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难买少年贫”,这句民谚说得非常正确,也非常深刻。
当我回顾我的一生的时候,我能顺利走过一个漩涡、一个大坑,并且又有所建树,从个人原有的条件看,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我竟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成就了。是值得一思的现象。这里,我并不说我有多大的成就,我只是说,象我这样一个灾民后裔,童年在饥寒中度过,经济背景、社会基础,都很差的人,能成为知识者,能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甚至能解决同行中不能解决的问题的专业人才,能供职于中央级的研究机构,能和管理几千人的厂长,平起平坐讨论问题,能对企业建设中,相当难的问题提出实施意见,能创建“开发区”,能一年内亲自建成八十人规模的生产厂,编制全国性的技术规范,参与“五年计划”起草的全国调查,以至最后越洋过海的自由出行,这些,无不有赖于少年时,贫困生活给我奠定的相当可贵、相当坚实的基础,分不开。当年,不论从家庭背景、个人资质背景,条件都比我好得多同辈,他们几乎都半途而止了,没有能走的出来。所以,当我看到这一谚语时,我不能不由衷的叹服。不好的生存环境,固然对人不利,可也有着巨大孕育成就的机遇在,全在于你能否看出,并能坚持和加以驾驶。
少年时的困苦,使我老早就懂得了,只有辛勤劳作,才能获得好的生活。所以在工作中,我从不敢偷懒,不敢侥幸,不敢胡弄,都是认真的对待。有错了我敢大胆承担,决不推责。我知道,只有这样,才能立住脚,别人才愿意和我共事。因为我没有任何强于别人的其他资本,没有背景也没有左臂右膀作依托,我是单人独行的。只有做好当下工作,我才能立脚谋生。不然我连存身之地都没有,仍得去过从前贫困生活。这是压力,也是动力,时时刻刻不敢忘记,这一点让我一生受用不尽。
生活中,我没有愿景,也没有理想,因为我的本钱太少,几乎等于没有,想那些名堂岂不都是瞎摆?所以我只是认认真真做好当下的工作,避免不要被淘汰。有时候我几乎是一个人做三个人的工作。譬如在企业时,我有本职工作,但有些车间班组的工人,要搞技术革新,请我帮他们画零件加工图。我就有求必应帮他们。那些图也不是他们工人们想的那么简单,画了这一个和另一个怎么连接、组装在一起,都得替他们考虑。几乎是等于替他们来个全盘设计。要费很多精力。因为没有图纸是不给加工的,但我不愿让工人们太作难,就积极的去协助。工人是很实在的,你真心帮了他,他就会非常感激你。这样以来,我就能堂堂正正立在人面前。几乎每年的先进称号,根本无须我去自我推荐,他们早就给报上了。而且不止是一个,我不想多要,怕多了压力大。他们就说,你看看,你要不要,这下边谁还够格?只有把你评上,他们才能够格去评。
我一个出身山村,整天和大自然的山水石头打交道,连平原是什么样都想象不了的人。长辈们又没有谁教我些人生经验。那个时代是上世纪四十、五十年代,交通非常闭塞,连电都没有,电影、电话、电视、网络更没有了。因为他们的见识也是有限的。
生存的变迁,天差地错的把我推到一个衣食都供给的学校里。因为家太穷,根本供不了我任何学费,只好选择这些不须要自己掏钱的学校,至于什么专业,我没有条件选择了。只抱着一个愿望:能继续读书就行!假期回到家乡,有人问我在外边学的什么?我的回答没有一个人能明白。也就是说,学的内容和从前知道的内容,是完全是陌生的,和农村的一切不撘边。“南坡草绿,南坡草稀”这些经验,一点都用不上,一抬手一举足都很难。毕业后,又分到北京,更大的城市,面对的人,几乎都是交面不交心,农村人的率直可能被“京油子”们看作傻帽。当时流行的一个顺口溜,可以概括当时所面临的艰难:“京油子,卫(指天津卫一带)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这是外地的北京人,对当时的老北京人的概括,我初入社会面临的环境,就是这样,差距之大,可想而知。
贫困的生活使我懂得,这一步没有立住脚,决不去迈另一步,不能失空,否则会给生存造成危机。工作上没有被淘汰,能立脚,回想起来最主要的体会,就是对事能做到“认真”。
第二方面的益处就是,贫困生活给我养成能吃苦,实干精神。这方面例子多,下面举例说明。
能吃苦就不会凌驾于别人之,处处体怜到别人。在工厂当工长时,段内有个工人,干活踏实,经常满头大汗,脸上也五花六道的。可就是不出活,完不成任务,废品率也超标。主要是脑子反映迟钝。不完任务就没有奖金,一个月还行,三两个都没有,就会给生活造成很大困境。
那个时候工资都较低,他是三级工,收入本来就少,奖金也没了,特别是季度奖,接近于一个月的工资收入,没有的话,对老婆孩子想添身新衣,想买新家俱呀的计划就落空,打击是很大的。我就尽量帮助,让他能拿到。措施就是,给他找新工位让他下班后再加班,补足定额数。连加班也来不及了,就征求检验员同意并签字,把未干的活的工时定额计入已完工时。废品率也超标的话,就和统计员商量,请求抽下一个废品单,计入下个月或下季度。让工人当季符合得奖条件,而这样国家也不受损,工人也不受打击。这中间有人也“骂”我:“多管闲事”,“就你这工长罗嗦。”我的回答就是:“没办法,在这位置上就得为我的职工着想。”那时候的人,思想都比较正派,说归说,“骂”归“骂”,办是照办不误的。我虽然受了累,可我能给职工解决了现实问题,心里也是畅快的。
我能这样做,都应归功于我少年时代贫困生活,养成的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精神所导致的。
当我回顾我的一生的时候,我能顺利走过一个漩涡、一个大坑,并且又有所建树,从个人原有的条件看,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我竟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成就了。是值得一思的现象。这里,我并不说我有多大的成就,我只是说,象我这样一个灾民后裔,童年在饥寒中度过,经济背景、社会基础,都很差的人,能成为知识者,能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甚至能解决同行中不能解决的问题的专业人才,能供职于中央级的研究机构,能和管理几千人的厂长,平起平坐讨论问题,能对企业建设中,相当难的问题提出实施意见,能创建“开发区”,能一年内亲自建成八十人规模的生产厂,编制全国性的技术规范,参与“五年计划”起草的全国调查,以至最后越洋过海的自由出行,这些,无不有赖于少年时,贫困生活给我奠定的相当可贵、相当坚实的基础,分不开。当年,不论从家庭背景、个人资质背景,条件都比我好得多同辈,他们几乎都半途而止了,没有能走的出来。所以,当我看到这一谚语时,我不能不由衷的叹服。不好的生存环境,固然对人不利,可也有着巨大孕育成就的机遇在,全在于你能否看出,并能坚持和加以驾驶。
少年时的困苦,使我老早就懂得了,只有辛勤劳作,才能获得好的生活。所以在工作中,我从不敢偷懒,不敢侥幸,不敢胡弄,都是认真的对待。有错了我敢大胆承担,决不推责。我知道,只有这样,才能立住脚,别人才愿意和我共事。因为我没有任何强于别人的其他资本,没有背景也没有左臂右膀作依托,我是单人独行的。只有做好当下工作,我才能立脚谋生。不然我连存身之地都没有,仍得去过从前贫困生活。这是压力,也是动力,时时刻刻不敢忘记,这一点让我一生受用不尽。
生活中,我没有愿景,也没有理想,因为我的本钱太少,几乎等于没有,想那些名堂岂不都是瞎摆?所以我只是认认真真做好当下的工作,避免不要被淘汰。有时候我几乎是一个人做三个人的工作。譬如在企业时,我有本职工作,但有些车间班组的工人,要搞技术革新,请我帮他们画零件加工图。我就有求必应帮他们。那些图也不是他们工人们想的那么简单,画了这一个和另一个怎么连接、组装在一起,都得替他们考虑。几乎是等于替他们来个全盘设计。要费很多精力。因为没有图纸是不给加工的,但我不愿让工人们太作难,就积极的去协助。工人是很实在的,你真心帮了他,他就会非常感激你。这样以来,我就能堂堂正正立在人面前。几乎每年的先进称号,根本无须我去自我推荐,他们早就给报上了。而且不止是一个,我不想多要,怕多了压力大。他们就说,你看看,你要不要,这下边谁还够格?只有把你评上,他们才能够格去评。
我一个出身山村,整天和大自然的山水石头打交道,连平原是什么样都想象不了的人。长辈们又没有谁教我些人生经验。那个时代是上世纪四十、五十年代,交通非常闭塞,连电都没有,电影、电话、电视、网络更没有了。因为他们的见识也是有限的。
生存的变迁,天差地错的把我推到一个衣食都供给的学校里。因为家太穷,根本供不了我任何学费,只好选择这些不须要自己掏钱的学校,至于什么专业,我没有条件选择了。只抱着一个愿望:能继续读书就行!假期回到家乡,有人问我在外边学的什么?我的回答没有一个人能明白。也就是说,学的内容和从前知道的内容,是完全是陌生的,和农村的一切不撘边。“南坡草绿,南坡草稀”这些经验,一点都用不上,一抬手一举足都很难。毕业后,又分到北京,更大的城市,面对的人,几乎都是交面不交心,农村人的率直可能被“京油子”们看作傻帽。当时流行的一个顺口溜,可以概括当时所面临的艰难:“京油子,卫(指天津卫一带)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这是外地的北京人,对当时的老北京人的概括,我初入社会面临的环境,就是这样,差距之大,可想而知。
贫困的生活使我懂得,这一步没有立住脚,决不去迈另一步,不能失空,否则会给生存造成危机。工作上没有被淘汰,能立脚,回想起来最主要的体会,就是对事能做到“认真”。
第二方面的益处就是,贫困生活给我养成能吃苦,实干精神。这方面例子多,下面举例说明。
能吃苦就不会凌驾于别人之,处处体怜到别人。在工厂当工长时,段内有个工人,干活踏实,经常满头大汗,脸上也五花六道的。可就是不出活,完不成任务,废品率也超标。主要是脑子反映迟钝。不完任务就没有奖金,一个月还行,三两个都没有,就会给生活造成很大困境。
那个时候工资都较低,他是三级工,收入本来就少,奖金也没了,特别是季度奖,接近于一个月的工资收入,没有的话,对老婆孩子想添身新衣,想买新家俱呀的计划就落空,打击是很大的。我就尽量帮助,让他能拿到。措施就是,给他找新工位让他下班后再加班,补足定额数。连加班也来不及了,就征求检验员同意并签字,把未干的活的工时定额计入已完工时。废品率也超标的话,就和统计员商量,请求抽下一个废品单,计入下个月或下季度。让工人当季符合得奖条件,而这样国家也不受损,工人也不受打击。这中间有人也“骂”我:“多管闲事”,“就你这工长罗嗦。”我的回答就是:“没办法,在这位置上就得为我的职工着想。”那时候的人,思想都比较正派,说归说,“骂”归“骂”,办是照办不误的。我虽然受了累,可我能给职工解决了现实问题,心里也是畅快的。
我能这样做,都应归功于我少年时代贫困生活,养成的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精神所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