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撤地设市20年招商引资工作综述
2000年至2019年,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8.84亿美元,引进省外资金4558.53亿元。2019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是2000年实际利用外资818万美元的71倍多,引进省外资金是2005年开始省外资金统计时39.03亿元的15倍多。恒大、华南城、鸿闽纺织、益海粮油、万达、安钢集团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周口。
撤地设市20年来,周口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有力抓手,大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不动摇,聚焦主导产业大力实施精准招商,突出投资洽谈和区域经济合作,引来了众多金凤凰。招商引资作为全市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已经成了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和转型升级的“主抓手”,为全市跨越发展提供了主要助力,撑起了周口经济借助外力发展的脊梁。
大招商 招大商
5月下旬,市委书记刘继标带队南下,赴长三角招商引资;6月上旬,他又带队北上,到北京推介周口,招商引商。
7月6日至7日,市长丁福浩率队赴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洽谈签约。
周口撤地设市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不但把实施对外开放战略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战略,而且出台了《周口市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周口市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关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大政策,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和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的良性机制。
刘继标提出,开放招商能够产生“一举应多变、一招求多效”的综合效应,要紧盯世界500强、国内100强、行业10强和央企招大商。
招商引资是做大经济总量、调优产业结构的重要引擎,只有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才能活跃市场、繁荣经济、加快发展。
“谁的招商能力强、手段多,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周口市便用“大招商”的方式,解决“招大商”的目标。
周口市实施开放招商“一把手”工程和招商引资“二分之一”工作法,把开放招商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大员上阵。市委书记刘继标、市长丁福浩率先垂范,亲临一线,多次带队到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招商考察,与恒大、华大基因、富士康、振华重工等一批知名企业洽谈项目。
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引领带动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同分解承担招商任务,抢抓机遇,创新思路,千方百计搜索项目线索,积极推动落实,形成了“市级领导包抓、业务部门牵头、各级单位参与”的全民大招商的浓厚氛围。各级干部发扬舍我其谁的精神,活跃在经济发展的最前沿,围绕世界500强、国内100强等重大企业投资动态,结合周口市产业发展规划,筛选整理包装一批重大招商项目,通过一个项目一个领导牵头、一个团队跟进的办法,推进重大项目招商。
朴实、热情的周口人,换来了远道客人留下的资金。
恒大、万达、雅戈尔、杭萧钢构、华南城、鸿闽纺织、益海粮油、鲁花、安钢集团等一批国内外500强、央企、知名企业投资的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周口,带动了全市经济快速发展。
精准招商 风生水起
2019年4月,周口市在郑州举办2019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会上,周口市签约38个项目,总投资532.28亿元,合同利用外资527.78亿元。
围绕打造“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中原港城的发展定位,借助论坛开展招商,是周口市招商引资“组合拳”中的一招。
20年来,周口市不断创新招商模式,拓宽引资渠道,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持续加大力度、聚焦精度、提升温度,策划组织了一系列“走出去”“请进来”的推介对接活动,在三川大地掀起了招商引资的一轮又一轮热潮。
主导产业招商结硕果。周口市围绕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型建材六大主导产业,谋划一批重大招商项目,编制产业招商图谱和招商路线图,突出延链、补链两个关键点,抓好集群招商,积极引进上下游企业及配套项目。全市选派45支招商小分队,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开展驻地招商、产业招商。太康县立足棉花资源、原有纺织产业基础,开展产业链招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江浙粤闽及港澳台等地43家纺织服装企业入驻,形成“研发-纺纱-织布-面料-服装-市场-物流”等为一体的完整的产业集群链。目前,全市六大主导产业已有规模以上企业1119户,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量的84%
2000年至2019年,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8.84亿美元,引进省外资金4558.53亿元。2019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是2000年实际利用外资818万美元的71倍多,引进省外资金是2005年开始省外资金统计时39.03亿元的15倍多。恒大、华南城、鸿闽纺织、益海粮油、万达、安钢集团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周口。
撤地设市20年来,周口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有力抓手,大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不动摇,聚焦主导产业大力实施精准招商,突出投资洽谈和区域经济合作,引来了众多金凤凰。招商引资作为全市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已经成了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和转型升级的“主抓手”,为全市跨越发展提供了主要助力,撑起了周口经济借助外力发展的脊梁。
大招商 招大商
5月下旬,市委书记刘继标带队南下,赴长三角招商引资;6月上旬,他又带队北上,到北京推介周口,招商引商。
7月6日至7日,市长丁福浩率队赴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洽谈签约。
周口撤地设市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不但把实施对外开放战略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战略,而且出台了《周口市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周口市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关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大政策,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和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的良性机制。
刘继标提出,开放招商能够产生“一举应多变、一招求多效”的综合效应,要紧盯世界500强、国内100强、行业10强和央企招大商。
招商引资是做大经济总量、调优产业结构的重要引擎,只有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才能活跃市场、繁荣经济、加快发展。
“谁的招商能力强、手段多,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周口市便用“大招商”的方式,解决“招大商”的目标。
周口市实施开放招商“一把手”工程和招商引资“二分之一”工作法,把开放招商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大员上阵。市委书记刘继标、市长丁福浩率先垂范,亲临一线,多次带队到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招商考察,与恒大、华大基因、富士康、振华重工等一批知名企业洽谈项目。
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引领带动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同分解承担招商任务,抢抓机遇,创新思路,千方百计搜索项目线索,积极推动落实,形成了“市级领导包抓、业务部门牵头、各级单位参与”的全民大招商的浓厚氛围。各级干部发扬舍我其谁的精神,活跃在经济发展的最前沿,围绕世界500强、国内100强等重大企业投资动态,结合周口市产业发展规划,筛选整理包装一批重大招商项目,通过一个项目一个领导牵头、一个团队跟进的办法,推进重大项目招商。
朴实、热情的周口人,换来了远道客人留下的资金。
恒大、万达、雅戈尔、杭萧钢构、华南城、鸿闽纺织、益海粮油、鲁花、安钢集团等一批国内外500强、央企、知名企业投资的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周口,带动了全市经济快速发展。
精准招商 风生水起
2019年4月,周口市在郑州举办2019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会上,周口市签约38个项目,总投资532.28亿元,合同利用外资527.78亿元。
围绕打造“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中原港城的发展定位,借助论坛开展招商,是周口市招商引资“组合拳”中的一招。
20年来,周口市不断创新招商模式,拓宽引资渠道,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持续加大力度、聚焦精度、提升温度,策划组织了一系列“走出去”“请进来”的推介对接活动,在三川大地掀起了招商引资的一轮又一轮热潮。
主导产业招商结硕果。周口市围绕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型建材六大主导产业,谋划一批重大招商项目,编制产业招商图谱和招商路线图,突出延链、补链两个关键点,抓好集群招商,积极引进上下游企业及配套项目。全市选派45支招商小分队,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开展驻地招商、产业招商。太康县立足棉花资源、原有纺织产业基础,开展产业链招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江浙粤闽及港澳台等地43家纺织服装企业入驻,形成“研发-纺纱-织布-面料-服装-市场-物流”等为一体的完整的产业集群链。目前,全市六大主导产业已有规模以上企业1119户,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量的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