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道吧 关注:3,017贴子:8,775

开个新坑,译读稻垣源四郎《日置流印西派步射弓道教本》:序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书皮镇楼


IP属地:福建1楼2020-08-10 09:25回复
    序文一
    作者:入江康平
    元.筑波大学教授 体育科学系
    元.日本武道学会常任理事
    弓道是我们(日本)的祖先在长年累月的艰苦修行中发展出来的,独具日本特色的体育文化遗产。近年来,不论在国内还是在海外热爱弓道的爱好者都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年轻一代中,担任弓道研究的爱好者的增加让我非常吃惊。
    正值此时,我的恩师 稻垣源四郎 老师针对初学者(如何学习弓道)而编撰本书,并成功出版。在我看来,作为普及正确的弓道知识,本书的出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稻垣源四郎老师师从被誉为近代不出世的名人 浦上荣 范士,早在早稻田大学在读期间,老师在当时的学生弓道界就很活跃。二战后,老师作为母校的讲师兼监督,致力于指导培养学生(弓道知识)。一方面为一度衰退的学生弓道的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老师也在多场全国大会上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此外,老师还坚持前往欧洲各国,开展长达25年的弓道普及活动,受到各国弓道家的认可和尊敬。
    值得一提的是,老师于昭和42年(公元1967年)担任东京教育大学(现为筑波大学)开设的武道学科弓道讲座的主任教授,致力于开展未来弓道界教育观念变革与学生弓道教育衔接的课题。另外,在此期间老师还发表了多篇与弓道相关的研究论文,受到业界的高度评价。
    老师出神入化的射艺和高深的见识,并与他卓越的教导相结合而成“从容般强大”的古武士风骨,是他七十多年来在艰苦修行之中自然显露出的气质。达到我国的技艺观中所提到“事理一致”理想境界这样高度的人吧。
    为了尽可能让初学者容易理解老师多年的修行和学术研究,本书在每处文字的旁边标记了现代的视觉图,以便于读者阅读。
    当代(日本弓道)的“的前射法、射術”中被认为是杂糅了“骑射”或是“堂前”的射法、射術,因此本书旨在还原理解我国传统“且つ合目的的”的“的前射法、射術”最合适的弓道书籍。对培养身心健全的青少年成为一名优秀的指导者,(我)相信本书能为我国以正统弓道为目标的年轻读者手中爱不释手的好书,并助读者在本书的指导下获得优异成绩。


    IP属地:福建2楼2020-08-10 09:26
    回复
      关于日置流
      日置流为日本古武道弓术流派的一支,相传为日本室町时代(公元15世纪后半叶)的日置弹正正次创立,后又由其徒弟吉田重贤继承并发扬光大,现在的日置流也有为日置吉田流一说。

      吉田重贤(太郎左卫门.上野介.出云守等,号道宝),宽正4年(公元1463年) - 天文12年(公元1543年),日本战国时代南近江地区大名六角氏的家臣,相传其居城位于川守城(现竜王町川守)。后续日置流延伸出的诸多分支均与此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弓术特色上,日置流着重于研究步射战术,便于训练步射弓手的集团实战,所以更看重箭命中率以及箭矢贯穿力。这与重礼射的小笠原流有很大的区别,也被世人称为武射流派。
      在流派分支上,日置流演化出了印西派、雪荷派、道雪派、出云派、竹林派、大藏派等等诸多分支,可谓门派繁茂。

      游戏《太阁立志传》中吉田源八郎人物立绘
      印西派作为日置流弓术中的分支,为吉田源八郎所创。其人原姓葛卷,在学习日置流弓术时,迎娶当主吉田重纲的女儿为妻后改名。其后自创印西派,担任丰臣秀次与结城秀康的弓术老师。在大阪之阵后侍奉德川家,传授弓术,日置流印西派自此延续至今。
      关于书、序作者
      由于中文互联网对日置流印西派的信息不足,我查不到关于稻垣源四郎老师的信息,曾烦请在海外的朋友代劳,但仍无多少有用信息,只得搁置。
      不过为本书写序的作者——入江康平老师,曾于2017年受邀参加首届礼射国际学术研讨会,足见这位老师的份量。


      IP属地:福建3楼2020-08-10 09:26
      回复
        好帖,支持!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8-12 14:24
        收起回复
          更新~


          IP属地:福建5楼2020-10-19 08:55
          回复
            现在(初学者)想要学习弓道的话,一般认为能在各地开办的“弓道教室”、“弓道讲习会”等社团的课程中接受指导,或者还能在初中、高中、大学的“弓道部”学习。
            不过,以上社团提供的指导教程,是以全日本弓道联盟编订刊发的《弓道教本》为准。这本教材,即便是教导者阅读后依据该教材内容执教,也未必能(让初学者)理解其中讲解的意思。特别是射术部分的内容,稍微缺乏具体性的技术指导,更难(让初学者)理解该教材要讲解的涵义。
            当前,(日本)弓道界中通行的弓的拉弓法、射形和射法,大致分为三种。本书也涉及部分(弓道技艺的)概略,其中(本书)涉及(并讨论)最多的是从身体正面开始持弓引弦(的射形),即通常所说的正面打起。关于这种射形,实际上是(来自于)马上引弦的流镝马射形。随着(新射技的)引进,以及经过各种各样的演变,最终形成今日(我们看到的)日弓连式射法。
            然而,(我们)不仅要尽可能正确地还原传统(弓术)的纯粹面貌,努力保存这些古代流传至今的各种(弓术)射形。还要依据现代科学,来研究并证明这些传承数百年的射法中有哪些是技艺是正确合理的。
            因此,本书记载了日置流射法(五射为五种射法)中的步射(读作“ほしゃ”,以前也有徒步弓、武射等称谓)。在本书的正文中,(我在射法步骤的每一页上)一边以绘画的形式展示步射射术(过程),另一边配以文字具体说明(射术要点),努力让读者能充分理解该流派射箭方法的本来面目,这也是本书想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一般(教授)的射法(均)是面向靶子持弓射箭。而这种(采用)“前三角”的持弓姿势作为引弦拉弓的开端,便是(上文所说的)步射射法。
            关于步射,从很久以前起就以贯(穿透力)、中(正射求中)、久(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地修行贯、中的技艺以达到正射的境界)这三个字作为修行目标。另外,为了能磨练出能在战场上不惧生死的技术和精神,以十五间(28米)为距离,长宽36厘米为目标,(平日训练须)专心致志地磨练步射技艺中应有的身心状态。
            现在,除了远的竞赛之外,弓道竞技通常都是在十五间(28米)远的距离进行。而且十五间(28米)也是适合(作为)训练步射射法的距离。因此,(也是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充分理解的正确步射射术。
            本人从早稲田大学起,自昭和二十七年以来,作为弓道部的老师,一直践行体育实技弓道的指导。我想如果能通过这本书,哪怕是一点点也好,能够对从未拿过弓的人进行指导的经验,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的话,这是我非常荣幸的。


            IP属地:福建6楼2020-10-19 08:55
            回复
              致阅读本书读者
              本书为基于已经出版并获得好评的《画说弓道全》一书的简易讲解版。
              特别是即将开始学习弓道的各位新人,以及已经在学习弓道但苦于找不到方向的习射者,(本书)从最初级的基本事项开始分阶段进行说明,在(各位读者)阅读完本书的时候,根据掌握的练习方法,可以切身掌握相当多的弓理和技术。
              现今,关于弓道的技术即射箭技术研究,真正的(具有)科学的(技术性的)研究正在逐步落后(于时代)。为此,甚至(有人认为)在关于勾弦手1(惯用手,一般指右手)的使用方法上,极端情况下也存在相反勾弦手法(这样)的说法。这(虽然)被认为只是射术和射法上的区别选择,(但)本书(还将)尽力进行合理的说明,避免(流俗于那些)武断的见解或非科学的说明。
              此外,要想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关于弓道武具(弓、箭、弽等等)的知识也必须要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十分可惜的是,现在许多射手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以致于多数射手经常射箭脱靶(箭落在箭靶的左右两侧或是落在箭靶的前面),(他们)或是(不断)更换箭矢,或是(不断)更换弓,陷在(射不准)怪圈中的案例比比皆是。
              在此,我(在本书)陈述了很基础的弓道道具知识,(射手们可)以此为基础,请自行去了解自己所持有的弓道道具应如何使用,增加正确的(道具)知识。虽说只是知识,但这其中有多么重要,自不必说。比如关于箭矢,箭矢上粘附鸟类羽毛的种类,一支箭(根据其性质)应该选择什么性质的鸟羽与其配对,甚至弓的(拉力)强度与箭的重量要如何匹配才能合适等等,即便耗费一生都难以完全明白。


              IP属地:福建7楼2020-12-30 10:00
              回复
                本书的配图,是采用高速照片拍摄的方式分解连续动作,以画图的方式呈现,再现了真实照片中容易被模糊的细节之处。因此,读者可以一边阅读技术讲解,一边依图研究。虽然按照本书的顺序阅读是理所当然的方法,但我觉得还是烦请读者特别注意对射法基础的学习。此外,弓射之道并不是拿来给外人炫耀的东西,其最终目的是为了锻炼自身(身体和意志),世人常说的“体配”(指射礼的动作等)便是掌握射术后不被身体忘记的姿势。
                通过本书可以让自修的射手,在理解内容的同时,也在自身实践中深切认识到本书的知识点。请务必让第三者,特别是有弓道经验的人看看(本书)。但也要注意的是,不要让第三者的主观意见所主导(你对射法的理解)。(此外),我想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会有人表示“既然这本书是这样写的,那这样写就是对的。”的“尽信书”言论。如遇到如此情况,也请发挥你的智慧,依照自己的内心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只是抱着(粗浅地)采纳各种(射法)的意见,那么这本为了纯粹学习一门射法而创作的本书,可以说已经失去了阅读的意义。
                学习弓道的读者们,请你们以正直、诚心、认真的学习态度、坚持到底的意志力来重视弓道的修炼。最后,笔者想说,笔者的这本书,将揭开日置流印西派的传书中的不传内容,这些内容将会为认真传承弓道志向的射者们提供提高弓道技艺的方方面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章的注释
                1.勾弦手:原文为“離れの馬手”。“離れ”为分离、离开;“馬手”为持马缰绳的手。根据后文括号中“勝手、右手のこと”一词判断,字面意思为“脱开马缰的右手”,因此延伸到射箭上,可以理解为“勾弦手”或“脱弦手”。
                2.一种技艺,还是两(多)种技艺:原文为“一にも技、二にも技”,由于对日语(助词にも)的理解还不足,这里仅从最基础的字面意思上判断,取“一种技艺,两(多)种技艺”的翻译。


                IP属地:福建8楼2020-12-30 10:07
                收起回复
                  写在开始弓道学习之前
                  对于想要开始学习弓道的初学者们,(先要)明确地知晓自己为了什么而学习弓道,并且要将这份初心深埋心中,这点非常重要。虽然我想每位初学者的初心各有不同,有的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有的是将弓道作为精神修炼的手段,但是在这些想法之中都有一个共通的目标,那就是都希望能提升自己的射箭水平。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即便选择弓道作为(锻炼身体的)健康法,(需要)初学者通过正确有效地训练拉弓引弦动作,从而强健筋骨,使得体态(稳健)和(强化)健康,甚至能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与身体运动时相适应的呼吸方式)。不求(射术的)进步,(就只会)凭自己(的想法)加减调整弓的引弦动作(的标准),反而会损害(自己的体态,影响)健康。
                  为了提升(射术水平),就需要制定目标以此不断迈进。因此,首要任务便是必须坚定自己的意志。
                  学习弓道,只是记忆单个射形是不行的。若是没有采用正确的射形实践正确的动作(即技术动作……可以认为是每个射形一同连贯地运行),弓道是学不成的。因此学习弓道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因为在练习(弓道的过程)中,(不少习射者容易)产生厌烦心态,(加之习射时若是染上)坏习惯难以戒除,总是射不中靶心,以致于心中常生起半途放弃学习弓道的认真想法。
                  在开始学习弓道至第三、四个月,第二、三年,甚至第五、六年,(习射者)必定会(因为学习弓道的枯燥和困难)出现不想见到弓道器具的(厌烦)时期。到了这个时期,请务必重新去确认自己当初决定习射时目标,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学艺时的困难)。在前一章《阅读本书的读者们》中已描述的“精神修养是在磨练技巧中养成”这句话,正是出自以上的解释。
                  坚定自己的意志,积极地坚持习射中,弓道的康庄大道自然会为你打开,技艺和心境也会更加精进。通过如此坚持习射,不断地磨炼自己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升了自己的弓道技艺,成为一名意志坚强的人,如果用言语来表达,便是想放弃也不会放弃(弓道)了。
                  如此,不论最初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健康的身体还是为了精神的修养,都会不知不觉地体现在自己的身体上,(甚至)让自己(的内在和外在)具备了新的品质。并且,更让自己有了一种为了不断提升水平而坚持磨练技艺。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来谈关于如何应对厌烦期的对策吧。(首先,应对厌烦期的)重要原则是平时训练不要中断。训练的时候一定要身处道场,即便(实射的)数量较少,也请让弓不离手。训练的过程只射一次、两次就去休息,这是容易诱发半途放弃弓道的根本。如果(在训练过程中)内心迷茫,请先专注于练习,眼目不转睛注视前方。根据笔者的经验,厌烦期是(射者)积累技术等待进步的阶段,当迈过这一状态之后,就会迎来质的飞跃进步。
                  提升水平的第二步是,当决定了自己学习的流派后,要坚持到底。虽然现在有人常说“流派无用论”,但我认为(学习那些)流传至今的传统弓术流派(目前市面上不过两三个流派)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那是众多先辈通过汗和血的传承、发展至今的射法大道。
                  毕竟一个人对器物的运用技巧,即便形成自己的风格或者射法理论其流行的时长也不会持续十年之久。回顾百年来(这些流传)三代以上(的流派),如果不是不同的人相继传承并不断提炼各流派中射法所具有的普遍性技艺,(至今)都难以阐明真正的射法(是什么样子)。若要学习射法,就不能想着只靠旁门左道绕道学习。对于一个流派形成之后的研究这是另外一回事,(但对于习射者而言,)既然决定学习一种流派,就要去相信这个流派的射法,并从一而终的践行。能在这一点上做到不迷茫,是需要很强大的意志力。
                  最后,希望阅读本书的读者们,能将以上我所说的话铭记于心,接下来,请开始阅读正文内容吧。


                  IP属地:福建10楼2021-02-08 09:01
                  回复
                    辛苦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3-08 20:22
                    回复
                      第1章:用具和服装(一)
                      关于弓
                      (日本)和弓由内外两枚竹片,弓侧边的两枚“侧木”,弓体上、下的“关板1”(上弓体的关板又称为“额木”),以及侧木与侧木之间的三枚(有时是五枚)的弓胎(竹制的极细的四角内芯)拼合制作而成。虽然看上去是用非常普通的材质,但也是用到九枚的竹片和木片构成,并用鳔胶(天然胶的一种)或者用现代化学胶水胶合组成。(现在的鳔胶会用鹿皮熬煮制成。)

                      和弓各部名称
                      1.冠节 2.姫反节 3.鸟打节 4.上成节 5.外目付节 6.目付节 7.手挂节 8.握节 9.蟇目叩节 10.下成节 11.折腰节 12.挽挂节 13.引起节
                      上图为和弓各部分名称,下图为日本和弓的弓体截面结构。

                      和弓的断面1.外竹 2.内竹 3.弓胎 4.侧木
                      弓体的制作工艺按照“イ、ロ、ハ、ニ”的读音顺序排列,可以发现弓体的制作工艺随着时代的推进逐渐朝着复杂的方向演化。イ为日本源平时代(1180~1300年)就已存在的和弓制作工艺,到了德川时代,像ニ这样复杂的制作工艺已经被广泛普及应用。
                      ロ的“三枚打弓”,由于其廉价的优势,广泛用于当今众多高中生弓道的日常训练中。
                      如下图所示,切诘2处上下的两个位置,如向箭头方向弯曲的话很容易折断,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额木、关板结构图1.额木(下弓臂同一位置称关板) 2.切诘的藤 3.切诘 4.侧木 5.内竹 6.前竹 7.外竹 8.侧木 9.关板
                      由于弓每次使用都须拉满,(弓臂)受到大幅度弯曲,若(射手)使用方法不当,(弓背)外侧竹会(受力不均而弓片竹节开丝3)断裂。特别是(弓臂)形变区部位,若弯曲幅度过大时,最好要请制弓匠检查下弓。(下图所示)

                      标记“X”的位置为弓外竹容易断裂的部位
                      另外,为了避免弓极端的形变弯曲,要依据箭的长度决定弓的长度。
                      (1)标准长度:七尺三寸(2.2米),箭的长度:二尺七寸(83厘米)
                      (2)二寸伸:七尺五寸(2.7米),箭的长度:三尺(91厘米)
                      (3)三寸诘:七尺(2.1米),箭的长度:二尺七寸五分以下,二尺五寸以上(80厘米左右)
                      【注释】
                      1.关板:原文为“関板”,插接于弓体两端的木、竹体,类似于中式传统弓的弓弰。
                      2.切诘:原文为“切り詰め”,如图示可知,为关板与弓臂结合的交界处,该词在我目前能查的字典、平台上显示的意思有“切口、缩减节省”等意思,这里保持原文的字词,作简体中文处理。
                      3.受力不均而弓片竹节开丝:原文为“走るとか笄が出るという”,这句因我目前日文水平不足,难以理解其意思。这里根据前文的表达意思,以及个别词汇意思猜测。
                      关于箭
                      箭是由箭杆(竹的部分),粘在箭杆的箭羽(一般是三枚羽,根据不同样式还有四枚羽),前端的“板突1”(保护前端的金属零件),以及箭尾或后端扣弦的筈,这几个部件组成。
                      箭各部位名称及从筈视角看箭1.射付节 2.箆中节 3.袖摺节(押取节) 4.本矧 5.羽中节 6.末矧 7.筈卷

                      箭头、箭尾形制
                      最近,箭杆也有用铝合金(或碳素)制成箭,这类箭既便宜性能又好,不会为了解决替代箭而感到困扰,所以在学生之间被广泛使用。
                      【注释】
                      1.板突:原文为“板突き”,即箭头,这里保留原文意思,做简体中文处理。


                      IP属地:福建12楼2021-05-11 19:29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1-05-30 22:41
                        回复
                          顶顶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06-02 11:57
                          回复
                            用具的基础知识
                            弽的使用方法
                            弽,现在一般用鹿皮制作的护具,由于其使用情况良好,(一直以来)弽作为勾弦专用护具,不被代替。弽是后手拉弓时为了不伤到勾弦的拇指而制作的护具,在韩国(传统弓箭中)会采用一种用角制作的指环佩戴在勾弦拇指上,用来勾弦。

                            弽各部位名称
                            1.帽子饰 2.家紋 3.控饰 4.腰 5.腰饰 6.控 7.小绳 8.绳(または緒)9.中指 10.人さし指 11.帽子(亲指) 12.控 13.台皮
                            在穿戴弽之前,先要在勾弦手套上木棉制的内衬手套,避免手汗(污染弽)。使用全新的弽时,(因为护具材料较紧实)可以让系带先系得松一些,使其渐渐与手型贴合,如此熟练过程很重要(请牢记)。另外,由于弽的各结构,重要部位以缝纫固定,除此以外的小部位则是用糨糊(胶水)粘贴的,所以弽严禁遇水(保持干燥)。
                            因此,使用弽时,特别要注意汗水和雨水。
                            消耗品
                            消耗品中的第一位是弓弦。这是需要严谨对待并且长期使用的物品。弦是用多股麻绳捻成,并在麻绳上涂抹“药炼1”(防止)麻绳折断(弦的使用寿命)会变短。因此,(平日习射)使用前后都需常用药炼摩擦弓弦内的麻绳,让药炼可以更好地与弦相融合。
                            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的消耗品如:有防止佩戴弽防止手指打滑的“ギり粉”,去除手汗的“笔粉”等,还有崩直固定在靶上的靶纸,以及用来裱糊底子的报纸(原本是用古日本传统的“反古纸”)。
                            【注释】
                            1.药炼:原文为“薬煉”,指的是为了增强弓弦强度而涂上去的粘合剂,由于日本古代弓弦由麻绳制成,其纤维较短,也不够粗,所以需要将多股麻绳系在一起,并且需要涂上药膏进行粘合,以增强其紧密性。
                            小道具类
                            小刀、道宝1(一种两根一组的梆子木形的硬木片)……(道宝)这是用于制作弓弦上的护弦绳、搭箭点的装置。除此之外用于编麻用的麻药炼、夹住药炼夹的药炼皮、缠绕备用弦的弦卷、专门放置ギり粉的盒子等等。另外,虽然不属于小道具的范畴,但装箭的箭筒也是必须要有的物品。

                            消耗品和小道具
                            1.道宝 2.药炼皮 3.麻药炼 4.小刀 5.藤箆 6.ギリ粉入れ 7.弦卷
                            【注释】
                            1.道宝:一种用于制作弓弦上的护弦绳、搭箭点的道具,具体用法是在缠好线绳并涂抹好固定用的胶水后,用该道具夹住缠绳部分的弦,上下来回摩擦,使其护弦绳、搭箭点能牢固固定在弦上。
                            参考视频见文章末尾“阅读原文”
                            的的大小和种类
                            “近的”是在木制的圆形框架上贴上靶纸制作而成的。分别有一尺二寸(约36厘米)、一尺(约30厘米)、八寸(约24厘米)、六寸(约18厘米)、五寸(约15厘米)等不同直径尺寸的靶子。
                            (在要使用)“远的”的场合,可在稻草制的垫子上固定指定大小的纸质图案进行(实射)。
                            近的、远的(的靶纸图案)中有星的、霞的,以及得点的(色的)。

                            的的种类
                            服装
                            (一般体验、日常训练穿)现代服装的情况下,(可)脱掉上衣、领带以及其它会对弓弦产生干扰的物品就可以(习射)了。
                            现在一般的比赛中都穿着弓道服,特别是高段者的演武、射礼等活动时,需要穿着日本古代的礼服并按古礼规范正确地执行。
                            女生的话,为了保护胸部,会在胸前佩戴用皮或塑料制的“胸当”。

                            男女的服装


                            IP属地:福建15楼2021-06-04 13:57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1-06-06 22:56
                              回复