边继续往下挖。下挖一米多深了还是石板,于是大家齐动手又一起往下挖,铁锹砸在石面上直冒火花。渐渐地,基本形状已显露出来。“这是一个石棺材!”大家不约而同地喊到。
           这时候,小胆的人撤到了一边,劝说不要再动了。但人总有大胆的,总有好奇的。有人已经从东南角上撅开了缝。大家又重新围上来,集中到南面的那块竖板,一声喝喊,墓穴终被打开。
           虽然到了下午的后半晌,但光线还好,前后墓室看得清楚。两具尸体头北脚南并排仰卧,左男帽冠、右女发髻清晰可见。二人身上覆盖着象是腊染的蓝花布面。男者头戴将士头盔,顶有冠缨。不过这第一眼的场景很快就发生了变化,通过外界冷风的袭入,构架坍落,颜色呈灰状。唯有头侧放置的两个黄釉瓷瓶、陶罐、铜镜及两侧墓壁树立的两把铜刀剑还完好无损。还看什么?人们争抢进去“拣”东西。几分钟的功夫便将墓室抢劫一空。剩下两个动作慢的,还恋恋不舍地在那里用手扒弄淤土。
           第二天传出消息,墓主人是范式夫妇,因为有人“拣”到了范式的铜质印戳。老百姓听了没一个怀疑的。消息不径而走,县里很快来了人,不用说挨个调查问讯。说携印者出逃了,又很快被找回来。古墓中的其他遗物基本都上交了,大家本想弄回家玩玩的,结果落了个心里烦。后经文物部门清点,出土文物30余件。其中:铜印2方;铜刀1把;铜镜4面;玉带钩1件;陶砚1方;釉陶壶1件;灰陶器1宗。上述文物分别由嘉祥县文物管理所和济宁市博物馆收藏,这些文物均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去年我在济宁博物馆里,又一次看到了那个范式铜质印戳。
           遗憾啊!近两千年的古迹一下子烟消云散了,范式墓遗址现在已被军营压在了脚下。还好,先人留下的忠诚守信、说话算话的古风犹存,意气交朋友、两肋敢插刀的的侠情尚在。现在仍不断有好闲的人跑到那个地方驻足了望、浮想联翩。[范张鸡黍]的故事还在大地上广泛传扬!
           附:《范式碑》残片拓本
      铭刻内容:君讳式字□□□□□□□□功存有夏/ 士会者光演弘谟翼崇霸业锡邑命族实/ 之殊高徽柔懿恭明允笃恕九德靡爽百/ 不入若乃立德隆礼树节宝?忠谅足以/ 甸接华彦於汝坟润枯毙於荆汉超菅鲍/ 鸿奋燿仁阐於权舆济俗侔乎皇训?公/ 侍御史拜冀州刺史纠剔瑕慝六?允於/ 庐江太守拟泰和以陶化昭八则以隆治/ ?源之深闳宝疏氏之至顺以疾告辞韬/ 其犹充洽外?寔绍德之?薮而仪民之/ 常山相?于氾孙而胤嗣罔继??龙三/ 感灵墠之不飨思隆懿模以绍弈世乃与
      


      删除|3楼2009-12-23 14:56
      回复
        ……


        删除|4楼2009-12-23 14: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